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科粵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二單元 空氣、物質的構成與組成2.4 跨學科實踐活動:學習探究水的組成的科學史并制作分子模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水曾經被看作是一種“元素”。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論”(冷、熱、干、濕)中國“五行之說”(金、木、水、火、土)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氫氣 + 氧氣 水點燃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交流討論:普里斯特利和卡文迪什得出水不是一種“元素”的依據是什么?氫元素氧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拉瓦錫重復了他們的實驗,利用自制裝置,將玻璃曲頸甑中的蒸餾水加熱,水蒸氣進入用陶瓷密封的紅熱鐵管后,在試管中收集到了“可燃空氣(氫氣)”。水的質量減少,鐵管的質量增加,經驗證,鐵轉化成了四氧化三鐵(Fe3O4)。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討論與交流1.拉瓦錫通過“鐵和水蒸氣反應”實驗收集到了“可燃空氣(氫氣)”,結合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的實驗結果,推理得出結論: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你認同嗎?為什么?氫氣 + 氧氣 水鐵 + 水 四氧化三鐵 + 氫氣點燃高溫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討論與交流2.三位科學家對“氫氣和氧氣反應”實驗做出了不同解釋,你更贊成哪位科學家的說法 為什么?他們運用了什么方法探索物質的組成與構成?分享你的看法。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提出問題】水由什么元素組成呢?【設計實驗】1.實驗裝置設計方案一 水電解器方案二 簡易電解水裝置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設計實驗】2.檢驗生成物的方法氫氣:用燃著的木條點燃氣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觀察到火焰為淡藍色,燒杯內壁有小水珠出現,則證明生成的氣體為氫氣。氧氣:用燃著的木條靠近氣體,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證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進行實驗】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電解水實驗現象現象1:電源兩極玻璃管內均有氣體產生。現象2:正極產生的氣體可以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現象3: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燃燒。氧氣氫氣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現象4:負極與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水通電氫氣+ 氧氣電解水實驗結論氫元素氧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得出結論: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定性正氧負氫、氫二氧一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思路與方法導引】探究物質組成的兩種思路已知組成的物質化合未知組成的物質分解已知組成的物質推測生成物的組成推測反應物的組成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項目活動1 學習探索物質組成與構成的歷程項目活動2 制作分子模型1.制作模型先要準備:三個一次性杯子,二包輕便泥,N根牙簽。項目活動2 制作分子模型準備好材料后,先把輕便泥做成小圓球形狀。把做好的小圓球用牙簽串起來項目活動2 制作分子模型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2.拼裝模型演示電解水的微觀過程方案一:用2個水分子模型演示項目活動2 制作分子模型2.拼裝模型演示電解水的微觀過程方案二:用4個水分子模型演示方案三:用6個水分子模型演示......小組合作完成【討論與交流】1.方案一、二、三中水分子模型拆分后分別得到多少個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是多少?2.方案一、二、三中氫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組合后分別得到多少個氫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個數比是多少?3.化學變化中原子、分子的種類和數目以及元素的種類是否發生了變化?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是什么?項目活動2 制作分子模型項目活動3 展示“水分子漫游記”情景劇課堂練習1.電解水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粒子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C2.如圖是在通電條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個水分子中含有1個氧原子和1個氫分子B.反應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個數之比是2∶1C.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D.反應后原子數目增加課堂練習B3.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為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某小組同學設計如圖Ⅰ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先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加滿水(含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再接通直流電源。(1)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 。 (2)電解時,乙玻璃管中產生氣泡的起始位置在 (填“a”“b”或“c”)處。 (3)理論上,甲、乙兩支玻璃管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比應為 。 (4)切斷電源后,用燃著的木條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檢驗產生的氣體,觀察到的現象是 。 (5)電解時,水分子分解示意圖如圖Ⅱ,補全橫線上的模型圖。課堂練習增強導電性c2:1木條燃燒更旺課堂小結課堂小結作業布置完成《全品作業本》相關課時練習。前20號元素的記背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