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突破2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用途1.(2024·山東卷)化學品在食品工業中也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脫色劑B.鐵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C.谷氨酸鈉可用作食品增味劑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劑2.(2024·山東卷)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Ca(OH)2的堿性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Fe3+的氧化性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CaSO4的難溶性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NH3的配位性3.(2024·黑吉遼卷)家務勞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相關解釋錯誤的是( )A.用過氧碳酸鈉漂白衣物:Na2CO4具有較強氧化性B.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乙醇受熱易揮發C.用檸檬酸去除水垢: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D.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油脂可堿性水解4.(2023·浙江6月選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鋁有強還原性,可用于制作門窗框架B.氧化鈣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劑C.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5.(2023·廣東卷)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H+的氧化性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還原性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1.常見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鹽酸發生反應 用于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2)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3) Na2O2與CO2、H2O(g)反應生成O2 用作呼吸面具或潛航器的供氧劑(4) 鋁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發生鋁熱反應 用于焊接鋼軌、冶煉不活潑的金屬(5) 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用作胃酸中和劑(6) 鎂鋁合金的密度小、強度大 用于制造高鐵車廂、航空航天器等(7) 鐵粉具有還原性 用作食品包裝袋內的抗氧化劑(或雙吸劑)(8) FeCl3溶液可氧化Cu 生成CuCl2 用FeCl3溶液蝕刻印刷銅質電路板(9)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俗稱鐵紅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等紅色顏料(10) 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其被還原生成的Fe3+易水解得到Fe(OH)3膠體 常用作殺菌消毒劑和凈水劑(11) BaSO4難溶于水和酸,X射線不能透過 在醫療上用作“鋇餐”2.常見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SiO2導光性能強、抗干擾性能好 用于生產光導纖維(2) 二氧化硫與O2反應 用作葡萄酒中的殺菌劑和抗氧化劑(3)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常用于漂白紙漿、毛、絲等(4)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劑(干燥中性、酸性氣體)(5) 液氨、固態CO2(干冰)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常用作制冷劑(6) 次氯酸鹽(如NaClO等)具有強氧化性 用于漂白棉、麻、紙張等,或用作殺菌消毒劑(7) 氫氟酸能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 用氫氟酸刻蝕玻璃3.常見無機酸的特性及應用(1)常見無機酸的重要特性①HClO、HNO3、濃硫酸都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②濃硝酸與足量Cu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NO3)逐漸減小,氣體產物由NO2變為NO;濃硫酸與足量銅、濃鹽酸與足量MnO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2SO4)、c(HCl)逐漸減小,反應會停止。③常溫下,鐵、鋁在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屬于化學變化。(2)常見無機酸的重要規律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與元素的非金屬性有關,如非金屬性:S>P>C>Si,則酸性:H2SO4>H3PO4>H2CO3>H2SiO3。②利用復分解反應中“強酸制取弱酸”的規律比較酸性的強弱,如: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則酸性:H2CO3>H2SiO3。1.(2024·安徽黃山二模)下列古詩文中蘊含著一定的化學知識或原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B.《物理小識·金石類》:“有硇水(硝酸)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該過程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中所描述瓷器的青色不是來自氧化鐵D.“紛紛燦爛如星隕,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煙花是某些金屬的焰色試驗,屬于化學變化2.(2024·浙江寧波二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纖維在火焰上燃燒產生的氣味,可鑒別蠶絲與棉花B.通過石油的常壓分餾可獲得石蠟等餾分,常壓分餾過程是物理變化C.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亞硝酸鈉具有一定毒性,還會與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因此不可做食品添加劑3.(2024·遼寧模擬預測)中藥自然銅具有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之功效,其炮制方法始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論》:取凈自然銅(含FeS2的礦石)置于敞口耐火容器中,大火煅制紅透,立即取出投入米醋淬火,反復煅淬數次至褐色,干燥后碾碎裝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代煅制自然銅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B.煅制過程中1 mol FeS2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13×6.02×1023C.自然銅淬火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D.含自然銅成分的中成藥大七厘散(處方藥),其包裝上有“OTC”標識4.