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4張PPT)專題三 水與溶液七年級上冊主題一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2025年中考化學教材專題復習基礎知識點梳理PART 01過知識水的凈化靜置沉降:較大固體顆粒自然沉降吸附沉降:加入混凝劑如① 使水中懸浮的雜質較快沉降【新教材變動】過濾:除去水中的② 雜質吸附: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③ 和④ ,同時起到過濾作用投藥消毒:發生的變化屬于⑤ 變化自來水廠凈水過程水的物理性質:無色液體,在壓強為101kPa時,沸點是100℃,凝固點是0℃,在4℃時密度最大明礬難溶性色素異味化學過考點>過實驗>考情分析 >水的凈化實驗室過濾操作硬水的概念:含有較多可溶性⑦ 化合物的水硬水軟化:實驗室常用⑧ 的方法【新教材變動】硬水軟水實驗室凈水方法:蒸餾——凈化程度較高的操作,得到的蒸餾水屬于⑥ (填物質分類)化合物(氧化物)鈣、鎂蒸餾加入少許沸石防爆沸水的組成實驗裝置:水電解器反應原理:⑨ (寫化學方程式)實驗現象:電極附近有⑩ 產生,正、負極端的玻璃管內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是 實驗結論:水是由 兩種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是 2H2O2H2↑+O2↑氣泡1∶2氫、氧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溶液的形成 :溶液中各部分的組成、性質和濃度都一樣 :若外界條件(溫度、壓強等)不變,則溶液中的物質不會分離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特征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 、 的混合物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 和固體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最常用的溶劑是 ,酒精和汽油也可作溶劑組成放熱:一些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溶質前溶劑的溫度相比升高,如 固體、濃硫酸吸熱:一些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溶質前溶劑的溫度相比降低,如 固體不變:一些物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溶質前溶劑的溫度相比變化不明顯,如 固體溶解時溫度變化均一穩定均一性穩定性氣體、液體水氫氧化鈉硝酸銨氯化鈉【新教材變動】溶液狀態(1)在溫度、溶劑的量不變時,繼續向溶液中加入這種溶質,若該溶質 ,則為飽和溶液(2)一定條件下,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質,則溶液一定是該溶質的 溶液,析出晶體后所得到的溶液一定為該溶質的 溶液狀態判斷概念: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作這種溶質的 ;還能繼續溶解溶質的溶液,叫作這種溶質的 溶液的應用:實驗室和化工生產中,將固體反應物溶解,然后將這些溶【新教材變動】液混合振蕩或攪動,加快反應進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不再溶解飽和飽和轉化關系(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2)溶解度隨溫度升高面減小的物質[如Ca(OH)2]:降低溫度溶質蒸發升高溫度溶劑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升溫蒸發溶劑溶液狀態結晶(1)蒸發結晶法:通過蒸發溶劑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固體物質,如 (2)降溫結晶法:通過降溫的方法使溶質析出,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固體物質,如 方法概念:溶質從溶液中析出從而實現混合物的分離過程【新教材變動】氯化鈉硝酸鉀固體的溶解度內因: 外因:溫度——a.多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極少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影響因素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 溶劑里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 溶解度數據表溶解度曲線點:曲線上的點表示溶質在對應溫度時的溶解度;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兩種溶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同線:不同溫度對應的溶解度形成的線面:曲線下方的面表示 溶液;曲線上方的面表示有未溶解的溶質存在的 溶解度的相對大小(20℃):100 g飽和質量溶質、溶劑的性質(種類)不飽和飽和溶液溶解度表示方法氣體的溶解度內因:溶質的性質(種類)外因:溫度升高,氣體溶解度 ;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 影響因素概念:壓強為101kPa,一定溫度下,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減小增大溶解度公式2(飽和溶液適用):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解度= 公式1(所有溶液適用):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質的質量= ×100%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100%×100 g溶質質量分數原理(僅限于加溶劑稀釋):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公式3:m濃溶液×ω濃溶液=m稀溶液×ω稀溶液。加入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稀釋m稀溶液-m濃溶液知識關聯(括號中藍色字為課標要求)隨堂鞏固練1[人教4.1習題4變式]下列水的凈化方法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降 B.過濾 C.吸附 D.