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準學術能力診斷性測試 2024 年 12 月測試地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D A A D A D D A9 10 11 12 13 14 15 16A D C D C B A 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17.(20 分)(1)地處亞熱帶,面向南海,海岸線長,風力資源豐富;漠陽江水力資源豐富,水電資源較好;光照強烈,光能資源相對豐富;距離珠三角較近,電力市場廣;儲能可以很好的解決風電、光電、水電穩定性不足等問題;新能源無污染,利于環境保護。(每點 2 分,任選 4 點得 8 分)(2)第一產業:利用珍稀物種的基因庫,發展種子產業。(2 分)第二產業:利用風電、水電,發展風電、光伏、水電、抽水蓄能等能源產業;建立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利用傳統五金刀剪產業,不斷轉型升級,走向智能智造、自主創新和品牌化發展等。(2 分)第三產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打造“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服務新生態;以海陵島等國家級旅游景點為龍頭,帶動文旅產業發展等。(2 分)(3)發展海洋經濟;推進智能制造;加強創新驅動;以生態文明建設力促城鄉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每點 2 分,任答 3 點得 6 分)18.(22 分)(1)180 萬年前,因內力擠壓作用,大同地區地層差異化沉降,形成地壘;100 多萬年以來,周邊雨水不斷匯聚,積水成湖,攜帶物質不斷沉積湖底;6 萬年前,盆地東部因桑干河河流的長期侵蝕,切穿東部山體,湖水外泄,形成盆地。(每點 2 分,答 3 點得 6 分)(2)地形中間低四周高,南北狹長,所以水系多呈向心狀;盆地內部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所以支流與干流多自西南流向東北,盆地內地勢較平坦;河道蜿蜒曲折等。(每點 2 分,任答 4 點得 8 分)(3)方向:大力發展清潔能源。(2 分)措施:發展清潔煤炭燃燒技術,提高煤炭利用率;利用地熱資源,開發地熱能;利用風能資源,大力發展風電等。(每點 2 分,任答 3 點得 6 分)19.(10 分)特點:先快速下降(1979~1988 年),后波動起伏上升(1989~2019 年)。(4 分)第 1 頁 共 2 頁{#{QQABKQCEgggIQBJAABgCAwmCCACQkgGCCagGxAAEIAABiBFABAA=}#}措施:生態用海,實行海洋伏季休漁等;科技用海,提高海洋漁業資源生產、加工效率;依法用海,完善海洋法律法規,權責利分明;替代用海,利用國際資源,部分進口替代,減輕國內漁業壓力等。(每點 2 分,任答 3 點得 6 分)第 2 頁 共 2 頁{#{QQABKQCEgggIQBJAABgCAwmCCACQkgGCCagGxAAEIAABiBFABAA=}#}標準學術能力診斷性測試 2024 年 12 月測試地理試卷本試卷共 100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一個直徑 1.26 公里,深度 170 米的大坑(圖 1),周圍分布著玻璃質巖石,兩側巖層發生了翻轉。現在被開發作為美國宇航員的訓練地,游客也紛紛前往游覽。他們沿著一條很陡的小道花費 1 小時可走到坑底。據此,完成 1~2 題。圖 11.判斷該大坑為隕石坑的依據有①坑口形態與火山口形態不符 ②與大氣層摩擦高溫使隕石玻璃化③巨大撞擊使巖石翻轉 ④高速撞擊使隕石氣化或粉塵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有關該地開發利用的描述,合理的有①加強巡查,及時疏散塔里木河上游居民②加強塔里木河上游水文站水情監測③塔里木河下游修建永久性防洪堤壩④利用 RS、GPS、GIS 等現代技術動態掌握水情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4 年 7 月以來,南疆平均降水量偏多 46%,南疆西部山區等地偏多五成以上。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多次出現超警戒流量洪水,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大水漫溢。8 月 5 日 16 時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啟動洪水防御。圖 2 為塔里木河水系圖。據此,完成 3~4 題。圖 23.關于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發生洪水成因的解釋,錯誤的是A.南疆綠洲面積廣大,植被蒸騰作用強,形成氣旋雨B.全球變暖,山地迎風坡水汽上升,形成地形雨C.溫室效應,高山冰雪大量融化,形成夏季洪水D.河床周邊沙漠吸水飽和,水位猛漲溢出形成沙漠洪水4.應對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洪水避防措施,合理的有①加強巡查,及時疏散塔里木河上游居民②加強塔里木河上游水文站水情監測③塔里木河下游修建永久性防洪堤壩④利用 RS、GPS、GIS 等現代技術動態掌握水情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四川省鮮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雅礱江左岸一級支流鮮水河中下游,總面積 1121.58 平方米, 海拔介于 3070~3105 米,落差約 40 米。濕地公園東西窄,南北狹長。每年 10 月都有大批的黑鸛在鮮水河濕地公園內遷徙和停歇。森林公園還擁有長達 257.43 千米的鮮水河斷層峽谷群景觀,境內瀑布溫泉遍布,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森工文化既相互交融影響又自成一體。圖 3 為四川省爐霍鮮水河濕地公園地圖。據此,完成 5~6 題。圖 3有關鮮水河濕地公園段的敘述,正確的是A.斷層發育,支流呈直角匯入干流B.