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課題溶解度課型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主要學習固體溶解度的定義,四要素,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曲線法,要求學生掌握溶解度四要素,本節課是第九單元的重點核心內容,對后續學習溶質質量分數有重要意義;本節課教材主要顯示固體溶解度意義及溶解度曲線。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學生在生活中知道糖不能無限的溶解在水中;溶解度四要素理解是個難點;通過對比實驗,學生自己繪制溶解度曲線幫助學生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意義。學習目標: 1、通過對比方案設計,準確歸納出溶解度的定義,解釋溶解度的四要素; 2、通過數據對比,總結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繪制溶解度曲線,并根據溶解度曲線解決相關問題。教學重、難點: 固體溶解度四要素,溶解度曲線教學過程: (一)導入 美麗的茶卡鹽湖位于青海省烏蘭縣茶卡鎮,是著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這里風景優美,產鹽豐富,那么,這些鹽為什么沒有繼續溶于水中呢?其實,在一定溫度下,物質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們把這個限度叫做溶解度,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溶解度。 1.通過四組對比實驗,引導學生歸納出固體溶解度的定義以及四要素。 定義: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四要素 (1)一定溫度; (2)100g溶劑; (3)達到飽和狀態; (4)溶解溶質的質量 克(單位) 練習1:已知20℃時,NaCl的溶解度是36g。 (1)20℃時,30gNaCl加到100g水中,溶液狀態為 狀態,溶量_________,溶劑質量 ,溶液質量 。 (2)20℃時,36gNaCl加到100g水中,溶液狀態為 狀態,溶質質量 ,溶劑質量 ,溶液質量 。 (3)20℃時,40gNaCl加到100g水中,溶液狀態為 狀態,溶質質量 ,溶劑質量 ,溶液質量 。 (4)20℃時,20gNaCl加到50g水中,溶液狀態為 狀態,溶質質量 ,溶劑質 量 ,溶液質量 。2.自學指導: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 練習2:根據課本36頁資料卡片,回答問題(填“易”“可”“微”“難”) (1)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則氯化鈉 溶于水。 (2)已知20℃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為0.173g,則氫氧化鈣 溶于水。 (3)已知20℃時,碳酸鈣的溶解度為0.0013g,則碳酸鈣 溶于水。 3.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線 溫度/℃010203040506070NaCl/g35.7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繪制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根據溶解度曲線,思考以下問題 35℃時,NaCl的溶解度為 , 55℃時,KNO3的溶解度為 。 10℃時,溶解度NaCl KNO3; 50℃時,溶解度NaCl KNO3; t℃時,溶解度NaCl KNO3。(填>,<或=) P點表示 。 4.由圖可知,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 。 5. (1) 溫度可使KNO3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2) 溫度可使KNO3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6.(1)如果KNO3中混有少量NaCl, 用 方法提純KNO3 (2)如果NaCl中混有少量KNO3, 用 方法提純NaCl 課堂練習 1、4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在此溫度下,50g水中加入了40g氯化鉀,充分溶解后所形成溶液的質量為 ( ) A、90g B、120g C、70g D、140g 2.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據圖回答: (1)20℃時三種物質溶解度大小關系_______。 (2)A物質在20℃的溶解度是______。20℃時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的溶液質量_____g, A和B的交點,表示的意義 。 結語:從今天起,希望大家做一個有溫度的人,用百倍的努力,飽滿的斗志,贏取屬于自己的有質量的人生!板書設計: (四要素) (定義) (溶解度) (影響因素) (表示方法)課后反思: 通過對比實驗方案,比較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能力,得出固體溶解度的定: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找出固體溶解度的關鍵詞,得出固體溶解度的四要素。通過具體的例子及一系列練習,進一步掌握固體溶解度的四要素。通過自學指導及練習,了解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溫度和溶劑種類,我們可以通過實驗測出某物質在不同度下的溶解度,可以用溶解度表格來表示。但是沒有測出來的溫度下的溶解不能表示。繪制溶解度曲線,根據繪制的溶解度曲線,進行練習,進一步理解溶解度。 本節課,語言簡練,環節之間的轉化很迅速,每一步的設計都環, 設置由淺入深,很好地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在真實情境下運用所學知識從點到線再到變化趨勢,步步突破難點,自學,導學,融會貫通,教學效果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