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三單元 宇宙一、太陽系大家庭1.太陽處于太陽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質量的99.86%,正因為如此,它支配著太陽系中所有其他天體的運行。它是一顆充滿活力的恒星,每時每刻都在向太空發出光和熱。2.太陽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能夠自身發光的天體。它所發出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著整個太陽系。太陽黑子、日冕等太陽活動可能會引起地球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3.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4.在太陽系中,有一些天體可以直接觀察到,還有一些 比較小或者比較遠的天體,需要借助天文望遠鏡才能更好地觀察。5.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6.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有些行星也有衛星環繞它們運行。7.行星是指環繞太陽運行、質量足夠大、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并能通過引力清空軌道附近碎物的天體。本身不發光,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太陽系一共有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固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行星。8.彗星的主體是由塵埃、石塊、冰塊及凝結成固態的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化合物所組成的彗核。用肉眼看,彗星就像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大約每76年出現一次。9.彗星也繞太陽公轉,有的大約幾十到幾百年繞太陽一圈,有的繞太陽一圈需要長達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10.小行星帶是指主要分布在火星與木星兩顆行星軌道之間,沿著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集中區域,呈環帶狀。小行星都是由巖石構成的,大多數是一些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結構較松的石塊,上面沒有大氣層。二、八顆行星1.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按它們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顆行星自身都不能發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陽光,才顯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還要亮,那是由于它們距離地球很近。3.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在太陽系中,與太陽相比,八顆行星是十分渺小的。4.地球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三顆行星。5.水星是八顆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水星是太陽系中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6.金星是除了太陽和月球外,人眼能夠看到的最亮的天體;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自轉速度也是八顆行星中最慢的。7.地球是目前發現唯一有生命活動的星球,地球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組成地月天體系統,地球是八顆行星中唯一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8.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遍布沙丘、礫石,地表還含有赤鐵礦,使其呈現橘紅色。9.木星是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質量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10.土星的體積僅次于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內部的核心包括巖石和冰,土星有一個顯著的行星環,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巖石殘骸以及塵土。11.天王星呈海藍色,由厚厚的大氣包裹,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天王星擁有光環,它最大特征是自轉的傾斜角度很大,幾乎是躺著運行的。12.海王星呈淡藍色,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甲烷,甲烷是使其呈現藍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光環,是典型的氣態星球。1.查找并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說說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結論: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相差比較大,大小相差也比較大。2.給八顆行星排序。按離太陽的遠近排序:由近到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直徑的大小排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3.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結論:平時常見的太陽系八顆行星圖片之間的距離差距不大,根據實際比例制成的紙帶模擬各行星之間的距離差異較大。三、日食1.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月亮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2.日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太陽光沿直線傳播過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3.日食分為三種,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日環食 日偏食 日全食4.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無法遮擋住全部太陽,可以看到環形太陽,形成日環食;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月球可以遮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5.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現象發生時,地球上的人們會看到金星在太陽的圓面上緩緩移動,從太陽的東邊緣進入,最后從太陽西邊緣移出。金星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大,凌日現象發生時,金星看上去像一個小黑點。 這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更遠一些。1.模擬三球運動。現象: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正好處于一條直線上時,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所以“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同樣,當“地球”處在“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正好處于一條直線上時,“月球”上也會有“地球”的影子。結論:只有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2.日食形成模擬實驗。現象: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無法觀察到太陽;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可以觀察到太陽最外側的部分。