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堂無憂】1.4 水遇冷以后 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堂無憂】1.4 水遇冷以后 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備課 四年級科學上冊(蘇教版)
4.水遇冷以后(教學教案)
核心素養
科學觀念:※通過觀察與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態會發生變化。
科學思維:※通過測量與分析,知道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
探究實踐:※知道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能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態度責任:※了解凝結和凝固的條件。重點
※利用曲線圖,分析水結冰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難點
教學內容
本課著重從遇冷這一條件下,揭示水蒸氣—水—冰轉化過程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凝結和凝固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凝結與凝固現象。有了前一課的學習方法,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會輕松一些。在學完本課后,教師要對水的三態變化及時進行梳理,做好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概念。本課教學內容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幫助學生回憶什么時候見過露水,見到露水時的氣溫在一天中是高還是低。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聚焦凝結現象,然后做水蒸氣遇冷的實驗,觀察并描述水蒸氣遇冷以后的變化,通過討論玻璃棒上流下來的水滴是怎樣形成的,知道水蒸氣遇冷后從氣態變成液態,建立凝結的概念。
第二部分,研究水結冰前后溫度和體積的變化。通過分析溫度變化曲線圖,認識水結冰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當溫度達到0℃時,水會結冰,在結冰的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0℃不變;觀察實驗現象,發現水結冰后體積會膨脹。
第三部分,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凝結和凝固現象。最后幫助學生做好歸納總結,知道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存在,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且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從而得出冰、水和水蒸氣是同一種物質的不同狀態。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鐵架臺、酒精燈、溫度計、燒杯、鋁箔紙、玻璃棒、冰塊、試管、試管夾、秒表。
學生分組材料:實驗記錄單。
教學過程
活動一 研究有露水時的氣溫
你在什么時候見過露水?那時的氣溫在一天中是高還是低?
一般我們見到露水都是清晨時分,比如在植物的葉子或花瓣上,常常能發現晶瑩剔透的露水。這時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氣溫在一天中比較低。
露水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凝結在地上或物質上的液態水。傍晚或夜間無光照,地面或物質的表面逐漸冷卻,使貼近地表面的空氣也隨著降溫,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過飽和時,在地面或物質的表面就會有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如果此時的溫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物質上會出現微小的水滴,稱為露(水)。如果溫度低于0℃ ,可能會出現冰露或霜。
設計意圖:
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了解露水形成的原因,并通過實驗,建立凝結的概念。
活動二 研究水蒸氣遇冷以后的變化
1.實驗過程。
探究問題:水蒸氣遇冷以后會有什么變化?
實驗材料:鋁箔紙、水、燒杯、酒精燈、玻璃棒、三腳架、石棉網。
實驗步驟:(1)在燒杯中加溫水,用鋁箔紙包住燒杯口,并在鋁箔紙上開個小洞。
(2)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直到水沸騰。
(3)在鋁箔紙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溫度較低的玻璃棒,觀察發生的現象。
實驗現象:我們能觀察到有“白氣”從小洞冒出來,玻璃棒上有水滴流下來。
實驗結論:水加熱后會形成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
2.從玻璃棒上流下來的水滴是怎樣形成的?
水加熱后,鋁箔紙洞口會出現很多水蒸氣,而玻璃棒的溫度比較低,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從而附著在比較涼的玻璃棒上。
3.凝結。
水蒸氣遇冷以后從氣態變成液態,這種現象叫作凝結。溫度越低,凝結速度越快。
活動三 研究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和體積變化
1.觀察水結冰前后溫度和體積的變化。
探究問題: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和體積是如何變化的?
實驗材料:試管、水、溫度計碎冰、鹽、燒杯、筆。
實驗步驟: (1)在試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溫度計,再記下水面的位置。
(2)把試管連同溫度計放到加了鹽的碎冰中(加鹽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直到溫度降到-2℃時為止。
(3)觀察試管中冰面的位置與原來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實驗現象: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下降,體積變大。
實驗分析:通過實驗操作,我們能夠發現,在碎冰中加入鹽,能制造更低的溫度,所以試管中的水的溫度會隨著燒杯中碎冰溫度的下降而逐漸下降,一直到試管里的水結成冰。但在溫度達到0℃時,會持續一段時間,才能繼續變化,這是因為冰水共存狀態需要時間來改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只有當水完全結冰后,溫度才會繼續下降。
實驗結論:在一般情況下,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水結冰時,體積會增大。
2.把下圖中的點連成線,即為水結冰前后的溫度變化曲線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
(2)水結冰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水的溫度逐漸下降,從室溫快速下降到0℃ ,到0℃時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冰水共存,當水完全結冰后,溫度會繼續下降。
設計意圖:
繼續學習水的三態變化。通過觀察、記錄水結冰的過程,分析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規律,從而了解水遇冷后是如何從液態變成固態的。
活動四 用凝結或凝固原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盛冰的瓶子溫度比較低,瓶子周圍的空氣中有水蒸氣,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就會凝結成水珠掛在瓶子外壁。
2.屋檐下掛滿冰凌。
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當室外環境溫度低于0℃時,水就會由液態變成固態。屋檐下的冰凌就是房頂的雪融化后,在流下或滴下的過程中凝固形成的。
3.缸里的水結冰后水缸裂開。
冬天室外溫度比較低,當達到0℃時,水會結冰,體積會膨脹。水缸里的水結冰后,體積膨脹,加上水缸的材料在寒冷的條件下比較脆,使得水缸被脹裂。
4.冬天進入室內,鏡片上出現小水珠。
冬天,眼鏡的鏡片在室外環境下,溫度比較低,當進入室內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時形成了水珠,出現了凝結現象。
5.瓶里的水結冰后塑料瓶鼓脹。
這種現象與水缸裂開類似。瓶里的水結冰后,體積會膨脹,體積變大的冰向外擠壓瓶身,瓶子會變得鼓脹。
6.冬天水管容易爆裂。
冬天室外溫度比較低,當達到0℃時,水管中的水凝固結冰時體積膨脹,容易撐破水管,所以冬天水管容易爆裂。
活動五 自然界中水的三態變化
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態、氣態、固態三種狀態存在。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且達到一定程度時,水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
水、水蒸氣和冰的狀態不同,水是液態,水蒸氣是氣態,冰是固態,它們都是由水分子組成的,并且可以相互轉化,如水遇冷可以變冰,冰受熱可以變成水或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或冰。
可以用下圖表示它們的轉化關系:
設計意圖:
通過對生活中的凝結和凝固現象進行分析,鞏固對凝結、凝固以及水的三態變化的理解。
活動手冊
課堂總結
本課通過水蒸氣遇冷實驗,知道水蒸氣凝結成水的條件是溫度降低;通過水結冰實驗,知道水結冰的條件是溫度降低到0℃。會做水結冰實驗,記錄并分析水結冰過程中溫度變化曲線圖,認識水結冰過程中溫度變化的規律:當溫度達到0℃時,水會結冰,在結冰的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0℃不變;當水完全結冰后,溫度會繼續下降。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南木林县| 开阳县| 高陵县| 梨树县| 万源市| 会泽县| 石棉县| 齐齐哈尔市| 黔江区| 龙南县| 应用必备| 富民县| 左权县| 湛江市| 马关县| 墨玉县| 凤山市| 万荣县| 新民市| 济宁市| 彰化市| 紫阳县| 绵竹市| 平顺县| 潜山县| 津市市| 尚志市| 腾冲县| 南安市| 北川| 宁德市| 正安县| 房产| 清水河县| 应城市| 莱芜市| 乐山市| 宁陵县| 宁化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