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學習主題五 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第十八講 化學與社會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01中考命題分析04考點分層訓練03新教材素材特訓02基礎知識梳理廣東省近五年中考化學考情一覽表課標要求 年份/分值2024 2023 2022 2021 2020◎能舉例說明化學在維護人體健康的作用 3 6 3 6 4◎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及其應用 3 3 3 6 3◎能舉例說明化學在保護環境中的作用 3 3 3 5 3教材導航:人教版:九下第十一單元P94~115 粵教版:九下第九單元P110~1361.人體中的元素(1)常量元素(>0.01%): 、 、 、N等11種元素; (<0.01%):鐵、鋅、氟、碘等。 微量元素 H C 化學與人體健康(5年5考) O 考點1元素 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鉀 缺鉀會引起肌肉無力和心律失常,影響腎功能鈉 缺鈉會引起血壓降低和肌肉痙攣;攝入過量會增加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鈣 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易患 ,導致生長發育不良,老年人缺鈣會導致 和骨折 鐵 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參與體內氧氣的運輸,有助于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缺鐵會引起 _氟 缺氟易產生齲齒,攝入過量會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癥碘 缺碘或碘過量會引起 ,兒童缺碘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發育 甲狀腺腫大 貧血 骨質疏松 佝僂病 (3)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的元素:汞(Hg)、鉛(Pb)、鎘(Cd)等。(2)某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營養物質 作用與來源(1) _ 作用:形成人體所需要的多種蛋白質,促進生長發育;提供能量來源:蛋清、乳類、瘦肉、魚類和大豆等(2) _ 作用: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如淀粉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葡萄糖(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來源:大米、小麥、馬鈴薯等(3) _ 作用:包括油和脂肪,人體內的脂肪是重要的備用能源來源: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奶油等 C6H12O6 油脂 糖類 蛋白質 除了以上三種營養物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也對人體健康發揮著重大作用。2.合理膳食3.除了合理的膳食結構,保證營養均衡,還應注意食品安全,避免攝入變質食物和有毒、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甲醛、工業用鹽亞硝酸鈉、工業酒精(含甲醇)、黃曲霉素(霉變食物)、尼古丁、地溝油等。4.[教材新增]合理用藥(1)藥物是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的化學物質,如主要來源于植物、動物和礦物等的中藥,以及使用化學新方法人工合成的藥物等。(2)我們應合理使用藥物,如遵從醫生和藥師的要求,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劑量和方式用藥。(3)毒品會嚴重損害人體器官,并使人產生強烈的藥物依賴性,引發疾病和犯罪等問題,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危害極大。青少年一定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教材新增]青蒿素是我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中提取的抗瘧疾有效成分。屠呦呦研究員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教材新增]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英國化學家錢恩和病理學家弗洛里制備了有實用意義的青霉素,三人共享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考點2化學與材料開發(5年5考)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點燃法):(1)棉線:燃燒后,燒紙氣味,產生的灰燼松脆。(2)羊毛線:點燃,產生 的氣味,不易結球。 (3)滌綸(合成纖維):燃燒后,有刺鼻氣味,燃燒剩余物產生熔球現象,較硬。 燒焦羽毛 考點3化學與環境(5年5考)1.空氣污染(1)主要污染物:SO2、CO、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2)危害:溫室效應加劇、酸雨(腐蝕建筑物、破壞植被、使土壤酸化等)。(3)防治措施:加強對大氣質量的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等。2.水、土壤污染(1)主要污染源:工業廢水、生活廢水任意排放,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等。(2)防治措施:工業上使用新技術,農業上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生活上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等。3.垃圾分類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垃圾分類的圖標如下:A.油脂 B.維生素C.糖類 D.無機鹽1.(KY九下P134習題改編)某餅干的配料表如圖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營養素是( )B【品名】××餅干【配料】小麥粉、精煉植物油、白砂糖、食用鹽、食品添加劑(碳酸氫鈉、硫酸鈣)2.(RJ九下P99、P100新增素材改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青蒿素是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從傳統中藥中提取的抗瘧疾的有效成分B.蛋白質、糖類和油脂都屬于有機物C.淀粉沒有甜味,但屬于糖類D.可使用甲醛溶液處理荔枝可保鮮D3.(RJ九下P113新增習題改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只能通過人工合成獲取,橡膠和纖維亦然B.玻璃鋼是一種新型的復合材料C.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可以大量補充D.大米中主要含有維生素B4.(RJ九下P107新增素材改編)下列關于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說法正確的是( )A.滌綸屬于天然纖維 B.鑒別這三者可以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C.棉纖維屬于合成材料 D.羊毛纖維灼燒后有燒紙的氣味B1.(2023廣東)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雞蛋 B.