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第1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第2課時 核外電子排布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學習任務一 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學習任務二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學習任務一 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課前自主預習】1.不同電子層的表示及能量關系各電子層 由內到外 電子層數 1 2 3 4 5 6 7字母代號離核遠近 由____到____ 能量高低 由____到____ 近遠低高2.核外電子排布規律(1)能量規律核外電子由內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漸______的電子層里,即按 順序排列。升高(2)數量規律①各電子層最多容納_____個電子( 代表電子層數)。②最外層所能容納的電子不超過___個(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③次外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不超過____個。8183.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結構示意圖用小圓圈和圓圈內的符號及數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各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以鈉原子為例:(2)離子結構示意圖①一般金屬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層所有電子變為離子時,電子層數減少一層,形成與上一周期的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電子層數相同,每層上所排的電子數也相同)。如 。②一般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得電子形成簡單離子時,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如 。[特別提醒](1)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須同時滿足各項要求。(2)最外層電子數排滿8個( 為2個)形成穩定結構,不易得失電子,化學性質穩定。(3)最外層電子數較少的 ,一般易失去電子達到穩定結構,表現出金屬性;最外層電子數較多的 ,一般易得到電子,表現出非金屬性。4.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1)化合價表示的是原子之間互相化合時原子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移的數目,也可以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________時表現出的一種性質。化合物(2)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的關系稀有氣體元素 金屬元素 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 ___( 為2) 一般______4 一般___________4得失電子能力 既不易得電子 也不易失電子 易______ 電子 一般易______電子化合價 0價 0價和____價 一般為0價和負價,有的也顯正價構成的簡單離子 不能形成簡單離子 ____離子 一般為____離子8小于大于或等于失去得到正陽陰【情境問題思考】通過以上對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的學習,請同學們嘗試思考解決以下問題。問題一: 將 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寫成 對嗎?為什么?提示:不對,層沒有填滿,只有排滿層才能排 層,正確的寫法為 。問題二: 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微?;瘜W性質一定相同嗎?提示: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微?;瘜W性質不一定相同,如同位素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而與、與 的化學性質不同。問題三: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1的元素是否一定為金屬元素?提示: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依據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劃分只是一般規律,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如氫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但為非金屬元素;鉍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5,但 為金屬元素。問題四: 核外電子一定排滿層才排 層嗎?提示:電子不一定排滿層才排層,如和 的核外電子排布分別為、 。【核心知識講解】號元素中幾種特殊的原子結構原子結構的特點 元素符號最外層電子數為1的原子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 (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3倍)的原子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 、內層電子總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 、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 、、電子層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2倍的原子 、C、【知識遷移應用】例1 [2024·廣東深大附中月考] 某微粒 的結構示意圖如圖,關于該微粒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一定不屬于稀有氣體B. 可能是陰離子C. 一定不大于8D.物質A在水溶液中可電離出 ,則A一定屬于鹽類√[解析] 質子數是17,一定是氯元素, 一定不屬于稀有氣體,A正確;若 ,則表示陰離子氯離子,B正確;質子數是17,一定是氯元素,氯元素的最低價是價,所以等于7或8,即 一定不大于8,C正確;物質A在水溶液中可電離出 ,則A不一定屬于鹽類,如氯化氫溶于水也電離出氯離子,D錯誤。例2 已知A、B、C、D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四種不同微粒。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1)如果A、B、C、D均是10電子的微粒,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D的化學式為_____。(或)(2)如果A和C是18電子的微粒,B和D是10電子的微粒,寫出一種A與B在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或)[解析] 本題考查常見10電子、18電子的微粒間的轉化關系。在熟悉10電子、18電子的常見微粒的基礎上,觀察框圖,容易想到的反應,其次應聯想到,再聯想到 或或 。[方法規律] 推斷和 微粒的思維模型(1)“10電子”微粒(2)“18電子”微粒學習任務二 原子結構與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課前自主預習】1.實驗探究鈉、鎂、鉀元素原子的失電子能力(1)實驗探究鈉、鉀與水的反應鈉 鉀實驗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鈉 鉀實驗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 熔化成閃亮的小球,在 水面上四處游動,發出“嘶 嘶”聲,逐漸消失,溶液變紅 比鈉與水反應更劇烈,反應放出的熱可使生成的氣體燃燒,并伴有輕微的爆炸,溶液變紅結論 鉀的化學性質比鈉的更活潑,失電子能力:________(2)實驗探究鈉、鎂與水的反應鈉 鎂實驗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 反應劇烈,溶液變紅 色 反應現象不明顯,溶液變淺粉色實驗結論 失電子能力:_________2.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影響因素(1)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核電荷數和電子層數均有關系。(2)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則電子層數越多,最外層電子離核越遠,原子越易失電子、越難得電子。(3)若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則核電荷數越大,最外層電子離核越近,原子越難失電子、越容易得電子。【實驗活動探究】問題一: 通過前面的實驗探究我們總結了影響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因素,試分析說明硫、氯兩種元素中,哪種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提示: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最外層電子離核越近,原子越易得電子,故氯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強。