結論: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形成且環食。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形成日全食。四、認識星座1.天空中的星星雖然遙不可及,但是可以通過建星座模型來幫助我們認識星座。2.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那么呈現的圖像也會不同。3.為了方便認星,人們把星星分成了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它們的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者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它們命名。這些天空中被人們劃分成的不同區域就稱為星座。不同的國家一開始對星座的劃分有所不同,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一將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古代天文學家把它們稱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七顆星組成斗狀,其實它們離我們的距離并不相同,它們分布在離我們有50~150光年遠的宇宙空間里。5.光年是長度單位,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五、夏季星空1.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大熊星座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春季黃昏后是觀測它的最好時機。在星圖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長長的尾巴,斗勺的4顆星是大熊的身軀,另一些較暗的星構成了大熊的頭和腳。2.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處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它也叫小熊座α星,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較穩定的恒星。由于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可以幫助大家在夜間辨認方向,因此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都靠它的星光來導航。3.北極星是顆不太亮的星星,但我們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比較容易地找到北極星。用假想的線把北斗七星斗勺最外邊的兩顆星連起來,然后向勺口方向延長約5倍的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了。4.在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發現一條閃亮的光帶 ,它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根據“銀河”光帶,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顆亮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天津四、 織女星、牛郎星。這三顆星與可觀察到的銀河也相關聯,“河”東是牛郎星,“河”西是織女星,“河”中是天津四。天鵝座 天琴座 天鷹座5.天鵝座位于北部星空。如果把天鵝座中幾顆比較亮的星連接起來,便構成一個大十字架。在這只天鵝尾部有一顆亮星——天津四。6.天琴座最亮的星為“織女星”,它位于銀河西岸,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北半球排名第二。織女星下方有四顆亮星,組成平行四邊形,將這幾顆星與周圍的星組合,會形成一個類似豎琴的形狀。7.天鷹座位于銀河的東岸。天鷹座像一只展翅的雄鷹,在心臟位置有一顆最亮的星,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牛郎星。牛郎星的左右各有一顆相對較暗的星,像是牛郎挑的擔子,與天琴座的織女星隔銀河相望,人們根據這兩顆星的特點,編出了“牛郎織女”這一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8.天蝎座是夏天最顯眼的星座之一,天蝎座形似蝎子,因此西方國家稱它是“天蝎之心”。它的主要標志是心宿二,也稱“大火”,它是一顆耀眼的紅色亮星。9.在夜晚觀星時,將活動觀星盤舉過頭頂,并轉動觀星盤,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據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了。六、浩瀚的宇宙1.銀河系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為普通的天體系統。2.銀河系像一個銀盤,直徑約10萬光年;又像一個漩渦,它有多條旋臂。太陽在其中一條獵戶座支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中的天體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轉。3.銀河系是比太陽系層次更高的天體系統。它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種天體組成的巨大天體集團,其中包括太陽在內的上千億顆恒星和各種類似的星云以及星際物質。但是人們在長期的觀測中發現,銀河系以外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里,還有許許多多像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星系,這些星系被稱為河外星系。4.通過太空望遠鏡,人們發現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等,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都在高速運動著。5.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過觀測分析,我們的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6.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運動,有些恒星自身還有節奏地膨脹和收縮,有些恒星還不斷地向外拋射物質……宇宙充滿了活力。七、探索宇宙1.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2.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登封觀星臺。3.太空望遠鏡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持建造的。4.位于貴州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稱為“中國天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入了航天時代。為了更好地觀測宇宙,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迄今為止,有500多位航天員遨游過太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但同時,也有20多位航天員在執行任務時以身殉職,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出了生命。6.人類已經開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測任務,其中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7.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的發源地。早在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了“火箭”的名稱。8.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發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2張PPT)速記·巧練系列第三單元 宇 宙教科版六年級下冊一、太陽系大家庭 1.太陽處于太陽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質量占整個太陽系所有天體質量的99.86%,正因為如此,它支配著太陽系中所有其他天體的運行。