蘋果 C.青菜 D.白粥化學與人體健康A考點12.(2024廣東)玉米是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科學家破解了鐵元素進入玉米籽粒的路徑,有望低成本改善大范圍人群的鐵營養狀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玉米含淀粉等營養物質 B.鐵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C.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 D.該研究利于提高玉米的鐵含量B3.(2023廣州)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鈉、鉀等元素B.服用補鐵劑治療骨質疏松癥C.缺鋅會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D.汞、鎘屬于對人體有害的元素B4.(2024臨夏州)化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嚴重缺鈣會得貧血癥B.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C.霉變大米淘洗后可食用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延長保質期B(1)“鈉”指的是 (填“單質”“原子”或“元素”)。 (2)蛋白質、脂肪屬于 (填“無機物”或“有機物”)。 有機物 5.(2019廣東)如圖是某奶制品標簽。請回答: 元素 (3)人體每日必須攝入足量的鈣,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 (填字母)和發育不良。 A.大脖子病 B.佝僂病C.貧血 D.夜盲癥 B 6.(2024煙臺一模改編)化學與健康:豆漿已成為眾多家庭的飲品。成分 蛋白質 油脂 糖類 鈣 鐵 維生素質量分數/% 1.8 0.7 1.1 0.01 0.0005 0.015(1)豆漿中含有 元素可以預防貧血。 (2)豆漿所含的營養物質中不能供給人體能量,但能起到調節新陳代謝作用的是 。(填字母) A.蛋白質 B.油脂 C.糖類 D.維生素鐵(或“Fe”)D(3)豆漿中的鈣元素屬于人體所需要的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4)表中成分中不包含的營養物質有 。 水 常量 7.(廣東真題組合)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2024)可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龍舟槳,碳纖維復合材料密度小、強度高。( )(2)(2018)用灼燒的方法區別羊絨與棉花。( )√化學與材料開發√考點28.(2023廣東)“粵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蠶絲線為繡線,下列與蠶絲同屬天然材料的是( )A.塑料 B.棉花 C.玻璃 D.滌綸B9.(2024廣州)材料的應用貫穿人類文明。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彩漆鴛鴦形盒中的木料 B.四羊方尊中的青銅 C.C919飛機外殼中的鋁鋰合金 D.宇航服中的合成纖維D考點3化學與環境10.(2019廣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垃圾分類處理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廢棄物中易拉罐屬于( )A.可回收物 B.餐廚垃圾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A11.(廣東中考匯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H <7 的降雨稱為酸雨B.排放 CO,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C.生活垃圾集中焚燒用于發電D.施用農藥造成污染,應禁止使用C12.(2024廣東)我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垃圾分類回收 B.使用可降解塑料C.合理施用肥料 D.工業廢水直接排放D13.(2024棗莊)棗莊文化傳承歷史悠久,下列四個省級非遺項目所涉及的物質,其主要化學成分不能與其他三種歸為一類的是( )CA.手工蠶絲制作技藝 B.青花布印染技藝C.砂陶燒制技藝 D.毛筆制作技藝14.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衣:上體育課穿的運動服通常是由合成纖維制成的,彈性好、耐磨B.食:青少年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要大量攝入油脂和蛋白質C.住:建筑使用的鋼筋是鐵的一種合金,硬度大、可塑性好D.行:節能減排,短途提倡騎自行車或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B15.(2024青島)勞動節期間,“筑夢”小組進行了“豆腐中的化學”主題研學活動。(1)制豆腐:小組同學經過“選豆→浸泡→磨漿→過篩→點漿→壓制成型”,制得豆腐。“磨漿”屬于_____________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過篩”與實驗室中 操作的原理相似。 (2)識豆腐:豆腐中的主要有機營養物質是 。豆腐能補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 元素 蛋白質 過濾 物理變化 豆腐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等作用,點漿時石膏和鹽鹵兩種凝固劑對大豆異黃酮含量的影響如圖所示,若使豆腐中大豆異黃酮含量更高,應選擇 作凝固劑。 石膏 (3)品豆腐:小組同學用自制豆腐做了豆腐包子、油炸豆腐和豆腐燉魚三道美食。從營養均衡的角度分析,還應搭配 (填字母)。 A.涼拌黃瓜 B.紅燒牛肉 C.蛋炒飯A(共55張PPT)學習主題五 化學與社會 跨學科實踐第十七講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01中考命題分析0403新教材素材特訓02基礎知識梳理05重點實驗突破考點分層訓練廣東省近五年中考化學考情一覽表課標要求 年份/分值2024 2023 2022 2021 2020◎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燃燒的條件,理解燃燒和滅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體會調控化學反應的重要意義 1 1 3 3 3◎了解酒精、天然氣等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知道資源開發和能源利用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樹立環保意識 5 3 5 1 4◎跨學科實踐活動: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教材導航:人教版:九上第七單元P158~182;九下第十一單元P103~105 粵教版:九上第三單元P88~95、第五單元P166~172;九下第九單元P123~1251.燃燒的定義: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 發生的一種 、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發光 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5年5考) 氧氣 考點12.燃燒的條件三者缺一不可3.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1)有足夠的 ; (2)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 。 