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階段性學習效果評測高二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2017年4月1日,我國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這是我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行政區域,新區內人口較少,土地面積廣,以農業用地為主,是河北省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下圖為雄安新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有關行政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綜合指標進行劃分的 B.區域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C.區域內部自然特征差異明顯 D.區域之間的自然差異顯著2.雄安新區的區位優勢有( )①地理位置優越 ②技術水平先進 ③現有開發程度低,空間充足 ④湖面廣闊,水運便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建立生態環境治理補償機制 B.促進產業向核心城市集聚C.加快城際交通的建設 D.區域競爭互補,發揮京津雙核作用甲、乙、丙、丁所示景觀均為世界文化遺產。據此完成15~16題。4.有關各地自然環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所在地形區的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B.乙所在地形區東臨太平洋,地震活動較頻繁C.丙所在地形區海拔最高,氣壓低,光熱較充足D.丁沿線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較普遍5.四幅圖片所在經濟區中工業經濟最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半邊房(如圖)是陜西關中地區的特色民居之一。當地盛傳“鄉間房子半邊蓋,省工省錢省木材,遮風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據此完成5~7題。6.“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當地( )A.降水較少 B.高溫多雨 C.暴雨頻發 D.冬雨夏干7.半邊房門前種植落葉闊葉樹可能是為了( )A.春季防風固沙 B.夏季遮陰納涼 C.冬季截水增濕 D.冬季擋風避雨8.圖示房屋大門宜朝向( )A.東南 B.西北 C.東北 D.西南下圖為我國北方某區域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甲地過度放牧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石漠化 C.森林銳減 D.土地荒漠化10.有關乙地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源以煤炭為主,火電主要輸送京津唐地區 B.主要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C.和魯爾區相似,都面臨煤炭資源枯竭 D.位于半濕潤向半干旱過渡地帶,生態脆弱讀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題。關于圖中生態環境問題的描述、可信的是( )①A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壤侵蝕,主要原因是風力作用②B、C兩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相同,B區域的危害更為嚴重③A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可能引發石漠化④B、C兩區域生態環境問題不同,C區域的危害更為嚴重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D、E兩地區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不同,其中( )① D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防風固沙、保護農田②E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凈化空氣、美化環境③D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吸煙除塵、減少酸雨④E地森林主要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生態環境脆弱區北多南少②生物多樣性銳減南方地區相對嚴重③圖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④圖中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人類活動較活躍的地區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森林大火是森林生態系統重要的干擾因素之一,對凍土的水熱影響顯著,會加速凍土退化,1971年,阿拉斯加北部的黑云杉林遭遇重度林火,林火毀滅了61k㎡的林地,林火之后,重度火燒的植被與凍土經歷了一系列演化過程。下圖示意重度火燒地的植被與凍土的演化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重度林火后會加速凍土退化,下列原因表述正確的是( )A.林火使地面裸露,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增加B.林火產生大量煙塵,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C.林火燒毀大量植被,植被削減冷空氣能力下降D.林火燒毀有機質層,冬季保溫作用減弱15.重度林火后,關于草本-低矮灌木最先恢復的原因,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草本植被種子傳播速度快 B.草本植被耐貧瘠和耐干旱,對水肥需求少C.林火燒毀高大喬木,對草本遮蔭作用減弱 D.林火使得地溫升高,更適宜草本植被生長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 潛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域內溝渠縱橫交錯,池塘湖泊星羅棋布,耕地面積約183.6萬畝,其中可耕種水稻面積約176萬畝。下圖為潛江位置示意圖。材料二 潛江獨創“蝦稻共作”的高效生態養殖模式,被譽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功典范”。經過不斷摸索創新,“蝦稻共作”模式由初期“一稻一蝦”變成“一稻兩蝦”,合計畝產綜合收入為5 000元左右。2019年全市“蝦稻共作”面積已達59.25萬畝,通過大力實行“按戶連片”、土地流轉,建成了13個萬畝高標準集中連片“蝦稻共作”生態種養基地。“蝦鄉稻”大米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小龍蝦產量居全省前列。“蝦稻共作”已成為引領潛江經濟的支柱性產業。(1)分析潛江小龍蝦總產量高的原因。(4分)(2)指出“蝦稻共作”產業模式為潛江發展帶來的效益。