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高三政治第二輪復習怎樣上效益才能高摘要:高三進入二輪復習,有三種課型──知識專題課、熱點專題課和試卷講評課。為提高復習效果和高考成績,知識專題課采用學生講解式,熱點專題課采用師生討論式,試卷講評課采用師生談話式。 關鍵詞:高考復習;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方法高三二輪復習課大致有三種課型,即知識專題課、熱點專題課和試卷講評課。這三種課該怎么上?筆者認為,知識專題課采用學生講解式,熱點專題課采用師生討論式,試卷講評課采用師生談話式。 一、知識專題課──學生講解 高中《思想政治》“致同學們”明確指出:“首先,你要了解:本教材分單元、課題、框題、目題四個層次。”然而,在多年的高三復習中,我發現,經過高一、二的新授課和高三的一輪復習,大多數學生對教材的單元、課題、框題、目題還是不熟悉。針對這種狀況,高三復習亟待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不能只是老師說,學生不說;不能只是把學生帶進教材,學生卻走不出教材;不能只重視微觀考點的講解,卻忽視宏觀框架的構建。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老師應如何解放自己,拯救學生? 1.讓學生對照教材“目錄”講。某一課時準備復習哪個單元、哪部分內容,先讓學生預習,課上讓學生對照書上“目錄”講解主要內容。如果一個學生講不全,就找兩個、三個、四個……直到學生講的內容完整為止。剛開始這樣做可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耗時較多,但堅持下去,效果就會好起來。 2.讓學生對照單元“管涌圖”講。每個單元的管涌圖很好地描繪了本單元內容的梗概和思維的流向,因此,單元知識建構就引導學生按管涌圖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單元的主要內容,還有助于學生把握單元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密性和整體性。 3.讓學生圍繞一個“知識塊”講。圍繞一個知識專題首先要學生進行模塊內整合,講專題內及專題之間的關系,比較異同及聯系,理清易混的、交叉的概念與原理的關系;然后將某一專題知識與其他模塊的知識交匯點進行滲透。如講“商品經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專題,模塊內整合涉及的內容主要有:(1)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2)貨幣的產生和本質;(3)貨幣的基本職能;(4)貨幣與紙幣;(5)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6)貨幣與財富;(7)貨幣的種類與形式;(8)外匯和匯率;(9)價格的決定與變動;(10)價值與價格;(11)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12)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13)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14)市場與計劃;(1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16)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17)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18)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的關系。與《政治生活》模塊滲透的內容有:(1)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的職能;(2)政府的宗旨、原則;(3)黨的性質、地位、宗旨、作用;(4)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5)國際競爭的實質。與《文化生活》模塊滲透的內容有:(1)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2)文化對人的影響;(3)我們的民族精神;(4)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5)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6)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與《生活與哲學》模塊滲透的內容有:(1)用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揭示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2)用對立統一的原理認識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3)用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認識價值規律;(4)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分析在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結構中,公有制經濟是主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保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5)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矛盾特殊性原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分析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6)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又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7)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看待匯率的變化、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等。 需要強調的是,在個別學生講解知識專題內容時,需要同學合作,需要老師矯正、引導、點撥、總結、歸納。 二、熱點專題課──師生討論 1.熱點材料的選取。在進行熱點復習時,老師首先要精心篩選作為命題載體的情景材料。選取熱點材料一要堅持以“我”為主,即以我國為主。具體包括影響大、人所共知、主流媒體發布的;體現國家意志和利益,有定論的,既有長期效應又有即時看點;與中國關聯度比較高的國際時事問題。二要堅持以經濟建設和民生問題為主。三要堅持以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主,以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素材,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中的突出問題。 2.熱點專題的復習模式。由老師確定時政主題,師生共同收集整理材料,然后在課堂上“共享”材料,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熱點的全貌,概括材料內涵,領會復習意圖,營造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材料,透過現象揭示本質,抓住問題的要害,準確捕獲材料涵蓋的有效信息,對同一情境材料從不同的視角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走出思維定勢,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從經濟、政治、哲學、文化等不同模塊尋求解決問題的依據,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綜合解讀、整合的能力。三、試卷講評課──師生對話在高三政治二輪復習中,學生必須進行適當的訓練。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特點、基本解題思路和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同時,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做到答案要點化、要點段落化、段落序號化、語言學科化、觀點材料結合化、書寫工整化,從而達到科學規范、全面具體、重點突出、邏輯層次分明的要求。然而,上述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多次在考試及試卷講評中練就、積累。試卷講評課大致分為四步:第一步,老師總述試卷檢測情況,揭示共性,指出存在問題,充分利用實物投影或者講義形式提供不同學生的答案,讓學生分析審題、答題的得失。第二步:學生對照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查找自己存在的問題,總結出錯的原因,并糾正錯誤。第三步:在自查自糾的基礎上讓學生將仍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讓會做的同學講,老師再點撥、補充、完善。在這一環節提倡生生互助、師生互動。第四步:老師對試卷中共性錯誤進行合并串講,針對主觀題存在的突出問題(或知識、或審題、或方法)進行專門糾錯訓練。在高三最后復習備考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隨時回頭看看自己在前一階段學習中出現的失誤,反思自己出錯的原因──是知識掌握不牢還是解題能力欠缺、是審題不準確還是粗心大意、是思維方式出現偏差還是缺乏解題技巧、是簡單問題復雜化還是復雜問題簡單化、是答案不規范還是結合材料分析不到位等等,避免同樣的錯誤在下一次考試尤其是高考中重復出現。高三二輪復習階段,是高考沖刺的關鍵階段,為了取得理想的成績,老師在認真備課、艱辛付出的基礎上必須復習得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引導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狀態,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高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三政治二輪復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