落差大,水能豐富C.海拔高,結冰期長、含沙量大D.河流以冰雪融水、地下水補給為主6.鮮水河國家濕地公園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的優勢條件是①公園內地勢陡峭,河流落差大 ②斷層峽谷,地質景觀獨特③黑鸛遷徙停歇的重要棲息地 ④文化多樣、交融一體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每年 5 月下旬到 6 月中旬,正值端午節前后龍舟競渡之時,是華南前汛期降水最多、最為集中的時段,常常出現持續大范圍暴雨過程,容易引發嚴重洪澇災害,對早稻等農作物產生很大影響,稱之為“龍舟水”。2022 年“龍舟水”(5 月 21 日~6 月 21 日)期間,華南地區平均降雨量為 472.5mm, 僅次于 2008 年,為 1951 年以來第 2 多。圖 4 為 1961~2022 華南龍舟水降水量變化圖。據此,完成 7~8 題。圖 47.2022 年 5 月 21 日~6 月 21 日,華南龍舟水異常偏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副熱帶高壓加強,有利于海洋水汽向華南輸送B.北方冷空氣偏強南下,阻擋海洋水汽繼續北上C.出現拉尼娜現象,南太平洋西部海溫異常升溫D.氣候變暖,全球陸地、海洋海溫普遍異常升溫8.下列關于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龍舟水避防措施的說法,合理的有①利用 RS 技術,實時獲取天氣云圖②利用 GIS 技術,及時發布天氣預警③利用 GPS 技術,精準定位,及時救災④利用 5G 通訊,拍攝災情,上傳媒體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新質生產力,就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經濟發展擺脫傳統增長方式和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表 1 為 2013~2022 年長三角地區四省/市新質生產力水平變化,值越高,新質生產力水平越高。據此,完成 9~10 題。表1年份 省/市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均值 年均增長率(%)上海市 0.698 0.679 0.653 0.647 0.656 0.665 0.683 0.679 0.703 0.779 0.684 1.22江蘇省 0.180 0.182 0.184 0.193 0.200 0.205 0.212 0.222 0.237 0.242 0.206 3.20浙江省 0.141 0.148 0.155 0.156 0.163 0.176 0.183 0.195 0.209 0.214 0.174 5.06安徽省 0.069 0.072 0.073 0.076 0.086 0.090 0.090 0.097 0.106 0.110 0.087 5.68上海市新質生產力水平最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勞動者素質高 ②企業創新意識強③基礎設施完善 ④國家政策傾斜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下列關于長三角地區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有A.浙江省:發展較快,追趕勢頭最強B.安徽省:發展空間巨大,未來會最強C.江蘇省:新興產業布局、踐行綠色發展方面領先D.上海市: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等表現較好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礎與前提。國務院在鄉村體旅融合方面,提出了探索“鄉村+體育+ 旅游”的發展模式。湖南省長沙縣鄉村體育運動氛圍濃厚,群眾性體育傳統悠久。近年來,長沙縣鄉村體旅融合發展表現積極,融合業態百花齊放,有眾多的體育相關產業和活動。據此,完成 11~12 題。11.長沙縣發展“鄉村振興·體育賦能”的主要意義有A.為國家培養奧運人才,促進鄉村體育發展B.發展精英體育,促進鄉村體育、旅游、經濟的全面振興C.培育鄉村體育運動氛圍,發展群眾性體育,促進鄉村振興D.體育搭臺,旅游唱戲,挖掘體育的藝術功能12.下列關于該地鄉村體旅融合方面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發揮鄉村的田園風光與環境優美的優勢,吸引游客旅游B.挖掘當地特色體育,形成特色項目,帶動消費增長C.加強文化體育和旅游的聯動發展,豐富游客體驗D.完善基礎設施,加大體育投入和宣傳,提升知名度低空經濟是以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2024年 9 月 26 日晚,以“天空之城 大有可能”為主題的深圳無人機國慶啟幕大秀在深圳灣公園上空華麗綻放,10197 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視覺盛宴。深圳是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據此,完成 13~14 題。深圳以無人機發展為代表的低空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①政府投資力大 ②市場需求廣闊 ③技術實力雄厚 ④基礎設施完善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下列有關低空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帶動無人機產業全部向娛樂化發展②促進無人機產業向高質量、智能化發展③帶動城市物流、旅游等第三產業發展④促進科技與藝術、科技與生活的融合發展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 年 6 月 30 日,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全長 24 公里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圖 5)正式開通。適應珠三角繁忙的水域與空域條件,深中通道采用“西橋東隧”的結構(即西部高跨大橋,東部沉管隧道)。