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七年級上冊題型三 溶液綜合題2025年中考化學題型專題復習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典例1】某工廠在粗鹽的提純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鹽泥”[主要成分為Mg(OH)2、BaSO4和NaCl]。利用“鹽泥”制備硫酸鎂晶體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典例1】已知:兩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1)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 g。 (2)“反應器”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過濾器1”產生的“濾渣”為 。 36.0Mg(OH)2+H2SO4 MgSO4+2H2O硫酸鋇溫度/℃ 0 20 40 60 80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MgSO4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典例1】(4)“結晶槽”中獲得硫酸鎂晶體的方法是 結晶。 (5)從結晶槽中獲得的硫酸鎂晶體表面附著有雜質,需用試劑洗去。為避免晶體損失,最適宜的洗滌試劑是 。 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飽和硫酸鎂溶液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圖示化分析主要成分Mg(OH)2、BaSO4和NaCl(2)反應:Mg(OH)2+H2SO4 MgSO4+2H2O。BaSO4、NaCl不與H2SO4反應,部分固體溶解(3)BaSO4不溶于水,故為濾渣(4)Mg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較大,所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或降溫結晶法獲得硫酸鎂晶體═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針對練1[2024煙臺中考改編]某種“果蔬洗鹽”的主要成分及其質量分數是:氯化鈉50%、碳酸鈉10%、碳酸氫鈉15%。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針對練1A.氯化鈉、碳酸鈉屬于易溶物質B.該“果蔬洗鹽”不能與食醋一起使用C.40 ℃時,Na2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等于50%D.20 ℃時,將50 g“果蔬洗鹽”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飽和溶液√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B(√)該“果蔬洗鹽”中含有Na2CO3、NaHCO3,二者均可與酸反應,食醋中含有醋酸,因此該“果蔬洗鹽”不能與食醋一起使用。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針對練2[2024遵義模擬]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在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把天然水凈化成自來水。主要流程為:加明礬→沉降→過濾→加活性炭→消毒殺菌。加明礬的作用是 。 (2)電解水實驗如圖所示,觀察到的現象是 ,檢驗b管中氣體的方法是 。 吸附懸浮在水中的小顆粒,加速沉降a、b兩管中均產生氣體且氣體體積比約為2∶1將帶火星的木條(或燃著的木條)放在b管口,打開活塞,若木條復燃(或木條燃燒更旺),則為氧氣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針對練2(3)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兩者溶解度互不影響)①在一定溫度下,將含69 g KNO3、18 g 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 g水中。改變溫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則溫度t應控制的范圍是 。②實驗室需要100 g 20%的KNO3溶液,現提供如下試劑:KNO3固體、10%KNO3溶液、蒸餾水。請設計配制溶液的方案:方案一:取 g 10%的KNO3溶液蒸發至溶液100 g。 方案二: 。 20 ℃≤t<70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KNO3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200取20 g硝酸鉀固體溶于80 g蒸餾水中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觀察圖示信息,a、b兩管分別與電源負極、正極相連,則可觀察到a、b兩管中均產生氣體且氣體體積比約為2∶1。b管收集到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3)①分析題干數據,將69 g硝酸鉀溶解在50 g水中,改變溫度使硝酸鉀析出,需使溫度處于硝酸鉀溶解度小于138 g時的溫度范圍,此時18 g氯化鈉在50 g水中仍全部溶解,需使溫度處于氯化鈉溶解度大于或等于36 g時的溫度范圍,根據溶解度表中數據,7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38 g,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可知該溫度范圍為20 ℃≤t<70 ℃。類型1 溶解度的應用情境②方案一: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據此計算所需10%硝酸鉀溶液的質量為100 g×20%÷10%=200 g。根據題干給出的試劑種類,結合已有方案,確定方案二為:使用硝酸鉀固體與蒸餾水進行配制,所需硝酸鉀固體質量為100 g×20%=20 g,所需蒸餾水質量為100 g-20 g=80 g。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典例2】“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邁向海洋強國的關鍵階段,綜合利用海洋資源,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海洋強國的重要保障。Ⅰ.海水淡化(1)蒸餾法淡化海水,該方法是利用海水中各物質的 不同進行分離的。(2)在蒸餾前會對海水中的雜質進行預處理,先讓活性炭“飽餐一頓”,再通過超濾膜凈化。活性炭“飽餐一頓 ”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超濾膜凈化的過程相當于化學實驗的 操作。 (3)將凈化后的水通過蒸餾得到的蒸餾水可用于配制溶液。用5 g氯化鈉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若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量筒讀數,則得到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沸點吸附過濾偏小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典例2】Ⅱ.海水曬鹽(4)曬鹽時,采用的結晶方法是 ;海水曬鹽后得到的鹵水是氯化鈉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蒸發結晶飽和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典例2】Ⅲ. 海水制堿【查閱資料】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得到飽和氨鹽水,飽和氨鹽水能與CO2發生反應: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5)圖1中固體X是 。 NaHCO3(或碳酸氫鈉)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典例2】(6)如圖2為NaCl和NaHCO3 兩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請解釋固體X析出的原因 。 在 0~60 ℃,NaHCO3的溶解度始終小于NaCl的溶解度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圖示化分析活性炭在凈化水的過程中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結構對顏色、異味進行吸附此池是利用過濾原理凈化水NaHCO3溶解度明顯小于NaCl,有NaHCO3析出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圖示化分析NaCl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所以用蒸發結晶類型2 跨學科實踐——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3)仰視量筒讀數,實際測量水的體積偏大,因此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4)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需要蒸發結晶,鹵水是由氯化鈉結晶后過濾得到的,所以一定是飽和溶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