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不甘屈辱奮勇抗爭【單元教材分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由《不甘屈辱奮勇抗爭》《推翻帝制民族覺醒》《中國有了共產黨》《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富起來強起來》這六課組成。本單元六課以時間為脈絡,以精神為核心,呈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歌頌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與愛國精神。《不甘屈辱奮勇抗爭》《推翻帝制民族覺醒》這兩課主要介紹了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我國遭受到了侵略和欺凌,了解中國人民面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中國有了共產黨》《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這兩課引導學生學習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段新民族主義的革命歷程,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中國擺脫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和復興的必然選擇。《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富起來到強起來》這兩課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建設歷程,再一次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最終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社會,熱愛中國共產黨,真正從內心形成正確的家國情懷和政治信仰。【單元內容結構圖】【單元教學目標】(共18課時)1.閱讀材料,合作探究,了解我國近代史上屢遭列強侵略飽受欺凌的屈辱 史,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了解中國人民面對外來侵略進行不屈不饒的斗 爭,體會中國人民頑強的抗爭精神。2.整理材料,分析思考,知道中國近代史上有許多仁人志士為探索救國道 路所做的努力,明白其失敗的必然性。3.今昔對比,閱讀資料,了解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和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 程,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和民族復興的必然歷史選擇。體會“沒有 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4. 講述故事,探究學習,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建設史, 感悟新中國建設者奮力拼搏、不畏艱難、為國獻身的愛國精神。激發熱愛祖國、 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5.收集資料,實踐體驗,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 經進入新時代,體會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行;激發振興中華的使命感。【本課教材分析】《不甘屈辱奮勇抗爭》是《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 中華”的第一課。本課由"虎門銷煙"“圓明園的訴說”和"甲午風云”這三個話題組成。第一個話題”虎門銷煙“讓學生了解英國侵略者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進而引 發鴉片戰爭,并迫使清政府簽訂近代以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的 史實,幫助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是中國百年屈辱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面對外來 侵略,不屈不撓抗爭的開始。第二個話題“圓明園的訴說"引導學生從"萬園之園”遭劫難的史實中,了解英 法聯軍劫掠、焚毀圓明園的暴行,認識列強的兇殘與野蠻,感悟落后的中國在列 強的炮火下遭受欺凌的屈辱。第三個話題“甲午風云”引導學生了解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等愛國官兵的英雄事 跡,知道甲午中日戰爭后《馬關條約》的簽訂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 族危機,進一步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的道理。本課教學內容對應的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一學段中學 習主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的要求,即“感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 傳統美德,學習繼承和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了解在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斗爭 中涌現出的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學習我國近代抵抗外來侵略的革命領袖和英雄 人物的偉大精神。"虎門銷煙(一)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往往對歷史感興趣,且具備一定的理解力和道德判斷力,他們 可能已通過影視、書籍等各種途徑,對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些史實和歷史人物有所 了解,有了一定的分析歷史信息的能力。但由于本課內容縱貫的歷史時間長、信 息量大、覆蓋面廣,學生大多未形成較為清晰的歷史脈絡,因此難以對歷史事件 進行貫通勾連,也不具備對歷史事件進行探究的意識。部分學生不了解虎門銷煙、鴉片戰爭等事件的歷史背景,對于當時的歷史事 件,是模糊的。對于學生而言,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事件與事件之間的邏輯關 系,學生是不明白的,尤其對于鴉片戰爭、虎門銷煙等相關概念,可以說是一無 所知。