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一、了解我們的住房1.住房都是有一定結構的,根據需求不同,結構也會存在差異。2.住房的結構分類標準有很多,按功能分類有臥室、起居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陽臺等;按高度分類有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等;按樓體結構分類有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混框架結構、鋼結構等。3.系統是指相同或相類似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具有某種特性或功能的整體。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這些系統的建設與住房整體結構緊密相連并要協同設計。4.住房由供水、供電、排水、燃氣、供暖、網絡、采光、通風等多個必需的系統組成。5.建造住房的過程有選址、設計、建造、驗收等。建造工程的每個過程都很重要,需要協同發揮作用,但核心的過程是設計。二、認識工程1.港珠澳大橋連接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橋全長55千米,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2.工程建設過程的相似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后實施建設。3.設計中的限制條件包括時間、費用、可用材料、環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等。4.在實施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來施工,不可隨意更改。遇到設計中未出現的情況,要重新進行規劃設計,確定可行性后再進行施工。5.尖端工程建造不易,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突破重大難關等來實現工程目標。6.“中國天眼”口徑500米,發射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它能觀察130多億光年的區域。目前,“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靈敏的單日徑射電望遠鏡。7.鳥巢工程的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體育場。8.高速鐵路工程包括車輛設備、軌道系統、站場設施等具體項目。其中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9.科學技術進步支持工程的實施,工程的實施也推動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三、建造塔臺1.對一項工程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以及各種因素之間的關聯。2.學校要搭建的塔臺,需要一定的高度,穩固且可以環顧四周,安全又可移動。3.標書項目寫得越細致、越完整,中標機會就越大。標書要表現出小組對這項工程的詳細計劃。可以用圖畫、文字、標識、標記等多種形式相互配合制訂標書。4.制訂標書的內容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設計(塔高、塔型、實用性、安全性,假如考慮樓梯、欄桿等細節,會有助于獲得好評)、成本預算、人員分工、時間分配等。5.承包建筑工程或承購大宗商品時,承包人或買主按照招標公告的標準和條件提出價格,填寫標書,叫作投標。6.競標的要點是項目安全性和項目成本,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平衡建造地址塔臺樣式、人員分工、塔臺高度、材料堅固、安全、成本等因素。7.工程要統籌考慮、協調平衡多種制約因素,具有復雜性。8.設計中還要考慮承重、安全、抗風、抗震能力等問題。四、設計塔臺模型1.工程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及其之間的關聯。工程各項系統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2.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3.塔臺模型設計活動中的關鍵點:(1)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多用三角形結構。(2)在設計圖紙的過程中通過文字、標識等說明加固位置,有條件地選擇和優化膠條使用,以此實現堅固與成本的平衡。(3)要思考并權衡抗震、抗風、穩固的設計與控制材料成本的關系。4.增強塔臺抗風能力的方法:(1)采用框架結構,風阻小。(2)采用上小下大的結構更穩固。(3)采用上輕下重的結構更穩定。5.增強塔臺抗震能力的方法:(1)耐震——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2)制震——塔臺底部加入彈簧。(3)免震——塔臺底部加滾珠。6.測量誤差容易導致塔臺產生傾斜角。立柱等高,即每根立柱大小、長短要一致,可以保證塔臺的傾斜角最小。7.在設計方案中,要繪制上面、側面和底面的視圖,并輔以相關文字說明。比較三角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受力的實驗:分別把三角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立著放在桌面上,用食指從兩種形狀的上部往下壓,隨著手指力量的加大,正方形框架容易變形,三角形框架不易變形,抗壓能力更強。實驗現象:結論:三角形框架結構更穩固。五、制作塔臺模型1.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2.塔臺制作的提示與要求。(1)制作活動的核心: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2)成本控制: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3)塔臺模型的穩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4)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5)關注細節: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是否還有地方需要修補。(6)歸納制作塔臺模型的特點:形狀和主要功能都是給塔臺模型起名字的思路。3.制作塔臺模型的順序一般是由下到上。1.對制作塔臺模型的反思。