4.燃燒條件的探究(詳見P144“重點實驗 燃燒條件的探究”) 接觸面積 空氣(或氧氣) 5.滅火的措施(原理:破壞燃燒條件)(1)原理滿足其一要點歸納 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不能表達為“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2)滅火器種類 滅火原理 適用范圍干粉滅火器 隔絕氧氣(或空氣) 一般火災及油、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二氧化碳 滅火器 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和隔絕氧氣(或空 氣) 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物的火災水基型 滅火器 隔絕氧氣(或空氣) 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災1.爆炸:易燃物在 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 ,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大量的熱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5年1考) 有限 考點22.消防安全標志(部分)3.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1)防范爆炸①點燃可燃性氣體(如CH4、CO、H2)前,一定要 ,防止發生爆炸。 ②加油站、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要有“ ”等字樣或消防安全標志。 ③當室內天然氣泄漏時,切不可開燈或打開排氣扇,應立即 ,輕輕開窗通風。 關閉燃氣閥門 嚴禁煙火 驗純 (2)火災自救:①發現火險或遭遇火災,如果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和可能,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采用 捂住口鼻等方式迅速離開著火區域。 ②室內著火,不能立即打開窗戶,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③家用電器著火,應先關閉電源,后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切忌直接用水澆滅。 濕毛巾 化石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氣形成 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形成的,是 再生能源 類別 混合物 混合物 混合物(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元素組成 主要含有C,此外還含有H、O、N、S等元素 主要含有C和H兩種元素 主要含有由C和H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綜合利用 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氣等(化學變化) 石油加熱并使用催化劑煉制,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等(物理變化) 主要成分是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_———————— CH4 不可 考點3能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5年5考)1.三大化石能源CH4+2O2CO2+2H2O2.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1) 的大量排放會引起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全球變暖。 (2)煤燃燒產生SO2、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pH<5.6的雨水)。(3)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會隨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污染。 CO2 3.其他能源(1)為了改變傳統的能源利用方式,人們通過化學反應將化石能源轉化為清潔、便利的 能源,如電能、石油制品等,開發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 二次 ②優點:無毒,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熱值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空氣。③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④未被廣泛使用的原因:大量制取和儲運成本較高。(2)氫氣:①制取: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化學方程式為 ;工業上一般通過________ 或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制取。 電解水 Zn+H2SO4===ZnSO4+H2↑ 2H2+O22H2O(3)乙醇:俗稱是酒精,化學式為 ,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可燃冰: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具有熱值高、儲量巨大等優點。(5)其他:沼氣(主要成分是CH4,屬于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和生物質能等。 C2H5OH C2H5OH+3O22CO2+3H2O 1.(RJ九上P164新增素材改編)下列物質飄散在空氣中遇明火不可能發生爆炸的是( )A.天然氣 B.面粉 C.石灰粉 D.煤粉C2.(RJ九上P175新增素材改編)如圖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趨勢圖,其中其他能源不包括( )A.太陽能B.風能C.核能D.柴草D3.(RJ九上P179新增習題改編)下列有關能源利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油煉制可得到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B.煤的綜合利用可得到煤油和煤氣C.能源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能促進“碳中和”D.新能源的發展與利用能有效減少環境污染B4.(KY九上P94習題)劇場的裝修需要使用許多吸音材料,如泡沫塑料、海綿等,它們遇明火非常容易燃燒,會產生大量的濃煙。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泡沫塑料、海綿是可燃物 B.泡沫塑料、海綿的著火點很高C.產生的濃煙中含大量有毒氣體 D.著火時應盡快用濕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處B實驗裝置實驗現象 ①處白磷 ,②處紅磷 , ③處白磷 _ 通氧氣前,白磷 , 通氧氣后,白磷 _實驗分析 對比①②,說明燃燒需要 ,對比①③,說明燃燒需要 _ 對比通入氧氣前后的現象,說明燃燒需要 _ 氧氣(或空氣) 燃燒 不燃燒 氧氣(或空氣)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不燃燒 不燃燒 燃燒 實驗 結論 燃燒需要的條件: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者缺一不可 交流與討論 (1)薄銅片的作用:載體、傳熱(利用其導熱性)。