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基礎實驗5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0102認識生活中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03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探究鋼鐵銹蝕的條件,了解在生產生活中怎樣防止鋼鐵生銹。實驗目的實驗用品實驗試劑鎂條、鐵釘、鋅片、鋁片、銅片、稀硫酸(稀鹽酸)、氯化鈉溶液、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蒸餾水等;實驗儀器酒精燈、坩堝鉗、陶土網、燒杯、試管、橡皮塞、砂紙、干電池、小電珠、導線、棉球等。(1)觀察鎂條、鐵釘、鋅片、鋁片和銅片的外觀,試一試此金屬樣品是否容易被折彎、扭斷。1. 金屬的物理性質(2)用砂紙打磨金屬樣品,觀察外觀是否有變化。(3)用打磨好的金屬樣品和導線連接一節干電池和小電珠,觀察小電珠是否發光,并依此判斷該金屬是否能導電。實驗過程實驗步驟金屬樣品 外觀(狀態、顏色) 硬度 導電性鎂條鐵釘鋅片鋁片銅片銀白色固體銀白色固體銀白色固體銀白色固體紫紅色固體較大大較大較大較大能導電能導電能導電能導電能導電1. 金屬的物理性質實驗過程實驗記錄(1)用坩堝鉗分別夾持一小段表面用砂紙擦亮的鎂條、鐵釘、鋁片和銅片,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實驗過程2. 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樣品 在酒精燈上加熱的現象鎂條鐵釘鋁片銅片實驗步驟實驗記錄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變紅熱表面失去金屬光澤有黑色物質生成(2)另取一支試管,加入鋅粒,并滴加稀硫酸(或稀鹽酸)至鋅粒完全浸沒,觀察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過程2. 金屬的化學性質實驗步驟實驗記錄產生氣泡,鋅粒逐漸溶解,溶液仍為無色現象:化學方程式:Zn+2HCl == ZnCl2+H2↑Zn+H2SO4 == ZnSO4+H2↑1. 在試管①中加入少量干燥劑(無水氯化鈣),再放一團干棉球,把鐵釘放在干棉球上,塞緊橡皮塞。2. 在試管②中注滿煮沸后迅速冷卻的蒸餾水,使鐵釘完全浸沒,塞緊橡皮塞。3. 在試管③中加入少量蒸餾水,使鐵釘的一部分浸沒在水中。4. 在試管④中加入稀硫酸,浸沒鐵釘后,倒去溶液。5. 在試管 ⑤中加入少量氯化鈉溶液,使鐵釘一部分浸沒在溶液中。鐵釘銹蝕實驗實驗過程3. 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實驗步驟試管 ① ② ③ ④ ⑤立即觀察1天后3天后7天后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無明顯現象鐵釘表面開始生銹有無色氣泡產生鐵釘表面開始生銹鐵釘表面鐵銹增多鐵釘表面出現大量鐵銹無明顯現象鐵釘表面開始生銹鐵釘表面鐵銹增多鐵釘表面出現大量鐵銹實驗記錄實驗過程3. 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實驗過程3. 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使鐵發生銹蝕的主要因素有:。歸納小結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稀硫酸、醋酸溶液或氯化鈉溶液等物質存在時會加速鐵的銹蝕。1.舉例說明常見的金屬(鎂、鐵、鋅、鋁和銅)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并思考這些用途與金屬的哪些性質有關。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彈;鐵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常用于制炊具;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于除去油罐車運輸過程中產生的靜電;鋅在常溫下表面易生成一層保護膜,可用于鍍鋅工業;鋁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于制電線;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于制電纜。問題討論2.常見金屬(鎂、鐵、鋅、鋁和銅)導電性如何?為何常用銅絲制導線?它們都具有導電性,其中銅的導電性最強。由于銅的導電性最強,且價格適中,所以常用銅制導線。問題討論3.根據對鐵釘銹蝕條件的探究,請嘗試提出一些防止鐵制品銹蝕的辦法。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干燥;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燒涂搪瓷等。問題討論中考鏈接1. (2024·西藏)青藏高原有豐富的金屬礦產資源。下列有關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不正確的是( )A.將鐵制品放在潮濕的空氣里B.在鋼鐵表面涂油、刷漆都能防止生銹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可以節約金屬資源D.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A中考鏈接2. (2024·山東濱州)下列做法不能減緩或防止鋼鐵銹蝕的是( )A.經常用食鹽水清洗鐵制品B.保持鐵制品表面清潔干燥C.在鐵制品表面涂油漆D.在鋼鐵的表面鍍一層不易銹蝕的金屬A中考鏈接3. (2024·遼寧)下列有關鐵制品銹蝕與保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鐵與氧氣、水等反應導致鐵制品銹蝕B.將鐵制成不銹鋼能減緩銹蝕C.銹蝕的鐵制品沒有任何利用價值D.鐵欄桿表面刷漆能減緩銹蝕C中考鏈接4. (2024·四川德陽)室溫時,利用壓強傳感器研究質量相同的一塊鎂片和一塊鋅片分別與等濃度、等質量的稀鹽酸反應的實驗如圖甲,壓強傳感器測得裝置內壓強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是( )A.根據壓強變化推測兩個反應都有熱量放出B.曲線①的壓強上升比曲線②高,說明①產生H2總量更多C.曲線②是Mg與稀鹽酸反應的壓強變化曲線D.反應結束后Zn一定有剩余A中考鏈接5. (2024·吉林長春)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ABU形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中考鏈接5. (2024·吉林長春)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4)圖2實驗的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實驗時間,但仍存在不足。請你指出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 (答一條即可)。氧氣濃度較大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