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仍澄清,滴入3%過氧化氫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生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鑒別SO2與CO2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先變紅后褪色D.SO2使溴水褪色,體現了SO2的漂白性答案 A解析 A.HCl的酸性強于H2SO3,因此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SO2具有還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后,發生反應H2O2+SO2===H2SO4,BaCl2+H2SO4===2HCl+Ba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故A正確;B.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用澄清石灰水無法鑒別SO2和CO2,故B錯誤;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SO2與H2O反應生成H2SO3,會使溶液變紅,但不會褪色,故C錯誤;D.SO2使溴水褪色,發生反應SO2+Br2+2H2O===H2SO4+2HBr,體現了SO2的還原性,故D錯誤。2.二氧化硫表現還原性的反應是 ( )A.SO2+Na2CO3===Na2SO3+CO2B.SO2+2H2S===2H2O+3SC.SO2+2NaOH===Na2SO3+H2OD.SO2+2H2O+Cl2===H2SO4+2HCl答案 D解析 SO2+Na2CO3===Na2SO3+CO2證明了酸性:H2SO3>H2CO3,S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A不符合題意;在SO2+2H2S===2H2O+3S中,SO2中的S由+4價變為0價,化合價降低,得電子,SO2表現氧化性,B不符合題意;在SO2+2NaOH===Na2SO3+H2O中SO2表現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C不符合題意;在SO2+2H2O+Cl2===H2SO4+2HCl中,S由+4價變為+6價,化合價升高,失電子,SO2表現出還原性,D符合題意。3.下列制取SO2、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答案 B解析 A項,銅片和稀硫酸不反應,無法制取SO2;B項,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因此可以驗證SO2的漂白性;C項,SO2密度比空氣大,用排空氣法收集SO2時,導氣管應“長進短出”;D項,SO2與飽和NaHSO3溶液不反應,因此NaHSO3溶液不能作為吸收液,可用NaOH溶液。4.有關下列三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濃)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A.反應①說明SO2能與酸反應,具有堿性氧化物的性質B.反應②改用稀硫酸,則能放出氫氣C.反應②和③說明S具有兩性元素的性質D.反應③中被氧化的硫元素與被還原的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答案 D解析 反應①中SO2作氧化劑,說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從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來判斷其是酸性還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反應②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和S的還原性,S與稀硫酸不反應,B錯誤;單質硫只能與氧化性酸反應,不能與非氧化性酸反應,故不屬于兩性元素,C錯誤;反應③中化合價升高的硫原子與化合價降低的硫原子的個數之比為1∶2,即被氧化的硫元素與被還原的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D正確。5.如圖是一種綜合處理SO2廢氣的工藝流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Ⅱ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4H++O2===4Fe3++2H2OB.溶液b中陽離子只有Fe2+C.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反應中,SO2被還原D.加入FeO可以使溶液c轉化為溶液a答案 A解析 溶液a中通入SO2轉化為溶液b,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溶液b中通入空氣轉化為溶液c,化學方程式為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A正確;溶液b中,陽離子有Fe2+、H+,可能含有Fe3+,B錯誤;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過程中,SO2轉化為H2SO4,SO2失電子被氧化,C錯誤;溶液c中含有Fe2(SO4)3、H2SO4,加入FeO后,FeO和H2SO4反應會生成FeSO4,D錯誤。6.如圖所示,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進行探究實驗,推理對實驗現象的預測及分析錯誤的是 ( )A.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產生了SO2氣體B.試管中的紅色花瓣褪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C.試管內CCl4層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還原性D.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有BaSO3生成答案 D解析 A.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鈉,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產生了SO2氣體,故A正確;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通入試管中,會看到紅色花瓣褪色,故B正確;C.錐形瓶內發生反應Na2SO3+H2SO4===Na2SO4+SO2↑+H2O,產生的SO2進入到試管中,CCl4層溶液不褪色,水溶液中SO2和Br2發生反應,SO2具有還原性,可以被Br2氧化,故C正確;D.