(2024·河南信陽階段練)化學與人的健康、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期食用加碘食鹽,會造成人體I2中毒B.掛在墻上的油田——“碲化鎘發電玻璃”能將光能轉化為電能C.納米鐵粉主要通過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D.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鈉(Na2FeO4),其工作原理與明礬凈水原理完全相同5.(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中)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圓滿閉幕,本屆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零碳甲醇作為本屆亞運會的火炬燃料,甲醇燃燒屬于吸熱反應B.吉祥物“江南憶”機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單質C.亞運會紀念章“琮琮”是由鋅合金鍍金制成的,鋅合金鍍金屬于合成材料D.場館全部使用綠色能源,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碳中和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6.(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明礬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B.使用無磷洗衣粉,可徹底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D.新型復合材料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7.(2024·河北承德階段練)科技改變生活,材料改變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國產大型客機C919機身采用的鋁鋰合金、鈦合金和復合材料均為純凈物B.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所用的核燃料中的235U與238U為同種元素C.用于“3D打印”人工骨骼的含Y2O3的ZrO2生物陶瓷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D.體積更小,更安全的氮化鎵充電器芯片中鎵元素位于氮元素的下一周期題型突破2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用途1.(2024·山東卷)化學品在食品工業中也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脫色劑B.鐵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C.谷氨酸鈉可用作食品增味劑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劑答案 D解析 A.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故A正確;B.鐵粉具有還原性,能與O2反應,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作食品脫氧劑,故B正確;C.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鮮味,是一種常用的食品增味劑,故C正確;D.P2O5吸水后的產物HPO3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劑,故D錯誤。2.(2024·山東卷)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Ca(OH)2的堿性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Fe3+的氧化性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CaSO4的難溶性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NH3的配位性答案 C解析 A.SO2是酸性氧化物,石灰乳為Ca(OH)2,呈堿性,吸收SO2體現了Ca(OH)2的堿性,A正確;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發生的反應為2Fe3++Cu===2Fe2++Cu2+,體現了Fe3+的氧化性,B正確;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膠體中加入電解質發生聚沉這一性質,與CaSO4難溶性無關,C錯誤;D.銀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銀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最后生成易溶于水的[Ag(NH3)2]OH,[Ag(NH3)2]OH中Ag+和NH3之間以配位鍵結合,體現了NH3的配位性,D正確。3.(2024·黑吉遼卷)家務勞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相關解釋錯誤的是( )A.用過氧碳酸鈉漂白衣物:Na2CO4具有較強氧化性B.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乙醇受熱易揮發C.用檸檬酸去除水垢: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D.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油脂可堿性水解答案 B解析 過碳酸鈉結構中的過氧鍵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A正確;酒曲中含有酵母菌,高溫可使酵母菌失活,故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B錯誤;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檸檬酸可以去除水垢說明檸檬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C正確;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故可以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D正確。4.(2023·浙江6月選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鋁有強還原性,可用于制作門窗框架B.氧化鈣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劑C.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答案 A解析 A.鋁用于制作門窗框架,利用了鋁的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蝕等性質,而不是利用它的還原性,A不正確;B.氧化鈣易吸水,并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吸收氣體中或密閉環境中的水分,所以可用作干燥劑,B正確;C.食品中含有的Fe2+等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且對人體無害,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C正確;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同時可吸收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D正確。5.(2023·廣東卷)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H+的氧化性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還原性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答案 C解析 Ⅰ中發生反應S2+2H+===S↓+SO2↑+H2O,二氧化硫進入Ⅱ中使品紅溶液褪色,二氧化硫進入Ⅲ中與硫化鈉反應生成S沉淀,二氧化硫進入Ⅳ中與氫氧化鈉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酚酞褪色。