(2)水的作用:對于薄銅片上的白磷,水的作用是提供燃燒所需的熱量;對于水中的白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和提供燃燒所需的熱量。 (3)此實驗在 的基礎上,運用對比法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控制變量法 隔絕氧氣(或空氣) 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裝置創新裝置評價:改進后,裝置的優點是白磷在密閉的容器中燃燒,避免生成的有毒產物污染空氣,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實驗過關練1.(RJ九上P180新增習題改編)如圖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 ℃,紅磷的著火點是260 ℃),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管口小氣球的使用體現了實驗綠色化B.實驗中a、c處的白磷均可燃燒C.實驗中a、c處的現象說明燃燒需要氧氣D.實驗中a、b處的現象說明燃燒時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B(1)寫出白磷燃燒的現象: ,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_。 2.化學興趣小組對燃燒條件進行了探究。【探究一】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通過長頸漏斗加入80 ℃的熱水,并將燃燒匙上的紅磷和白磷都淹沒,然后連接注射器并推動注射器活塞,將部分熱水壓回長頸漏斗,使白磷和紅磷露出水面。資料:紅磷的著火點為260 ℃,白磷的著火點為40 ℃。白磷有劇毒,能與高錳酸鉀反應。 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4P+5O22P2O5(2)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3)實驗后從長頸漏斗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目的可能是 。 把剩余的白磷除去 露出水面燃燒 白磷在水中不燃燒,【探究二】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分別用酒精和柴油探究燃燒的條件,查閱資料如表1:表1:各物質的著火點和沸點物質 著火點(℃) 沸點(℃)酒精 423 48柴油 220 400表2:燃燒匙內柴油的溫度燃燒匙內柴油溫度 345 ℃ 507 ℃柴油是否燃燒 不燃燒 燃燒實驗中發現用火柴可以點燃酒精,但柴油很難被點燃。研究小組通過溫度傳感器測得燃燒匙內柴油的溫度與燃燒情況如表2。資料:酒精、柴油等液體燃料在燃燒時先汽化為氣態,然后氣態的燃料再開始燃燒,燃燒放出的熱量促使液體燃料不斷汽化,不斷燃燒下去。(4)結合小組的實驗,請分析火柴很難點燃柴油的原因: 。 (5)研究小組將內有燃著的酒精的燃燒匙移至冰面上面(沒有浸沒),觀察到的現象是 ,請分析原因: 。 因為冰吸收熱量,使酒精的溫度低于著火點 酒精熄滅 柴油沸點太高,難以汽化,故火柴很難點燃柴油 跨學科實踐活動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3.人教版新教材素材某興趣小組開展“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跨學科實踐活動。任務一:調查家用燃料變遷興趣小組調查發現所在地區家用燃料變遷的歷程為:柴草→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查閱資料】①煤直接燃燒時,產生氮、硫的氧化物(會形成酸雨)和粉塵。(1)天然氣點燃之前須先 。 (2)石油氣壓縮成液態儲存在鋼瓶中,從微觀角度分析,“壓縮”過程中 發生改變。 (3)結合資料分析,家用燃料從煤變遷到天然氣的優點是 (寫一點)。 天然氣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少 分子間的間隔 ②1 kg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如下表所示: 驗純 燃料 柴草 煤 石油氣 天然氣熱量(MJ/kg) 12 29 45~50 45~50①燈油含碳量高,燈油燃燒產生煙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②關閉燈罩熄滅燈火的原理是 。 ③雁腹中清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點)。 即可) 吸收燈油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合理 隔絕空氣(或氧氣) 燃燒產生了炭黑等固體小顆粒 任務二:調查燃料合理使用(4)西漢青銅雁魚燈造型和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燈罩可自由開合,雁腹中盛放少量清水。 燈油不完全調控 方式 用鼓風機給煤爐火送風 調節打火機出氣閥 汽車氣缸工作時柴油以霧狀噴出調控 原理 增加氧氣的量 調節燃料的量 _ 增大燃料與氧氣的接觸面積(5)某同學收集到以下幾種調控燃燒的事例,完成下表問題:1.(2024遼寧)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水澆滅燃著的木柴——降低著火點B.用燒杯罩住點燃的蠟燭,蠟燭熄滅——隔絕空氣C.設置隔離帶,防止森林火災蔓延——降低溫度D.紅磷放置在空氣中沒有燃燒——紅磷不是可燃物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B考點12.(2024江蘇)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 )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C.電線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澆滅 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D3.(2024廣西)野外燒烤結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撤走剩余木炭 B.用水澆滅火堆C.對火堆置之不理 D.用沙土蓋滅火堆CA B C D4.下列實驗中,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是( )D5.(2024長春)火的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漢字作為載體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火的認識。可燃物降溫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②[開放性設問]發現或遭遇火災,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條即可)。 等(合理即可) ①以下標志與消防安全有關的是 (填序號); 把被子弄濕披在身上,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有序逃離 A 6.(2023山西)【實驗設計】同學們學習了燃燒與滅火后,在實驗室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以探究滅火的原理。(1)實驗方法: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入適量碳酸鈉和鹽酸。(2)實驗原理: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 (3)實驗現象:Ⅱ中蠟燭正常燃燒,Ⅰ和Ⅲ中蠟燭熄滅,Ⅲ中的現象還有 。 (4)實驗結論:由該實驗得出滅火的原理是 。 