二氧化硫與氯化鋇溶液不反應,液體界面處單質溴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有BaSO4生成,故D錯誤。7.如圖是硫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部分含硫物質類別的對應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Z都可以被W的濃溶液氧化B.常溫下,Y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C.Z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W的濃溶液使膽礬變白,說明W的濃溶液具有脫水性答案 B解析 在一定條件下濃H2SO4可以氧化H2S,但不能與SO2發生反應,A錯誤;Y是S單質,在常溫下,S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B正確;Z是SO2,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但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由于其還原性,與漂白性無關,C錯誤;濃硫酸能夠使膽礬變白,這體現了濃硫酸的吸水性,D錯誤。8.某同學設計的微型實驗裝置驗證SO2的性質,通過分析實驗,下列結論表達正確的是 ( )A.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氧化性B.c棉球藍色褪去,驗證SO2氧化性C.b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D.可以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答案 C解析 A.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漂白性,A錯誤;B.I2遇淀粉溶液變為藍色,SO2具有還原性,能夠與I2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SO2+I2+2H2O===H2SO4+2HI,I2不斷被消耗,因此看到c處棉球藍色褪去,驗證了SO2具有還原性,而不是氧化性,B錯誤;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夠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Na2SO3,使溶液堿性減弱,因此會看到b處蘸有NaOH及酚酞溶液的棉球褪色,C正確;D.SO2與濃硫酸不能發生反應,因此不能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D錯誤。9.利用空氣催化氧化法除掉電石渣漿(含CaO)上清液中的S2-,制取石膏(CaSO4·2H2O)的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aSO4·2H2O屬于鹽類和純凈物B.過程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2-+4Mn+10H+===4Mn(OH)2+S2+H2OC.過程Ⅰ后溶液酸性增強D.將10 L上清液中的S2-(S2-濃度為480 mg·L-1)轉化為S,理論上共需要0.3 mol O2答案 B解析 CaSO4·2H2O帶有結晶水的鹽也是純凈物,屬于鹽類和純凈物,故A正確;過程Ⅱ中應當是堿性環境不應當出現氫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2-+4Mn+9H2O===4Mn(OH)2+S2+10OH-,故B錯誤;反應Ⅰ為2Mn(OH)2+O2+4OH-===2Mn+4H2O,消耗氫氧根離子,溶液酸性增強,故C正確;將10 L上清液中的S2-轉化為S(S2-濃度為480 mg·L-1),質量為480 mg·L-1×10 L=4 800 mg=4.8 g,物質的量為=0.15 mol,根據得失電子守恒0.15 mol×8=n(O2)×4,n(O2)=0.3 mol,理論上共需要0.3 mol的O2,故D正確。10.硫代硫酸鈉晶體(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紙漿漂白時的脫氯劑等。用工業硫化鈉(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 )及純堿等為原料制備Na2S2O3·5H2O的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S2O3作脫氯劑時主要利用其氧化性B.“凈化”時加入的試劑X可選用BaCl2溶液C.“反應”過程中體系pH大小對產品產率無影響D.提純Na2S2O3·5H2O時,應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滌答案 D解析 紙漿漂白時留下的含氯物質具有強氧化性,硫代硫酸鈉作脫氯劑時,主要利用其還原性,A項錯誤;“凈化”時加入的試劑X是為了除去硫酸根離子,加入BaCl2溶液會引入新雜質氯離子不易除去,可選用Ba(OH)2溶液,B項錯誤;若pH過小,Na2S2O3不穩定,會發生歧化反應,使產率降低,C項錯誤;從溶液中獲得的Na2S2O3·5H2O晶體中含有雜質,應先用水洗除去吸附的雜質離子,由于硫代硫酸鈉晶體不溶于乙醇,再用乙醇洗滌除去水,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1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生鐵(含碳)與濃硫酸的反應情況及產物性質,設計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儀器b的名稱是 ;實驗過程中,裝置B中觀察的現象是 ; 裝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是 (填化學式)。 (2)裝置A反應容器中還會產生CO2氣體,請寫出產生CO2的化學方程式: 。 (3)為了驗證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中含有CO2,應從下列①~④中選出必要的裝置連接A裝置中c處管口,從左到右的順序是 (填序號);然后再進行的操作是從a處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 。 (4)某同學通過驗證發現實驗后期裝置A中產生氣體中還含有H2,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分液漏斗 品紅試紙褪色,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BaSO4(2)C+2H2SO4(濃)CO2↑+2SO2↑+2H2O(3)③②④ 趕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中的CO2影響實驗(4)Fe+2H+===Fe2++H2↑解析 (1)由裝置圖可知,儀器b為分液漏斗,生鐵(含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可使濕潤的品紅試紙褪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酸性條件下N具有強氧化性,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鋇溶液,會生成硫酸鋇沉淀。