對照評價表,對參與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自我評估: (樣例)優點:合理地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明,對設計結構的表述條理清晰,對每部分使用的材料進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詳細介紹。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結構合理、外形美觀。不足:分工不明確,每個成員不知道各自應該做什么。塔臺高度未達到60厘米。材料成本相對較高。2.在制作過程中,我們產生了什么新的想法?(樣例)在制作過程中未使用滾珠、彈簧或鉤碼,抵御大風或地震的能力較弱,在后續的改進方案中可以將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臺上。六、測試塔臺模型1.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塔臺模型制作的依據是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評價的項目包括設計圖及文字說明、分工合作、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美觀材料成本統計。3.模型是設計的具體表現,測試是對設計是否合理、科學、符合要求的檢驗。測試環節決定著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明確改進方向。4.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中的測試高分項為模型的優勢,測試低分項為模型的不足,可以分析測試標準的低分項,對本組塔臺模型的問題進行匯總,寫在問題梳理記錄單上。5.“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是建造塔臺必須達到的要求,屬于工程的第一層次要求,屬于一票否決項目。 如果這四項中的任何一項不能達到工程標準,該工程就是失敗的。“材料成本統計”屬于工程的第二層次要求,在達到工程要求的基礎上,成本越低成績才越好?!霸O計圖及文字說明”“分工合作”和“美觀”屬于工程的第三層次評價標準,屬于加分項目。七、評估改進塔臺模型1.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2.在各組互評中相互借鑒、相互幫助、資源共享、遷移應用來完善各組的設計方案,力求將設計方案改進得更準確、完整和科學,從而達到工程要求。3.可以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評價某個工程設計,并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4.招標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改進方案都支持著評估改進活動的開展,也是進行方案設計修改的依據。5.制作塔臺模型的過程隨時進行準確測量,可以有效減小誤差。6.在進行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這個較為完整的工程設計環節后,再次進入到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的閉環中,如此反復,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為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2張PPT)速記·巧練系列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教科版六年級下冊一、了解我們的住房 1.住房都是有一定結構的,根據需求不同,結構也會存在差異。2.住房的結構分類標準有很多,按功能分類有臥室、起居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陽臺等;按高度分類有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超高層等;按樓體結構分類有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混框架結構、鋼結構等。3.系統是指相同或相類似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具有某種特性或功能的整體。無論是住房結構,還是各種設施,都是由多項系統整合組成的,這些系統的建設與住房整體結構緊密相連并要協同設計。4.住房由供水、供電、排水、燃氣、供暖、網絡、采光、通風等多個必需的系統組成。5.建造住房的過程有選址、設計、建造、驗收等。建造工程的每個過程都很重要,需要協同發揮作用,但核心的過程是設計。二、認識工程 1.港珠澳大橋連接著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橋全長55千米,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2.工程建設過程的相似步驟: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后實施建設。3.設計中的限制條件包括時間、費用、可用材料、環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壞能力等。4.在實施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來施工,不可隨意更改。遇到設計中未出現的情況,要重新進行規劃設計,確定可行性后再進行施工。5.尖端工程建造不易,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突破重大難關等來實現工程目標。6.“中國天眼”口徑500米,發射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它能觀察130多億光年的區域。目前,“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靈敏的單日徑射電望遠鏡。7.鳥巢工程的整個建筑通過巨型網狀結構聯系,內部沒有一根立柱,看臺是一個完整的沒有任何遮擋的碗狀造型,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體育場。8.高速鐵路工程包括車輛設備、軌道系統、站場設施等具體項目。其中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9.科學技術進步支持工程的實施,工程的實施也推動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三、建造塔臺 1.對一項工程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以及各種因素之間的關聯。2.學校要搭建的塔臺,需要一定的高度,穩固且可以環顧四周,安全又可移動。3.標書項目寫得越細致、越完整,中標機會就越大。標書要表現出小組對這項工程的詳細計劃。