A.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S↓+SO2↑+H2O,氫元素化合價不變, H+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漂白性,故B錯誤;C.Ⅰ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S↓+SO2↑+H2O,Ⅲ試管內發生反應2S2-+SO2+2H2O===3S↓+4OH-,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命題立意:試題以生產、生活中常用物質的應用為情景素材,考查學生對物質組成、性質應用的認識,主要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無機非金屬材料、基本營養物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等必備知識。此類試題能力要求層次較低,識記性內容較多,突出體現化學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的關系,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論證能力。1.常見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鹽酸發生反應 用于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2)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3) Na2O2與CO2、H2O(g)反應生成O2 用作呼吸面具或潛航器的供氧劑(4) 鋁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發生鋁熱反應 用于焊接鋼軌、冶煉不活潑的金屬(5) 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用作胃酸中和劑(6) 鎂鋁合金的密度小、強度大 用于制造高鐵車廂、航空航天器等(7) 鐵粉具有還原性 用作食品包裝袋內的抗氧化劑(或雙吸劑)(8) FeCl3溶液可氧化Cu 生成CuCl2 用FeCl3溶液蝕刻印刷銅質電路板(9)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俗稱鐵紅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等紅色顏料(10) 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其被還原生成的Fe3+易水解得到Fe(OH)3膠體 常用作殺菌消毒劑和凈水劑(11) BaSO4難溶于水和酸,X射線不能透過 在醫療上用作“鋇餐”2.常見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SiO2導光性能強、抗干擾性能好 用于生產光導纖維(2) 二氧化硫與O2反應 用作葡萄酒中的殺菌劑和抗氧化劑(3)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常用于漂白紙漿、毛、絲等(4)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劑(干燥中性、酸性氣體)(5) 液氨、固態CO2(干冰)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常用作制冷劑(6) 次氯酸鹽(如NaClO等)具有強氧化性 用于漂白棉、麻、紙張等,或用作殺菌消毒劑(7) 氫氟酸能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 用氫氟酸刻蝕玻璃3.常見無機酸的特性及應用(1)常見無機酸的重要特性①HClO、HNO3、濃硫酸都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②濃硝酸與足量Cu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NO3)逐漸減小,氣體產物由NO2變為NO;濃硫酸與足量銅、濃鹽酸與足量MnO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2SO4)、c(HCl)逐漸減小,反應會停止。③常溫下,鐵、鋁在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屬于化學變化。(2)常見無機酸的重要規律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與元素的非金屬性有關,如非金屬性:S>P>C>Si,則酸性:H2SO4>H3PO4>H2CO3>H2SiO3。②利用復分解反應中“強酸制取弱酸”的規律比較酸性的強弱,如: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則酸性:H2CO3>H2SiO3。1.(2024·安徽黃山二模)下列古詩文中蘊含著一定的化學知識或原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B.《物理小識·金石類》:“有硇水(硝酸)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該過程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中所描述瓷器的青色不是來自氧化鐵D.“紛紛燦爛如星隕,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煙花是某些金屬的焰色試驗,屬于化學變化答案 D解析 A.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正確;B.“有硇水(硝酸)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說明硝酸和銀反應,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正確;C.瓷器的青色不是來自氧化鐵,因為氧化鐵是紅棕色,不是青色,正確;D.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化,錯誤。2.(2024·浙江寧波二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纖維在火焰上燃燒產生的氣味,可鑒別蠶絲與棉花B.通過石油的常壓分餾可獲得石蠟等餾分,常壓分餾過程是物理變化C.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亞硝酸鈉具有一定毒性,還會與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因此不可做食品添加劑答案 A解析 A.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而棉花則屬于纖維素,灼燒時基本沒有氣味,正確;B.石蠟為石油減壓分餾的產物,錯誤;C.乙二酸(草酸)具有還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錯誤;D.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人體健康沒有太大影響,錯誤。3.(2024·遼寧模擬預測)中藥自然銅具有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之功效,其炮制方法始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論》:取凈自然銅(含FeS2的礦石)置于敞口耐火容器中,大火煅制紅透,立即取出投入米醋淬火,反復煅淬數次至褐色,干燥后碾碎裝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代煅制自然銅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B.煅制過程中1 mol FeS2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13×6.02×1023C.自然銅淬火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D.含自然銅成分的中成藥大七厘散(處方藥),其包裝上有“OTC”標識答案 A解析 A.