(2)裝置A中C與濃硫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2SO4(濃)CO2↑+2SO2↑+2H2O。(3)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應先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然后通過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最后通入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從左到右順序為③②④。(4)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為稀硫酸,Fe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12.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制取SO2及研究其性質,并進一步探究在適當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SO2與O2反應后混合氣體的成分。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G的名稱是 。 (2)裝置B、C、D分別用于檢驗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則裝置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證明SO2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是 。 (3)為了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某同學設計裝置F來代替裝置A。與裝置A相比,裝置F的優點是 (寫出兩點)。 (4)若選用裝置F制取O2,可選用的試劑為 。 答案 (1)分液漏斗(2)I2+SO2+2H2O===4H++S+2I- 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3)不用加熱、易于控制反應的進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MnO2、過氧化氫解析 (1)儀器G的名稱是分液漏斗;(2)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一般以還原性為主,SO2與碘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2+SO2+2H2O===4H++S+2I-,SO2與氫硫酸反應時表現出氧化性:2H2S+SO2===3S↓+2H2O,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3)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濃度變稀,反應停止,如果想要反應繼續,需要拆除裝置添加濃硫酸,而裝置F避免了這一點,節省原料;改用分液漏斗后,便于控制反應速率;改進后不需要加熱,可以節約能源等;(4)F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制取O2選用的試劑為MnO2(作催化劑)、過氧化氫。階段重點突破練一(分值:60分)選擇題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仍澄清,滴入3%過氧化氫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生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鑒別SO2與CO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先變紅后褪色SO2使溴水褪色,體現了SO2的漂白性2.二氧化硫表現還原性的反應是 ( )SO2+Na2CO3Na2SO3+CO2SO2+2H2S2H2O+3SSO2+2NaOHNa2SO3+H2OSO2+2H2O+Cl2H2SO4+2HCl3.下列制取SO2、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BC D4.有關下列三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濃)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反應①說明SO2能與酸反應,具有堿性氧化物的性質反應②改用稀硫酸,則能放出氫氣反應②和③說明S具有兩性元素的性質反應③中被氧化的硫元素與被還原的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5.如圖是一種綜合處理SO2廢氣的工藝流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操作Ⅱ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4H++O24Fe3++2H2O溶液b中陽離子只有Fe2+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反應中,SO2被還原加入FeO可以使溶液c轉化為溶液a6.如圖所示,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進行探究實驗,推理對實驗現象的預測及分析錯誤的是 ( )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產生了SO2氣體試管中的紅色花瓣褪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試管內CCl4層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還原性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有BaSO3生成7.如圖是硫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部分含硫物質類別的對應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X、Z都可以被W的濃溶液氧化常溫下,Y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Z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W的濃溶液使膽礬變白,說明W的濃溶液具有脫水性8.