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成實外教育集團高 2022 級高三 12 月聯考試卷 地 理本試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75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 2B 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 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此須使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第 Ⅰ卷 (選擇題,共 48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個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某地規劃的鐵路穿過一向西伸展的沖積扇。下圖為該地等高線及規劃鐵路示意圖,據此完成 1-2小題。1 .圖中規劃鐵路的走向是A .東西走向 B .東北—西南走向C .南北走向 D .西北—東南走向2 .該沖積扇區域建設鐵路面臨的不利條件是①山洪風險較高 ②地基物質松散 ③崩塌滑坡多發 ④地震災害頻發A . ①② B . ①④C . ②③ D . ③④第 1 頁 共 6 頁2024 年 7 月 21 日至 31 日,第 46 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印度舉行,北京中軸線被正式列入《世界 遺產名錄》。完成 3-4 小題。3 .本屆世界遺產大會舉辦期間,成都A .晝長長于北京 B .正午日影漸長C . 日落西南方位 D .太陽直射點北移4 .印度該月最不容易出現的災害是A .寒潮暴雪 B .極端高溫C .山洪暴雨 D .火山地震由于湖陸熱力差異,鄱陽湖周邊形成明顯的湖陸風環流。湖陸風起、止時刻具有季節變化。下 圖是鄱陽湖某監測站 2010-2015 年湖陸風起止時刻及其頻次統計圖,四條曲線表示湖風開始、湖風 停止、陸風開始、陸風停止時刻。據此完成 5-6 小題。5 .四條曲線中,表示湖風開始和陸風開始時刻的分別是A . ①③ B . ②③C . ④② D . ④①6 .與冬季相比,鄱陽湖夏季湖風起、止時刻A .開始晚,結束晚 B .開始早,結束早C .開始早,結束晚 D .開始晚,結束早第 2 頁 共 6 頁圖為“某日澳大利亞及其周邊海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hPa)分布圖 ”。據此完成 7-8 小題。7 .槽線處的天氣系統及其移動方向是A .暖鋒向西 B .暖鋒向東C .冷鋒向西 D .冷鋒向東8 . 甲、乙、丙、丁四地A . 甲地氣壓值可能為 1036hPa B .圖示季節乙地氣候濕潤多雨C .圖示時刻,丙地天氣陰雨綿綿 D .圖示時刻丁地逐漸形成颶風海洋與大氣之間進行著大量且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2021 年 10 月,某海域表層海水運動 異常增強,并持續數月才結束,導致很多地區氣候異常。下圖為該海域海水運動示意圖。據此完成 9-10 小題。9 .圖中表層海水運動的成因是A .受東南信風的影響 B .受秘魯寒流的影響C .受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 D .受盛行西風的影響10 .該年圖中海水環流異常易導致A .澳大利亞可能出現山火 B .我國冬季暴雪天氣可能增多C .夏季登陸我國的臺風減少 D .秘魯漁場漁獲量減少第 3 頁 共 6 頁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巖石與侵入巖的接觸帶, 因對人體危害巨大,逐漸被人造巖棉替代。人造 巖棉是將玄武巖高溫熔化后通過離心機制取。 圖左為南部非洲石棉分布圖,圖右為巖石圈物質循環 示意圖, 甲乙丙丁代表巖石類型,數字代表地質作用。完成 11-13 小題。11 .與 B 地相比,A 地形成的風化殼描述正確的是A .物理風化強,風化殼較厚 B .物理風化弱,風化殼較薄C .生物化學風化較強,風化殼較厚 D .生物化學風化較弱,風化殼較薄12 .石棉形成的地質作用是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13 .人造巖棉的原材料屬于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黃河燒河是指每年某短時間內黃河下游泥沙俱下,大量魚兒漂浮于水面的現象。據此完成 14-16 小題。14 .黃河燒河時大量魚兒漂浮于水面的主要原因是A .河流攪動,表層餌料豐富 B .高溫致使魚群昏厥C .水中含氧量急劇下降 D .暴雨使河流流量大增15 .黃河下游某地出現“黃河燒河 ”的時間及該時段出現的現象正確的是A .6-7 月,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逆時針 B .6-7 月,江淮地區正經歷梅雨天氣C .8-10 月,華北、東北地區的雨季 D .8-10 月,華北受高壓中心控制16 .黃河下游泥沙俱下的直接原因是A .中、上游水庫聯合調度,調水調沙 B .汛期,冰雪融水增加所致C .沖刷河道,增加河道通航能力 D .