可以用圖畫、文字、標識、標記等多種形式相互配合制訂標書。4.制訂標書的內容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設計(塔高、塔型、實用性、安全性,假如考慮樓梯、欄桿等細節,會有助于獲得好評)、成本預算、人員分工、時間分配等。5.承包建筑工程或承購大宗商品時,承包人或買主按照招標公告的標準和條件提出價格,填寫標書,叫作投標。6.競標的要點是項目安全性和項目成本,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平衡建造地址塔臺樣式、人員分工、塔臺高度、材料堅固、安全、成本等因素。7.工程要統籌考慮、協調平衡多種制約因素,具有復雜性。8.設計中還要考慮承重、安全、抗風、抗震能力等問題。四、設計塔臺模型 1.工程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及其之間的關聯。工程各項系統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2.建立模型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工程師常通過建立模型來測試他們的設計。3.塔臺模型設計活動中的關鍵點:(1)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多用三角形結構。(2)在設計圖紙的過程中通過文字、標識等說明加固位置,有條件地選擇和優化膠條使用,以此實現堅固與成本的平衡。(3)要思考并權衡抗震、抗風、穩固的設計與控制材料成本的關系。4.增強塔臺抗風能力的方法:(1)采用框架結構,風阻小。(2)采用上小下大的結構更穩固。(3)采用上輕下重的結構更穩定。5.增強塔臺抗震能力的方法:(1)耐震——加大底部面積或加重底座重量。(2)制震——塔臺底部加入彈簧。(3)免震——塔臺底部加滾珠。6.測量誤差容易導致塔臺產生傾斜角。立柱等高,即每根立柱大小、長短要一致,可以保證塔臺的傾斜角最小。7.在設計方案中,要繪制上面、側面和底面的視圖,并輔以相關文字說明。比較三角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受力的實驗:分別把三角形框架和正方形框架立著放在桌面上,用食指從兩種形狀的上部往下壓,隨著手指力量的加大,正方形框架容易變形,三角形框架不易變形,抗壓能力更強。結論:三角形框架結構更穩固。實驗現象:五、制作塔臺模型 1.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2.塔臺制作的提示與要求。(1)制作活動的核心: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2)成本控制: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3)塔臺模型的穩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4)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5)關注細節: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是否還有地方需要修補。(6)歸納制作塔臺模型的特點:形狀和主要功能都是給塔臺模型起名字的思路。3.制作塔臺模型的順序一般是由下到上。1.對制作塔臺模型的反思。對照評價表,對參與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自我評估:(樣例)優點:合理地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明,對設計結構的表述條理清晰,對每部分使用的材料進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詳細介紹。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結構合理、外形美觀。不足:分工不明確,每個成員不知道各自應該做什么。塔臺高度未達到60厘米。材料成本相對較高。2.在制作過程中,我們產生了什么新的想法?(樣例)在制作過程中未使用滾珠、彈簧或鉤碼,抵御大風或地震的能力較弱,在后續的改進方案中可以將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臺上。六、測試塔臺模型 1.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塔臺模型制作的依據是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評價的項目包括設計圖及文字說明、分工合作、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美觀材料成本統計。3.模型是設計的具體表現,測試是對設計是否合理、科學、符合要求的檢驗。測試環節決定著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明確改進方向。4.塔臺模型測試記錄表中的測試高分項為模型的優勢,測試低分項為模型的不足,可以分析測試標準的低分項,對本組塔臺模型的問題進行匯總,寫在問題梳理記錄單上。5.“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是建造塔臺必須達到的要求,屬于工程的第一層次要求,屬于一票否決項目。如果這四項中的任何一項不能達到工程標準,該工程就是失敗的?!安牧铣杀窘y計”屬于工程的第二層次要求,在達到工程要求的基礎上,成本越低成績才越好?!霸O計圖及文字說明”“分工合作”和“美觀”屬于工程的第三層次評價標準,屬于加分項目。七、評估改進塔臺模型 1.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2.在各組互評中相互借鑒、相互幫助、資源共享、遷移應用來完善各組的設計方案,力求將設計方案改進得更準確、完整和科學,從而達到工程要求。3.可以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評價某個工程設計,并提出改進和完善建議。4.招標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改進方案都支持著評估改進活動的開展,也是進行方案設計修改的依據。5.制作塔臺模型的過程隨時進行準確測量,可以有效減小誤差。6.在進行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這個較為完整的工程設計環節后,再次進入到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的閉環中,如此反復,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為止。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doc 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