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024學年“南太湖”聯盟高一年級第一次聯考信息技術學科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 數據、信息和知識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例如,“3.14”在孤立存在、討論圓的特性、計算圓的面積時,就對應不同的概念。在這三種不同情況下,“3.14”依次對應()A. 信息、數據、知識 B. 數據、信息、知識C. 知識、信息、數據 D. 信息、知識、數據2. 下列關于數據和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A. 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不會有新的信息產生 B. 音頻和視頻不是數據的表現形式C. 單純的數據本身即使不解釋也有意義 D. 計算機中的數據表現形式不同,但都以二進制方式存儲3. 古人將文字、符號刻在龜甲上以傳后人,這主要體現了信息特征中的( )A. 載體依附性 B. 時效性 C. 真偽性 D. 可加工性4. 去年過年東北局地遭遇極寒天氣,素有“神州北極”之稱的漠河最低氣溫達到-53°,刷新漠河 1969 年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漠河道路多為冰雪路面。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為防止摔傷,漠河居民走路時兩手放在衣服外,摔倒時起到緩沖作用,這是智慧的體現B. “-53”是數字,是最簡單的一種數據C. 前段時間爆火的《漠河舞廳》,更是讓這座邊境小城一夜火出圈,體現信息的共享性D. 當氣溫在-30°時將熱水潑到空氣中,形成“潑水成冰”的景象,這是知識的體現5. 下列關于數據采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傳感器可隨時獲取來自自然信源的數據B. 智能手環獲取人體心率、睡眠等數據主要是通過傳感器進行采集C. 現代社會的數據采集已經用不到人工采集的方式D. 互聯網是目前人們日常所需數據的主要來源6. 下列有關數字化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聲音的數字化的過程是一種“模數轉換”B. 計算機播放音樂,是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C. 模擬信號是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數字信號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D. 打印機可以把數字圖像轉換成模擬圖像7. 下列將二進制數(10011)2轉換成十進制數算式中,正確的是()A. 1×24+1×23+1×22+0×21+0×20 B. 1×24+0×23+0×22+1×21+1×20C. 1×24+0×23+1×22+1×21+0×20 D. 1×24+1×23+0×22+0×21+1×208. 下列數值中,與十六進制數30最接近是A. 29D B. 31D C. 110010B D. 2FH9. 二進制數1▊101▊0,其中有兩位數字模糊不清,下列可能與其值相等的是A. 84D B. 64H C. 53H D. 52D10. 使用U1traEdit軟件觀察字符內碼,部分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字符“9”的十六進制碼是“39”,可以推算出“10”的十六進制碼是“3A”B. 圖中共有14個字節C. 字符“奇”的十六進制碼是“AC C6”D. 字符“!”的內碼占2個字節11. 資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信息資源管理工具,它采用( )實現目錄管理。A樹型目錄 B. 網絡型目錄 C. 交叉型目錄 D. 線性目錄12. 下列因素中,不會威脅數據安全的是()A. 硬盤驅動器損壞 B. 黑客入侵 C. 異地容災 D. 操作失誤13. 公元5世紀前,古希臘人使用Scyale棍子來保護信息安全,送信人先把一張紙條繞棍子一圈,然后把需要保護的信息寫在上面,接著打開紙后送給送信人,這種保護數據的方法屬于()A. 數據備份 B. 數據加密 C. 數據校驗 D. 異地容災14. 據Facebook財報表明,Facebook收入的97%來自廣告,廣告中89%來自智能廣告推送。智能廣告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廣告智能化生產、傳播、互動和反饋,精準匹配用戶生活場景、個性化滿足消費者生活信息需要的品牌傳播活動。關于數據、信息和知識的說法,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單純的數據“97%”或“89%”沒有意義B. 知識與信息一樣,都是可以共享和傳遞的C. 根據用戶的生活信息進行推送廣告,表明信息是可以加工處理的D. 虛假廣告中的數據無法由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表示15. 據Facebook財報表明,Facebook收入的97%來自廣告,廣告中89%來自智能廣告推送。智能廣告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廣告智能化生產、傳播、互動和反饋,精準匹配用戶生活場景、個性化滿足消費者生活信息需要的品牌傳播活動。關于材料中相關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智能廣告以大數據為基礎,更傾向全體用戶數據而不抽樣用戶數據B. 智能廣告在分析用戶瀏覽數據中不再強調數據因果關系,而注重數據的相關性C. 智能廣告在用戶瀏覽“朋友圈”時實時推薦的廣告是批處理計算的結果D. 智能廣告推送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存在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其中第16小題6分,第17小題14分,共20分)16. ASCII碼是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如圖所示為部分ASCII碼。ASCII值(十進制) 字符 ASCII值(十進制) 字符 ASCII值(十進制) 字符67 C 51 3 35 #68 D 52 4 36 $69 E 53 5 37 %70 F 54 6 38 &(1)在計算機中,字符轉換為“0”和“1”構成的8位編碼,則字符B的二進制編碼為____________(2)根據上表可知,字符“1”的十進制ASCII值是____________(3)小明設計了一種對字符的加密算法,對每一個ASCⅡ字符做+2操作,如字母“D”加密后的ACSII碼是70,即為“F”。則“A#”加密后的結果是____________17. 某型號的LED顯示屏中使用的16*16漢字字庫的漢字點陣。如圖所示,若白色像素記作“0”,黑色像素記作“1”,采用逐行記錄的辦法,可以實現“漢”字的字形的數字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模擬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一般要經過三個過程:_____→量化→______(2)如圖a所示,第一行共有16個像素,存儲和表示第一行數據需要________位二進制數(3)如圖a所示,第一行按自左向右的順序編碼成二進制數序列后,轉換成十六進制數為_______H(4)表示該字形的方法是_______(A.點陣方式 B.矢量方式)(5)如果該字庫中容納了5120個漢字,這個漢字字庫的容量為______KB。(6)結合上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多選,填字母)。A.每個像素使用一位二進制數表示B.該圖數字化后存儲需要30個字節C.這個漢字字形的編碼方案是ASCIID.最后一行的第一個字節和第二個字節編碼相同2024學年“南太湖”聯盟高一年級第一次聯考信息技術學科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答案】B2.【答案】D3.【答案】A4.【答案】A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解析】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其中第16小題6分,第17小題14分,共20分)16.【答案】 ①. 01000010 ②. 49 ③. “C%”17.【答案】 ①. 采樣 ②. 編碼 ③. 16 ④. 4008 ⑤. 點陣方式 ⑥. 160 ⑦. ADPAGE第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