某同學設計的微型實驗裝置驗證SO2的性質,通過分析實驗,下列結論表達正確的是 ( )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氧化性c棉球藍色褪去,驗證SO2氧化性b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可以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9.利用空氣催化氧化法除掉電石渣漿(含CaO)上清液中的S2-,制取石膏(CaSO4·2H2O)的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CaSO4·2H2O屬于鹽類和純凈物過程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2-+4Mn+10H+4Mn(OH)2+S2+H2O過程Ⅰ后溶液酸性增強將10 L上清液中的S2-(S2-濃度為480 mg·L-1)轉化為S,理論上共需要0.3 mol O210.硫代硫酸鈉晶體(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紙漿漂白時的脫氯劑等。用工業硫化鈉(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 )及純堿等為原料制備Na2S2O3·5H2O的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a2S2O3作脫氯劑時主要利用其氧化性“凈化”時加入的試劑X可選用BaCl2溶液“反應”過程中體系pH大小對產品產率無影響提純Na2S2O3·5H2O時,應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滌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11.(10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生鐵(含碳)與濃硫酸的反應情況及產物性質,設計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4分)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儀器b的名稱是 (1分);實驗過程中,裝置B中觀察的現象是 (2分); 裝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是 (1分)(填化學式)。(2)(2分)裝置A反應容器中還會產生CO2氣體,請寫出產生CO2的化學方程式: 。(3)(2分)為了驗證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中含有CO2,應從下列①~④中選出必要的裝置連接A裝置中c處管口,從左到右的順序是 (填序號);然后再進行的操作是從a處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 。(4)(2分)某同學通過驗證發現實驗后期裝置A中產生氣體中還含有H2,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12.(10分)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制取SO2及研究其性質,并進一步探究在適當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SO2與O2反應后混合氣體的成分。回答下列問題:(1)(2分)儀器G的名稱是 。(2)(4分)裝置B、C、D分別用于檢驗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則裝置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證明SO2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是 。(3)(2分)為了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某同學設計裝置F來代替裝置A。與裝置A相比,裝置F的優點是 (寫出兩點)。(4)(2分)若選用裝置F制取O2,可選用的試劑為 。 (共29張PPT)階段重點突破練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一)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仍澄清,滴入3%過氧化氫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生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鑒別SO2與CO2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氣體,溶液先變紅后褪色D.SO2使溴水褪色,體現了SO2的漂白性A解析 A.HCl的酸性強于H2SO3,因此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SO2具有還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后,發生反應H2O2+SO2===H2SO4, BaCl2+H2SO4===2HCl+BaSO4↓,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故A正確;B.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此用澄清石灰水無法鑒別SO2和CO2,故B錯誤;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SO2與H2O反應生成H2SO3,會使溶液變紅,但不會褪色,故C錯誤;D.SO2使溴水褪色,發生反應SO2+Br2+2H2O===H2SO4+2HBr,體現了SO2的還原性,故D錯誤。2.二氧化硫表現還原性的反應是 ( )A.SO2+Na2CO3===Na2SO3+CO2B.SO2+2H2S===2H2O+3SC.SO2+2NaOH===Na2SO3+H2OD.SO2+2H2O+Cl2===H2SO4+2HClD解析 SO2+Na2CO3===Na2SO3+CO2證明了酸性:H2SO3>H2CO3,S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A不符合題意;在SO2+2H2S===2H2O+3S中,SO2中的S由+4價變為0價,化合價降低,得電子,SO2表現氧化性,B不符合題意;在SO2+2NaOH===Na2SO3+H2O中SO2表現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的化合價未發生變化,C不符合題意;在SO2+2H2O+ Cl2===H2SO4+2HCl中,S由+4價變為+6價,化合價升高,失電子,SO2表現出還原性,D符合題意。