蒸餾D2[人教4.1圖4-12、滬教2.4圖2-33變式]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該裝置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C.該裝置凈水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D.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仍是混合物C隨堂鞏固練3[人教9.1習題1、滬教7.2習題7變式]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C.配制100 g該溶液需要6 g KCl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3%D隨堂鞏固練4[人教9.3習題5變式]下列有關水和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通過沉降、過濾可除去水中的難溶性雜質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對水進行殺菌消毒C.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種微觀粒子都靜止不動D.將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稀釋成5%,需要加水150 gC隨堂鞏固練5[人教4.2習題6變式]2024年“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1)下列做法符合“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的是 (填序號)。 A.實驗室中的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農業上以噴灌或滴灌形式澆灌(2)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示意圖。①在電解器玻璃管中加滿水,通電,觀察到玻璃管中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a、b管內氣體體積比約為 。 B2∶1隨堂鞏固練5②切斷電源,用燃著的木條分別檢驗兩個玻璃管中的氣體,觀察到 (填“a”或“b”)中氣體使木條燃燒更旺。 ③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 。 b2H2O2H2↑+O2↑隨堂鞏固練6[人教9.2習題6、滬教7.4習題4變式]海水中含有KCl和MgSO4等物質,KCl、MgSO4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如圖是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1)如圖中曲線 (選填“甲”或“乙”)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線。 甲溫度/℃ 20 3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5.5 51.1 56.7MgSO4 33.7 38.9 44.5 54.6 55.8 50.4隨堂鞏固練6(2)40 ℃時將50 g KCl固體加入100 g水中, (填“能”或“不能”)得到150 g KCl溶液。 (3)t2 ℃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 ℃,析出晶體質量相等。上述說法 (填“正確”或“錯誤”)。 不能正確隨堂鞏固練6(4)現有t3 ℃時100 g MgSO4飽和溶液,逐漸降溫經t2 ℃直至t1 ℃,其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趨勢為 。 先不變,再逐漸減小妙招技法 第(4)題,溫度改變,判斷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化趨勢:“溶解度增大水平走,溶解度減小隨線走。”考點考向專題復習PART 02考點1 水的保護與凈化[10年8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1[2022貴陽1,2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節水節電養好習慣 B.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C.植樹造林加強綠化D.垃圾回收處理變廢為寶B考點1 水的保護與凈化[10年8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2[真題組合]水及溶液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2023貴州11(1),1分]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凈化水,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2024貴州8(4),1分]水是生命之源,愛護水資源的做法有 。 吸附一水多用(合理即可)考點1 水的保護與凈化[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2024常州中考]興趣小組取京杭大運河水樣進行凈化實驗。(1)設計:運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色素、異味、礦物質、微生物等。①可以通過 (填操作名稱)去除泥沙等不溶性雜質。 ②圖1為活性炭吸附后的微觀圖示,活性炭具有 結構,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分子。 過濾疏松多孔考點1 水的保護與凈化[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2)凈化:將飲用水瓶和紗布、活性炭等組合成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水的凈化。其中,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 (選填“A”或“B”)。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水 (選填“適宜”或“不宜”)直接飲用。 A不宜考點1 水的保護與凈化[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3)總結:①混合物分離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 (將序號排序)。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離方法 c.尋找成分性質差異②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寫一條) 。 