它是一顆充滿活力的恒星,每時每刻都在向太空發出光和熱。2.太陽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能夠自身發光的天體。它所發出的光和熱照亮和溫暖著整個太陽系。太陽黑子、日冕等太陽活動可能會引起地球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的石塊,上面沒有大氣層。3.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4.在太陽系中,有一些天體可以直接觀察到,還有一些比較小或者比較遠的天體,需要借助天文望遠鏡才能更好地觀察。5.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矮行星。6.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有些行星也有衛星環繞它們運行。7.行星是指環繞太陽運行、質量足夠大、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并能通過引力清空軌道附近碎物的天體。本身不發光,以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太陽系一共有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固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態行星。8.彗星的主體是由塵埃、石塊、冰塊及凝結成固態的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化合物所組成的彗核。用肉眼看,彗星就像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大約每76年出現一次。9.彗星也繞太陽公轉,有的大約幾十到幾百年繞太陽一圈,有的繞太陽一圈需要長達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10.小行星帶是指主要分布在火星與木星兩顆行星軌道之間,沿著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集中區域,呈環帶狀。小行星都是由巖石構成的,大多數是一些形狀不規則,表面粗糙,結構較松的石塊,上面沒有大氣層。二、八顆行星 1.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它們在其特定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按它們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顆行星自身都不能發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陽光,才顯得明亮。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還要亮,那是由于它們距離地球很近。3.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在太陽系中,與太陽相比,八顆行星是十分渺小的。4.地球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三顆行星。5.水星是八顆行星中離太陽最近的,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水星是太陽系中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6.金星是除了太陽和月球外,人眼能夠看到的最亮的天體;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自轉速度也是八顆行星中最慢的。7.地球是目前發現唯一有生命活動的星球,地球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組成地月天體系統,地球是八顆行星中唯一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8.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遍布沙丘、礫石,地表還含有赤鐵礦,使其呈現橘紅色。9.木星是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質量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10.土星的體積僅次于木星,主要由氫組成,內部的核心包括巖石和冰,土星有一個顯著的行星環,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巖石殘骸以及塵土。11.天王星呈海藍色,由厚厚的大氣包裹,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天王星擁有光環,它最大特征是自轉的傾斜角度很大,幾乎是躺著運行的。12.海王星呈淡藍色,大氣層以氫和氦為主,還有微量甲烷,甲烷是使其呈現藍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光環,是典型的氣態星球。1.查找并閱讀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說說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結論: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相差比較大,大小相差也比較大。2.給八顆行星排序。按離太陽的遠近排序:由近到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直徑的大小排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3.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結論:平時常見的太陽系八顆行星圖片之間的距離差距不大,根據實際比例制成的紙帶模擬各行星之間的距離差異較大。三、日食 1.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太陽系中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行。月亮在繞著地球運動的同時,也被地球攜帶著繞太陽公轉。2.日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太陽光沿直線傳播過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擋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3.日食分為三種,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 日環食 日偏食 日全食4.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無法遮擋住全部太陽,可以看到環形太陽,形成日環食;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月球可以遮擋住整個太陽,這時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5.金星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恰巧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會出現金星凌日天象。凌日現象發生時,地球上的人們會看到金星在太陽的圓面上緩緩移動,從太陽的東邊緣進入,最后從太陽西邊緣移出。金星的直徑和地球差不多大,凌日現象發生時,金星看上去像一個小黑點。這是因為金星離地球更遠一些。1.模擬三球運動。現象: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正好處于一條直線上時,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所以“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同樣,當“地球”處在“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正好處于一條直線上時,“月球”上也會有“地球”的影子。結論:只有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2.日食形成模擬實驗。現象: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無法觀察到太陽;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可以觀察到太陽最外側的部分。結論:當月球距離地球較遠時,形成且環食。當月球距離地球較近時,形成日全食。四、認識星座 1.天空中的星星雖然遙不可及,但是可以通過建星座模型來幫助我們認識星座。2.