隔絕氧氣 產生大量氣泡 2NaCl+H2O+CO2↑ 2HCl+ Na2CO3===(5)[開放性設問]實驗后,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情是 ,完善實驗報告,離開實驗室。 (6)問題與交流: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結果是_________ 。 出(合理即可) 鹽酸灑 整理洗滌儀器(合理即可) 7.(2022廣東)學校采購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噴霧。你建議在存放處張貼的警示標識是( )安全常識D考點28.(2024重慶二模)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發現燃氣泄漏,應立即打開排氣扇通風B.室內起火時,不要急于打開所有門窗C.圖書、檔案若發生火災,應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D.被困在火災區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降低身體迅速逃離A9.人教版新教材素材學習化學可以幫助我們解釋一些日常現象。(1)(2018廣東節選)堆積的面粉不容易點燃,即使少量點燃也只是小火燃燒;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會發生爆炸。“小火燃燒”和“發生爆炸”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粉與氧氣充分接觸 是由于面粉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較小,“發生爆炸”是由于面 “小火燃燒”①此實驗中燃著的蠟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將藥瓶中面粉換成細沙做這個實驗, (填“會”或“不會”)發生爆炸,其原因是 。 細沙不是可燃物 不會 粉的著火點 (2)如圖是粉塵爆炸實驗的裝置圖。試回答: 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面③[開放性設問]為了防止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需要在特定的地點貼上“嚴禁煙火”等安全標志,請舉出一個你認為需貼“嚴禁煙火”標志的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煤礦等(合理即可) 加油站、面粉廠、制衣廠、10.(2024重慶)“嫦娥六號”探測器的發射火箭用到了無污染的高能燃料。該燃料最有可能是( )A.液氫 B.液氧 C.酒精 D.石油能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A考點311.(2024廣州改編)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汽車燃料改用壓縮天然氣可減少空氣污染 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B12.調查家用燃料變遷:順序為柴草→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其中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A.柴草 B.煤 C.石油 D.天然氣[主題式題組]課外小組以“探索燃燒的奧秘”為主題展開項目式學習。請完成12~13題。A13.認識燃燒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火柴頭斜向下時更易燃燒,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B.煤塊制成蜂窩煤,目的是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 C.燃氣出現黃色火焰時,調大進風口是為了通入足夠的空氣 D.圍爐煮茶,燃燒木炭時保持良好通風是為了防止CO中毒(1)方法一:添加金屬網罩能提高溫度的原因是 。 (2)方法二:將銅絲的兩端插入酒精燈的燈芯處,從燃燒條件上看,插入銅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加熱完成后,用鑷子取下金屬網罩或銅絲,蓋上燈帽,火焰熄滅的原理是 。 隔絕氧氣 從而提高火焰溫度 可使酒精快速揮發,提高燈芯外部酒精濃度,14.酒精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等多個領域。實驗室常用酒精燈作為加熱儀器,對酒精燈適當改進,可提高其火焰的溫度,以下是兩種改進方法的示意圖。 能集中火焰 15.(2024青海)【科普閱讀】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問題。2023年7月12日9時整,我國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成功入軌并完成了飛行任務。它作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補了國內液氧甲烷火箭的技術空白。推進劑是決定火箭動力的關鍵因素,下表是常見的三種液體火箭推進劑的特點:(1)以上三種液體推進劑中 作助燃劑,煤油、液氫、甲烷作燃料。 (2)火箭向上的推力來自燃料燃燒 (填“釋放”或“吸收”)熱量并噴出高溫氣體產生的反作用力。 釋放 液體推進劑種類 特點液氧煤油 成本低、比沖較低、易積碳、結焦等液氧液氫 成本高、比沖非常高、綠色環保、不易儲存等液氧甲烷 成本低、比沖較高、積碳不結焦、綠色環保、燃燒效率高、易制取等 液氧(或“氧氣”或“O2”) (3)文中提到的煤油是由石油煉制而成,下列關于石油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氫氣等C.石油是一種化工原料 B (4)液氧甲烷推進劑燃燒效率高,甲烷(CH4)和液氧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液氧甲烷是理想的液體推進劑之一,其優點是_________ 。率高(或“易制取”等合理即可) 燃燒效CH4+2O2CO2+2H2O(共53張PPT)學習主題五 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新教材跨學科實踐活動(2023、2024年省卷新增考查)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01專題解讀02專題訓練在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新增了第五大學習主題“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列出了10個跨學科實踐活動,2024秋新教材也在相應的單元后增加了這十個跨學科實踐活動的相關內容,該內容正式要作為新課內容,占所用課時不少于本學科總課時的10%進行學習。2023年廣東中考第18題開始進行跨學科實踐活動的相關考查,考查了“制作簡易制氧器”,2024年廣東中考第18題考查了“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積極響應新課標精神。