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半期期中練習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4.與中線相比,東線工程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地理試卷A.利用京杭運河輸水B.距離較短 C.城市密集 D.土質疏松一、選擇題 。(40 分) 5.從長遠看,節水比調水更重要。下列節水做法完全合理的一組是(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中國是自然資源大國,種類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讀 ①農業大水漫灌、自流灌溉②工業用水循環使用③種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④生活中一水多用圖,完成下面小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讀下圖“我國主要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自然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氣候資源 B.土地資源 C.森林資源 D.礦產資源2.圖中所示我國自然資源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煤炭資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B.耕地資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C.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上圖中國河流分布圖中,中國西北角有一條外流河的名稱是( )D.各類資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A.額爾齊斯河 B.塔里木河 C.珠江 D.黑龍江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部分線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上圖中河流分布圖中,水量最豐富的河流和汛期最長的兩條河流分別是( )A.黃河、海河 B.長江、珠江 C.長江、黃河 D.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山區地段的普通鐵路常采用圖所示的“燈泡”形迂回線路,隨著科技發展和提速的需要有些“燈泡”形線路被隧道和橋梁代替,實現了“裁彎取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中線和東線工程是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嚴重缺水的( )第 1頁 共 8頁 第 2頁 共 8頁{#{QQABBQaQogCgAgAAARgCUwXgCkOQkgCAASgGwFAMsAIASRFABAA=}#}A. B. C. D.13.下列選項中,關于我國民族的表述錯誤的是( )A.我國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特點8.圖中鐵路采用“燈泡”形迂回線路的影響因素是( ) B.壯族是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植被 C.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9.隨著科技發展和提速的需要,“燈泡”形線路被“裁彎取直”有利于( ) D.雪頓節是我國藏族的傳統節日①縮短里程②增加靈活性③提高速度④延長通行時間 地理界線兩側反映出區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讀甲、乙兩圖,完成下面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冰墩墩、雪容融分別是 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和冬殘奧會的吉祥物。其中冰墩墩是熊貓形象,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冰墩墩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對甲圖中我國地理界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線以東為非季風區 B.②線以西人口稠密10.冰墩墩的家鄉四川省的簡稱是( )C.③線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D.④線大致與我國 800mm年等降水量線吻合A.魯 B.瓊 C.蜀 D.青15.根據乙圖所示氣候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1.冬季四川與同緯度地區的長江中下游相比冬季更暖的原因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甲圖④線以北地區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季風因素C.地處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區農作物熟制一年兩熟到三熟2021 年 4 月 25 日至 2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要搞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秦嶺-淮河-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讀我國沿 106E 地形剖面圖(部分),完成下面小題。育,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下列省級輪廓圖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是( )第 3頁 共 8頁 第 4頁 共 8頁{#{QQABBQaQogCgAgAAARgCUwXgCkOQkgCAASgGwFAMsAIASRFABAA=}#}16.圖中丙所在的地形區是(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東南丘陵17.下列關于上圖四地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耕地類型為水田 B.乙地一月平均氣溫在 0℃以下C.丙地年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 D.丁地糧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麥為主18.下圖為我國人口增長示意圖,關于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20.我國紅葉最佳觀賞期的分布規律是( )A.北方早于南方 B.東部早于西部 C.平原早于山區 D.濕潤區早于干旱區二、綜合題(每空 2分,共 60分)21.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地勢特點是____。(2)我國地形多種多樣,以____、____面積所占比例大,平原僅占 12%。我國山區面A.新中國成立前,是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時期積廣大,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B.新中國成立后至 198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人口增長速度慢這一地形特點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C.總體上我國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小、但增長速度快是____。D.1980年以后,人口增長速度趨緩,主要是因為國家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A.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19.近 20年來,我國生育政策進行了多次動態調整,如下圖所示。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B.有利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C.有利于水稻種植業的發展 D.有利于農業進行大規模機械化(3)我國地勢第一、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A____——祁連山脈——B____(填山脈名稱)。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質②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 (4)我國山脈縱橫交織,其中部分山脈既是省區的分界線,又是地形區的分界線。山脈 C是____,③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主體位于陜西省南部與四川省北部交界處,它大致沿____方向延伸,長約 1500公里,像一道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障橫亙在我國東部。“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展現出一幅動人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的山林秋色圖,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歡用紅葉表達對秋色的贊美。下圖示意我國紅葉最佳觀賞 材料: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遠方的家》欄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別節目《邊期的時空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用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從廣西防城港市出發到遼寧丹東,順時針勾勒中國版圖。作為《邊疆行》的姊妹篇,大型系列特別節目《沿海行》采用車隊行進的方式,第 5頁 共 8頁 第 6頁 共 8頁{#{QQABBQaQogCgAgAAARgCUwXgCkOQkgCAASgGwFAMsAIASRFABAA=}#}從遼寧的丹東出發,沿中國海岸線按順時針方向,行進到廣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沿海行》 A.夏季流域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與《邊疆行》相呼應,完成沿中國大陸版圖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務。 B.上游濫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C.中游泥沙淤積及圍湖造田,使河流蓄洪能力下降D.干支流上的水電站很多,阻擋干流中的洪水下泄24.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出發,為充分發揮各地區優勢條件,我國制定了農產品主要產區建設規劃。左圖為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右圖為中國農產品主要產區建設規劃示意。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邊疆行》路線經過的省級行政區域中,在春分日最早迎來日出的是__________(簡稱),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_(全稱)。(2)我國陸上國界線長________萬多千米,通過《邊疆行》路線可看出我國有陸上鄰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共有__________個。(3)《沿海行》從遼寧的丹東出發,沿中國海岸線按順時針方向,行進到廣西防城港,此路線依次經過________、________、東海、________四個海域的海岸線。(4)《沿海行》經過的 A省級行政區域屬于________(溫度帶)、________(干濕地區)。(1)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從左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特點為:土地類型豐富,耕地比重____,23.長江和黃河哺育了兩岸眾多百姓,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難以利用的土地較多,后備耕地不足,地區分布不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基本國策。(2)秦嶺—淮河以南的主產區有長江流域主產區和____主產區;這里 1月平均氣溫大于____°C,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耕地以____為主,主要生產的糧食作物是水稻,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三熟。秦嶺—淮河以北的主產區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生產的糧食作物是____,受氣候限制,東北平原主產區大部分地區熟制為____(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 _________(地形區),b地為________水利樞紐,位于長江的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兩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共同之處是____________。(2)凌汛是指冰壩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的現象,圖中黃河干流 A、B、C三個河段在冬春時節會出現凌汛現象的是__________。長江流域夏季洪澇災害頻繁,原因有很多,下列哪一條不屬于其中原因_________。第 7頁 共 8頁 第 8頁 共 8頁{#{QQABBQaQogCgAgAAARgCUwXgCkOQkgCAASgGwFAMsAIASRFABAA=}#}八年級上半期期中練習地理答案選擇題1~5 DCBAC 6~10 ABADC 11~15 CCBDB 16~20 BCDDA綜合題(1)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山地 高原 A昆侖山 橫斷山秦嶺 東西方向(1)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2.2 7渤海 黃海 南海暖溫帶 半濕潤區(1)青藏高原 三峽 上 落差大,流速快A、C D(1)低(2)華南主產區 0 800 水田 小麥 一年一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岷東新區八年級上半期期中練習地理答案.docx 岷東新區八年級上半期期中練習地理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