acb耐用(或易得到,或無毒等,合理即可)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1[2021貴陽8(1),2分]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如圖是探究水組成的實驗裝置。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該實驗說明水由 組成。 氫氣氫元素和氧元素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2[2024江西中考改編]興趣小組追尋科學家的足跡,對水進行探究。【宏觀辨識】根據實驗探究水的組成。(1)水的合成:在密閉容器中將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根據容器內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 組成的化合物。 氫元素和氧元素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2(2)水的分解:電解水一段時間后(如圖1),觀察到管a和管b中氣體體積比約為 ,經檢驗管b中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 2∶1O2(2)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則管a中產生的是氫氣,管b中產生的是氧氣,二者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2【證據推理】結合實驗現象推算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3)方法一:根據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其分子的個數比,得出電解水的產物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 ,進而推算出結果。 (4)方法二:已知電解水實驗中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和正、負極產生氣體的 ,可計算出水中各元素質量比,結合氫、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進一步推算出結果。 2∶1(或4∶2)密度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其分子的個數比,則電解水產生的氫分子(H2)與氧分子(O2)的個數比為2∶1,得出電解水的產物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2)∶2=4∶2=2∶1。(4)由于質量=體積×密度,已知電解水實驗中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要計算出水中各元素質量比,則需要知道正、負極產生氣體的密度。考點2 水的組成[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2【模型構建】(5)以分子構成的物質為例,圖2中“ ”表示的是 。 各元素原子個數比(或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等)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1[2023貴州11(2)(3),5分]水及溶液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水是常見的溶劑。“果蔬洗鹽”是一種果蔬清潔劑,某“果蔬洗鹽”的部分標簽如圖1所示,配料中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1①取15 g“果蔬洗鹽”放入1 kg 20 ℃的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是 ,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 (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②“果蔬洗鹽”溶液可除去果蔬上殘留的酸性有害物質,若配制“果蔬洗鹽”溶液過稀,會影響清潔效果,原因是 。 攪拌不飽和溶液的堿性較弱,不能將酸性有害物質完全除去(合理即可)(1)①由題圖2可知,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30 g,則將15 g“果蔬洗鹽”加入1 kg 水中,得到的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1(2)利用溶解性的差異,可提純和分離混合物。①分別將50 ℃時NaCl、NaHCO3、Na2CO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②除去NaCl樣品中少量的Na2CO3,可用溶解→蒸發→過濾的方法,其中過濾要在40 ℃左右進行的原因是 。NaCl、Na2CO3、NaHCO340 ℃左右,Na2CO3的溶解度最大(2)①分別將50 ℃時NaCl、NaHCO3、Na2CO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 ℃,所得溶液均為20 ℃時的飽和溶液,20 ℃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NaCl>Na2CO3>NaHCO3,故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aCl、Na2CO3、NaHCO3。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素養落地】情境是素養的載體,該題把“果蔬洗鹽”作為情境載體,體現了化學與生活的關聯,呈現了化學的社會責任及學科價值。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2[2022貴陽10(3),4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水常用作溶解物質的溶劑。(1)KNO3與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 g。 36.0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2(2)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 的方法提純KNO3。 