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教科所盧志:2016年高考政治學科教學指導意見2016年3月30日 龍泉驛區六中說明:藍色字根據盧老師講話錄音整理,未經其本人核對。其余為盧老師課件中復制。一、2013~2015年全國卷政治試卷難度項目2015年2014年2013年甲卷乙卷甲卷乙卷甲卷乙卷第I卷0.483(23.18)0.597(29.04)0. 687(32.98)0.673(32.3)0.604(28.99)0.595(28.56)第II卷0.388(20.18)0.322(16.74)0.523(27.2)0.385(20.2)0.455(23.66)0.426(22.13)全卷0.433(43.36)0.458(45.78)0.602(60.17)0.525(52.5)0.526(52.65)0.507(50.69)近五年全國卷情況來看,38題都是經濟和政治模塊,39題考文化和哲學模塊,試題本身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這是大概率事件,我們在準備時更多要向這種方向準備。成都二診也給我們一個提醒,沒有明確的規定38題必須是經濟和政治組合,我們在平時練習、訓練要有意識的讓學生避免這種思維定勢,這是需要注意的。我們可以按照最可能的情況給學生準備,但也要避免極端情況的出現。我們平時的訓練時也可以經濟與其他模塊情況組合。經濟和政治結合是大概率事件,政治這個模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年度內經濟領域最重要的事件,所以說,我們還是要想辦法從政治生活切入角度。二、分享感悟1.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是備考依據。(教材不是考試命題依據)倒底用全國I卷還是II卷,按教育部說法I卷、II卷是我們民間說法,教育部公開的說法是甲卷和乙卷,甲卷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II卷,乙卷就是我們所說的I卷。四川到底用什么卷,由教育部決定,我們考試學生拿到那一套就是那一套。總體上來說,政治學科試卷是難度0.5-0.55之間比較合適的,客觀題難度在0.6左右比較好,非選擇題0.45左右比較好,算下來平均分在52、53分,這個狀態比較理想。I卷、II卷難度基本持平,我們不要去關心到底是I卷還是II卷,我們去研究全國I卷、II卷和海南卷,三套題都是同一批人命制的,只不過在組卷的時候有的地方用I卷、有的地方用II卷,有的地方用海南卷,但命題的要求、命題的工作、命題人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要去深究用I卷還是II卷,都應該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備考、高考命題的依據是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教材不是依據。不要糾結于現在的教材與高一、高二表述不同怎么辦,隨便你怎么答都可以,因為教材不是依據。學生回答當時的版本、現在的版本都可以,這個沒關系,但我們要回到考綱和考試說明備考,考的不是知識,是能力。2.萬變不離其宗——能力 還有老師復習把知識為重點,這是不對的。我們的重心、我們的著力點要放在學科能力培養上,要放在考試說明的第一個部分考核目標的要求上,這個是我們的重點。現在還有的老師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還是把知識作為教學、復習的重點這是不對。我們要求學生掌握考綱和考試說明規定的知識和考點,這是基礎和前提,但是考試并不僅僅是這些知識本身的再現,不是考你對知識記得全不全。考的是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所用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的重點和中心工作。高考不會因你個體的狀況,放低它的選拔標準。你達不到這個能力是你的問題,選拔性考試是需要淘汰的。3.重大時政要了解來龍去脈,前因后果。 從全國卷來看,重大時事你需要了解它來龍去脈,前因后果。4.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題目具體設問要求作答(從命題角度看:避免重題) 從全國卷命題怎樣避免各地、各校猜題、押題?一是在選材盡量選新素材的。二是在具體問題的設置上,與傳統的習慣采用套路、模式的方式不同,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回答命題者在這個問中提出的具體問題,而不是我們所學的知識可以怎樣套路來解決問題。在后期復習訓練中一定要強化按照題目具體設問要求作答。5.重視學科思維、方法 尤其在回答開放性小問上,學科的基本思維、方法要有意識的培養。6.考試范圍(考點)的復習,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突出重點。 在考點本身的復習上,一要全面,二要突出重點。這樣的要求對時政知識、專題的復習上也是適用的。任何時政要全面的學習,但又要著地,時政專題要突出重點,對考試概率最大復習時間要充分一些。7.作為考點的“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4月至考試當年3月) ”是可以作為選擇題的選項(往往是正確選項)和非選擇題的答案要點的;而作為題干材料,并不會受此限制。 在全國卷中,“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中作為考點呈現,有時政的觀點作為選擇題的正確選項,有時政的觀點作為非選擇題答題要點,它是作為考點對待的,是上年度4月至考試當年3月。如作為素材、情境材料,4月、5月的時政我們老師也要關注。8.考試也是一種學習。 近幾年全國卷中都有學生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概念,甚至直接出現在試卷中,通過題干對相關概念、事件進行解讀提供信息,要求學生理解、運用。我們在平時試題設置時也應考慮一些新的東西的引入。三、三維目標的統一與高考的命題、選拔是一致的。政治學科要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的規定組織教學。政治學科教學應在使學生體現出應有的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教學設計、目標定位上,一定、一定要堅持三維目標的統一。(一)以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組織教學和復習(二)突出價值引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相統一。要弘揚時代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的教學,形成“一點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實現政治學科的育人功能。價值引導、主流價值觀念、正能量的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如“一點四面”按教育部說法,應該著重解析榜樣人物進行考查。教育部既然這樣說了,我們就要去尋找能夠體現一點四面的典型、代表人物。試題的立意除了我們老師熟悉的能力立意外,顯然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或主流價值觀的立意在里面,肯定會個的試題。(三)注重基礎性、綜合性 根據“考試范圍”的規定,在全面復習與掌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突出學科主干知識,構建“知識庫”;注重發掘不同模塊知識之間和學科內不同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不同知識內容圍繞一條主線設計問題。(四)堅持能力導向,著力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整個考試、高考都注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的學科都這樣。教學和復習要堅持“三貼近”(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和“三基于”(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問題),實現學科知識和生活現象、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的有機結合。強化時事政治學習,這是我們面對使用全國卷教學和復習備考工作不得不作的一個調整。盡管我們現在沒有選修模塊的復習工作、復習任務,但從備考來說,全國卷把時政作為考點的要求,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情境創設和素材選擇方面,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又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國際大事,充分體現學科知識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