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永榮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上)高2026屆半期考試地理試題考試范圍:地球運動、地表形態的變化、天氣的成因與氣候的形成;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及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本題共30題,每個小題2分,共60分)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攜帶月球背面樣品返回地球,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41°10'N-43°22'N,110°20'E-113°E)預定區域,創造中國航天新的世界紀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 嫦娥六號返回器安全著陸時,當地的地方時約為()A. 13:39 B. 14:28 C. 15:36 D. 16:422. 嫦娥六號著陸時,與我國處于同一天東半球范圍約占全球的()A. 1/2 B. 4/5 C. 2/3 D. 3/4下圖示意世界某地氣溫、降水量年內變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圖示氣候類型是( )A. 熱帶季風氣候 B. 熱帶草原氣候C. 亞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4. 該地1月多雨的原因是( )A. 受西風影響,風由海洋吹向陸地B. 受信風影響,風由陸地吹向海洋C.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D.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5. 該地可能位于( )A. 剛果盆地 B. 南非西南沿海C. 巴西高原 D. 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氣壓帶風帶的實際位置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復雜多變。下圖是某季節赤道低壓帶的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 圖示M地季節及盛行風向是( )A. 夏季盛行西南風 B. 夏季盛行東南風C. 冬季盛行西南風 D. 冬季盛行東南風7. 赤道低壓帶控制非洲20°N地區時,該地區降水量并不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A. 大氣對流運動弱 B. 地表蒸發能力弱C. 大氣水汽含量低 D. 寒流減濕作用強下圖為某地區地質構造示意圖,數字序號代表不同巖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 下列不正確的是()A. 斷層①形成時間晚于巖層②的 B. 形成③④的內力作用不相同C. 所有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中⑤形成最早 D. 巖層⑥形成時間早于斷層①9. 下列有關圖中地質構造對生產實踐的意義,正確的是()A. a地地質構造具有良好儲水條件 B. b地的花崗巖可用作優質石材C. c地適宜建壩蓄水,開發河流水能 D. d地有豐富的地下水可供開發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動時受山地阻擋,且沙在風力作用下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圖1、圖2分別示意我國雅魯藏布江某河段的爬升沙丘及其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0. 雅魯藏布江該河段流速緩慢,致使江心沙洲廣泛發育。導致該河段流速緩慢的原因是()A. 海拔高 B. 河谷寬 C. 沙障多 D. 河道直11. 推測圖中爬升沙丘的沙源主要來自()A. 豐水期的江心沙洲 B. 山坡滾落的砂石 C. 枯水期裸露的河灘 D. 植被稀少的山坡12. 一般情況,爬升沙丘平緩面從底部到頂部,沙粒粒徑()A. 大小混雜 B. 不斷變小 C. 不斷變大 D. 沒有變化同一水平面的地殼巖層在內力作用下受力發生彎曲變形,會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態。下圖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 圖示地區()A. 巖層向下彎曲形成向斜 B. 甲處巖石形成早于斷層C. 沉積巖中可能富含油氣 D. 巖層②較①形成時間晚14. a處地形形成的原因是()A. 地殼斷裂凹陷 B. 巖體破碎侵蝕 C. 地表搬運堆積 D. 地殼擠壓抬升陜西榆林市靖邊縣龍洲鎮分布著一個百千米皆覆蓋紅色砂巖的峽谷,此峽谷歷經數百萬年形成,谷內紋路像波浪,地貌獨特,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波浪谷”,這里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交會地帶,年均降水量400.6mm。下圖是陜西榆林周邊區域及龍洲波浪谷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5. 形成波浪谷地貌景觀的主要作用是()A. 風力堆積 B. 風力侵蝕 C. 海水侵蝕 D. 流水侵蝕16推測這種地貌最可能屬于()A. 喀斯特地貌 B. 河流地貌 C. 海岸地貌 D. 風力侵蝕地貌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舉行。圖a顯示成都部分氣象站點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氣溫,圖b為北京時間2024年5月15日14時西南地區局部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 據圖a可知( )A. 數據觀測日期可能在10月底 B. 氣溫隨緯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C. 數據采集時段為11時—17時 D. 氣溫從東北向西南呈遞增趨勢18. 圖b中( )A. 貴州北部受低壓控制,天空云量多 B. 昆明以西受反氣旋影響,氣流下沉C. 成都受高壓的影響,氣溫升高明顯 D. 重慶市區風力大,氣流輻合有霧霾19. 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主會場內,通過造景手法展現黃河穿城而過大美景象的展園是( )A. 武漢園 B. 蘭州園 C. 天津園 D. 深圳園截至2024年9月28日,重慶當年出現了80天高溫天氣,創造了新的歷史。面則同溫,天性豁達的重慶人,開啟了松弛感滿滿的“熟人”模式(如圖)。如圖為重慶9月28~30日的天氣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 導致重慶夏秋季節持續高溫的天氣系統是( )A. B. C. D.21. 下列關于影響重慶28~30日天氣變化天氣系統及其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 冷鋒大風降溫伴強降水 B. 