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那么呈現的圖像也會不同。3.為了方便認星,人們把星星分成了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它們的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者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它們命名。這些天空中被人們劃分成的不同區域就稱為星座。不同的國家一開始對星座的劃分有所不同,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一將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古代天文學家把它們稱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七顆星組成斗狀,其實它們離我們的距離并不相同,它們分布在離我們有50~150光年遠的宇宙空間里。5.光年是長度單位,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五、夏季星空 1.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大熊星座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春季黃昏后是觀測它的最好時機。在星圖上,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長長的尾巴,斗勺的4顆星是大熊的身軀,另一些較暗的星構成了大熊的頭和腳。2.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處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它也叫小熊座α星,是夜空中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較穩定的恒星。由于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可以幫助大家在夜間辨認方向,因此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都靠它的星光來導航。3.北極星是顆不太亮的星星,但我們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比較容易地找到北極星。用假想的線把北斗七星斗勺最外邊的兩顆星連起來,然后向勺口方向延長約5倍的距離,就能找到北極星了。4.在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發現一條閃亮的光帶 ,它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根據“銀河”光帶,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顆亮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這三顆星與可觀察到的銀河也相關聯,“河”東是牛郎星,“河”西是織女星,“河”中是天津四。 天鵝座 天琴座 天鷹座5.天鵝座位于北部星空。如果把天鵝座中幾顆比較亮的星連接起來,便構成一個大十字架。在這只天鵝尾部有一顆亮星——天津四。6.天琴座最亮的星為“織女星”,它位于銀河西岸,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北半球排名第二。織女星下方有四顆亮星,組成平行四邊形,將這幾顆星與周圍的星組合,會形成一個類似豎琴的形狀。7.天鷹座位于銀河的東岸。天鷹座像一只展翅的雄鷹,在心臟位置有一顆最亮的星,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牛郎星。牛郎星的左右各有一顆相對較暗的星,像是牛郎挑的擔子,與天琴座的織女星隔銀河相望,人們根據這兩顆星的特點,編出了“牛郎織女”這一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8.天蝎座是夏天最顯眼的星座之一,天蝎座形似蝎子,因此西方國家稱它是“天蝎之心”。它的主要標志是心宿二,也稱“大火”,它是一顆耀眼的紅色亮星。9.在夜晚觀星時,將活動觀星盤舉過頭頂,并轉動觀星盤,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據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了。六、浩瀚的宇宙 1.銀河系大約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組成。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一個極為普通的天體系統。2.銀河系像一個銀盤,直徑約10萬光年;又像一個漩渦,它有多條旋臂。太陽在其中一條獵戶座支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中的天體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轉。3.銀河系是比太陽系層次更高的天體系統。它是由恒星和其他各種天體組成的巨大天體集團,其中包括太陽在內的上千億顆恒星和各種類似的星云以及星際物質。但是人們在長期的觀測中發現,銀河系以外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里,還有許許多多像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星系,這些星系被稱為河外星系。4.通過太空望遠鏡,人們發現了銀河系以外的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獵犬座星系等,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都在高速運動著。5.科學家認為,宇宙誕生于上百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通過觀測分析,我們的宇宙還處于膨脹之中……6.宇宙中每時每刻都有許多恒星在誕生,同時也有許多恒星在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運動,有些恒星自身還有節奏地膨脹和收縮,有些恒星還不斷地向外拋射物質……宇宙充滿了活力。七、探索宇宙 1.在古代,人們就開始觀測和記錄各種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圓月缺、斗轉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時間概念。為了更好地觀測,專門建立了觀測、記錄和研究天象的場所——天文臺。2.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是登封觀星臺。3.太空望遠鏡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持建造的。4.位于貴州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稱為“中國天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隨著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入了航天時代。為了更好地觀測宇宙,人類利用火箭將望遠鏡、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以及航天員等送到太空。人類還在太空建設空間站,航天員可以在空間站進行長時間的太空實驗和科學觀測。迄今為止,有500多位航天員遨游過太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但同時,也有20多位航天員在執行任務時以身殉職,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出了生命。6.人類已經開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測任務,其中月球是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球以外的天體。7.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的發源地。早在三國時代的古籍上就出現了“火箭”的名稱。8.目前,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順利發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嫦娥”系列探月衛星“玉兔”號月球車等。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三單元 宇宙.doc 六年級下冊速記·巧練系列(教科版)第三單元 宇宙.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