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以禮待人第二單元 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4.2目標1.政治認同: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道德修養。2.道德修養: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3.法治觀念: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4.健全人格:培養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5.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文明有禮的作用。教學難點: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材料中有哪些行為體現了文明有禮?小巖一家約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巖和爸爸媽媽到就餐房間后,坐在沙發上讀著書,等候其他人。幾位朋友來了,小巖站起來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大家落座后,爸爸媽媽與朋友們聊起天來,小巖雖然有點餓,但還是耐心等待。就餐時,每當朋友用公筷給小巖夾菜,小巖都會站起來表示感謝。導入新課待人禮為先……分組比賽:請說出含有“禮”字的成語。彬彬有禮禮賢下士禮尚往來分庭抗禮傲慢無禮禮義廉恥頂禮膜拜克己復禮知書識禮謙和有禮以禮相待禮儀之邦先禮后兵1.禮的含義和表現 P37(1)含義: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2)表現: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釋義:學禮則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故能立。禮教恭儉莊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不學禮,無以立身。“人而無禮,焉以為德。”——揚雄釋義:作為人而不講究禮,又怎么能有道德呢?相關鏈接:一、待人禮為先活動:請同學們討論并列舉身邊的無禮行為,并分析其危害。要求:可從家庭、學校、社會中的無禮行為進行思考,表述清晰,符合邏輯。爆粗口圖書館霸座高鐵上脫鞋自身:影響人際關系,破壞自身形象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一、待人禮為先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待人禮為先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個人)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社會)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都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國家)2、為什么要文明有禮?“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02做文明有禮的人除了餐飲之禮,你還知道哪些禮?3、做文明有禮的人(如何成為文明有禮的人?)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 。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禮貌用語(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時,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自以為是,不盛氣凌人。儀表端莊②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良好的舉止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做到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2)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同時,我們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筆記整理3. 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P39-40① 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 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 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做文明有禮的人課堂小結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以禮待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在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禮的含義和主要表現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本課小測1.中國是禮儀之邦,古代文化是禮樂文化。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不說到禮。可見禮的重要性。禮能體現一個人的良好品質。這些良好品質包括( )①尊重 ②謙讓 ③自強 ④與人為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解析:講文明、有禮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質。這些良好品質包括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等,故①②④正確;③:與題意不符。故排除③;本課小測2.“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守禮就沒法生存,做事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則不安寧。由此可見(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的人一定能取得成功③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④文明有禮體現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本課小測3.近期全國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了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外出旅游的人們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新聞,充分說明了國人文明意識的增強和提高,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已經成為大多數國人的共識。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是檢驗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軟實力的重要標志。這是因為( )A.文明素質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B.中國游客都能有較高的文明素質C.文明禮貌是一個人出國游的必備素質D.文明禮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和尊嚴D解析:文明禮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形象和尊嚴,因此文明出行是檢驗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應選D。AB說法不準確;C說法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本課小測4. 踐行文明理念,公民應該( )①與人交往,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彬彬有禮③嚴懲不文明行為實施者 ④學禮、明禮、守禮,向文明模范學習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解析:③:錯誤,此選項表述的做法不是公民可以做到的,排除.本課小測5.文明有禮,提升素養一位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老人在斑馬線上緩慢地走著,一輛機動車在斑馬線前慢慢停下來,讓老人通過。老人忽然轉過身,脫下帽子,深深地向司機鞠躬。這一幕車輛禮讓行人、行人向司機行禮的畫面,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傳遞了崇尚“禮讓”的正能量。(1)感受到了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他們的行為是舉止文明的表現。(2)①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1)從老人和司機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溫暖的力量?(2)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