3.下列制取SO2、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B解析 A項,銅片和稀硫酸不反應,無法制取SO2;B項,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因此可以驗證SO2的漂白性;C項,SO2密度比空氣大,用排空氣法收集SO2時,導氣管應“長進短出”;D項,SO2與飽和NaHSO3溶液不反應,因此NaHSO3溶液不能作為吸收液,可用NaOH溶液。4.有關下列三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D解析 反應①中SO2作氧化劑,說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不能從氧化還原反應的發生來判斷其是酸性還是堿性氧化物,A錯誤;反應②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和S的還原性,S與稀硫酸不反應,B錯誤;單質硫只能與氧化性酸反應,不能與非氧化性酸反應,故不屬于兩性元素,C錯誤;反應③中化合價升高的硫原子與化合價降低的硫原子的個數之比為1∶2,即被氧化的硫元素與被還原的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2,D正確。5.如圖是一種綜合處理SO2廢氣的工藝流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操作Ⅱ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4H++O2===4Fe3++2H2OB.溶液b中陽離子只有Fe2+C.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反應中,SO2被還原D.加入FeO可以使溶液c轉化為溶液aA解析 溶液a中通入SO2轉化為溶液b,化學方程式為Fe2(SO4)3+SO2+2H2O=== 2FeSO4+2H2SO4,溶液b中通入空氣轉化為溶液c,化學方程式為4FeSO4+O2+ 2H2SO4===2Fe2(SO4)3+2H2O,A正確;溶液b中,陽離子有Fe2+、H+,可能含有Fe3+,B錯誤;溶液a轉化為溶液b的過程中,SO2轉化為H2SO4,SO2失電子被氧化,C錯誤;溶液c中含有Fe2(SO4)3、H2SO4,加入FeO后,FeO和H2SO4反應會生成FeSO4,D錯誤。6.如圖所示,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進行探究實驗,推理對實驗現象的預測及分析錯誤的是 ( )A.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產生了SO2氣體B.試管中的紅色花瓣褪色,說明SO2具有漂白性C.試管內CCl4層溶液褪色,說明SO2具有還原性D.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有BaSO3生成D解析 A.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鈉,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說明產生了SO2氣體,故A正確;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通入試管中,會看到紅色花瓣褪色,故B正確;C.錐形瓶內發生反應Na2SO3+H2SO4===Na2SO4+SO2↑+H2O,產生的SO2進入到試管中,CCl4層溶液不褪色,水溶液中SO2和Br2發生反應,SO2具有還原性,可以被Br2氧化,故C正確;D.二氧化硫與氯化鋇溶液不反應,液體界面處單質溴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一段時間后試管內有白色沉淀,說明有BaSO4生成,故D錯誤。7.如圖是硫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部分含硫物質類別的對應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Z都可以被W的濃溶液氧化B.常溫下,Y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C.Z具有漂白性,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W的濃溶液使膽礬變白,說明W的濃溶液具有脫水性B解析 在一定條件下濃H2SO4可以氧化H2S,但不能與SO2發生反應,A錯誤;Y是S單質,在常溫下,S難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B正確;Z是SO2,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但SO2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由于其還原性,與漂白性無關,C錯誤;濃硫酸能夠使膽礬變白,這體現了濃硫酸的吸水性,D錯誤。8.某同學設計的微型實驗裝置驗證SO2的性質,通過分析實驗,下列結論表達正確的是 ( )A.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氧化性B.c棉球藍色褪去,驗證SO2氧化性C.b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D.可以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C解析 A.a棉球褪色,驗證SO2具有漂白性,A錯誤;B.I2遇淀粉溶液變為藍色,SO2具有還原性,能夠與I2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SO2+I2+2H2O===H2SO4+2HI,I2不斷被消耗,因此看到c處棉球藍色褪去,驗證了SO2具有還原性,而不是氧化性,B錯誤; 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夠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Na2SO3,使溶液堿性減弱,因此會看到b處蘸有NaOH及酚酞溶液的棉球褪色,C正確;D.SO2與濃硫酸不能發生反應,因此不能使用濃硫酸吸收尾氣,D錯誤。9.利用空氣催化氧化法除掉電石渣漿(含CaO)上清液中的S2-,制取石膏(CaSO4·2H2O)的過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aSO4·2H2O屬于鹽類和純凈物B.過程Ⅱ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2-+4Mn+10H+===4Mn(OH)2+S2+H2OC.過程Ⅰ后溶液酸性增強D.