問題二: 從原子結構的角度解釋金屬鈉和金屬鋁中,哪一種金屬更容易與氯氣反應 提示:鈉原子與鋁原子電子層數相同,鈉原子核電荷數比鋁原子少,鈉原子最外層電子離核較遠,容易失去,即鈉原子的失電子能力比鋁原子強,因此鈉更容易與氯氣反應。問題三: 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大小與元素金屬性強弱有何關系 提示: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的強弱能體現元素金屬性的強弱,原子易失電子,元素的金屬性強;原子難失電子,元素的金屬性弱。【核心知識講解】1.原子結構對元素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影響2.元素性質與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的關系原子得失 電子數目 元素的非金屬性、金屬 性 元素單質的活潑性元素原子得失 電子能力 沒有 直接關系 相對應,越易失去 電子,元素的金屬性越 強;越易得電子,元素 的非金屬性越強 兩個不同概念,變化規律基本相符,但有特例。如非金屬性: ,但活潑性:【知識遷移應用】例3 原子序數為 的元素,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逐漸減小的是( )第3 周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電子層數和最外層電子數 B.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C.原子失電子能力 D.原子得電子能力√[解析] 號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均為3層,最外層電子數從1增加到7,故A錯誤;電子層數相同時,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逐漸增強,故B錯誤;電子層數相同時,隨著核電荷數遞增,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故C正確;電子層數相同時,隨著核電荷數遞增,原子最外層電子離核越近,越容易得電子,得電子能力增強,故D錯誤。例4 [2024·福建三明一中月考] 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金屬元素失電子能力強弱判斷依據的是( )A.比較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難易程度B.比較金屬單質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量C.比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D.比較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解析] 金屬單質與水反應置換出氫氣越容易,金屬性越強,A正確;金屬單質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越容易,金屬性越強,B錯誤;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越強,C正確;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越靠前,金屬性越強,D正確。√[易錯警示](1)陽離子是原子通過失去一定數目的電子形成的,陰離子是原子通過得到一定數目的電子形成的,但原子核均不變。(2)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時,既不易得電子,也不易失電子,不易形成離子。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 )×[解析] 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遠的區域內運動。(2)某原子層電子數一定為 層電子數的4倍( )×[解析] 層不一定排滿。(3)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解析] 硫元素的非金屬性比氧元素的非金屬性弱。(4)相同物質的量的鋁原子失電子的數目多于鎂原子,故鋁的金屬性更強( )×[解析] 金屬性與失電子的個數無關,與難易程度有關。(5)非金屬元素原子不能形成簡單的陽離子( )×[解析] 某些非金屬元素原子能形成簡單的陽離子,如 。(6)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 )×[解析] 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屬元素,如氦元素。2.[2024·福建廈門二中月考]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 層的電子數是 層電子數的2倍,則該元素的符號是( )A. B. C. D.[解析] 根據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可知, 層排滿2個電子后再排層,層需排滿8個電子后再排層,層的電子數是 層電子數的2倍,即層電子數為4,則該元素的核外電子數是 ,即原子序數為14,該元素是 元素,故選B。√3.下列元素中,失電子能力最強的元素是( )A. B. C. D.[解析] 、、、 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隨核電荷數遞增,原子核外電子層數增加,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故失電子能力最強的是 元素,A正確。√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某單核微粒的核外電子排布如圖所示,則該微粒一定是氬原子B.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屬元素C.與 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和電子數D.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電子成為陽離子√[解析] 該微粒不一定是原子,如時為氯離子, 時為鉀離子,A錯誤;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但 不是金屬元素,B錯誤;與 所含質子數均為11,電子數均為10,C正確;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為C元素,C原子既不容易失電子也不容易得電子,D錯誤。5.觀察下列A、B、C、D、 五種微粒(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回答有關問題。(1)電子層結構相同的是_____(填寫字母代號,下同),性質最穩定的是___,最容易失去電子的是___,最容易得到電子的是___。CDA[解析] 電子層結構相同,即電子層數和各個電子層上的電子數目都相同。、、都具有穩定的電子層結構,但最穩定的是 。(2)可直接相互結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可經過得失電子后再相互結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______。[解析] 陽離子與陰離子可直接相互結合形成化合物;活潑金屬元素的原子與活潑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經過得失電子后可相互結合形成化合物。(3)在核電荷數為 的元素原子中,列舉兩個與B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寫出離子的符號:_________。、[解析] 在核電荷數為的元素原子中, 原子核外共有7個電子,其中最外層上有5個,原子得到3個電子后形成 ,與B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原子核外共有9個電子,其中最外層上有7個, 原子得到1個電子后形成 ,與B的電子層結構相同。1.下列關于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電子總是優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電子層里B.每個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代表電子層數C.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D.的層電子數是 層電子數的3倍[解析] 的電子層結構與原子相同,層有8個電子, 層有2個電子,故的層電子數是 層電子數的4倍,D錯誤。√2.某原子的第 電子層,當它屬于最外電子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與第 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相同;當它屬于次外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比第 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多10個。則此電子層是( )A.層 B.層 C.層 D. 層[解析] 由題可知,層不是 層,所以當其為最外層時,最多所容納電子數為8,則層能容納的電子數最多為8,為層;通過 為次外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比層多10,可進一步驗證層為層,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 ,答案選C。√3.今有甲、乙、丙、丁四種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金屬元素,它的原子核外、 層電子數之和等于、 層電子數之和;丙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焰色都顯黃色,氫氣在丁元素單質中燃燒火焰呈蒼白色。試推斷并寫出甲、乙、丙、丁四種元素的名稱和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氧元素,乙:鈣元素,丙:鈉元素,丁:氯元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