深圳、中山兩地進入“半小時生活圈”。據此,完成 15~16 題。圖 5深中通道采用“西橋東隧”方案建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珠江口海底泥沙淤積較厚且均勻,東段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難度小B.珠江口氣象復雜多變,臺風頻率高,西段橋梁要充分考慮結構安全C.水運繁忙、機場起降,“西橋東隧”既不影響航運又滿足航空要求D.珠江口海洋生態系統復雜,“西橋東隧”對海洋生態系統影響較小16.深中通道開通后,對珠三角區域發展的主要影響是A.改變珠三角區域城市交通格局B.協調珠三角東、西岸的區域發展C.有利于珠三角區域內、外的旅游、購物、探親活動D.顯著提升珠三角在國際灣區經濟圈的核心競爭力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大題,共 52 分。17.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陽江市位于廣東省西南沿海,扼粵西要沖,緊鄰珠三角。陽江市海岸線長 341.5 千米,主要島嶼有 30 個。最長河流為漠陽江,全長 199 千米,南北貫穿陽江,自北向南流入南海。陽江水陸交通便利,近幾年以海上風電為引領,建設起涵蓋風電、光伏、水電、抽水蓄能等多能齊發的綠色能源供應體系,成為廣東省“新能源+儲能”戰略重點區域;在國際市場環境、技術變革的多重挑戰下,擁有“中國刀剪之都”稱號的陽江市,傳統的五金刀剪產業也在不斷尋求轉型升級,走向智能智造、自主創新和品牌化發展之路。材料二: 陽江地處 21°N,水熱資源豐富;山海兼優,物產豐富,是廣東省糧食、蔬菜、水果、花卉、南藥、水產、畜牧的重要產區。這里地勢獨特,產業多元,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 57.62%, 是我國珍稀的物種基因庫。陽江擁有“中國雙肩玉荷包荔枝之鄉”“中國春砂仁之鄉”“中國黃鬃鵝之鄉”“中國蠔都”等國字號品牌;牛大力、春砂仁、程村蠔等多個農產品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陽江堅持以工業思維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以企業發展帶動村集體收入增加,探索“生產在企業、加工在村莊、受益在農戶”等產村融合、產村共建模式,建設聯農帶農富農樣板區。圖 6(1)分析陽江市成為“新能源+儲能”戰略基地的原因。(8 分)(2)說明陽江市三個產業飛速發展的優勢。(6 分)(3)列舉陽江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合理措施。(6 分)1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材料一: 大同盆地的形成主要與地殼運動和構造應力場的影響有關。盆地周圍山脈是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斷裂上升形成的,而盆地內部則是因斷裂下陷而形成。180 萬年前,大同盆地開始了全面沉降,盆地大部分時間被水覆蓋,形成了“大同湖”或“大同古湖”。6 萬年前,湖水外泄,湖盆干涸, 留下桑干河蜿蜒流經其間,從華北平原匯入永定河,最后注入海洋。材料二: 大約在 34 萬年前,大同火山爆發,形成大約 30 余座完整的火山錐體。約 6 萬年前,火山熄滅。現在大同火山群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群。大同盆地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盆地北部,即大同市境內,具有較好的地熱地質條件及地熱資源潛力。近年來,大同盆地發現了多個高溫地熱井。大同盆地還以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著稱,被譽為“中國煤都”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材料三: 圖 7 中上圖為大同盆地及周邊地形圖,下圖為沿實線地形剖面。(1)說明 180 萬年以來大同盆地的演變過程。(6 分)(2)分析大同盆地地形特征對水系的影響。(8 分)(3)指出大同地區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和具體發展措施。(8 分)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材料一:海洋漁業發展有著自身的周期與特點。海洋漁業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漁業生產的投資、投入以及漁業勞動力的增加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會提高漁業經濟效益,但也會影響漁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進而降低其可持續利用程度。中國海洋漁業資源承載力的增強,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海洋漁業管理政策,比如伏季休漁政策,將科學用海、生態用海、依法用海的理念融入其中,達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材料二:圖 8 為中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圖。評估值越大,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越好。圖 8描述我國漁業資源的時間變化特點,并提出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的合理措施。(10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12月診斷性測試地理答案.pdf 標準學術能力診斷性測試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診斷性測試地理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