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豐富日常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積極消極網絡上虛假、不良信息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個人隱私泄露溫故知新:為什么說網絡是把雙刃劍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2.2 合理利用網絡1.政治認同: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道德修養:養成網絡素養,遵守網絡公德,養成文明上網、合理用網的個人素質。3.法治觀念: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意識和習慣,養成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4.健全人格:理解網絡的價值與作用,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合理利用網絡促進自我和社會的發展。5.責任意識: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教學重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教學難點: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核心素養目標:一、理性參與網絡生活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二、傳播網絡正能量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學習目標:新知導入在當前數字化網絡時代,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青少年正確的網絡觀、價值觀尚未形成。因此,提高青少年的網絡素養勢在必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一、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運用你的經驗孩子們回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腦,網絡徹底把孩子們從大人身邊奪走了。有了網絡,在公交車上也可以看新聞,發郵件,在線學習,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只認識到害只認識到利思考: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觀點?2.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網絡?奶奶和爸爸的觀點都是片面的。奶奶的觀點只看到了網絡的弊,否認了網絡的利。相反,爸爸的觀點只看到了網絡的利,忽視了網絡的弊。應該理性、適度的使用網絡,既要認識到網絡是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又不能因沉迷網絡而忽視正常的生活。探究新知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思考: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多元化,即使面對同一款APP、同一條信息,不同的人選擇不同,這取決于什么 媒介素養水平不同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網紅的這些行為是否正確?購買這樣的課程是否有用 刷視頻多久是合適的 是否需要瀏覽這些信息?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各種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2023年7月9日,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網絡素養總體平均得分為3.56分(滿分5分),略高于及格線,有待進一步提高。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能力維度得分最高(3.93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每天平均上網1-3小時的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最高。隨著每天上網時長的增加,青少年網絡素養水平逐漸下降,上網注意力管理能力、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能力素養隨年級升高而降低。知識拓展探究新知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中學生應具備的媒介素養自重、自律,文明健康上網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發現不良信息及違法、違規網站,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你有沒有遇到過下面圖片中的問題?網絡還給你帶來哪些困擾?只上網不睡覺上網不吃飯只上網不學習虛擬世界出不來互聯網上有無限的信息,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處理這個矛盾?②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不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相關鏈接:網癮又稱網絡過度使用癥,主要是指長時間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之外的事情沒有多少興趣,影響身心健康的一種病癥。網癮患者無法控制上網時間,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原定時間要長,想減少或控制上網時間卻做不到。關注網上的情況超過自己的現實生活,例如,頭腦中一直浮現與網絡有關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網時才充滿興趣。(表現)一旦減少或停止上網,就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體驗和不良的生理反應,如沮喪、空虛、易發脾氣、坐立不安、心慌、燥熱出汗、失眠等。(危害)你網癮了嗎?①浪費時間,浪費金錢,危害身體健康;②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逃學、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③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為青少年戒除網癮提出建議?多與孩子進行心理交流,打開孩子的心扉;引導孩子認識到沉迷網游的害處,轉移注意力;教孩子如何利用電腦學習;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1)認識到沉迷網絡的危害;(2)合理利用網絡,適當的控制上網時間;(3)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或集體活動;(4)學會信息節食,提高自控能力;(5)嚴格遵守上網時間,請家人和老師監督等。家庭青少年情景探究:如果你是小明,面對這樣的信息應該如何處理?探究新知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網絡誹謗”、“網絡傳謠”入刑:新修訂的《刑法》規定,同一誹謗信息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達到500次以上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傳播虛假消息,造成嚴重后果的,最高將被處以七年有期徒刑。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111方法與技能如何辨別網絡謠言?科學辟謠注意信息出處關注官方信息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辨識信息內容向他人求助11111111111124135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方法與技能)某中學的貼吧內,一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發布了大量小林同學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顯丑化小林。照片發布后,引發了一些嘲諷小林的跟帖。探究與分享P191.你怎么看待貼吧里的這種現象?這種現象違背了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泄露他人隱私和惡意攻擊他人的行為。2.如果你是小林,你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為什么?不會。因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我們要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探究新知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④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自覺遵守道德與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情景探究:網絡無限、自由有界。辨:在網絡的世界里,我們可以擺脫任何約束,為所欲為。知識延伸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要注意哪些問題?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負面情緒相關鏈接要善于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 ,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歸納新知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重點)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不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網絡上的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辨:網絡世界紛繁復雜,信息良莠不齊,我們很難練就一雙慧眼。二、傳播網絡正能量探究新知什么是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探究新知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人民日報客戶端開設“我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專欄,通過網絡公開征求意見。各地網友積極參與,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通過網絡平臺就身邊的一些公共事務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住房教育交通醫療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網絡公益行動?談談你的感受。某單位職工因患病走失,該單位在網上發布尋找該職工的信息,協助家人尋找。信息發布后很快在各網絡平臺上被大量轉發,一場尋找該職工的愛心接力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時展開。兩萬多份尋人啟事、千余人次搜尋,無數充滿愛心的網友參與尋人活動。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職工終于被找到。探究與分享P20小調查:你知道哪些網絡公益活動?傳播正能量探究新知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支付寶推出“螞蟻森林”公益活動。網購車票、地鐵出行、生活繳費、預約掛號、電子發票和步數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當能量收集滿以后,就可以申請在阿拉善等沙漠地區種植真樹。據數據統計,螞蟻森林參與用戶共計5.5億,樹木種植數量高達2.23億,總面積超306畝,碳減排量超1200萬噸。②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2.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②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課堂小結合理利用網絡1.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在網上傳播正能量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傳播網絡正能量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② 要學會“信息節食”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課堂練習1.2023年3月10日以來,各級網信部門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自媒體”賬號,依法依約處置“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這告訴我們( )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②防微杜漸,遠離網絡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④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課堂練習2.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表示:“網絡暴力不僅侵害他人尊嚴,名譽和隱私,也嚴重污染社會風氣,要堅決予以打擊。”維護清朗網絡空間,青少年要( )①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違法犯罪行為②提高媒介素養,傳播正能量③自覺恪守道德與遵守法律④增強法治意識,敢于與網絡不法行為作斗爭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D課堂練習3.(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對下圖漫畫《如此“打賞”"》看法正確的是( )A.正確,這樣做很時尚B.正確,花父母的錢很正常C.錯誤,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D.錯誤,有錢不如去買游戲裝備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