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結晶)妙招技法 第(2)問,固體混合物選擇提純方法:量多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且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的物質,用降溫結晶法提純;量多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用蒸發結晶法提純。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2(3)10 ℃時,將等質量的KNO3、NaCl固體分別加入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攪拌,充分溶解,現象如圖2所示。燒杯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填“KNO3”或“NaCl”)溶液。KNO3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2(4)Ca(OH)2溶解度曲線如圖3所示,將A點對應的Ca(OH)2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降低溫度到50 ℃以下,加溶質或蒸發溶劑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3[貴陽中考,10分]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科學研究離不開水。請你完成下列探究。探究一:用水作溶劑。在盛有5 mL水和5 mL汽油的兩支試管中各加入1~2小粒高錳酸鉀,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結論: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高錳酸鉀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難溶于汽油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3兩種白色固體 主要操作、現象和結論 碳酸鈣、氧化鈣分別取少量兩種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難溶于水的是碳酸鈣,與水劇烈反應且有熱量放出的是氧化鈣(與上一空對應,合理即可) 探究二:用水區別物質。自選兩種白色固體,用水區別它們,設計實驗完成下表內容。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3探究三:溶質在水中的溶解與結晶。【查閱資料】20 ℃時,五種物質的溶解度如下表。相同溫度下,不同溶質同時溶解在同一溶劑中,溶解度不同。【提出問題】20 ℃時,將11.7 g NaCl和15.8 g NH4HCO3同時放入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靜置,有晶體析出(溫度仍為20 ℃)。析出的晶體是什么 【設計實驗】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物質 NaCl NH4HCO3 NH4Cl NaHCO3 Na2CO3溶解度/g 36.0 21.0 37.2 9.6 21.5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3(1)取少量晶體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無明顯現象。實驗目的是 。 (2)取少量晶體于試管中,加入 ,現象為 。 【實驗結論】(3)析出的晶體是 ,晶體的質量為 g。【實驗拓展】(4)析出晶體的原因是 。 證明晶體不是銨鹽稀鹽酸有無色氣體產生NaHCO37.2NaCl和NH4HCO3溶于水未達飽和,所以不能以晶體析出,它們在水中解離出Na+、Cl-、N、HC,陰陽離子運動結合成NaHCO3和NH4Cl,由于NH4Cl的溶解度較大,未達飽和,故不能析出,但NaHCO3的溶解度較小,且溶液已達飽和,所以過多的NaHCO3以晶體形式析出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探究三:(1)銨鹽和堿混合研磨會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所以取少量晶體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無明顯現象,可證明晶體不是銨鹽。(2)第(1)題證明析出的晶體不是銨鹽,即不含N,由NaCl和NH4HCO3的離子構成可推出析出的晶體中肯定含有Na+,由題中信息可知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故NaCl沒有達到飽和,也不可能是NaCl,則析出的晶體肯定是NaHCO3,可用稀鹽酸驗證NaHCO3,NaHCO3與稀鹽酸反應有無色氣體產生。(3)由第(2)題分析可知析出的晶體是NaHCO3,11.7 g NaCl和15.8 g NH4HCO3交換成分可以得到16.8 g NaHCO3和10.7 g NH4Cl,20 時,NaHCO3的溶解度是9.6 g,則析出的NaHCO3的質量為16.8 g-9.6 g=7.2 g。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4[2024上海中考]碳酸鋰(Li2CO3)是制備鋰電池的重要原料。工業上經常需要對碳酸鋰粗產品(主要雜質為NaCl)進行除雜操作,這樣制備得到的較為純凈的碳酸鋰才能用于鋰電池生產。(1)含有NaCl的Li2CO3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查閱資料】Li2CO3與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如下表:①隨著溫度的升高,Li2CO3的溶解度 (填“減小”或“增大”)。 混合物減小溫度/℃ 0 20 40 60 80 100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2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考點3 溶液、溶解度及其應用[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4②80 ℃時,NaCl的溶解度為 g。 (3)工業上對碳酸鋰提純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①步驟Ⅱ、Ⅲ需要加熱的原因是 。 ②室溫下,濾液B是Li2CO3的 溶液。 (4)某同學認為采用大量溶液A,然后蒸發濃縮,并趁熱過濾的操作來提純,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請寫出此方案的一條缺點 。 38.4降低Li2CO3的溶解度,使其結晶析出,但不析出NaCl飽和提高碳酸鋰產量NaCl可能會析出,造成產品不純(合理即可)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1[真題組合](1)[2024貴州6改編,1分]化學實驗室中經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在盛有16 g氯化鈉的燒杯中,加入 g蒸餾水。 (2)[2021貴陽12(1),1分]配制溶液: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200 g,需NaOH g。 (3)[2020貴陽9(3),1分]把100 mL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加水稀釋為75%的醫用酒精,下列儀器不需要的是 (填序號)。 A.燒杯 B.藥匙 C.玻璃棒 D.量筒842B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2[2022遵義15(4),2分]水是最常見的溶劑。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能用于游泳池消毒、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等。現需配制100 g 8%的硫酸銅溶液,根據下圖提供的試劑,擬定一個配制方案: (寫出所選試劑和用量即可)。 50 g 16%的硫酸銅溶液,50 g蒸餾水(或80 g 10%的硫酸銅溶液,20 g蒸餾水;或8 g硫酸銅固體,92 g蒸餾水)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若選用16%的硫酸銅溶液,需要稀釋成8%的稀溶液,設需要16%的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為x,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100 g×8%=x×16%,可得x=50 g,需要加水的質量為100 g-50 g=50 g;若選用10%的硫酸銅溶液,需要稀釋成8%的稀溶液,設需要10%的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為y,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所以100 g×8%=y×10%,可得y=80 g,需要加水的質量為100 g-80 g=20 g;若選用硫酸銅固體,需要溶解成8%的溶液100 g,則需要硫酸銅固體的質量為100 g×8%=8 g,加入蒸餾水的質量為100 g-8 g=92 g。妙招技法 濃溶液配稀溶液計算依據(僅限于加溶劑稀釋):濃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濃溶液質量=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質量。【點撥】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2024貴陽花溪區二模]春天,某中學門口新移栽的樹木都在“輸液”。為此,同學們進行學習研究,最終成功配制了“吊針”中的營養液,并加深了對溶液相關知識的理解。活動一:認識營養液(1)圖1為某款營養液的標簽,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請寫出主要成分中氮肥的化學式 。 NH4Cl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②主要成分中含有水,它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將生活中常見的下列幾種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食鹽 C.植物油 D.白糖 E.小蘇打活動二:配制營養液(2)圖2為硝酸鉀、氯化銨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圖,其中P點的含義是 ,40 ℃時,三者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 。 BDEt ℃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相等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考點4 溶液的配制[10年8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3)甲同學配制了25 g濃縮營養液,其中硝酸鉀質量分數為30%。資料顯示,大樹吊針營養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約為0.75%,使用時需將濃縮營養液進行稀釋,需要加水的質量為 g。 (4)將濃縮營養液稀釋后,同學們最終成功為學校的4棵樹打上了“吊針”。將化肥配制成溶液直接注射相比于在土壤中施肥,其優點是 。975吸收更快、更充分(合理即可)考點5 粗鹽提純[10年4考] 貴州真題分點練1[2024貴州2,2分]下列是粗鹽提純的部分實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B妙招技法 過濾操作要點:一貼、二低、三靠。 玻璃棒在不同實驗中的作用: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過濾時“引流”,蒸發時“攪拌”(防止飛濺)。妙招技法2[貴陽中考,5分]如圖為粗鹽提純實驗(已知:20 ℃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mL):(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②的名稱為 。 攪拌,加速氯化鈉溶解過濾妙招技法2(2)20 ℃時提純9 g粗鹽,若已知粗鹽中氯化鈉含量約為80%,溶解時應選擇哪一種規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為合適(提供的量筒規格有“10 mL”“25 mL”和“100 mL”),請你選擇并說明理由 。 (3)提純后的精鹽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5 mL;9 g粗鹽中氯化鈉的質量約為9 g×80%=7.2 g,由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可知,20 ℃時7.2 g的氯化鈉要全部溶解,至少需要20 mL的水,過多的水不利于后續蒸發,所以需要25 mL的量筒混合物考點5 粗鹽提純[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2024福建中考]請參加“氯化鈉歡樂之旅”的實踐活動。任務一 參觀鹽場(1)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海水不斷蒸發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逐漸 (填“增大”或“減小”)。 