以下為課標列出的10個跨學科實踐活動及其勾連其他學科的知識點:跨學科活動 勾連學科 知識點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生物學 認識人類活動破壞或改善生態環境地理 氣象觀測,空氣質量影響因素的探究,借助風向標、雨量計、風速測量儀等完成以地區、時間、溫度、降水量、風速、風向和濕度為基本信息的氣象監測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 歷史 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 物理 檢測水質的物理方法、凈化水的物理方法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 物理 分離出空氣中的氧氣涉及的物理原理(沸點不同),供氧器原理涉及的壓強變化、流體流速變化跨學科活動 勾連學科 知識點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生物 從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等多個系統認識碳循環,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地理 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影響并造成氣候變化道德與法治 了解關于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法規,關注與溫室效應有關的新聞,理解在環境、經濟等問題上各國的依存關系,理解碳中和的意義(續表)跨學科活動 勾連學科 知識點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地理 探究我國煤、天然氣等資源的分布情況生物學 煤炭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道德與法治 了解燃料的變遷原因與相關政策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 物理、 生物學 測量填埋瓶的重量,結合微生物作用進行能量分析等道德與法治 了解垃圾分類處理的相關政策,理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意義跨學科活動 勾連學科 知識點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 地理 海水資源的分布生物 食鹽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地理 認識我國土壤酸堿度分布情況生物 認識土壤酸堿度對植物生長的關系調查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應用 物理 新型材料的性質和特點活動1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人教九上新教材P54]1.(2024珠海三模節選)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活動一:了解珠海的空氣質量(1)圖1為珠海5月19日的空氣質量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填序號)。 a.當天適合戶外運動 b.圖中“X”代表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后會形成酸雨(2)珠海5月19日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最高的物質為 。ac臭氧活動二:檢測某小區地下車庫中的有害氣體【測定實驗】實驗小組用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測得某小區地下車庫中一氧化碳濃度如圖2所示。【交流分析】(3)一氧化碳濃度最大的時間段是 (填“t1~t2”“t2~t3”或“t3~t4”)。 (4)一氧化碳濃度超標會中毒,這是因為一氧化碳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 結合,造成人體缺氧。 血紅蛋白 t1~t2 活動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人教九上新教材P80]2.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如圖1是盧瑟福用α粒子(帶正電荷)轟擊金箔的實驗,請結合現象分析:圖1圖2(1)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 (2)如果原子的質量和正電荷在原子內均勻分布,則少數α粒子就 (填“會”或“不會”)發生大角度散射,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中的“很小的結構”指的是 。 (3)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構為如圖2中的 。(填序號) C 原子核 不會 原子核很小,原子內有(相對)很大的空間 圖2圖3(4)如圖3是幾位代表性的科學家及他們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請根據所學確定模型建立的先后順序: 。(填序號) ③②① 活動3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人教九上新教材P108]3.(2024湖北三模)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了“自制凈水器及水質檢測”跨學科實踐活動。(1)自制凈水器圖1中的吸附劑為活性炭,是因其具有 的結構;過濾采用了圖2膜技術凈化裝置,自來水經過該裝置過濾后其硬度(通常用鈣、鎂離子的含量來判斷) (填“會”或“不會”)降低。 不會 疏松多孔 (2)水質檢測檢測水可用市售的水質檢測筆直接讀出水質的TDS值,以判斷水質純度,如圖3所示。若通過水質檢測筆測出的TDS值為450,則該水質 ,使用這樣的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許多麻煩,請舉一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嚴重時會引起爆炸”或“人長期飲用會導致結石”等) 洗衣服時,浪費洗滌液且洗不凈(或“鍋爐內結垢浪費燃料, 會結水垢(或“水質較差”) 活動4 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人教九上新教材P126]4.(2024東營改編)特定人群、環境對氧氣的需求不同。如何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呢?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開展了下列活動。【界定任務】(1)小英同學認為,首先了解制作簡易供氧器的供氧原理再確定制取裝置。同學們一致認為制作簡易供氧器還需要考慮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反應速率、制得氧氣的純度、制氧劑的用量和配比等。根據 確定發生裝置,根據氧氣的密度和溶解性等確定收集裝置。 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 圖1【活動一】認識制氧機(2)市售制氧器有三種:①一種為便攜式制氧器,采用加壓液化氧氣儲存。從微觀角度解釋便攜式制氧器儲存氧氣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一種為分子型家用制氧器,工作時氣體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1:空氣經過分子篩時氮氣被吸附,氧氣通過。隔變小 分子間有間隔,加壓后,分子間b.分離過程中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據圖1所示工作原理推測氮分子的體積比氧分子的體積 (填“大”或“小”)。 大 a.[畫圖題]請在方框中畫出微粒圖示。 物理 答案圖如圖所示:③化學制氧機(原理圖見圖2)利用過碳酸鈉白色固體、二氧化錳黑色粉末產生氧氣。過碳酸鈉(2Na2CO3·3H2O2)加水溶解會分解生成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用該制氧機制氧時,在反應倉中加入適量水,再先后加入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反應倉內有黑色粉末翻騰,變得渾濁,倉壁變得溫熱,過濾倉底部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a.加濕過濾倉不僅可以過濾雜質,利用氧氣 溶于水的性質,使氧氣變得濕潤;而且根據__________________來判斷產生氧氣的速率。 b.