氣旋大風降溫后持續陰雨C. 暖鋒北風吹來綿綿細雨 D. 寒潮大幅降溫伴強風大雨圖為世界部分地區三圈環流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氣流的運動方向。讀圖,回答下列各題。22. 圖示環流狀況出現時( )A. 內蒙古高原北風吹雪 B. 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 南非高原上草木蔥蘢 D. 南極大陸紫外線強烈23. 能夠正確表示氣流②運動模式的是( )A. B. C. D.2023年3月15日至16日,我國北方多地出現沙塵暴、揚沙或浮塵天氣,影響面積達到46.6萬平方千米,這也是近十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這次沙塵暴的出現與蒙古高原的氣候異常和強大的蒙古氣旋有關。下圖為2023年3月15日20時氣壓形勢圖。完成下面小題。24. 據圖可知()A. 甲地的氣壓值是1042.5hpa B. 乙地可能正在經歷沙塵暴C. 丙地此時狂風暴雨 D. 此時戊地盛行東南風25. 推測此時蒙古氣旋最有可能位于圖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讀亞洲季風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26. 據推測此時最可能的季節為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7. 此時我國東部地區( )A. 寒冷干燥 B. 高溫多雨 C. 低溫少雨 D. 溫暖濕潤28. 下列關于圖示時期南亞地區的季風及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A. 西南風、海陸熱力差異 B. 西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C. 東南風、海陸熱力差異 D. 東南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黃山景區(30°N,118°E) 是著名的花崗巖山岳旅游風景區,這里千峰稱奇,各具特色。2024年五一假期期間,某攝影愛好者逆光拍攝了一張照片(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9. 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時間(北京時間) 以及太陽所在方位,可能性最大的是()A. 6:30 東北 B. 5:20 東南C. 17:40 西北 D. 18:30 西北30. 黃山奇峰形成的地質過程,描述正確的是()A. 固結成巖—風化剝蝕—侵蝕搬運 B. 地殼抬升—侵蝕搬運—巖漿侵入C. 巖漿侵入—地殼抬升—風化剝蝕 D. 侵蝕搬運—巖漿侵入—地殼抬升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 讀亞洲中緯度局部地區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圖(單位:hPa),完成下列要求。(1)說出甲天氣系統的名稱及其控制下該季節的氣候特點。(2)說出③④天氣系統名稱及其過境時的天氣變化。(3)比較甲、乙兩地該日氣溫晝夜變化的差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2. 讀世界某區域氣候類型分布圖及甲、乙兩城市降水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降水日數 甲 23 20 24 21 22 21 25 24 19 18 18 21乙 18 17 17 9 6 6 8 9 4 8 14 20降水量 甲 40 382 478 323 228 259 289 218 121 133 170 357乙 270 256 183 50 20 7 11 15 9 67 170 304(1)與乙地相比,歸納甲地的降水特征。(2)指出圖中①所示的氣候類型,從氣壓帶、風帶的角度分析②氣候類型的主要成因并簡述其分布規律。(3)指出丙地森林火災多發的季節,并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33.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黃山飛來峰上的飛來石是黃山的鎮山之寶,是黃山數百處巧石中的杰出代表(圖1)。著名電視劇《紅樓夢》(87版)片頭便以此石為景。飛來石由花崗巖組成,獨居峰頂,靜觀山下云海。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大理巖屬于C類巖石。(1)判斷圖2中數字序號代表的地質作用類型。(2)運用巖石圈物質循環原理解釋“飛來石”的形成過程。(3)圖2中與A、C兩類巖石相比,B類巖石的突出特點有哪些?永榮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上)高2026屆半期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本題共30題,每個小題2分,共60分)【答案】1. A2. A【答案】3. B4. C5. C【答案】6. A7. C【答案】8. C9. D【答案】10. B11. C12. B【答案】13. C14. B【答案】15. B16. D【答案】17. C18. C19. B【答案】20. C21. A【答案】22. B23. C【答案】24. D25. B【答案】26. D27. B28. B【答案】29. D30. C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31.【答案】(1)高壓/反氣旋。寒冷干燥。(2)③為暖鋒;④為冷鋒。冷鋒過境陰天、大風、降溫、下雨,暖鋒過境升溫、連續性降水。(3)甲地大于乙地。成因:甲處深居內陸地區,是高壓中心,天氣晴朗,云層水汽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地表氣溫較高,夜晚地表降溫快,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保溫作用差,地表氣溫較低。32.【答案】(1)甲地降水日數更多,全年降水日數分配也更為平均;甲地降水總量多于乙地,甲地降水季節分配更為均勻。(2)類型:①:熱帶草原氣候。②地氣候成因: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分布規律: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大陸內部和西岸。(3)多發季節:南半球的夏季(或者北半球的冬季)。原因:丙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干燥。33.【答案】(1)①為冷卻凝固作用,②為外力作用,③為變質作用,④為重熔再生作用。(2)巖漿侵入地殼上部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地殼不斷抬升,花崗巖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崗巖受外力作用(風化、侵蝕作用)不斷崩解破碎就形成了現在的“飛來石”景觀。(3)常含有化石,具有層理構造PAGE第1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