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地理試題考生注意:1.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2.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 0.5 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 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 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 非選擇題請用直徑 0. 5 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 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 本試卷主要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以前,主要通過測定出海船只帶回的海水樣本,來了解某個海域的鹽度。后來,在海洋 調查中逐步使用了浮標技術。1998—2015 年,科學家建立了 Argo 全球海洋觀測網。Argo 由 3 000 多個受衛星跟蹤的自動探測浮標組成,其中我國有 170 多個。該觀測網能夠廣泛收集世界 海洋溫度和鹽度的信息,觀測范圍自海面到水深 2000 米。2011 年發射的“水瓶座 ”衛星,對 世界海洋鹽度每周掃描一次,并分析大洋環流等信息。“水瓶座 ”衛星兩個月所獲得的觀測數 據,相當于調查船和浮標 125 年所能獲得的信息量。據此完成 1~2 題。1. 與傳統海洋調查技術相比,全球海洋觀測網①觀測范圍大 ②獲取數據量大 ③成本低、效益大 ④獲取信息的周期長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2. 根據全球海洋觀測網的數據分析,得知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是紅海,鹽度最低的海域是波 羅的海。運用水循環原理分析,與這兩個海域鹽度相關性不大的是A. 徑流 B. 蒸發C. 降水 D. 水汽輸送(~)2023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8 日,第 31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中國成都舉辦。頂著烈 日與近 40 攝氏度的高溫,記者走進成都大運會運動員村生活服務中心,感到陣陣清涼爽快。 原來,成都大運村生活服務中心的“風之谷 ”,利用傳統建筑“冷巷 ”原理降溫,不需要空調, 而且一年能省電 70000 度。冷巷是嶺南傳統庭院的精髓體現,其特點是“高墻窄巷 ”,僅容 13 人并排通行。夏季晴朗的白天,冷巷有利于兩側建筑院落的通風降溫,這種現象被稱為 “冷巷效應 ”。據此完成 3~4 題。3. 運動會舉辦期間,成都日落太陽方位及其變化是A. 西北逐漸偏南 B. 西北逐漸偏北C. 西南逐漸偏北 D. 西南逐漸偏南4. 結合熱力環流原理,下列關于“冷巷效應 ”的形成過程,說法合理的是①夏季晴朗的白天,受太陽照射的面積小、時間短、溫度較低②巷子與其兩側建筑院落存在溫差,形成環流③夜晚,高墻之間狹窄巷道溫度較高,利于空氣流通,從而達到通風的效果④巷子較窄,氣流經過時風速會增大,從而達到通風效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相對濕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條件下飽和水汽壓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圖示意我國 某城市某日氣溫和相對濕度的變化。據此完成 5~7 題。5、.該城市最可能位于A.沈陽 B.北京 C.烏魯木齊 D.貴陽 6、.氣溫升高時相對濕度減小的原因是A.實際水汽壓增大,飽和水汽壓減小B.實際水汽壓增大,飽和水汽壓增大得更多C.實際水汽壓減小,飽和水汽壓增大D.實際水汽壓減小,飽和水汽壓減小得更多7、.據圖推測:若下墊面自然條件相似,與該市城區相比,郊區的平均相對濕度A.夏季低、冬季高 B.夏季高、冬季低C.夏季、冬季均高 D.夏季、冬季均低雪嶺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高大針葉樹種,蒼勁挺拔、四季青翠,75%生長在天山偏北坡, 在 4000 多萬年前由青藏高原遷徙而來。樺樹、楊樹等落葉闊葉樹是天山當地的先鋒樹種,成林后 逐漸被雪嶺云杉取代,演變成雪嶺云杉林。據此完成 8~10 題。8. 推測雪嶺云杉林分布環境的水熱特點是A. 冷濕 B. 冷干 C. 暖濕 D. 暖干9. 雪嶺云杉不能成為當地的先鋒樹種,推測可能是因為其幼苗不耐A. 大風 B. 貧瘠 C. 強光 D. 鹽堿10. 天山當地落葉闊葉樹成林后逐漸演替成雪嶺云杉林,說明雪嶺云杉比樺樹、楊樹等落葉闊葉 樹種A. 生長快 B. 高度高 C. 葉片多 D. 樹干粗尼亞加拉瀑布誕生于劉易斯頓,基巖由兩部分組成(羅克港白X 巖和羅切斯特 Y 巖)。瀑布平均 每年后退 1~1. 5 米,是世界上“行走 ”最快的瀑布,且在后退過程中,落差一直保持穩定。