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湖南省漣源市部分學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為緩解車流過境的弊端,大城市往往有環城高速公路。下圖示意大城市機場與環城高速公路相對位置關系的四種不同模式。完成下面小題。1. 中心城區抵達機場最為便捷的模式是( )A. 邊緣連通式 B. 穿心直連式 C. 邊緣放射式 D. 內置外聯式2. 邊緣連通式可能帶來的主要問題是( )A. 機場與中心城區較割裂 B. 機場交通方式單一C. 機場交通與長途交通混行 D. 抵離機場方向受限3. 為密切中心城區和機場之間的聯系,建議完善大城市中心城區與機場之間的( )A. 高速鐵路 B. 普通站距地鐵 C. 長途大巴 D. 大站距輕軌四川自貢被譽為“中國燈城”,其燈會經歷了民俗活動—夜游經濟—文化“走出去”的發展之路。近年來,自貢燈會運用多種現代化技術,不斷創新主題,培育燈展品牌,并出口以彩燈為“主角”的文化產品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也出現了燈展產品不斷被模仿的現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 近年來,自貢發展迅速的特色產業是( )A. 燈具產銷 B. 服務貿易 C. 文旅創意 D. 燈具研發5. 自貢燈會運用現代化技術不斷創新主題,主要目的是( )A. 創新體驗場景 B. 提升產業競爭力 C. 推廣新興技術 D. 擴大服務范圍6. 為助力自貢燈會產品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最需( )A. 保護知識產權 B. 推廣展覽銷售 C. 完善金融保險 D. 優化專業物流下圖為浙江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某日正午時拍攝的教學樓走廊照片。該小組發現,10月25日正午時陽光開始透過玻璃窗照進教室。完成下面小題。7. 該教學樓的走向為()A. 東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東南-西北走向 D. 西南-東北走向8. 一年中正午陽光可以照進教室時間約為()A. 3個月 B. 4個月 C. 5個月 D. 6個月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在單位時間里、單位體積內水平方向輻合進來或輻散出去的水汽量(單位:克/秒·厘米 ·百帕),其中正值表示水汽輻散,負值表示水汽輻合。下圖為某年8月2日14:00(北京時間)沿112.58°E水汽通量散度等值線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9. 推斷該日14:00控制甲地區的天氣系統是()A冷鋒 B. 暖鋒 C. 氣旋 D. 反氣旋10. 圖示天氣狀況對甲地區的影響是()A. 緩解伏旱旱情 B. 形成沙塵暴 C. 延長光照時間 D. 減少地質災害尾閭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是河海交互作用的焦點區域,受徑流水沙、海洋動力以及人類活動等影響。自然狀態下,黃河尾閭河道頻繁擺動、出漢、改道,遵循“淤積漫流、延伸歸一、分汊擺動、改道行河”4個環節的循環演變規律。2002年開始的黃河調水調沙改變了進入黃河口的水沙條件,顯著影響了尾閭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區的地貌變化。下圖示意2001~2017年黃河尾閭河年沖淤量及累積沖淤量變化(注:沖淤量=淤積量—沖刷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 2001~2005年尾閭河河床( )A. 持續沖刷 B. 持續淤積 C. 逐年降低 D. 總體降低12. 在圖示期間黃河調水調沙對尾闖河道影響是( )A. 淤積液 B. 延伸歸一 C. 分澀擺動 D. 改道行河13. 隨著時間推移,累積沖淤量曲線變緩的原因是( )A. 流量減少 B. 流速變慢 C. 河床粗化 D. 河床落差變小磚紅壤發育在熱帶雨林或季雨林環境下;赤紅壤發育在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環境下;黃壤發育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環境下,分布在多云霧、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下圖為海南島地形圖,下表為海南島吊羅山、七指嶺、五指山的土壤樣地基本情況統計表。據此完成下列小題。最高峰海拔(m) 樣地海拔(m) 土壤有機碳質量分數(g/kg) 坡度(°) 土壤類型吊羅山 1499 96—234 61.8 5—21 山地黃壤、赤紅壤、磚紅壤七指嶺 1107 145—161 62.8 8—20 山地黃壤、赤紅壤、磚紅壤五指山 1867 636—711 96.58 17—35 山地黃壤、赤紅壤、磚紅壤14. 圖中區域山麓地帶性土壤類型與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 黃壤,葉片可分泌芳香油 B. 磚紅壤,樹干粗大、狀如紡錘C. 磚紅壤,根系發達、多板狀根 D. 