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欽州市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月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25×2=50分)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反映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是( )A.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D.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面積廣大2.下列我國四大盆地中,位于圖中①區域的是( )A. B.C. D.3.當圖中箭頭④盛行時,我圖處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近年來,我國北方冬季頻繁發生沙塵暴,其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氣候驟變 D.亂占耕地5.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這一調水線路的水源地是( )A.三峽水庫 B.葛洲壩水庫 C.丹江口水庫 D.小浪底水庫6.讀圖,判斷土地利用類型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7.我國水資源供應相當緊張,缺水狀況日益嚴重,但在日常生活中浪費驚人,污染嚴重。對于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值得提倡的做法是( )A.洗衣多放洗滌劑B.淘米水澆花“一水多用”C.刷牙不關水龍頭 D.隨意丟棄未喝完的瓶裝水8.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風能 B.天然氣 C.草地 D.森林9.生活在北京的小葉對生活在武漢的小花說:“君住長江頭,我不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我們共飲長江水。”小葉飲到的長江水來自( )A.引黃入晉工程 B.南水北調工程 C.引灤入津工程 D.引黃濟青工程10.南水北調工程意義重大,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促進了南方和北方區域經濟協調發展B.有利于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問題C.緩解了南方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D.緩解了華北地區缺水的問題11.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森林資源 B.土地資源 C.礦產資源 D.氣候資源12.2014年12月12日,全長1432千米、歷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該工程從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每年可向豫、冀、京、津輸送水量95億立方米,這有利于( )A.減緩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 B.解決我國水資源總量不足C.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局面 D.提高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3.赤潮是( )環境污染的標志A.大氣 B.土壤 C.水體 D.固體廢棄物14.外出春游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把用過的礦泉水瓶等帶回家并送到廢品收購站B.采摘幾朵美麗的鮮花放在家中觀賞C.見到有人在景區刻畫姓名留念,主動前去制止D.遇有草地多走幾步繞過去觀光15.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的特點是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多C.東部多,西部少 D.東部少,西部多16.我國每年在南海、東海等海域實行“定期休漁”制度,目的為了A.發展海洋生態旅游B.提高淡水魚業產量C.修復海洋生態環境 D.避開臺風巨浪侵襲1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我國水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空間分布上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B.徑流年內季節分配不均,但年際變化不大C.黃淮海流域河流眾多,水土資源配合較為協調D.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的首要目的是發電18.我國著名的 鹽場和最大的漁場是A.長蘆鹽場、黃渤海漁場B.長蘆鹽場、舟山漁場C.布袋鹽場、北部灣漁場 D.鶯歌海鹽場、海南漁場由于氣候條件及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赤潮在我國的部分海域中時有發生,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及一些原生動物。當赤潮發生時,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體呈紅、紫等顏色,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9.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 )A.海水綜合治理差B.海水中浮游生物突發性繁殖C.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 D.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東南丘陵的紅壤進入海洋20.為防治赤潮的發生,下列哪一項措施不可取( )A.研制“無磷洗滌劑”B.及時打撈迅速生長的水藻C.用化學方法對污水進行處理后,再排放到江河中D.關閉生產洗滌劑的工廠讀漫畫《小魚的哀求》,回答下面小題。21.圖中反映了海洋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A.海洋災害頻繁B.近海漁業資源衰竭C.海洋污染加劇 D.發展養殖業過度22.有利于解決漫畫所示問題的措施是( )A.禁止魚產品上市B.治理海洋污染.C.植樹造林,調節氣候 D.實施“休漁期”制度海洋是人類發展的資源寶庫,保護我們的“藍色國土”需要實施綜合管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下列對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措施中,錯誤的是( )A.加大海洋漁業資源捕撈力度B.加快南海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C.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D.嚴禁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海洋24.我國海洋總污染量的大部分來自陸地,占總污染量的( )A.20% B.35% C.55% D.80%25.下列我國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行之有效的措施是①制止侵海、占海的開發行為②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③鼓勵開發淺海、灘涂④取消伏季休漁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二、綜合題(共50分)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黃的關鍵在于治沙。讀黃河各河段含沙量變化圖(圖1)及黃河水轉化為生活飲用水流程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1分析黃河含沙量劇增的河段是 水文站至 水文站之間,該河段含沙量劇增的原因是 。(2)據圖2分析黃河水凈化成生活飲用水的各環節中主要目的為去除泥沙的環節是 和 。(3)綜合簡析黃河含沙量大給下游地區帶來的危害。(4)治理黃河含沙量大的問題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7.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1)兩幅漫畫反映我國水資源利用中存在的 和 問題。(2)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 ;降水多的季節是 。(3)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是西北和 。(4)我國水資源現狀:我國水資源 ,利用率 ,浪費驚人,工農業用水量大, 嚴重。(5) 、 是我國解決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節約用水措施:農業上要改變灌溉方式,推廣 、 ;改變作物品種,種植耐旱蓄水少的作物;減少 、化肥等的使用。工業:用水 使用,降低生產耗水提高利用率,污水要經處理, 排放。28.我國海洋資源分布不均、開發力度及政策不同,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在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沿海各地區發展很不平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材料一 如左圖材料二 我國經濟對海洋資源、海洋空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上海、江蘇、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建成或正計劃籌建海上風電場(右圖)。 (1)分析材料一,海洋產業分布不均,集中程度最高的兩大海洋產業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運輸業是長三角地區的優勢海洋產業,試分析原因。 (3)試分析上海、江蘇、廣東等沿海發達省市建設海上風電場的區位優勢。 (4)簡述中國沿海省市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29.下圖反映了我國某地農村生活能源構成情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生活能源構成的突出特點是什么?(2)這種能源構成引發的環境問題是什么?(3)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有哪些?30.讀圖,分析漫畫“所剩無幾”,回答下列問題(1)這幅漫畫“所剩無幾”反映了當前人類所面臨的 問題。(2)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3)解決該問題的途徑是 , 。(4)從社會因素分析我國人口過多的原因是 , 。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B C C B B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B B C A B C D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A D A26.(1) 頭道拐 潼關 途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2) 投放絮凝劑,使含沙的雜質凝絮沉淀 過濾絮狀沉淀物(3)黃河下游地勢平坦、流速逐漸減緩,挾帶的泥沙大量沉積,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夏季易決堤造成洪澇災害。(4)生物措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措施:打壩淤地、緩坡修建梯田、加固河堤等。27.(1) 浪費 污染(2) 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季節(3)華北(4) 相對短缺 低 水污染(5) 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噴灌 滴灌 農藥 循環 達標28.(1)海鹽業;海洋礦業(2)海洋交通運輸業﹣﹣長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對外貿易額大;海洋船舶工業﹣﹣長三角地區海洋交通運輸業發達,船舶市場需求量大;工業基礎好,能滿足發展船舶工業的需要(3)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海岸線長,多寬闊淺灘;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沿海省市經濟發達,電力需求量大;(4)①發展新興海洋產業,優化海洋產業結構.②提升海洋資源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③加強科技研發、提高海洋產業科技競爭力.④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縮小沿海地區差異.⑤加強海洋資源環境的整治與保護. 29.(1)以生物能為主要生活能源(2)破壞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稈不能還田,減少土地有機肥供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3)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類型的能源,如沼氣、太陽能等;大力建設薪炭林;提高能源利用率。30.(1)資源匱乏(2)世界上的人口增長的過快、過多(3) 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資源 實行人口的計劃生育政策(4) 社會經濟的發展 醫療條件的改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