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培英文武實驗學校教學設計學 科 化學 地 點 班課 題 8.2金屬化學性質 第1課時執教者 日 期 年 月 日 第 節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會運用化學性質判斷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差異,知道需要通過實驗的途徑來探究一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和變化規律。 2、通過實驗探究,初步運用觀察、對比、分析、歸納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獲取科學的結論,并初步體會化學上研究一類物質性質的簡單方法。 3、圍繞金屬化學性質,體會認識體系從單一到復雜、從具體到概括的發展。提升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以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教學重點 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判斷依據。教學難點 利用金屬化學性質判斷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差異。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導 入 情境1:黃金飾品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如何鑒別真假黃金 觀看、回答:通過測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畫;用火燒(“真金不怕火煉”),變黑的為黃 銅,不變色的為黃金…。 通過通過播放鑒別真假黃金的視頻引入黃金市場中的鑒別難題,成功構建了一個既貼近生活又充滿挑戰的學習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核心過程推進 課 堂 發 展 提問:黃金能在空氣中燃燒? 真金不怕火煉:即使在高溫時金也不與氧氣反應,化學性質穩定。 任務1:金屬與氧氣反應 你能寫出假黃金(黃銅)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問題1:所有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嗎?反應的條件和劇烈程度如何?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鎂、鐵、銅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他們需要條件一樣不 并寫出化學方程式 【提問】是誰給純凈的鎂條和鋁片穿上了“外衣”呢 【點撥】確切地講,是空氣中的氧氣。 【思考】鋁的化學性質比鐵活潑,為什么我們通??匆婅F生銹而沒有看到鋁生銹 鋁制品使用才一百多年,年產量卻居于第二,僅次于鐵,這是由于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為什么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呢?在清洗鋁制品時應注意些什么 【歸納總結】為什么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 金屬+ O2 →金屬氧化物 任務2:金屬與酸反應 情境二:北京奧運會上在火炬的金屬表面上涂防酸材料,刻出“祥云”圖案,再用稀鹽酸處理,鹽酸能”吃掉”金屬,除去防酸材料層,顯現”祥云圖案'。 回憶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引出金屬可以與酸反應。 問題2:是否所有金屬都能與酸反應?它們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 活動與探究: 實驗活動1:比較鎂條、鋅片、鐵釘、銅片分別與稀鹽酸反應的情況 在4支試管里分別放有用砂紙打磨過的鎂片、鋅片、鐵片和銅片的試管中,依次加入適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請記錄實驗現象,若能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提示】 按操作規范進行實驗, 認真觀察現象。 【巡視、指導實驗】 如何控制實驗條件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展示探究結果】 【總結】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二:可根據金屬是否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或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交流討論】區別真假黃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鑒別真偽呢 【提問】能把金屬分為哪兩類 【總結】常見金屬在溶液中的活動性順序 【學以致用】 在實驗室制取氫氣,選擇鋅的理由是什么? Mg反應劇烈,Fe 反應較慢,Cu不反應。Zn反應速度適中 【交流討論】根據鎂、鋅、鐵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請同學們從 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共同特 點 試著將這類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比較一下。 【總結與交流】 總結置換反應的定義和特點 思考,回答 書寫銅加熱時的化學方程式 回憶、記錄、鞏固相關知識。通過對比分析Mg、Al、Fe、Cu、Au分別與氧氣反應的條件和現象,得出五種金屬的活動性: Mg、Al>Fe、Cu、>Au 回答:空氣 學生思考、回答 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若用鋼絲球來擦洗鋁制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學生思考,回答:不同的金屬活潑性不同,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越容易與氧氣反應,與氧氣反應越劇烈,金屬越活潑 學生思考,回答: Zn + H2SO4 = ZnSO4 + H2↑ 學生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在實驗中獲得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和對比實驗法。 學生書寫實驗現象和化學方程式。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展示探究結果:鎂、 鋅、鐵、銅的金屬活 動性由強到弱依次為 Mg>Zn>Fe>Cu 思考,回答:將黃金放入酸中,觀察有無氣泡產生 思考、討論并得出結 結論:可分為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應的活潑金屬和不能與鹽酸、稀硫酸發生反立的不活潑金屬這兩類。 思考、聆聽,理解 通過分析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 引出金屬能和氧氣反應 化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生活 考察學生對問題的歸納 能力為引入金屬活動性打下基礎。 提高學生讀取信息能力,并引導學生思考金屬越活潑越易與氧氣反應。 了解判斷金屬活動性差異的初步方法 培養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推理能力和同學間的合作。使學生通過活動,自己發現金屬活動性順序,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快感。 從變化分類的角度書寫酸與金屬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通過氣體生成的宏觀現象推斷金屬在稀酸溶液中的微觀行為,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學科素養。 通過實驗現象收集相關證據,推測金屬的活動性;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規律應用,體會取得科學成果的過程,培養社會責任感。 在討論、交流中,吸取 別人有益的意見,為引 入置換反應作鋪墊 通過金屬與稀酸的反應識別置換反應的理論模型;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 為后面學習金屬活 動順序時,為什么會 出現氫元素打下基 礎。總結提升 本節課學習的金屬的化學性質,你還有哪些收獲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學生自主總結本節課 的主要內容。評價自己 在本節課的啟示和收 獲。 為下節課進一步得 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作業布置 實踐性作業:家庭小實驗:收集幾種金屬,取少量分別放入幾個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個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細觀察發生的現象。試根據現象判斷這幾種金屬活動性的差異。板書預設 8.2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的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Mg、AI、Fe,Cu) 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金屬的活動性: Mg>AI>Fe,Cu>Au 2.金屬與酸的反應 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金屬的活動性:Mg>Zn>Fe>Cu 二、置換反應:A+BC→AC+B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