降低河道主槽的行洪能力第 4 頁 共 6 頁第 Ⅱ卷(非選擇題,共 52 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個小題,共 52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位于拉薩河谷地北側的拉薩城,既有“ 日光城 ”的美譽,又以“拉薩夜雨 ”而聞名。拉薩夏季 的夜雨率高達 80%左右。拉薩獨特的高原風光,成為夏季旅游避暑勝地。拉薩河一直被稱為拉薩的“母親河 ”,其下游河道寬深,江心多沙洲,水流多分汊,交錯散亂, 且位置遷徙不定,被稱為辮狀水系。下圖分別為拉薩位置圖和拉薩河辮狀水系景觀圖。(1) 結合地形與大氣環流的相關知識,分析拉薩夏季多夜雨的原因。(6 分)(2) 結合拉薩河下游河段辮狀水系的特征,簡析辮狀水系形成的自然條件。(6 分)(3) 闡述夏季是拉薩旅游最適宜季節的自然原因。(6 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 分)里海、黑海都曾經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著地殼運動,里海演變為內陸湖。黑海也只能通過 狹窄的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黑海是世界上最深的內海之一,同時也是一個特殊的“雙層海 ”, 即表層海水鹽度遠低于深層海水的鹽度。圖為黑海及其周邊區域示意圖。第 5 頁 共 6 頁(1) 結合板塊運動分析黑海的形成過程,及未來演化趨勢。(6 分)(2) 簡析黑海表層海水鹽度遠低于深層海水的鹽度的原因。(6 分)(3) 分析大高加索山脈的隆起,對里海沿岸地區氣候和水系特征的影響(4 分)1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8 分)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形成于距今約7-8 億年前,此時新疆南部還是一片海洋, 白云巖廣泛沉積,后經地質作用轉化為白云質大理巖,為和田玉的胚胎。3-4 億年前,該地區又發 生了相同的地質作用,大理巖轉化為玉石,其主要分布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昆侖山地區。下圖為新 疆南部及和田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中甲地河灘玉石富集。(1) 據圖中信息和所學知識,說明當地地形和河流相互影響的具體表現。(6 分)(2) 推測形成甲地河灘玉石的地質作用過程。(6 分)(3) 說出甲地最佳拾玉石季節,并解釋原因。(6 分)成實外教育集團高 2022 級高三 12 月聯考試卷 地 理 答 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A D C D B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D C B A二.非選擇題17 .(1)拉薩位于河谷地區,夏季蒸發旺盛,水汽充足;西南季風\西南風\夏季風活躍,為拉薩帶 來豐富水汽;夜晚吹山風,抬升河谷暖濕氣流,水汽凝結降水。(每點 2 分,共 6 分)(2)河流含沙量大;河谷比較開闊,地勢平坦,河流流速變緩,泥沙沉積形成沙洲;流域降水季節 變化明顯,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水流量不穩定),枯水期寬闊的河道沙洲凸顯形成辮狀景觀。(每 點 2 分 ,共 6 分)(3)夏季植被較茂盛,光合作用強,空氣含氧量高;生物多樣,風景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拉薩海 拔高,夏季氣候涼爽,適宜度假避暑;夏季多夜雨,濕度適中/空氣舒適度高。(每點 2 分,共 6 分, 任答三點,即得滿分)18.(1)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山脈隆起,古地中海不斷萎縮,黑海 與地中海分離而形成;隨著板塊運動,未來會完全和地中海分離,形成一個湖泊\內陸湖泊。(每點 2 分 ,共 6 分)(2)降水較豐富,淡水補給較多;周圍陸地上數條徑流匯入;黑海水深且表層海水鹽度較低、密度 較小難以與深層鹽度高的海水進行交換;表層鹽類物質不斷下沉積累,黑海深層鹽度升高并保持較 高水平;與地中海之間存在密度差異\密度流。(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三點,即得滿分)(3)氣候:阻擋濕潤氣流\西風,導致干旱\降水少\大陸性強;水系:山脈隆起,沿岸地區水域面積 減小\多內流區。(每點 2 分,共 4 分)19.(1)眾多河流主要發源于高山地區,并由四周向盆地中部流淌\向心狀水系;高山地區冰川發育, 為河流提供補給水源;河流塑造地表形態,上游侵蝕作用顯著,多“V ”形谷;河流流經出山口,地 勢變緩,流速變慢,流水沉積形成山前沖積扇。(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三點,即得滿分)(2)沉積固結形成白云巖(沉積巖);變質作用形成和田玉;地殼抬升,玉石出露地表;玉石受風 化、侵蝕、搬運\外力作用進入河道,沉積于下游河床。(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三點,即得滿分)(3)秋季 (2 分)理由:夏季,河流流量大,搬運能力強,玉石富集;秋季,河流徑流量減少,玉石出露,易于撿拾; 秋季,天氣晴朗,便于撿拾。(每點 2 分,共 4 分,任答兩點,即得滿分)第 6 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