由題干信息可知,古代煅制自然銅時因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SO2,故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正確;B.煅制過程是FeS2與O2反應生成Fe2O3和SO2,即Fe由+2價轉化為+3價,S由-1價轉化為+4價,故煅制過程中1 mol FeS2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11×6.02×1023,錯誤;C.自然銅淬火過程中即Fe2O3與醋酸反應,故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CH3COOH===2Fe3++3H2O+6CH3COO-,錯誤;D.處方藥的標識為 “R”,OTC為非處方藥的標識,即含自然銅成分的中成藥大七厘散(處方藥),其包裝上有“R”標識,錯誤。4.(2024·河南信陽階段練)化學與人的健康、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期食用加碘食鹽,會造成人體I2中毒B.掛在墻上的油田——“碲化鎘發電玻璃”能將光能轉化為電能C.納米鐵粉主要通過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D.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鈉(Na2FeO4),其工作原理與明礬凈水原理完全相同答案 B解析 A.加碘食鹽中沒有單質碘,不會造成人體I2中毒,錯誤;B.“碲化鎘發電玻璃”能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正確;C.納米鐵粉主要通過化學反應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錯誤;D.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鈉(Na2FeO4)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強氧化性,明礬凈水的原理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水中的懸浮物,錯誤。5.(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中)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圓滿閉幕,本屆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零碳甲醇作為本屆亞運會的火炬燃料,甲醇燃燒屬于吸熱反應B.吉祥物“江南憶”機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單質C.亞運會紀念章“琮琮”是由鋅合金鍍金制成的,鋅合金鍍金屬于合成材料D.場館全部使用綠色能源,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碳中和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答案 B解析 A.甲醇燃燒屬于放熱反應,錯誤;B.“江南憶”機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單質,正確;C.鋅合金鍍金是金屬材料,錯誤;D.“碳中和”指一段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錯誤。6.(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明礬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B.使用無磷洗衣粉,可徹底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D.新型復合材料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答案 B解析 A.明礬中含有Al3+,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Al(OH)3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正確;B.使用無磷洗衣粉,可以緩解和減小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程度,而不能徹底解決,錯誤;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可將有害的CO、NO等氣體轉化為無害的N2、CO2,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正確;D.新型復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容量大等優點,可以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正確。7.(2024·河北承德階段練)科技改變生活,材料改變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國產大型客機C919機身采用的鋁鋰合金、鈦合金和復合材料均為純凈物B.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所用的核燃料中的235U與238U為同種元素C.用于“3D打印”人工骨骼的含Y2O3的ZrO2生物陶瓷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D.體積更小,更安全的氮化鎵充電器芯片中鎵元素位于氮元素的下一周期答案 B解析 A.合金和復合材料均為混合物,錯誤;B.235U與238U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屬于同一種元素,正確;C.含Y2O3的ZrO2生物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錯誤;D.N位于第二周期,鎵位于第四周期,錯誤。(共26張PPT)第一篇 新高考題型突破板塊Ⅱ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轉化題型突破選擇題 題型突破2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用途真題導航核心整合模擬預測1.(2024·山東卷)化學品在食品工業中也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脫色劑 B.鐵粉可用作食品脫氧劑C.谷氨酸鈉可用作食品增味劑 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劑解析 A.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故A正確;B.鐵粉具有還原性,能與O2反應,可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作食品脫氧劑,故B正確;C.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鮮味,是一種常用的食品增味劑,故C正確;D.P2O5吸水后的產物HPO3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劑,故D錯誤。D2.(2024·山東卷)物質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石灰乳除去廢氣中二氧化硫,體現了Ca(OH)2的堿性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體現了Fe3+的氧化性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體現了CaSO4的難溶性D.用氨水配制銀氨溶液,體現了NH3的配位性C解析 A.SO2是酸性氧化物,石灰乳為Ca(OH)2,呈堿性,吸收SO2體現了Ca(OH)2的堿性,A正確;B.氯化鐵溶液腐蝕銅電路板,發生的反應為2Fe3++Cu===2Fe2++Cu2+,體現了Fe3+的氧化性,B正確;C.制作豆腐時添加石膏,利用的是在膠體中加入電解質發生聚沉這一性質,與CaSO4難溶性無關,C錯誤;D.銀氨溶液的配制是在硝酸銀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AgOH,最后生成易溶于水的[Ag(NH3)2]OH,[Ag(NH3)2]OH中Ag+和NH3之間以配位鍵結合,體現了NH3的配位性,D正確。3.(2024·黑吉遼卷)家務勞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下列相關解釋錯誤的是( )A.