下圖 示意尼亞加拉瀑布地質縱剖面及周邊區域。據此完成 11~13 題。11. 尼亞加拉瀑布基巖類型最可能是A. 噴出巖 B. 侵入巖 C. 變質巖 D. 沉積巖12. 推測尼亞加拉瀑布的誕生是由于A. 湖水下降 B. 斷層活動C. 火山噴發 D. 冰川堆積13. 瀑布“行走 ”體現的外力作用是A. 流水沉積 B. 溯源侵蝕C. 側向侵蝕 D. 物理風化我國傳統上把二十四節氣的“立秋 ”作為秋季的起點,但立秋后常出現連日晴朗、短期炎熱 天氣, 民間稱之為“秋老虎 ”。如圖示意 1991—2020 年“立秋 ”后浙江省年平均高溫天數分 布,據此完成 14~15 題。14. 圖中“秋老虎 ”的天數地域分布總體上 ( )A. 南多北少,氣旋活動頻繁 B. 沿海多內陸少,城市熱島影響顯著C. 北多南少,反氣旋影響大 D. 內陸多沿海少,海陸分布影響明顯15. “秋老虎 ”的形成與副高的南移減弱關系密切,影響浙江省“秋老虎 ”的天數南北差異 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貌 B. 海陸位置 C. 大氣環流 D. 地理緯度二、非選擇題 (55 分)1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 分)鋰是一種重要的新型戰略資源,是制造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全球鋰礦集中分布在玻利 維亞、阿根廷和智利構成的“鋰三角 ”地區。地質時期,“鋰三角 ”地區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伴隨安第斯山脈的隆起,該地區與海洋分離。“鋰三角 ”周邊山區富鋰巖石分布廣, 由于地 形變化導致氣候變化,該地區逐漸形成眾多富鋰鹽湖、鹽沼。 目前“鋰三角 ”地區是全球礦 業公司投資的熱點地區。下圖為南美洲鋰三角地區示意圖。(1) 請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鋰三角 ”地區富鋰鹽湖、鹽沼形成過程。 (8 分)(2) 簡析目前“鋰三角 ”地區是全球礦業公司投資熱點地區的原因。 (6 分)(3)請為“鋰三角 ”地區鹽湖鋰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議。 (6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大中山和菌王山都位于云南省南華縣,是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組成部分。大中 山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林下菌種豐富,而相鄰的菌王山上則是樹種相對單一的松林,林 下松茸(秋季生于松林或針闊混交林下)產量很大,其他茵種難覓蹤跡。下圖示意南華縣地理 位置。(1) 說明有利于大中山豐富菌種形成的環境優勢。 (6 分)(2) 菌王山與大中山相鄰,但菌種卻相對單一,推測其原因。 (4 分)(3)野生菌很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指出人類可能危害野生菌生存的行為。 (6 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 分)材料一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城西南 40 千米處,有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 公園——吉林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亦是吉林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公園內,大地的 皮膚裸露褶皺,主體呈灰黃色,大小峰群林立,形態萬千。泥林的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質,土體中鹽堿物質含量較高,這種土的黏結性較強,在 干燥的環境下土質緊實,但抗水性較弱。泥林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大布蘇湖東岸的湖積二 級階地上。材料二 大布蘇湖是我國東部地區極為罕見的鹽水湖,pH 常年在 10 以上,湖內幾乎沒 有魚類生存,但多樣的植物和成群的候鳥還是頑強地在這里生長和棲息。大布蘇湖區域是 松嫩平原的最低洼處,最低處海拔只有 119. 8 米,屬于閉流湖泊,當地年降水量 400 毫米, 年蒸發量 1000 毫米。早期,大布蘇湖周邊出現了鹽堿加工業,產品遠銷河南、山東和俄羅 斯遠東地區; 1976 年, 由國家投資在湖北岸建立了大布蘇化工廠,年產純堿 3000 噸。圖 1 為乾安泥林地貌景觀圖; 圖 2 為大蘇布湖的地形剖面圖(1) 說明乾安泥林地貌景觀的形成過程。 (8 分)(2) 過去在特定的季節,人們可從湖底打撈出含量高達 80%的堿,請推測打撈的特定季節 并說出你的理由。 (6 分)(3) 有人建議當地擴大鹽堿加工規模,你是否贊同,請說出觀點并說明理由。 (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