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7課太 陽(蘇教版)四年級下01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總覽02探究新知03課堂練習(xí)04活動手冊05課堂總結(jié)06板書設(shè)計核心素養(yǎng)※知道像太陽這樣的天體叫恒星,了解太陽的概況。0102※知道太陽在一天中的高度變化規(guī)律和運動軌跡。03科學(xué)觀念04※了解太陽的概況。重點※用量角器測量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角。難點科學(xué)思維探究實踐態(tài)度責任※會用量角器測量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角。探究新知活動一 認識太陽1.太陽的基本特點太陽是一個自身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5500℃,內(nèi)部溫度可達1500萬 ℃。它的體積相當于130萬個地球那么大。天文學(xué)家把太陽這樣的星球稱為恒星。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探究新知太陽位于太陽系的中心,它的質(zhì)量占太陽系總質(zhì)量的99.86% ,其他天體都圍繞太陽公轉(zhuǎn)。同時太陽還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能夠自身發(fā)光的恒星。它所發(fā)出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著整個太陽系。探究新知太 陽探究新知計算陽光是什么時候從太陽發(fā)出的,用距離1.5億千米除以光速30萬千米/秒,等于500秒,將500秒換算一下約為8.33分鐘,所以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陽光大約是8.33分鐘前從太陽發(fā)出的。2.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的時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1.5億千米,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30萬千米/秒。算一算: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陽光是什么時候從太陽發(fā)出的 探究新知太陽系探究新知活動二 認識太陽高度角及其測量方法1.怎樣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陽的高度在一日內(nèi)的變化?探究新知(1)實物太陽高度角。(2)太陽高度角示意圖。探究新知(3)同一時刻陽光下不同物體的太陽高度角。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的任何物體,它們的太陽高度角都是相同的。探究新知2.用量角器測量太陽高度角。方法1:二人合作。實驗?zāi)康?測量太陽高度角。實驗材料:一根線、量角器。實驗步驟:(1)一名同學(xué)背對太陽站立。(2)在人影前端與頭頂之間拉直一根線。(3)測出這根線與地平面之間夾角的角度。探究新知實驗記錄:一日內(nèi),太陽位于上中天時,其高度達到最大值,稱為“正午太陽高度”。以正午太陽高度為對稱點,上午和下午的太陽高度呈軸對稱。如上午 9 點和下午 3 點的太陽高度相同,只是方向不同。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隨緯度和季節(jié)變化而有規(guī)律地變化。探究新知實驗分析:測量太陽高度角可以與時間建立聯(lián)系,中午12:00,太陽直射,輻射最強,這時的太陽高度角最大。同樣的,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陽高度角一樣, 都比中午的角度小,輻射也小一些,只是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有所不同。實驗結(jié)論:測得了太陽高度角的大小,我們就可以用這個角度來表示太陽的高度。探究新知方法2:立竿法。實驗材料:泡沫板、大頭釘、細線、木棍、筆、量角器。實驗步驟:(1)將泡沫板平鋪,確保陽光可以照射到,然后將木棍垂直固定在泡沫板一端。(2)將細線系在木棍的頂端。(3)用筆將木棍在陽光下產(chǎn)生的影子畫下來,然后拉直細線與影子的一端對齊,并用大頭釘固定。(4)用量角器測量細線與影子的夾角。探究新知實驗分析:細線與影子的夾角就是太陽高度角,不同時間點,測量的太陽高度角也不相同。通常早晚太陽高度角小,中午太陽高度角大。實驗結(jié)論:通過測量細線與影子的夾角可以得出太陽高度角。探究新知在陽光下測量太陽高度角探究新知地球、月球和太陽課堂練習(xí)1.[填空]地球上的光主要來自_________。2.[填空]陽光照射到地面上,陽光與地平面的夾角就是______________。3.[判斷]用太陽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陽的高度。( )4.[選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是一個自身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氣體星球B.太陽不是銀河系中的恒星C.太陽是離地球最遠的一顆恒星√太陽太陽高度角A課堂練習(xí)5. [選擇]下列關(guān)于太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太陽是光源B.太陽表面溫度很高C.太陽不能運動6. [簡答]說一說如何測量太陽高度角。C讓一名同學(xué)背對太陽站在陽光下,在人影前端與頭頂之間拉直一根線,測出這根線與地平面之間夾角的度數(shù),這里也可以用其他物體代替同學(xué)。(合理即可)活動手冊課堂總結(jié)本課通過閱讀資料,了解太陽是一顆自身能發(fā)光、發(fā)熱的氣體星球,是一顆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等概況。了解有些數(shù)據(jù)無法直接測量,但可以想辦法通過一些側(cè)面的方式去表示它,如無法直接測量太陽的高度,所以轉(zhuǎn)變以下想法,可以用角度來代表。這也提示了我們,在處理科學(xué)數(shù)據(jù)、科學(xué)計算等內(nèi)容時,要懂得變通。板書設(shè)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堂無憂】2.7太陽(蘇教版)24 張PPT+音視頻.pptx 在陽光下測量太陽高度角.mp4 地球、月球和太陽.mp4 太陽.mp4 太陽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