增大(1)水分蒸發,溶劑逐漸減少,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逐漸增大。考點5 粗鹽提純[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①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填標號)。 ②操作A中,當加熱到蒸發皿中出現 時,停止加熱。 ③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BCA較多固體引流任務二 提純粗鹽(2)粗鹽提純的有關操作如下圖所示。考點5 粗鹽提純[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2)①題圖操作為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正確的操作順序為溶解(B)、過濾(C)、蒸發結晶(A)。②蒸發時,當蒸發皿中有較多固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水分蒸干。③過濾時玻璃棒用來引流,防止液體濺出漏斗。考點5 粗鹽提純[10年4考] 創新考法綜合練3任務三 應用食鹽(3)農業上常用質量分數為16%的NaCl溶液選種。若在實驗室中配制100 g該溶液,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和 。 (4)NaCl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從元素守恒的視角,以NaCl溶液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的物質有 (寫一種)。 量筒、空試劑瓶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3)配制溶液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燒杯(溶解的容器)、玻璃棒(攪拌)、膠頭滴管和量筒(量取液體)、空試劑瓶(盛溶液)。(4)根據元素守恒,以氯化鈉溶液為基本原料,可能制取含有鈉、氯元素的物質,如氫氧化鈉、氯氣等。實驗專項復習PART 03實驗4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10年4考]過實驗如圖1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回答下列問題:過考點>過知識>考情分析 >水的組成及變化實驗【實驗原理】(1)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2)本實驗采用的電源為 (填“交流”或“直流”)電源,b端為電源的 極。甲管中生成 (寫化學式),檢驗乙管中氣體的方法是 。2H2O2H2↑+O2↑分解反應直流正H2收集一瓶氣體,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木條是否復燃,若木條復燃則為O2【實驗原理】(3)電解水實驗中 能轉化為 能。 (4)在實際操作時,常在水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這是為了 。 電化學增強水的導電性【實驗結論與誤差分析】(5)圖1測得甲、乙兩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約為2∶1,要確定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還需要的數據有 (填序號)。 a.水的相對分子質量 b.氫氣、氧氣的密度 c.氫原子、氧原子的質量bc【實驗結論與誤差分析】(6)理論上甲、乙兩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為2∶1,實際上甲、乙兩試管中氣體的體積比大于2∶1,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部分氧氣溶解在水中(或生成的氧氣中有一部分與金屬電極發生了反應)(7)如圖2為電解水的微觀反應示意圖。請將圖2補充完整。從微觀角度分析,水電解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微觀粒子是 。 氫原子、氧原子【遷移應用】(8)圖3實驗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基本反應類型是 。 (9)圖4實驗點燃氫氣前,需 。氫氣燃燒,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從宏觀角度分析,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Zn+H2SO4ZnSO4+H2↑置換反應檢驗其純度氫元素和氧元素1.實驗目的:a.認識水的組成;b.了解水在通電條件下發生的變化,進一步認識分解反應;c.進一步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2.實驗用品:水電解器、燒杯、帶尖嘴的玻璃導管、直流電源、鐵架臺(帶滴定夾)、酒精燈、彈簧夾、導線、木條、火柴、硫酸鈉溶液或氫氧化鈉溶液。3.實驗原理:通過證明水分解的產物只有氧氣和氫氣,從而逆推得出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實驗思路4.實驗現象:電源的正負兩極附近都有氣體產生,但負極附近產生氣體的速率比正極附近 ,最終負極附近產生氣體的體積約是正極附近產生氣體的體積的 倍。 5.實驗結論:宏觀:水由 組成;微觀:一個水分子由 構成。實驗思路快2氫元素和氧元素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守恒思想:水的分解過程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組成水的元素種類不變,構成水分子的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也不變。思想方法高分答題模板通過電解水實驗,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說明水的組成和構成:宏觀角度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微觀角度說明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實驗5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10年8考]過實驗如圖為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儀器選擇】(1)配制所需的玻璃儀器有 。 