將10 L上清液中的S2-(S2-濃度為480 mg·L-1)轉化為S,理論上共需要0.3 mol O2B解析 CaSO4·2H2O帶有結晶水的鹽也是純凈物,屬于鹽類和純凈物,故A正確;過程Ⅱ中應當是堿性環境不應當出現氫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2-+4Mn+ 9H2O===4Mn(OH)2+S2+10OH-,故B錯誤;反應Ⅰ為2Mn(OH)2+O2+4OH-=== 2Mn+4H2O,消耗氫氧根離子,溶液酸性增強,故C正確;將10 L上清液中的S2-轉化為S(S2-濃度為480 mg·L-1),質量為480 mg·L-1×10 L=4 800 mg=4.8 g,物質的量為=0.15 mol,根據得失電子守恒0.15 mol×8=n(O2)×4,n(O2)=0.3 mol,理論上共需要0.3 mol的O2,故D正確。10.硫代硫酸鈉晶體(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紙漿漂白時的脫氯劑等。用工業硫化鈉(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 )及純堿等為原料制備Na2S2O3·5H2O的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S2O3作脫氯劑時主要利用其氧化性B.“凈化”時加入的試劑X可選用BaCl2溶液C.“反應”過程中體系pH大小對產品產率無影響D.提純Na2S2O3·5H2O時,應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滌D解析 紙漿漂白時留下的含氯物質具有強氧化性,硫代硫酸鈉作脫氯劑時,主要利用其還原性,A項錯誤;“凈化”時加入的試劑X是為了除去硫酸根離子,加入BaCl2溶液會引入新雜質氯離子不易除去,可選用Ba(OH)2溶液,B項錯誤;若pH過小,Na2S2O3不穩定,會發生歧化反應,使產率降低,C項錯誤;從溶液中獲得的Na2S2O3·5H2O晶體中含有雜質,應先用水洗除去吸附的雜質離子,由于硫代硫酸鈉晶體不溶于乙醇,再用乙醇洗滌除去水,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1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研究生鐵(含碳)與濃硫酸的反應情況及產物性質,設計如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儀器b的名稱是 ;實驗過程中,裝置B中觀察的現象是 ; 裝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該沉淀是 (填化學式)。 分液漏斗品紅試紙褪色,藍色石蕊試紙變紅BaSO4解析 (1)由裝置圖可知,儀器b為分液漏斗,生鐵(含碳)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可使濕潤的品紅試紙褪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酸性條件下N具有強氧化性,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鋇溶液,會生成硫酸鋇沉淀。(2)裝置A反應容器中還會產生CO2氣體,請寫出產生CO2的化學方程式: 。 (3)為了驗證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中含有CO2,應從下列①~④中選出必要的裝置連接A裝置中c處管口,從左到右的順序是 (填序號);然后再進行的操作是從a處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 。 C+2H2SO4(濃) CO2↑+2SO2↑+2H2O③②④趕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空氣中的CO2影響實驗(4)某同學通過驗證發現實驗后期裝置A中產生氣體中還含有H2,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Fe+2H+===Fe2++H2↑解析 (4)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為稀硫酸,Fe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12.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制取SO2及研究其性質,并進一步探究在適當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SO2與O2反應后混合氣體的成分。(2)裝置B、C、D分別用于檢驗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則裝置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證明SO2有氧化性的實驗現象是 。 (3)為了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某同學設計裝置F來代替裝置A。與裝置A相比,裝置F的優點是 (寫出兩點)。 (4)若選用裝置F制取O2,可選用的試劑為 。 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G的名稱是 。 分液漏斗I2+SO2+2H2O===4H++S+2I-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不用加熱、易于控制反應的進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MnO2、過氧化氫解析 (1)儀器G的名稱是分液漏斗;(2)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一般以還原性為主,SO2與碘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I2+SO2+2H2O===4H++S+2I-,SO2與氫硫酸反應時表現出氧化性:2H2S+SO2===3S↓+2H2O,裝置D中溶液變渾濁;(3)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濃度變稀,反應停止,如果想要反應繼續,需要拆除裝置添加濃硫酸,而裝置F避免了這一點,節省原料;改用分液漏斗后,便于控制反應速率;改進后不需要加熱,可以節約能源等;(4)F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制取O2選用的試劑為MnO2(作催化劑)、過氧化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pptx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解析版).docx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原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