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7 做個生態瓶蘇教版(2017)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生物和棲息地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作生態系統。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就叫作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常見的生態系統森林農田極地草原海洋河流做個生態瓶,模擬水域或陸地生態系統。3. 密封瓶子,把它放在窗臺上。做水域生態瓶。1. 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到大口塑料瓶里。2. 在瓶子底部鋪一些沙子,栽一些水草,再放幾條小魚到瓶子里。做陸地生態瓶。3. 蓋緊瓶蓋,把它放在窗臺上。1. 在大口塑料瓶里放一些濕潤的土壤,鋪平。2. 在瓶子里種一些低矮的小草,放幾只小蟲。生態瓶活動記錄生態瓶名稱 水域生態瓶 陸地生態瓶我的預測 1、不喂食,瓶子里的魚可以活幾天,因為沒有食物而死亡。 2、放更多或更大的魚到瓶子里,這些魚會活更長時間。它們以小魚為食,生態平衡會維持一些時間。但由于生態瓶的調節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能維持太長時間。 不打開蓋子,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一段時間。但由于生態瓶的調節能力有限,所以不可能維持太長時間。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網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生態平衡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捕殺海獺(tǎ)的后果海獺的毛皮既輕柔又保暖,一度成為人們競相擁有的保暖物品。18 世紀晚期至 20 世紀早期,人們為了得到海獺毛皮而肆意捕殺海獺。隨著海獺數量的不斷減少,海膽(海獺的主食)數量逐漸攀升。它們瘋狂地吃所有的海藻(海膽的主食),致使海藻數量大大下降。于是,魚、小海蟹等其他動物因失去食物來源和棲息地而導致數量銳減。就這樣,因為海獺被大量捕殺而無法限制海膽的數量,這個小型生態系統就遭到了破壞。你還知道哪些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例子?過度放牧大量噴灑農藥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例子包括:過度放牧、大量噴灑農藥、外來物種入侵等。過度放牧時,動物吃掉它們喜歡的牧草,雜草就開始入侵。饑餓的動物踩踏土地,加劇了土地侵蝕。缺少植被保持水土,使地表裸露,變得不適合種子萌發。干燥的裸露地表更多地反射陽光,導致進一步的干燥。過度放牧過度放牧大量噴灑農藥大量噴灑農藥首先會造成環境污染。其次,大量農藥揮發到空氣中,流到水體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并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轉移到人體,對人體產生危害。舉一個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例子。再如:1906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卡巴森林為保護鹿群而捕殺肉食動物,導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沒有食物,瀕臨滅絕。例如:20世紀50年代中國曾大量捕殺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選擇題1.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作( A )。A.生態系統B.生態平衡C.生物圈2.在一定的條件下,各種生物的數量會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狀態被稱為( C )。A.生態環境B.生態系統C.生態平衡3.水域生態瓶中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B )。A.美化環境B.提供氧氣和食物C.固定沙子選擇題4.要讓生態瓶里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得好一些,應該注意的是( B )。A.生態瓶要放置在室內陰暗處B.生物種類和數量配比要合理C.生態瓶要放置在陽光直射的地方6.下列行為會破壞生態平衡的是( C )。A.植樹造林B.愛護鳥類C.噴灑農藥選擇題5.生態瓶里的非生物為動物提供了( B )。A.食物B.棲息地C.能量科學探究小組為了研究生物、非生物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制作了4個生態瓶,分別編號為A、B、C、D,同學在瓶中分別加入適量的水、等量的水草,并按下圖加入小蝦、螺螄、小魚。然后擺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請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探究題(2)有同學發現生態瓶中的魚浮出水面呼吸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B )。A.多喂一些魚食B.往生態瓶中多加一些水C.把生態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1)在生態瓶D中,生物有水草、小蝦、螺螄、小魚,消費者有小蝦、螺螄、小魚。(4)通過對四個生態瓶內生物的進一步觀察,結果卻發現:D生態瓶中小蝦存活的數量不斷減少,你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小蝦被小魚捕食。(3)若要研究小蝦對水草生長的影響,最好選擇A和B兩個生態瓶進行觀察比較。(填寫字母標號)①放長江魚類的魚苗到長江中。②禁止放生任何外來動物到長江中。③禁止向長江排放污水。④禁止向長江傾倒垃圾。⑤清理長江塑料垃圾。簡答題為了恢復長江生態系統,我國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十年禁捕,除了不捕魚,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恢復長江生態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