(6分)(3)為進一步提高潛江小龍蝦產業附加值,請提出合理化建議。(5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嘉絨藏族人生活在橫斷山區的高山峽谷中,為適應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帶發展立體布局的農牧業生產,至今仍保持著半農半牧的農業生產模式。早期果蔬種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以自給自足為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始在半山臺地上種植果蔬,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品遠銷成都等地。左圖示意嘉絨藏族人大致分布區,右圖示意高山峽谷地帶農牧業立體布局。(1)說明半山臺地有利于果蔬種植的條件。(4分)(2)簡述該地區果蔬種植范圍擴大到半山臺地的原因。(4分)(3)說明該地區農業生產方式仍保持半農半牧的原因。(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阿根廷的鋰礦探明儲量約650萬噸,集中分布在普納高原區的鹽湖和鹽沼中,鋰礦內一般伴有鉀、硼等資源,含鎂量少。普納高原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380毫米。目前阿根廷鹽湖周邊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鋰礦資源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開采。鋰礦開采生產需要淡水。材料二 鋰和鈾是目前能夠作為能源利用的兩種金屬,可通過熱核反應產生巨大能量。用鋰制造的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好的儲能裝置,和其他電池相比,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壽命長、體積小、質量輕、無污染,被大量用于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因此鋰被譽為“21世紀的能源金屬”。材料三 下圖示意南美洲局部地區和普納高原鹽湖分布情況。(1)從資源條件角度,分析阿根廷鋰資源開發的優勢自然條件。(4分)(2)說明鋰被稱為“21世紀的能源金屬”的原因。(4分)(3)分析如果阿根廷對鋰資源大規模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4分)(4)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指出阿根廷鋰資源的合理發展方向。(4分)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28.68°N,115.85°E)南郊,距南昌城區28千米,多沙山和沙洲,面積達30平方千米,有“江南第一沙漠”之稱,已是當地熱門旅游景點。研究發現,厚田沙漠砂礫較粗大、平均粒徑約為0.35mm(西北干旱地區平均粒徑約0.016-0.24mm),起動風速達8米/秒(起動風速指能使地面沙粒開始移動的風速,西北干旱地區的起動風速平均約為4.5米/秒),冬春季東北風頻率大,風沙活動劇烈。受偏南風影響,每年夏季厚田沙漠對南昌市區空氣濕度和大氣懸浮顆粒影響明顯。(1)分析厚田沙漠冬春季風沙活動劇烈的原因。(4分)(2)與我國西北地區沙漠相比,解釋厚田沙漠風沙起風速度更大的原因。(4分)(3)分析夏季厚田沙漠對南昌市區空氣濕度和大氣懸浮顆粒的影響。(4分)高二地理參考答案1-5ABBAA 6-10ABADC 11-15BCDAD16.【答案】(1)河湖面積廣,養殖水域多;稻田面積廣,可供“蝦稻共作”的面積廣;一年收獲兩次小龍蝦,產量高;養殖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2)“蝦稻共作”實行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高效生態養殖,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成為引領潛江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增產,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生活水平提高,社會效益凸顯;農藥、化肥使用少,生態效益明顯提高。(3)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品牌,提高知名度,開拓市場;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提升產品品質;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培育綠色產品;開展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開展養殖、捕撈、觀賞、品嘗等旅游體驗項目。17.【答案】(1)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可種植面積廣;土壤不易被侵蝕,土壤肥力較高;海拔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氣溫低,病蟲害較少;生長周期長,品質較好;受洪水威脅小。(2)自然條件:適宜(有利)果蔬種植,品質好。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交通條件的改善;冷藏、保鮮技術水平的提高;銷售市場的擴大;果蔬種植經濟效益較高(增加收入)。(3)自然條件:山地垂直地域分異顯著,適宜半農半牧。社會經濟條件:受傳統的生產經驗和生活習慣的影響,保持半農半牧;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可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安排農牧業生產,市場適應性強;耕作業對勞動力需求量大,當地人口數量少,勞動力數量有限,半農半牧生產方式對勞動力需求少;半農半牧的方式因地制宜,對山地生態環境破壞小(環境壓力小)。18.【答案】(1)鋰資源儲量大,分布集中,易開采;鎂含量低,質量優;伴生資源多,綜合開發利用價值大;晴天多,陰雨天氣少,開采方便;太陽輻射強,湖水蒸發強。(2)鋰可作為未來核能發電的原料;解決目前機動車用油危機和尾氣污染,需要發展高效的儲能裝置;鋰離子電池儲能效果好,且與其他電池相比優勢明顯,被廣泛使用。(3)淡水消耗量大,加劇水資源短缺;廢水排放可能造成水污染;尾礦、礦渣堆放等會破壞草場,污染土壤;破壞濕地,破壞生物多樣性。(4)加強鋰礦資源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開發伴生礦資源,實施綜合利用;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引入資金和技術,提高開采效率;治理污染,避免生態破壞。19.【答案】(1)冬春季節東北風強勁;(贛江)河床裸露,沙源豐富;植被少,地表保護作用差;降水少,地表干燥,砂礫濕度小。(2)該區域氣候濕潤、降水較多,沙源含水量大;砂礫粒徑大,起沙風速大。(3)夏季厚田沙漠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較干燥;(厚田沙漠位于南昌市南部)受夏季偏南風影響,從厚田沙漠吹向南昌市的空氣干燥,降低其濕度,攜帶的沙質物導致南昌市區懸浮顆粒物增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