學生的讀圖能力、史料分析能力也有待于提升。五年級學生對于鴉片戰爭等歷史事件感受較為單一。他們對帝國列強侵略中 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罪惡事跡是憤怒的,但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是難以理 解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林則徐、關天培等愛國英雄奮勇抗爭、自強不息的民族 意志和愛國主義精神。(二)教學目標1.聆聽故事、解讀數據、思考交流,了解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給中國帶來的 危害,知道《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2.觀看視頻、演繹故事、交流討論,了解林則徐禁煙運動的基本情況,知道 林則徐等民族英雄反抗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輩們的愛國精神,激發內心的愛國 主義情懷。3.聯系現實、觀看香港回歸視頻、思辨明理,學習并傳承愛國精神,樹立歷 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三)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聆聽故事、解讀數據、思考交流,知道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給 中國帶來的危害,了解林則徐禁煙運動的基本情況,知道林則徐等民族英雄反抗 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輩們的愛國精神。2.教學難點:知道《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聯系實際、觀看視頻、思辨明理,學習并傳承愛國精神,樹立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 命感。(四)教學資源運用影像資料:電影《虎門銷煙》、《我和我的祖國》片段等。 2.圖片材料,音頻材料,小組合作學習單。(五)教學過程導入:出示中英簽訂的一則條約。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條約 損害的是誰 的權益 活動一:認識鴉片的危害1.聆聽故事,了解鴉片戰爭前中英兩國的情況以及英國輸入鴉片的背景。2.出示國力對比圖,從這張圖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3.談話交流,認識鴉片的危害。(1)出示鴉片的圖片,初步認識危害。(2)出示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圖和人們吸食鴉片的照片,進一步認識鴉片的危害。4.探究鴉片帶給中國的危害。(1)閱讀"活動園",思考:如果鴉片長期泛濫,會給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2)學生交流,隨機補充引導。 5.教師小結。【設計說明】教材對中英背景敘述較為簡潔,這是助力后續學習的必要點, 因此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聆聽故事、閱讀資料、分析圖表等方式,層層引導學生 主動探究史實真相,直面歷史、解讀歷史,使教學內容更豐富、更立體。活動二:探究虎門銷煙過渡: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嚴懲販賣和吸食鴉片的人,其中態 度最堅決的是林則徐。1.自學“相關鏈接”,認識林則徐。2.閱讀材料,思考交流。(1)林則徐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開展禁煙運動 (2)林則徐在禁煙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3)他面對重重壓力,堅持禁煙。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撐他堅持下去 3.觀看林則徐虎門銷煙片段,感悟林則徐的情懷。4.出示林則徐禁煙的結局。(1)林則徐雖然被流放,但他留下了什么 (2)學生交流。【設計說明】從林則徐的故事入手,探究林則徐的禁煙運動,引導學生深刻 感悟林則徐憂國憂民、敢為人先的民族精神,激活對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活動三:說說鴉片戰爭過渡:在鴉片戰爭中,中國人民奮勇抗爭,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我們開個小小故事會,講講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1.開展小小故事會,講述鴉片戰爭中英雄人物的故事。(1)演一演、說一說鴉片戰爭中英雄人物的故事。(2)學生談談感受。2.聆聽故事,了解鴉片戰爭的結果。 3.再次出示《南京條約》。(1)結合上述所學,想想為什么說《南京條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2)小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設計說明】以開展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在交流中認識鴉片戰爭中的英雄 人物,感悟中華民族的抗爭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再次聚焦《南京條約》,理解喪權辱國的含義。活動四:聯系現實,共擔使命過渡:當時中國閉關鎖國,國力衰弱,在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落后于西 方國家。但是,祖國后來日漸強大,屹立于世界東方。1.觀看《我和我的祖國一回歸篇》片段。(1)這樣的交接儀式上,中國為什么要爭這一秒 爭來了嗎 為什么百年 前爭不來,現在爭得到 (2)學生交流。2.為了祖國的明天,我們能為國家做什么 3.觀看《中國近現代變遷史》視頻,見證祖國的繁榮富強。【設計說明】通過觀看香港回歸的視頻,了解中英交接儀式上“一秒鐘”的 故事,感受中華民族從落后到站起來的變化,激發學生學習并傳承愛國精神,樹 立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六)板書設計附:《7不甘屈辱奮勇抗爭①》小組合作學習單班級 姓 名 學 號小組合作要求:請組員們聽從組長安排,積極討論。組長記錄并歸類好組員的意見。請選出組內代表發言。小組合作探究:為什么說中英《南京條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序號 喪權辱國的原因 組員1234……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