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呼吸》游泳的時候,我們不能長時間在水下憋氣;潛水者下水時要帶著供氧裝置,這是為什么呢?11.呼吸探究活動一:體驗呼吸用力吸氣,再用力呼氣,測量胸圍并記錄下來。觀察胸廓的變化。吸氣時 呼氣時胸圍擴大縮小你能解釋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嗎?呼吸時,氣體進出肺,胸廓擴大和縮小。(吸氣時胸廓擴大,呼氣時胸廓縮小)。探究活動二: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資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作出假設:呼出氣體可能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1.提出問題: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實驗器材:燒杯2個;澄清石灰水1瓶;注射器1個;吸管1個;(1)向兩個燒杯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50ML)。(2)用注射器向燒杯A中注入空氣,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3)用吸管向燒杯B中吹氣,觀察并記錄澄清石灰水的變化,分析其原因,實驗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活動手冊》中。(4)實驗完畢,將實驗器材,收回到托盤中。提示:1.用注射器吸入空氣后再注入澄清石灰水中,注射一次即可。2.嚴禁將水吸入口中。3.掌握方法:不變變渾濁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氣體二氧化碳含量<4.實驗觀察:觀察兩個量杯中澄清石灰水變化,并記錄。5.匯報交流。資料:2.氧氣可以助燃。作出假設:空氣中氧氣含量多與呼出氣體氧氣含量,小木條在空氣中繼續(xù)燃燒,在呼出氣體中熄滅。實驗器材:燒杯2個小木條1根集氣瓶2個抹布1個吸管1個水槽1個1.收集空氣:集氣瓶A收集空氣,蓋上玻璃片。2.收集人體呼出的氣體:用燒杯中得水將集氣瓶B裝滿水將裝滿水并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動玻璃片將瓶口全部蓋住。3.把盛滿水的集氣瓶倒放在水槽中,將導管放入集氣瓶內(nèi)向緩緩吹氣,直到集氣瓶內(nèi)充滿呼出的氣體,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將集氣瓶蓋好,取出集氣瓶放在實驗桌上。3.用燃著的小木條檢驗氣體: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放入呼出氣體和空氣樣品當中觀察現(xiàn)象,并記載《科學活動手冊》中。提示:1.嚴禁將水吸入口中。2.用小木條檢驗氣體時,用打火機,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燙手。3.做完實驗可用沙子將小木條熄滅,并將小木條放入盛有沙子的燒杯中。掌握方法:呼出氣體空氣空氣中氧氣含量>呼出氣體氧氣含量實驗觀察:觀察并記錄。匯報交流。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相比,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增加。人體通過呼吸,使空氣中的氧氣進入人體,同時排出人體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氧氣對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6.得出結(jié)論知識運用,解決問題為什么不要用被子蒙著或者趴著睡呢?課堂小結(jié)1.呼吸時,氣體進出肺,胸廓擴大和縮小。(吸氣時胸廓擴大,呼氣時胸廓縮小)。2. 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相比,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增加。人體通過呼吸,使空氣中的氧氣進入人體,同時排出人體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氧氣對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作業(yè)預習認識呼吸器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