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授課教師: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 Common acids, alkalis, salts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二課時 常見的堿1.了解幾種常見的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2.掌握堿的化學性質3.了解堿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新課導入Introduction of new lessons你吃過未成熟的柿子嗎?是何口感?知道為什么嗎?澀堿這是因為柿子里含有堿性物質一、常見的堿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防止濺到眼睛、皮膚、衣服等上面。實驗時戴好護目鏡。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質量分數為 1%的硼酸溶液。一、常見的堿氫氧化鈉的性質堿 氫氧化鈉(NaOH)俗稱顏色、狀態放置在表面皿上一段時間放入試管中,加少量水,測量溫度變化用途火堿、燒堿、苛性鈉白色固體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易溶于水,放熱氣體干燥劑、去油污、制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一、常見的堿常見的堿——氫氧化鈉拓展提升Expand and improve氫氧化鈉易潮解,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可作干燥劑判斷下列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方法是否合理放在紙片上放在玻璃器皿中NaOH【注意】NaOH易潮解,且有強烈的腐蝕性,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直接放在托盤上NaOH××√一、常見的堿常見的堿——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使用時應小心。實驗時戴好護目鏡。氫氧化鈣有腐蝕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質量分數為 1%的硼酸溶液。一、常見的堿氫氧化鈣的性質堿 氫氧化鈣(Ca(OH)2)俗稱顏色、狀態放入試管中,加大量水用途制備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體微溶于水,其澄清飽和水溶液被稱為澄清石灰水,其懸濁液被稱為石灰漿、石灰乳農業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作建筑材料、制漂白粉的原料,處理酸性污水等二、堿的化學性質1、堿能與指示劑作用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溶液由紫色變藍色溶液由紫色變藍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溶液由無色變紅色總結:紫色石蕊遇堿變藍色,無色酚酞遇堿變紅色二、常見酸的化學性質2、堿能與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非金屬氧化物 與氫氧化鈉反應 與氫氧化鈣反應二氧化碳應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2NaOH + CO2 =Na2CO3 + H2OCa(OH)2+CO2=CaCO3↓+ H2O2NaOH + SO3 = Na2SO4 + H2OCa(OH)2+SO2=CaSO4↓+ H2O2NaOH + SO2 = Na2SO3 + H2OCa(OH)2+SO2=CaSO3↓+ H2O吸收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二、堿的化學性質2、堿能與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反應:堿+非金屬氧化物→鹽+水1.氫氧化鈉為什么要密封保存?(1) 。 (2) 。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吸水潮解(物理變化)與空氣中的CO2反應而變質(化學變化)2.怎樣鑒別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向任一種溶液中通入CO2,變渾濁是石灰水二、堿的化學性質二、堿的化學性質物質 質量變化 變化類型NaOH固體 變____ _____變化生石灰CaO 變____ _____變化化學2NaOH + CO2 = Na2CO3 + H2O大大化學物質 質量變化 濃度變化 變化類型NaOH溶液 變____ 變____ _____變化Ca(OH)2溶液 變____ 變____ _____變化Ca(OH)2+CO2=CaCO3↓+ H2O4410080106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后各有什么變化。小大小大化學化學拓展提升Expand and improveNaOH溶液CO(1)固體NaOH可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_____性)吸水(2)NaOH溶液用途:_________吸收CO2例:除雜CO(CO2)能否干燥CO2?不能,氫氧化鈉能與CO2反應。2NaOH + CO2 = Na2CO3 + H2ONaOH的用途拓展提升Expand and improveNaOH的用途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可以增強溶液的______性。電解水實驗裝置導電拓展提升Expand and improve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定 義 凡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數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屬氧化物 凡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數金屬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所有堿性氧化物是金屬氧化物化 學 性 質 (1)大多數可與水反應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數可與水反應生成堿Na2O +H2O== 2NaOHK2O +H2O== 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2) 酸性氧化物+堿 → 鹽+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復分解反應) (2) 堿性氧化物+酸 → 鹽+水Fe2O3+6HCl== 2FeCl3+3H2O酸:解離時所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例:HCl、H2SO4、HNO3、CH3COOH、H2CO3堿:解離時所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例:NaOH、KOH、Ca(OH)2、Ba(OH)2、NH3 H2ONH3·H2O NH4 +OH 二、堿的化學性質溶液能夠導電原因:存在能自由移動的_________。水和乙醇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不帶電,所以導電能力弱。帶電粒子拓展提升Expand and improve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常見沉淀:Cu(OH)2↓ F e(OH)3↓ Mg(OH)2↓課堂小結Brief summary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顏色、狀態 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溶解放熱)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 燒堿、火堿、苛性鈉(具有強腐蝕性) 熟石灰、消石灰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用途 ①氫氧化鈉固體作干燥劑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紙 ③去除油污:爐具清潔劑中含氫氧化鈉 ①工業:制漂白粉②農業:改良酸性土壤、配波爾多液③建筑:粉刷墻壁2、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1)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2)酸性氧化物+堿 → 鹽+水 1、學習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NaOH濃溶液加入錐形瓶A中,關閉活塞,打開彈簧夾,觀察到A中產生白色沉淀,燒杯B中液面降低。(1)寫出CO2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若X是一種堿,其化學式可能是 (只寫一種)。(3)學習小組同學用的X是CaCl2,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又分別做了以下三組實驗:①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再測其pH,pH>7③取少量A中溶液,測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查閱資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以上三組實驗事實中,能說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 (填序號)。CO2+2NaOH=Na2CO3+H2OBa(OH)2或Ca(OH)2②③2、盛石灰水的試劑瓶存放久了,內壁常附有一層白膜,除去這層白膜最合適的試劑是( )A.蒸餾水 B.稀鹽酸 C.硫酸銅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3、某興趣小組利用壓強傳感器研究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用3個250mL的燒瓶收集滿純凈的二氧化碳,連接壓強傳感器,同時采集數據,用注射器同時等速度分別注入三種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時振蕩燒瓶,等待反應完成。采集的數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段曲線呈現這種形態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未進行振蕩B.t1~t2段曲線呈現這種形態是因為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后進行振蕩C.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燒瓶內壓強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D.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t3時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BCHave a rest給自己一個目標,用生命為它燃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