制氧機內部氣流采用高壓進、低壓出(即產生的氣體在高處聚集,經導管從低處進入加濕過濾倉)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有 。 有利于氣體排出,更有利于提純氧氣 產生氣泡的快慢 不易 【活動二】制作供氧器(3)選擇制作簡易供氧器的反應原理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填字母) A.原料是否價廉易得 B.所制氣體的性質 C.反應速率是否適中 D.制得氣體是否純凈 E.實驗條件是否易于控制 F.是否安全、環保【評價反思】展示環節,小英同學所在小組制作的簡易供氧器(如圖3)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并提出如下修改意見:在導管出口處加裝一個帶有調氣閥的鼻氧管,以提高適用性。 B 活動5 基于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人教九上新教材P156]5.(2024西安一模)我國將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此化學小組的同學開啟了“低碳行動”項目式學習之旅。任務一:認識自然界中的碳循環(1)圖中箭頭表示碳的輸送途徑,關于碳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途徑①消耗空氣中的氧氣 B.途徑②白天消耗CO2的量比夜晚少C.途徑③中的化石燃料為可再生能源 A 任務三:制定低碳行動方案。(4)列舉一例符合低碳理念的行為: 。任務二:了解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徑(2)碳捕捉:實際生產中常采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二氧化碳,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碳封存:某實驗基地將二氧化碳壓縮存入地下,實現二氧化碳的封存。從微觀角度分析該技術能夠實現的原因是_________ 。 隨手關燈(合理即可) 有間隔 分子間 2NaOH+CO2===Na2CO3+H2O 活動6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人教九上新教材P182]6.燃燒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創造美好生活,同時也促進了工業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某項目小組的同學以“家用燃料”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化學習的探究之旅。【項目一】家用燃料的合理使用圖1 圖2(一)燃燒燃料為了取暖(1)同學們經過走訪調查,了解到從前人們把煤制成蜂窩煤后燃燒會更加充分(如圖1所示),請你從充分燃燒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 。 (2)在家庭中使用煤(含碳量95%左右)取暖時,由于煙囪通風不暢,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請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生成一氧化碳的原因: 。 增大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加充分 2C+O22CO(二)燃燒燃料為了照明詩人陸游曾記載:“書燈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可省油之半”。夾瓷盞是省油燈(如圖2所示),用棉線做燈芯:上層盞內盛油,下層盞內盛水。(3)下層盞內盛水能減少油煙,達到省燈油的目的,原理是 。 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揮發,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項目二】家用燃料的變遷和未來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到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等信息:燃料 調控 主要成分 熱值煤 需提前點燃,過程復雜 碳、氫、硫、氮等元素 5 500大卡/kg煤氣 隨用隨開 一氧化碳和氫氣 3 800~5 700大卡/m3天然氣 隨用隨開 甲烷 8 000~90 000大卡/m3(4)根據上表分析家用煤氣或天然氣代替煤作燃料的原因是 (寫一條)。 (5)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使用方便(合理即可) CH4+2O2CO2+2H2O活動7 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人教九下新教材P28]7.(2023山西)【科學探究】隨著我國“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城市垃圾的處理成為了一項重要工程。某校實踐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帶著極大的興趣對垃圾的分類、處理、焚燒產物及宣傳活動等展開了項目化學習。任務一:調查垃圾分類的價值【咨詢交流】同學們參觀了一個垃圾分類處理廠,獲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為 、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的綜合化分類具體可得到金屬、塑料和____ 等可再利用的資源。 (合理即可) 廢紙 可回收垃圾 任務二: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參觀學習】小組同學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了解到垃圾回收處理的過程如下:【小組交流】垃圾篩分時,可根據 區分銅和鋁。 顏色 任務三:探究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成分【提出問題】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中是否含有SO2、CO、CO2?【查閱資料】①SO2能使紅色的品紅溶液褪色,常用于檢驗SO2 ;②紫紅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與SO2反應而褪色,常用于除去SO2; ③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進行實驗】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垃圾焚燒產生的氣體成分。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將除塵后的氣體通入盛有少量品紅溶液的試管中 紅色褪去 含有SO2②將除塵后的氣體先通過圖1裝置后,再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含有CO2【反思評價】(1)步驟②中,氣體從 端通入圖1裝置。 (2)步驟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 (3)小組同學通過一定手段,測得焚燒垃圾產生的氣體中CO體積分數變化如圖2,t1~t2時間段內CO體積分數出現異常的原因是 。 氧氣不足(或“燃燒不充分”,合理即可) Ca(OH)2===CaCO3↓+H2O CO2+ b 任務四:設計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活動活動主題 實現垃圾分類 共建美麗家園 活動對象 小區居民時間地點 5月6日上午、文明小區 活動形式 演講活動流程 ①用講解的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分類知識。 ②引導小區居民認識垃圾桶上的分類標識。 ③活動總結,撰寫實踐報告【成果分享】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學到了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分類管理知識。在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報告中,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為了強化垃圾分類處理意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執行分類措施,你還能提出的一條有價值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合理即可) 制作小海報(或“學習垃圾回收法律條文”,活動8 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人教九下新教材P58]8.(2024福建模擬)興趣小組開啟“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項目式學習之旅。下表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質的含量表。物質 NaCl MgSO4 MgCl2 CaCl2溶質質量分數 2.6% 0.3% 0.2% 0.1%任務一:海水曬鹽(1)上圖為泉港山腰鹽場一角。晾曬海水可以獲得粗鹽,在化學上稱之為 。 (2)根據表中數據,若有1 000 g海水,理論上能得到NaCl的質量為 g。 26 蒸發結晶 任務二:粗鹽精制(3)將粗鹽溶解后,去除難溶于水的雜質的操作為 。 (4)根據表中物質成分,為了得到較純凈的NaCl,除了需要NaOH溶液外,還需要 。(多選,填序號) A.BaCl2溶液 B.Na2CO3溶液C.K2CO3溶液 D.稀鹽酸 ABD 過濾 任務三:海水提鎂(5)鎂具有重要用途。從海水中提取鎂可以獲得較高純度的金屬鎂。其工藝涉及氫氧化鎂和稀鹽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Mg(OH)2+2HCl===MgCl2+2H2O A B C活動9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人教九下新教材P92]9.(2024福建三模)學習小組開展“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任務一:測定當地土壤浸出液的酸堿度(1)在空地上確定5~6個位置進行取樣,測定土壤酸堿度。以下三種取樣位置設定合理的是 (填序號)。 B (2)用pH試紙檢驗土壤浸出液酸堿度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H試紙上,待試紙變色后對比標準比色卡,讀出pH 紙放在潔凈干燥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加到 將pH試任務二:取4只燒杯,分別倒入pH為5、6、8、9的土壤浸出液各50 mL,作好標記。相同條件下,各放入3粒綠豆。記錄到的生長情況如圖所示:(3)由圖中信息可知,最適宜綠豆種子萌發和生長的溶液pH是 。 (4)該實驗的目的是 。 (5)該實驗方案中不能反映出中性溶液對綠豆生長的影響,應當添加的一組實驗是 。 pH=7,其他條件相同的對照組 測定適宜綠豆芽萌發和生長的溶液pH 8 (6)該土壤中所含的鈉鹽為 。寫出試管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 Na2CO3+Ca(OH)2===CaCO3↓+任務三:探究土壤的成分某地有大量含鈉鹽的干涸鹽湖和鹽堿地,通過實驗探究其成分。【實驗】取兩支試管,編號為①和②,分別加入少量土壤浸出液。 Na2CO3(或“碳酸鈉”)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向試管①中滴入適量氫氧化鈣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向試管②中逐滴加入適量稀鹽酸 產生氣泡任務四:改良土壤的酸堿性調節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實驗表明,硫酸亞鐵、硫酸銨和磷酸二氫鉀都能夠有效降低堿性土壤的pH。以改良1 m3某處堿性土壤(pH為8.6)為例,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土壤pH調節劑 用量(kg) 施用60天后pH降低幅度硫酸亞鐵 4 0.41~2.28硫酸銨 5 0.45~2磷酸二氫鉀 4 0.21~0.69(7)由表中信息可知,硫酸亞鐵、硫酸銨和磷酸二氫鉀中,最好的土壤pH調節劑是硫酸亞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施用硫酸亞鐵60天后土壤pH降低幅度最大 相同用量下,活動10 調查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應用[人教九下新教材P115]10.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某興趣小組同學對我國航天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項目式探究。任務一:了解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的新型材料和能源【查閱資料】(1)航天員艙外航天服使用了一種聚氨酯橡膠的新型材料,該材料屬于 材料。 (2)中國空間站的能量主要來自柔性太陽電池翼,可將 轉化為電能。 太陽能(或“光能”) 合成(或“有機合成”) 任務二:學習艙外航天服處理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咨詢老師】氫氧化鋰(LiOH)和氫氧化鈉化學性質相似。【小組交流】(3)為了保障航天員有適宜的呼吸環境,必須處理產生的CO2,目前飛船上常采用氫氧化鋰(LiOH)作為吸收劑來吸收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CO2+2LiOH===Li2CO3+H2O 實驗方案 所加試劑 實驗現象方案1 氫氧化鈣溶液 _方案2 _ 產生大量氣泡 產生白色沉淀 稀鹽酸(或“稀硫酸”) 任務三:模擬碳酸鋰處理實驗【咨詢老師】碳酸鋰和碳酸鈉化學性質相似。【模擬實驗】(4)航天器返回地面后,需將吸收CO2生成的碳酸鋰進行處理,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興趣小組同學用碳酸鋰溶液在實驗室進行了模擬實驗。【反思評價】(5)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專業處理方法采用的是方案1而非方案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用(合理即可) 方案1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鋰,實現物質的循環任務四:設計航天精神的宣傳標語(6)[開放性設問]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中國航天故事,興趣小組同學在校園文化角開展了《講好航天故事》征文活動,并征集了宣傳標語,請你也設計一條體現中國航天精神的宣傳標語: 。 中國航天人,航天為人類(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教材跨學科實踐活動(2023、2024年省卷新增考查)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廣東).pptx 第十七講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廣東).pptx 第十八講 化學與社會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廣東).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