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動物對環境的適應動物的特殊感官第九課目錄CONTENT01新知講授02互動探究03課堂總結04拓展提升01魚如何感知危險情境與問題如果你想在野外徒手捕魚,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你躡手躡腳的靠近水塘邊,但是魚兒還是迅速的逃離了。情境導入水中的魚是如何感知危險的?探究發現未涂抹凡士林在魚A的側線處涂抹凡士林拍打水面后魚的反應魚A 逃離魚B 逃離拍打水面后魚的反應魚A(側線處涂抹凡士林) 無反應魚B 逃離凡士林:一種從石油里提煉出來的石油脂,有很好的的防水和阻隔作用,我們在實驗中常用來做潤滑劑、阻隔劑。02蝙蝠的神奇器官探究發現蝙蝠在黑夜中是如何捕捉飛蛾的?科學小故事18世紀,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蒙上蝙蝠的雙眼,它們依然能夠飛行自如,但是如果塞住蝙蝠的雙耳、封住它的嘴,它們就會在黑暗中瞎撞。蝙蝠究竟是怎樣在夜晚捕食昆蟲的呢 早些時候,科學家對于蝙蝠如何捕食一直沒能做出科學的解釋。直到1938年,由于探聽超聲波儀器的發明,科學家才發現并證實了通過超聲波定位在夜晚飛行的,原來蝙蝠在夜間飛行的時候從嘴、鼻里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傳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蝠立刻做出判斷,改變飛行方向。人類模仿蝙蝠探路的方式發明了雷達。鞏固提升1.蝙蝠的視覺不發達,但能借助回聲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飛蛾。2.蝙蝠的“回聲定位”需要哪些器官的參與?答:喉嚨、嘴巴、鼻子和耳朵。課堂總結1.魚的側線是一種特殊感官,不僅能感知水體的震動,還能感知水溫和水流的方向。2.蝙蝠的視覺不發達,但能借助回聲定位在黑夜中捕捉飛蛾。響尾蛇是如何敏捷的捕食小動物的?響尾蛇的眼睛對光線一點都不敏感,然而它卻能敏捷的捕食田鼠和其他小動物。科學家發現,響尾蛇有一種特殊感官,被稱為“熱眼”。拓展延伸仿生學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統的功能和行為,來建造技術系統的一種科學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機器的界限,將各種不同的系統溝通起來。拓展延伸1、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儀”。2、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3、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THANK YOU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