用過氧碳酸鈉漂白衣物:Na2CO4具有較強氧化性B.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乙醇受熱易揮發C.用檸檬酸去除水垢:檸檬酸酸性強于碳酸D.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油脂可堿性水解B解析 過碳酸鈉結構中的過氧鍵有較強的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A正確;酒曲中含有酵母菌,高溫可使酵母菌失活,故釀米酒需晾涼米飯后加酒曲,B錯誤;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檸檬酸可以去除水垢說明檸檬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強,C正確;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級脂肪酸鹽,故可以用堿液清洗廚房油污,D正確。4.(2023·浙江6月選考)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鋁有強還原性,可用于制作門窗框架B.氧化鈣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劑C.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解析 A.鋁用于制作門窗框架,利用了鋁的硬度大、密度小、抗腐蝕等性質,而不是利用它的還原性,A不正確;B.氧化鈣易吸水,并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可吸收氣體中或密閉環境中的水分,所以可用作干燥劑,B正確;C.食品中含有的Fe2+等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且對人體無害,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C正確;D.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同時可吸收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可作潛水艇中的供氧劑,D正確。A5.(2023·廣東卷)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H+的氧化性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還原性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C解析 Ⅰ中發生反應S2+2H+===S↓+SO2↑+H2O,二氧化硫進入Ⅱ中使品紅溶液褪色,二氧化硫進入Ⅲ中與硫化鈉反應生成S沉淀,二氧化硫進入Ⅳ中與氫氧化鈉反應使溶液堿性減弱,酚酞褪色。A.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S↓+SO2↑+H2O,氫元素化合價不變, H+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漂白性,故B錯誤;C.Ⅰ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S↓+SO2↑+H2O,Ⅲ試管內發生反應2S2-+SO2+2H2O===3S↓+4OH-,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命題立意:試題以生產、生活中常用物質的應用為情景素材,考查學生對物質組成、性質應用的認識,主要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無機非金屬材料、基本營養物質、有機高分子材料等必備知識。此類試題能力要求層次較低,識記性內容較多,突出體現化學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的關系,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與論證能力。1.常見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NaHCO3受熱分解生成CO2,能與鹽酸發生反應 用于焙制糕點的膨松劑、胃酸中和劑(2) Na2CO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3) Na2O2與CO2、H2O(g)反應生成O2 用作呼吸面具或潛航器的供氧劑(4) 鋁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能發生鋁熱反應 用于焊接鋼軌、冶煉不活潑的金屬(5) 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 用作胃酸中和劑(6) 鎂鋁合金的密度小、強度大 用于制造高鐵車廂、航空航天器等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7) 鐵粉具有還原性 用作食品包裝袋內的抗氧化劑(或雙吸劑)(8) FeCl3溶液可氧化Cu生成CuCl2 用FeCl3溶液蝕刻印刷銅質電路板(9) Fe2O3是紅棕色粉末, 俗稱鐵紅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等紅色顏料(10) 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其被還原生成的Fe3+易水解得到Fe(OH)3膠體 常用作殺菌消毒劑和凈水劑(11) BaSO4難溶于水和酸,X射線不能透過 在醫療上用作“鋇餐”2.常見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序號 重要性質 主要用途(1) SiO2導光性能強、抗干擾性能好 用于生產光導纖維(2) 二氧化硫與O2反應 用作葡萄酒中的殺菌劑和抗氧化劑(3)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常用于漂白紙漿、毛、絲等(4)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劑(干燥中性、酸性氣體)(5) 液氨、固態CO2(干冰)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常用作制冷劑(6) 次氯酸鹽(如NaClO等)具有強氧化性 用于漂白棉、麻、紙張等,或用作殺菌消毒劑(7) 氫氟酸能與玻璃中的SiO2反應 用氫氟酸刻蝕玻璃3.常見無機酸的特性及應用(1)常見無機酸的重要特性①HClO、HNO3、濃硫酸都具有強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②濃硝酸與足量Cu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NO3)逐漸減小,氣體產物由NO2變為NO;濃硫酸與足量銅、濃鹽酸與足量MnO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時,隨著反應進行,c(H2SO4)、c(HCl)逐漸減小,反應會停止。③常溫下,鐵、鋁在濃硫酸、濃硝酸中發生鈍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屬于化學變化。(2)常見無機酸的重要規律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與元素的非金屬性有關,如非金屬性:S>P>C>Si,則酸性:H2SO4>H3PO4>H2CO3>H2SiO3。②利用復分解反應中“強酸制取弱酸”的規律比較酸性的強弱,如: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則酸性:H2CO3>H2SiO3。1.(2024·安徽黃山二模)下列古詩文中蘊含著一定的化學知識或原理,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B.《物理小識·金石類》:“有硇水(硝酸)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該過程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中所描述瓷器的青色不是來自氧化鐵D.“紛紛燦爛如星隕,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煙花是某些金屬的焰色試驗,屬于化學變化D解析 A.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正確;B.