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試劑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配制實驗【配制步驟】(2)①計算:需要的氯化鈉固體的質量為 g,需要的水的體積為(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mL) mL。 ②稱量和量取:稱量氯化鈉固體質量的儀器是 ;量取水應選擇的量筒量程是 (填“50”“100”或“200”)mL,接近量取體積時改用 滴加。 ③溶解:將氯化鈉倒入燒杯中,然后將水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攪拌的目的是 。 ④裝瓶并貼標簽:標簽上應顯示的信息是 、溶質質量分數6%。347天平50膠頭滴管加速溶解氯化鈉溶液【誤差分析】(3)誤差來源:溶質或溶劑的質量改變。(4)誤差分析:①稱取固體質量時,固體與砝碼的位置放反,可能導致溶質質量分數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后同),也可能 。②砝碼生銹: 。砝碼生銹但銹已脫落: 。③量取溶劑時,仰視量筒讀數: 。④清洗后的量筒內還有少部分水: 。⑤轉移時有部分氯化鈉溶液灑出: 。⑥清洗后的試劑瓶內有少部分水: 。 偏小無影響偏大偏小偏小無影響無影響偏小【實驗拓展】(5)小明同學在完成“培植一株綠蘿”跨學科實踐活動中,需要將某種花卉營養液按照1∶400兌水稀釋,則稀釋5 mL該花卉營養液需要加水的體積為 。 (6)將200 g 20%的氯化鈉溶液與400 g 5%的氯化鈉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實際應用】(7)請列舉氯化鈉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至少列舉兩例)。 2 000 mL10%農業選種、作生理鹽水(作工業原料等)1.實驗目的:a.練習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b.加深對溶質質量分數概念的理解。2.實驗用品:天平、稱量紙、燒杯、玻璃棒、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空試劑瓶、空白標簽、氯化鈉、蒸餾水。3.計算依據:a.用固體配制溶液: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b.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濃溶液質量×濃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質量×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c.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d.溶液質量=溶液體積×溶液密度實驗思路溶質質量分數4.實驗步驟:如左上圖,正確的操作步驟為 。實驗思路③①②④⑤高分答題模板1.導致溶液濃度偏低的可能原因:溶質中有雜質,燒杯內有水,量取溶劑時仰視讀數等。2.導致溶液濃度偏高的可能原因:稱量固體用到的砝碼生銹,量取溶劑時俯視讀數等。3.濃溶液配稀溶液的計算依據:兩種溶液中溶質質量不變。實驗6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10年4考]過實驗海水通過曬制可得粗鹽,粗鹽中除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如圖1所示是實驗室去除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部分操作,請回答相關問題:除不溶性雜質的方法——過濾實驗【實驗操作】(1)粗鹽提純的操作順序為 (填序號)。 (2)圖1所示操作中,有錯誤的是 (填序號),操作⑥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①⑤②③⑥④④引流【實驗操作】(3)進行蒸發操作時,當 時停止加熱。 【誤差分析】(4)稱取5.0 g粗鹽,經過正確的提純操作,最終得到NaCl晶體3.2 g,則精鹽的產率是 。 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64%(5)步驟②若加入的水偏少,會使制得的精鹽的產率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步驟③固體充分溶解后有部分液體濺出,會使制得的精鹽的產率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偏低偏低【拓展實驗】(6)海水曬鹽的原理和步驟④相同,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達到目的 寫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 不能,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小(7)食鹽被廣泛用于氯堿工業和侯氏制堿工業等,工業上常利用海水提取粗鹽(含CaCl2、MgCl2等雜質),然后進一步得到精制食鹽。工藝流程如圖2:①母液為NaCl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②試劑X為 。 ③操作Y為 。 ④加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 。(填化學式) 飽和NaOH溶液過濾Na2CO3、NaOH實驗思路1.實驗目的:a.體驗初步提純固體混合物的實驗過程;b.學習蒸發操作技能,鞏固溶解、過濾操作技能。2.實驗用品:燒杯、玻璃棒、蒸發皿、坩堝鉗、酒精燈、漏斗、藥匙、量筒、鐵架臺(帶鐵圈)、天平、稱量紙、濾紙、火柴、粗鹽、蒸餾水。3.實驗原理:利用物質溶解性的差異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4.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計算產率。5.玻璃棒在粗鹽提純過程中的作用:溶解:攪拌,加速溶解。過濾:引流。蒸發: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1.除難溶性雜質: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2.除可溶性雜質:將不需要的離子轉變為沉淀、氣體或水,同時不引入新的雜質。思想方法高分答題模板利用物質溶解性差異分離固體混合物的一般步驟:①獲取難溶性物質:溶解、過濾、洗滌、烘干。②獲取易溶性物質:溶解、過濾、結晶。跨學科實踐活動3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大單元概念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建構大概念,以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形式展開學習,用前瞻的理念幫助師生高效備考!