黃壤,葉片呈紙質、秋季凋落15. 圖中區域出現黃壤的根本影響因素是( )A. 植被 B. 地形 C. 緯度 D. 大氣環流16. 五指山土壤有機碳質量分數高于七指嶺與吊羅山,其原因主要有( )①垂直帶譜更完整,層間植物更豐富 ②植被郁閉度更大,凋落物更豐富③地勢陡峭,淋溶作用更強 ④可進入性好,受人為因素干擾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冬半年,英國常會遭受多場風暴。某年10月25日至30日,英國遭受風暴侵襲,南部海岸地帶遭到嚴重破壞。圖示意當年10月27日該區域局部區域海平面氣壓分布(單位:hPa)。(1)描述該區域60°N以南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特點。(2)分析冬半年圖示區域多強氣旋活動的原因。(3)說明之后幾日圖中氣旋東移過程中,甲地風向、風力的變化。(4)指出英國南部海岸地帶防御風暴可采取的工程與生態措施。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長江武漢城區段兩岸由濱江平原和一系列對峙磯頭(龜山—蛇山,青山—湛家磯等)構成。由于磯頭形成的“卡口”約束,河道平面形態呈寬窄相間的“藕節狀”。明清時期以來,長江武漢城區江段的河道形態有了較大變化:左岸變化較小,右岸經歷河—洲—湖—陸的演化,形成武昌北濱江平原。下圖示意長江武漢城區江段明清時期以來的演化。(1)從河流差異侵蝕的角度,分析長江武漢城區段河道平面形態呈“藕節狀”的原因。(2)分析漢江三角洲利于泥沙沉積的環境條件。(3)簡述武昌北濱江平原形成過程。(4)推測磯頭對古代沿江居民生產生活的有利影響。1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羅望子喜光、抗旱、耐瘠,發達的根系能適應各類土壤,成林迅速,果實味道偏酸。20世紀90年代,元謀縣某河谷坡地退化嚴重,引種羅望子后,坡地退化得以緩解。為提升羅望子的產量和品質,科研人員對原羅望子林(林地A)部分果樹進行嫁接(林地B)。下表為兩林地的差異。下圖為元謀縣位置示意圖。林地類型 樹齡(年) 密度(株·hm-2) 樹高(m) 地徑(cm) 冠幅(m×m) 土壤有機質含量(%)林地A 15 255 7.72 31.4 6.4×7.1 0.92林地B 15 210 3.50 25.6 2.9×3.2 0.33(1)根據羅望子習性,推測該河谷坡地的自然環境特征。(2)與林地A相比,解釋林地B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的原因。(3)當地計劃擴大嫁接林規模,你是否贊同并說明理由。湖南省漣源市部分學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答案】1. B2. C3. D【答案】4. C5. B6. A【答案】7. D8. B【答案】9. C10. A【答案】11. D12. B13. C【答案】14. C15. B16. A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答案】(1)氣壓值東部高西部低;氣壓梯度東部小西部大;西南部有一強低壓中心,氣壓梯度最大。(2)位于中緯度地區,冬季南北溫差大,西風勢力強;冬季南下的極地強冷空氣勢力強;南下強冷空氣與盛行西風相遇,冷暖氣團激烈交鋒,(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旋轉)易形成氣旋;位于大西洋東岸,附近海域暖流勢力較強,(海氣溫差大,)使氣旋勢力進一步增強。(3)隨氣旋中心東移,甲地)風向逐漸由東(南)風轉為東北風,再轉為西(北)風;風力先增強,再減弱。(4)修建和加固海堤;修建海岸防護林帶。18.【答案】(1)磯頭由基巖構成,不易被侵蝕(側蝕),河道較窄;濱江平原由泥沙堆積形成,在側蝕作用下,河道展寬;一系列對峙磯頭和濱江平原相間分布使得長江武漢城區段河道平面,形態呈“藕節狀”。(2)漢江匯入長江,受長江干流的頂托作用,泥沙大量淤積;位于長江干流開闊的河段(或干流流出磯頭河段,河流展寬),泥沙易淤積;位于河流左岸(凸岸),流速較緩,泥沙易淤積。(3)長江武漢段江面寬闊,河道沙洲發育,形成多分漢河道;沙洲不斷合并,面積擴大,不斷向岸靠攏,形成單分漢河道;右漢入口處堵塞,沙洲與陸地相連,形成濱江平原。(4)洪水期,磯頭能引導水流向江河中心,保護河岸,減少水患;向江中突出,多堅硬陡峭巖石,可用以監測長江水位;附近形成回水區,營養物質沉積,利于魚類生存,增加漁獲;磯頭附近水域較深,適合建碼頭;地勢高,視野好,適合建設觀景亭臺樓閣和軍事關隘。19.【答案】(1)羅望子喜光、抗旱、發達的根系,可推測該地光熱充足、降水少、氣候干旱、植被稀疏、地下水理藏深;羅望子耐瘠,可推測土壤貧瘠、坡度較大。(2)干旱、高溫環境土壤有機質積累少;林地B林木密度較低,果樹地徑、冠幅小,為土壤提供的有機質較少;裸地面積較大,有機質流失多。(3)贊同。理由:嫁接后質優高產,經濟效益高;可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嫁接后的樹高更低,有利于采摘和維護。 不贊同。理由:嫁接后土壤有機質下降,若大力推廣可能加劇土地退化;密度降低,林地的生態功能下降,生態環境壓力增大。PAGE第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