“有硇水(硝酸)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說明硝酸和銀反應,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正確;C.瓷器的青色不是來自氧化鐵,因為氧化鐵是紅棕色,不是青色,正確;D.焰色試驗屬于物理變化,錯誤。2.(2024·浙江寧波二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纖維在火焰上燃燒產生的氣味,可鑒別蠶絲與棉花B.通過石油的常壓分餾可獲得石蠟等餾分,常壓分餾過程是物理變化C.乙酸、苯甲酸、乙二酸(草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亞硝酸鈉具有一定毒性,還會與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因此不可做食品添加劑解析 A.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而棉花則屬于纖維素,灼燒時基本沒有氣味,正確;B.石蠟為石油減壓分餾的產物,錯誤;C.乙二酸(草酸)具有還原性,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錯誤;D.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人體健康沒有太大影響,錯誤。A3.(2024·遼寧模擬預測)中藥自然銅具有散瘀止痛、續筋接骨之功效,其炮制方法始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論》:取凈自然銅(含FeS2的礦石)置于敞口耐火容器中,大火煅制紅透,立即取出投入米醋淬火,反復煅淬數次至褐色,干燥后碾碎裝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代煅制自然銅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B.煅制過程中1 mol FeS2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13×6.02×1023C.自然銅淬火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D.含自然銅成分的中成藥大七厘散(處方藥),其包裝上有“OTC”標識A解析 A.由題干信息可知,古代煅制自然銅時因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SO2,故應在通風環境中進行,正確;B.煅制過程是FeS2與O2反應生成Fe2O3和SO2,即Fe由+2價轉化為+3價,S由-1價轉化為+4價,故煅制過程中1 mol FeS2被完全氧化,轉移電子的數目約為11×6.02×1023,錯誤;C.自然銅淬火過程中即Fe2O3與醋酸反應,故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CH3COOH===2Fe3++3H2O+6CH3COO-,錯誤;D.處方藥的標識為 “R”,OTC為非處方藥的標識,即含自然銅成分的中成藥大七厘散(處方藥),其包裝上有“R”標識,錯誤。4.(2024·河南信陽階段練)化學與人的健康、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期食用加碘食鹽,會造成人體I2中毒B.掛在墻上的油田——“碲化鎘發電玻璃”能將光能轉化為電能C.納米鐵粉主要通過物理吸附作用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D.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鈉(Na2FeO4),其工作原理與明礬凈水原理完全相同B解析 A.加碘食鹽中沒有單質碘,不會造成人體I2中毒,錯誤;B.“碲化鎘發電玻璃”能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正確;C.納米鐵粉主要通過化學反應除去污水中的Cu2+、Ag+、Hg2+,錯誤;D.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鈉(Na2FeO4)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其強氧化性,明礬凈水的原理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水中的懸浮物,錯誤。5.(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中)2023年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圓滿閉幕,本屆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零碳甲醇作為本屆亞運會的火炬燃料,甲醇燃燒屬于吸熱反應B.吉祥物“江南憶”機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單質C.亞運會紀念章“琮琮”是由鋅合金鍍金制成的,鋅合金鍍金屬于合成材料D.場館全部使用綠色能源,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碳中和就是不排放二氧化碳B解析 A.甲醇燃燒屬于放熱反應,錯誤;B.“江南憶”機器人所采用芯片的主要成分為硅單質,正確;C.鋅合金鍍金是金屬材料,錯誤;D.“碳中和”指一段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錯誤。6.(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明礬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B.使用無磷洗衣粉,可徹底解決水體富營養化問題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D.新型復合材料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解析 A.明礬中含有Al3+,水解時產生具有吸附性的Al(OH)3膠體粒子,可作凈水劑,正確;B.使用無磷洗衣粉,可以緩解和減小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程度,而不能徹底解決,錯誤;C.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可將有害的CO、NO等氣體轉化為無害的N2、CO2,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正確;D.新型復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容量大等優點,可以使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更輕巧、實用和新潮,正確。B7.(2024·河北承德階段練)科技改變生活,材料改變世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國產大型客機C919機身采用的鋁鋰合金、鈦合金和復合材料均為純凈物B.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所用的核燃料中的235U與238U為同種元素C.用于“3D打印”人工骨骼的含Y2O3的ZrO2生物陶瓷屬于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D.體積更小,更安全的氮化鎵充電器芯片中鎵元素位于氮元素的下一周期B解析 A.合金和復合材料均為混合物,錯誤;B.235U與238U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互為同位素,屬于同一種元素,正確;C.含Y2O3的ZrO2生物陶瓷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錯誤;D.N位于第二周期,鎵位于第四周期,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題型突破2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用途 練習(含解析).docx 題型突破2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與用途.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