任務一 了解水資源(1) 貴州黃果樹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豐富的水資源成就了黃果樹大瀑布的美麗景觀。請為景區設計一條保護水資源的標語 。 愛護水資源人人有責(合理即可)貴州山清水秀,水資源的保護非常重要,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以“水”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二 了解自來水生產過程(2) 天然水一般要經過自來水廠凈化處理才能變成生活用水。自來水廠凈水的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投藥消毒任務三 了解水質檢測及凈化方法(3)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調整了硼的限值。這里的硼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4) 在水質檢測中,TDS值是水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如圖2,某水樣的TDS值為159 mg/L,其純度為 (填“高”“較高”“一般”或“會結水垢”)。科學家還將熒光素標記在水中的微生物上,通過觀察其發光情況來判斷水質的好壞,這種方法不僅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而且快速、準確。(5) 貴州有美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但同時也有水質變硬的現象。興趣小組同學從旅游地帶回一瓶渾濁的山泉水,對其進行了沉降、過濾、吸附和蒸餾等一系列操作。以上操作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通過這一系列操作 (填“能”或“不能”)降低山泉水的硬度。 元素一般蒸餾能任務四 自制凈水器(6)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自制簡易凈水器”的實踐活動,得到的作品如圖3,并用圖3裝置對污濁河水進行凈化。① 活性炭既有吸附作用又有過濾作用,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是因為其具有 的結構。 ②實踐活動結束后,同學們對作品進行了評價,你認為一個優秀作品應該具備的是 。 A.凈化水的硬度變得更小 B.制作材料廉價易得C.制作簡單,操作簡便 D.設計簡潔美觀疏松多孔BCD跨學科實踐活動4 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 大單元概念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建構大概念,以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的形式展開學習,用前瞻的理念幫助師生高效備考!任務一 了解海洋中的資源海洋是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1) 下列關于海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海水占全球總儲水量的絕大多數B.海水經蒸發可獲得粗鹽C.利用海洋潮汐能可以發電D.相同條件下海水的導電能力比純水弱(2) 海水中含鈉總量約4×1013 t,“鈉”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 D元素任務二 從海水制取粗鹽(3) 我國青海鹽湖地區有“夏天曬鹽(NaCl),冬天撈堿(Na2CO3)”的說法。NaCl、Na2C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 ℃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40 ℃仍是飽和溶液B.3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NaCl,形成不飽和溶液C.NaCl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D.“夏天曬鹽”經過蒸發結晶過程,“冬天撈堿”經過降溫結晶過程D任務三 從粗鹽中制取精鹽(4) 我國海水曬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新唐書·地理志》等書中就有象山曬鹽的歷史記載。曬好的鹽仍為粗鹽,某興趣小組做了粗鹽提純實驗如圖2、圖3。①圖2中操作①對應圖3的 (填序號),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的名稱是 。 C引流蒸發任務三 從粗鹽中制取精鹽②在粗鹽提純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導致制得的精鹽產率偏低的是 (填字母)。 A.食鹽沒有全部溶解即過濾 B.蒸發時液滴劇烈飛濺C.蒸發后,所得粗鹽很潮濕 D.蒸發皿上沾有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ABD任務三 從粗鹽中制取精鹽(5) 利用物質性質的差異實現物質分離的思路與方法如圖4,若氯化鈉中含有少量碳酸鈉,提純氯化鈉的方法應該選 (填“降溫結晶”或“蒸發結晶”)。 蒸發結晶任務四 了解氯化鈉的重要價值(6) 農業上常采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現需配制500 g 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 ,水的質量為 。 (7) 工業上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燒堿,同時生成氫氣和氯氣,應用到的理論依據是 。 80 g420 g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或化學反應中元素守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專題三 水與溶液.pptx 凈化水的方法——吸附.mp4 凈化水的方法——沉降.mp4 怎樣比較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大小.mp4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mp4 水的組成及變化.mp4 物質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mp4 配制50 g 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mp4 除不溶性雜質的方法——過濾.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