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政治15天快速提分班講義 第一天 經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政治15天快速提分班講義 第一天 經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資源簡介

第一天 經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一、計算
1.價值量的決定
價值: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價值量=勞動量
無差別=所有的勞動都可以換算成同樣的勞動
同樣的勞動,時間越長,勞動量越多
勞動時間是衡量勞動量多小的標準
如果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價值
A企業 4小時 賣4塊
B企業 2小時 賣2塊
C企業 8小時 賣8塊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使用價值量=數量
假設一天工作8小時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4小時/個,數量2個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小時/個,數量4個
A企業個別勞動時間4小時/個,數量2個
B企業個別勞動時間2小時/個,數量4個
所有的勞動時間都與數量成反比
價值總量=單價X數量
一天工作八小時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4小時/個,賣4塊
價值=4塊,數量=2個,總價=8塊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小時/個,賣2塊
價值=2塊,數量=4個,總價=8塊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總價無關(不變)
A企業個別勞動時間2小時/個
價值總量=4塊X4個=16塊
B企業個別勞動時間8小時/個
價值總量=4塊X1個=4塊
個別勞動時間與價值總量反比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價值量正比,數量反比,總價無關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反比
當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下降
價值量下降,數量提高,總價無關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反比,與數量正比,總價無關
個別勞動時間與價值量無關,與數量反比,與總價反比
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個別勞動時間反比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
個別勞動時間下降
價值不變,數量提高,總價提高
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無關,數量正比,總價正比
價值量決定
計算題:正比乘,反比除,提高加,降低減
例題一:2010年某企業的生產條件處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其單位產品的價值量為132元,產量為10萬件。如果2011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而全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該企業2011年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為:
A.1452萬元 B.1320萬元
C.1210萬元 D.1100萬元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反比
132 ÷(1+20%)=110
個別勞動時間與數量正比
10萬X(1+10%)=11萬
總量=單價X數量=1210
例題二:2010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8小時,價值80元,全社會A商品的產量為10萬件。如果2011年生產一件A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4小時,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會總產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價值總量分別是:
A.10萬件、80元、800萬元
B.10萬件、40元、400萬元
C.20萬件、80元、1600 萬元
D.20萬件、40元、800萬元
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正比
8小時=80元,4小時=40元
全社會產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反比
8小時10萬,4小時20萬
價值總量=單價X數量=800萬
例題三:某小企業2008年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8元,產量為10萬件,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6元。如果該企業2009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該企業2009年甲種商品的銷售收入與2008年相比
A.增加8萬元 B.增加6萬元
C.減少14萬元 D.不變
2008年銷售收入=單價X數量
6元X10萬=60萬
2009年銷售收入=單價X數量
單價不變6元
數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正比10萬X(1+10%)=11萬
6X66=66萬
2.升值與貶值
物價與貨幣購買力成反比
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商品價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
發行量大于所需量——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貶值
發行量小于所需量——通貨緊縮,物價下跌,貨幣升值
通貨膨脹率即物價水平的上升幅度
通脹率=(現物價-原物價)/原物價
=(紙幣發行量-所需貨幣量)/所需貨幣量
紙幣貶值率即紙幣代表價值的降低幅度
紙幣貶值率=(現物價-原物價)/現物價
=(紙幣發行量-所需貨幣量)/紙幣發行量
例題一:某國某一時期,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為5萬億元,由于生產發展,貨幣需求量增加20%,但實際發行結果卻使流通中的紙幣量達到8萬億元。此時該國的通貨膨脹率為___,紙幣貶值幅度為___。
A、33% 33% B、25% 25% C、33% 25% D、25% 33%
通脹率=(8-6)÷6=33%
貶值率=(8-6)÷8=25%
例題二:假設2007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08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08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反比
15÷(1+50%)=10
貨幣價值與物價反比
10÷(1-20%)=12.5
例題三:假設某國2009年甲產品的總量是100萬件。每件產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10元。2010年生產甲產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在貨幣價值不變和通貨膨脹率為20%的不同情況下,甲產品2010年的價格分別是(????)?
