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二課時 與世界深度互動第二單元 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第三課 與世界緊相連目 錄01大單元02新課標03大視野04微探究06對點練05劃重點01 大單元單元知識結構世界舞臺上的中國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的影響新的發(fā)展契機新風險新挑戰(zhàn)積極謀求發(fā)展為人類建設未來提供新路徑繼續(xù)發(fā)展具有多方面優(yōu)勢和條件(內部積累)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中國制造需轉型升級提升發(fā)展質量擁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事不避難,勇于擔當。積極有作為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注入新活力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兼收并蓄交流互鑒以我為主,兼收并蓄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fā)展共享發(fā)展機遇開放的態(tài)度加強合作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尋求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與國家和地區(qū)合作共享發(fā)展成果02 新課標【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了解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的重要性,以包容的態(tài)度看待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參見2022版 新課標P31)本課目標03 大視野導入一:熱點速遞(可選其一)思考: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提升有什么影響呢?導入二:多維交流(可選其一)兩會舉辦期間,有3000多名記者報名采訪全國兩會,其中境內記者2000人左右,港澳臺記者和境外記者1000多人。全國兩會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說中文的外國記者多了。記者會上直接用中文提問的外國記者也多了。思考: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呢?導入感悟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04 微探究任務探究一:中國的影響思考: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慶祝春節(jié)的行列之中?材料一:2024甲辰龍年英國倫敦“四海同春”新春慶典在倫敦市中心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舞龍舞獅以及花車巡游等精彩紛呈,吸引逾70萬民眾。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出席了活動。報道稱,倫敦的新春慶典是亞洲以外最大的農歷新年慶祝活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中國深度參與到春節(jié)慶典當中。在浙江省青田縣北山鎮(zhèn)張坪村,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烏克蘭等國家的30余名外國友人與中國民眾共同參與春節(jié)慶典活動。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1.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深度互動中,外國人有更多的機會、更強烈的意愿,接觸、體驗和認識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任務探究一:中國的影響材料二思考:中國高鐵走出國門,對中國和世界分別意味著什么?高鐵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高鐵更長了,中國更小了。從20世紀末的六次大提速,到21世紀初的“四縱四橫”路網(wǎng)規(guī)劃亮相,再到高鐵版圖再擴容……中國高鐵跨越塞北風區(qū),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海,穿梭江南水鄉(xiāng),路網(wǎng)越織越大,車次越開越密,“和諧號”正讓中國越變越小,讓“說走就走的旅行”越來越多。雅萬高鐵,中國高鐵“海外第一單”。雅萬高鐵連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萬隆,是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這條高鐵全部采用中國設計、中國施工、中國裝備、中國標準,讓中國高鐵第一次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2.中國正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口物美價廉、豐富多樣的日常生活用品;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術和設備;通過向國外投資,幫助急需發(fā)展資金的國家把握發(fā)展機遇……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引擎與穩(wěn)定器。任務探究一:中國的影響材料三思考:你認為中國能贏得世界各國高度評價的原因有哪些?墨西哥《宏觀經(jīng)濟》主編希門尼斯說:“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后、任人欺凌的國家變成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為整個世界樹立了一個光輝典范。在國際事務中,中國不倚強凌弱,真誠待人,代表著和平和正義的形象。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也給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fā)展中國家經(jīng)濟振興的機會。中國越富強,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就越穩(wěn)定。”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輝說,中國集中力量發(fā)展本國經(jīng)濟的同時,也在通過多種途徑與機制造福其他國家和人民。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歷程史無前例,與充滿掠奪與殖民的西方發(fā)展史形成鮮明對比。任務探究一感悟鏈接教材:3.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發(fā)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中國關于構建全球治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為人類思考與建設未來提供了新的路徑,得到廣泛認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共同行動,這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任務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鑒材料一思考:以上文明成果分別屬于哪個國家?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學習借鑒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1.文明包含著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對人類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任務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鑒思考:請你談談中外文明交流有什么作用。材料二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這是文明傳播和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yǎng),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絲綢之路的開辟,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jīng),鄭和七下遠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示例。儒學本是中國的學問,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2.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fā)展。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中國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不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發(fā)展,而且能夠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與其他文明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問題。任務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鑒思考:請你談談汽車文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材料三歐洲的汽車文明,表現(xiàn)在人與車互相尊重,車對人絕對尊重上。在比利時,無論城市大小,都辟有步行街。行人、車輛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城市很少有紅綠燈,卻有人人知曉的交通規(guī)則:行人第一,馬車第二,自行車第三,汽車最后。人人恭敬讓行,秩序井然。在這里,只有人是萬事萬物的紅燈。一位比利時婦女的話非常樸實:“我已經(jīng)享受舒適的車,已經(jīng)很優(yōu)越,還有什么理由和行人爭搶呢?”任務探究二感悟鏈接教材: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世界各國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05 劃重點觀點梳理1.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重點)2. 文明的內涵是什么3. 文明交流互鑒有什么意義4.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其他文明(重點)06 對點練歷年真題1. 漢語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方塊字到處可見,“漢語熱”正在全球掀起。在法國主要旅游景點如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等都有中文介紹。學習漢語的人逐年增加。這表明( )A. 中國正為世界經(jīng)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B.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長,中國文化成為最優(yōu)秀的文化C. 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器D. 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D歷年真題1.D 【解析】考查點: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解題思路: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深度互動中,外國人有更多的機會、更強烈的意愿,接觸、體驗和認識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選項A和選項C是關于中國經(jīng)濟方面的影響,不符合題意;選項B過于絕對。故選D。歷年真題2. 敘利亞總統(tǒng)就當前以及歐美在此間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世界格局越平衡,對小國越有利,蘇聯(lián)解體后,美國一直處于獨霸地位,中俄的崛起有助于改變這種局面,從而保證小國的安全。這是因為( )A. 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B. 中國與俄羅斯都屬于世界強國C. 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D. 俄羅斯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D歷年真題2. C 【解析】考查點: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解題思路: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發(fā)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中國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著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發(fā)展。選項A和選項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選項B說法錯誤。故選C。歷年真題3.2024年6月7日,第78屆聯(lián)合國大會以協(xié)商一致的方式通過由中國提出的決議,宣布每年6月10日為文明對話國際日,以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加強全球團結。文明對話有助于(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美美與共 ②文化多樣性成為當今時代主題③增進理解信任,消除文化差異④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發(fā)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歷年真題3.C 【解析】考查點:正確理解文化多樣性、正確面對文化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的意義。解題思路:“以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說明文明對話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美美與共;有利于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各國文化共同發(fā)展,通過精神的交流互鑒,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故①④說法正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故②說法錯誤;“消除”說法過于絕對,文化具有多樣性,應該尊重文化差異,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歷年真題4.材料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文明交流互鑒理念國際研討會”2024年4月15日在位于法國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中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文明交流互鑒與人類共同愿景”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碰撞思想火花、點亮文明之光。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致開幕辭,張建春指出,中國積極踐行文明交流互鑒理念,與包括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的各方通力合作,取得了務實成就,共同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對話。結合教材知識回答:我們應該怎樣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 (8分)歷年真題4.①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 ②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 ③對其他文明的學習,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每點2分,四點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