A.5元??? 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成反比
10÷(1+1)=5
物價與通脹率成正比
5X(1+20%)=6
3.外匯與匯率
用A貨幣兌換B貨幣即A幣匯率
匯率計算一律按照單位比例進行乘除
例題一:假設2013年,A國貨幣與B國貨幣的匯率為1:6。2014年A國貨幣升值25%,其他條件不變,在A國價值10元的商品,用B國貨幣表示應為:
A.45元 B.48元 C.60元 D.75元
貨幣與物價反比
10÷(1+25%)=8
1:6=8:48
例題二:假設2013年,M國與N國的匯率為1:5.5。2014年M國的通貨膨脹率為10%,其他條件不變,從購買力角度來看,則兩國之間的匯率為:
A.1:4.95 B.1:5 C.1:5.6 D.1:6.05
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5.5÷(1+10%)=5
4.利息計算
利息=本金X利率
“自動轉存”上一年的利息成為下一年的本金
本息和=本金X(1+利率)n
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銀行有自動轉存業務,存款到期不取,會自動將利息并入本金再轉存一定年份。葉先生將10000元現金存入銀行,他選擇“定存一年自動轉存一年”方式所取得的利息是( )
A.700元 B.712.25元 C.350元 D.356.13元
5.個人所得稅計算
起征點3500元,累進稅率,從前往后分段計算
0——3500不征稅
3500——4000征5%
4000——5500征10%
5500——8500征15%
總結
價值量,升值貶值,外匯匯率
牢記正反比,正乘,反除,高加,降減
利息計算,走公式
個稅計算,由后往前,分段累加
二、數學關系
供求與價格之間的相互關系
供過于求,價格下降;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價格上漲,供給增加,需求減少。
價格下跌,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高檔耐用品變化幅度大
生活必須品變化幅度小
互為替代品,一者價格漲,一者需求漲
互為互補品,一者價格漲,一者需求降
匯率
100外幣可兌換更多本幣→外匯匯率升高(本幣匯率降低)→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抑制進口、刺激出口→資本流入。
100本幣可兌換更多外幣→外匯匯率降低(本幣匯率升高)→外幣貶值,本幣升值→抑制出口、刺激進口→資本流出。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市場供不應求→物價上漲→貨幣貶值
紙幣發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貨幣量→市場供過于求→物價下跌→貨幣升值
宏觀調控財政政策
通貨膨脹→市場中熱錢多→減少熱錢→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支出
通貨緊縮→市場中熱錢少→增加熱錢→減少財政收入、增加財政支出
宏觀調控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市場中熱錢多→減少熱錢→提高存貸款利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通貨緊縮→市場中熱錢少→增加熱錢→減少存貸款利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例題一:2013年3月以來,我國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業受到很大沖擊,禽類市場疲軟。對此,政府采取了種禽生產補貼和定點保護收購等政策。政府制定這些政策基于的傳導預期是
A.需求迅速增加→互補品價格上漲→供給增加→市場活躍
B.需求迅速下降→市場失衡→替代品價格下降→市場均衡
C.價格迅速上漲→需求迅速增加→供給短缺→價高傷民
D.價格迅速下降→行業嚴重虧損→供給減少→價高傷民
例題二:經濟波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確的選項
例題三:某商品的價格 P 變化△P 會引起其相關商品的需求量 X 變化△X,這種變化可表現為兩種關系:
① △X/△P〈0,②△X/△P〉0。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汽油價格變化和柴油需求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符合①
B.汽油價格變化和原油需求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符合②
C.煤炭價格變化和原油需求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符合①
D.煤炭價格變化和天然氣需求量變化之間的關系符合②
函數圖像分析
例題一:圖中,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假定其他條件不變,下列選項與圖中反映的變動關系相符的是
A.X為汽車的價格,Y為汽油的需求量
B.X為物價總水平,Y為貨幣的實際購買力
C.X為居民可支配收入,Y為恩格爾系數
D.X為出口額,Y為外匯收入
例題二:圖9中M、N曲線分別代表兩類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可以推斷出結論是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業應擴大該商品的生產
B、N商品是高檔耐用品,企業就減少該商品的生產
C、當MN商品同時提價時,政府應對M商品征收增值稅
D、當N商品價格過高時,政府應對低收入者發放生活補貼
例題三:某兩種商品的價格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以推斷出
A. 兩種商品之間相互替代
B. 商品1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C. 商品2的生產企業利潤上升
D. 商品2的市場供給量高于商品1
例題四:下列四幅圖描述了某商品的 價格(P)、需求量(D)、價值量(V)以及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L)之間的關系。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傳導過程正確的是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靜止圖
單圖分析
1.先看坐標 2.確定正反比關系 3.注意拐點與斜率
多圖分析
4.先排除
5.確定最先變的量,逐步推導。
例題四: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的市場需求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1為補貼前市場需求曲線,d2為補貼后市場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
例題五:假設甲國化妝品市場高檔品牌被進口品牌壟斷,為保護國內產業發展,甲國對進口化妝品提高關稅,致其價格飆升;受此影響,消費者轉向國產中低檔品牌,使進口高檔品牌的需求曲線(D1)和國產中低檔品牌的需求曲線(D2)發生變動。不考慮其他因素,能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圖形是
例題六:下列曲線圖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相交于E點。若生產該商品的企業普遍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引起E點向E’點方向移動。正確反映這一變化的曲線圖是
例題七:2012年,某縣農民種植的土豆產量大增,但市場沒有相應擴大,農民不得不低價銷售,收入不增反降。圖5的①②③④中,能夠反映這種“豐產不豐收”經濟現象的是
變化圖
1.先看坐標
2.確定正反比關系
變一個變量
確定不變量的在條件前后的變化關系
變兩個變量
有交點分析交點,沒有交點橫縱坐標一步步走
三、數據分析
根據數據分析結論
數據是什么——合理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
例:朱法垚老師家本月恩格爾系數降低3%,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朱法垚老師漲工資了
B朱法垚老師分手了
C朱法垚老師在減肥
D朱法垚老師吃的少了
例題一: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經濟指標的年度增長率。
根據表中數據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A.財政收入高于財政支出,出現財政盈余
B.個人所得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速過快抑制了財政收入增長
D.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抑制了個人所得稅增長
例題二:下圖是2004-2012年我國對外貿易指標,圖中數據顯示:
A.產品進口優化了國內的產業結構
B.產品出口拉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
C.我國國內市場競爭的國際化趨勢增強
D.我國“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
例題三:圖是關于我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圖,從圖中可推出
A.圖書閱讀水平大大提升
B.數字媒介閱讀增長較快
C.人均閱讀圖書量增長迅速
D.數字媒介閱讀比圖書閱讀重要
例題四:從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會選擇表2中哪種理財產品
A.股票 B.債券 C.基金 D.保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溪县| 洞头县| 秦皇岛市| 东丰县| 即墨市| 博野县| 南汇区| 五河县| 丰城市| 天镇县| 斗六市| 祁阳县| 五寨县| 南澳县| 手游| 得荣县| 江城| 宝应县| 文昌市| 大石桥市| 商河县| 商丘市| 灌阳县| 乐业县| 平顶山市| 襄樊市| 金溪县| 慈溪市| 集贤县| 石柱| 雷波县| 池州市| 上饶县| 昌黎县| 修文县| 沿河| 鲜城| 鄂托克旗| 于都县| 永康市|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