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第十二章復習考點一 走進微觀1. 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發現了電子,對原子的認識錯誤的是 ( )A. 原子的結構與太陽系相似,核外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B. 質子和中子構成了原子核C. 電子不能通過肉眼觀察,但是有的原子可以由肉眼觀測D. 微觀粒子尺度的排列順序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和夸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C2. 下列微粒中,不顯電性的是 ( )A. 原子、原子核 B. 電子、質子C. 原子、中子 D. 質子、中子3. 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圍有 繞其運動。在如圖所示的兩種模型中, (選填“甲”或“乙”)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C乙原子核電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考點二 看不見的運動4. (2023·武漢模擬)在加壓的情況下,6000 L氧氣可裝入容積為40 L的鋼瓶中,是因為 ( )A. 分子在不斷運動B.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變小C. 分子間的空隙減小D.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5. 如圖,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緊緊壓在一起,在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這個實驗事實說明 ( )A. 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C. 分子之間存在引力D. 分子之間存在斥力第5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6. 關于下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荷葉上露珠靠近時能夠聚集在一起,說明分子間有引力B. 春天柳絮飛揚,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 手捏海綿,海綿變小,說明分子間有空隙D. “破鏡難圓”說明分子間有斥力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7. 下列關于固、液、氣三態物質的宏觀和微觀特性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固體分子間距離很小,很難被壓縮B. 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容易被壓縮C. 固體、液體分子間作用力大,有一定形狀和體積D. 氣體分子間作用力很小,無一定形狀和體積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8. (2024·成都)成都別稱芙蓉城、蓉城,這座以花為名的城市自古與花結緣,大詩人陸游魂牽夢縈的詩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依舊是成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詩人聞到花香屬于 現象。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所蘊藏的物理知識是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擴散溫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考點三 探索宇宙9. 關于太陽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太陽是宇宙中唯一能發光的天體B. 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C. 哈雷彗星是太陽系的成員之一D. 地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0. 下列關于宇宙及星體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球及其他行星都繞地球運動B. 太陽靜止不動,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繞太陽運動C. 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一顆行星D. “日心說”是完全正確的,“地心說”是錯誤的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1. 宇宙是一個 (選填“有”或“無”)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天體之間相距遙遠,天文學中常用 作為長度單位;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 (選填“恒”“行”或“衛”)星。 12.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請將太陽系、地月系、宇宙、銀河系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且有大紅斑的行星是 。有光年行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木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3. 關于分子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分子與細菌大小相當B. 分子與細胞大小相當C. 水分子與霧氣中極小的水珠大小相當D. 分子很小,用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4. 關于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看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質子構成的B. 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C. 組成原子核的質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D. 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質子與中子構成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5. 下列微粒按空間尺度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 )A. 分子、夸克、質子、電子B. 分子、原子核、質子、夸克C. 原子核、電子、質子、分子D. 分子、原子、電子、原子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6. 20世紀初,科學家在探索物質結構的歷程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最終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論建立的原子結構模型是 ( )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7. 如圖所示,一只錐形瓶中灌入氨氣,另一只錐形瓶內壁貼一條浸過酚酞溶液的試紙。打開活塞,一會兒就可以看到試紙逐漸變紅。這個現象主要表明 ( )A.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B. 分子間有空隙C. 分子間有作用力D. 分子是很微小的A第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8. 在如圖的各種現象中,主要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的是 ( )A. 如圖甲,滴在熱水中的墨水使熱水很快變色B. 如圖乙,用細線把很干凈的玻璃板掛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住彈簧測力計的讀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大C. 如圖丙,鉛板和金板長時間壓緊在一起,鉛和金會互相滲透D. 如圖丁,抽去玻璃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9. 如圖所示為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分子模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固體、液體、氣體分子的排列情況B. 圖甲中分子靜止,乙、丙兩圖中分子在做熱運動C. 圖乙中分子相距最遠,分子間的作用力最小D. 圖甲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間的作用力最小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0. 關于宇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宇宙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地、月系統B. 宇宙是指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C. 宇宙是指銀河系D.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1.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顆行星B. 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恒星C. 銀河系中有眾多像太陽這樣的恒星D. 海王星是一顆衛星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2. 關于目前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太陽系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恒星系B. 航天員已登陸的最遠天體是月球C. 人類能觀測到最遠的星系是銀河系D. 人類能觀測到的范圍內有上百億個星系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3. 關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電子、原子、病毒是按空間尺度從大到小排列的B.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恒星是絕對不動的C. 固體、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D. 物理學家湯姆孫發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4. 佩香囊、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人們聞到香囊和粽子的清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 ,這種擴散現象是有益的。請寫出一個有害擴散現象的實例: 。 25. 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 電的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與核外電子間互相 (選填“吸引”或“排斥”)。荷葉上相距很近的兩滴水珠,會自動匯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說明分子之間存在 。 做無規則運動煤氣泄漏(答案合理即可)負吸引引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6. 中國古人很早就依靠肉眼觀察太空,以此認識宇宙;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了“ ”:他認為地球位于宇宙的 ,月球、水星、金星、太陽及其他行星都繞著 旋轉,恒星都鑲嵌在最外邊的天球上。后來,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向影響人們長達千年的這種天文觀提出了挑戰,提出了“ ”。 27. 從微觀世界到宇宙,物體的尺寸大小不同,在原子、電子、太陽系、地球四者中,尺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地心說中心地球日心說太陽系電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8. 如圖所示分別為原子結構模型和太陽系示意圖,請你寫出兩者之間相似和不同之處: ; 。(各寫一點)質量較小的物體圍繞著質量很大的中心物體旋轉做旋轉運動時所需要的力的性質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共33張PPT)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第一節 走進微觀1. 下列關于分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B. 分子是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C. 刮風時滿天的灰塵是較大的土分子D. 夏天,冰棒上冒出的“白氣”就是較大的水分子2. 使人們確信原子有復雜結構的事實是 ( )A. 電子的發現 B. 原子核的發現C. 質子的發現 D. 中子的發現12345678910BA3. 1911年,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下列關于這個模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B. 原子核帶負電C. 電子靜止在原子核周圍D. 原子核占據了原子內大部分空間4. 下列粒子中,帶負電的是 ( )A. 電子 B. 中子 C. 質子 D. 原子AA123456789105.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許多種微觀粒子,下列各種微觀粒子中,空間尺度最小的是 ( )A. 質子 B. 原子 C. 分子 D. 夸克D123456789106. 任何物體都能分割為極小的微粒,這是物質的可分性,若將一塊糖進行若干次對分,但要保持其獨特的甜味,可分為最小的微粒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質子 D. 中子7. (2024·新疆)下列各組粒子中,能構成原子的是 ( )A. 質子、中子 B. 中子、電子C. 原子核、中子 D. 原子核、電子AD123456789108. 下列微觀粒子按空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 )A. 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B. 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C. 夸克、原子核、質子、原子D. 原子核、質子、夸克、原子A123456789109. 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而原子是電中性的,由此推測,原子內還有帶正電的物質。在此基礎上,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現代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是小柯整理的物質微觀結構網絡圖,則湯姆孫當年推測的“帶正電的物質”相當于圖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B1234567891010. 如圖所示為用來說明原子及原子核結構情況的示意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帶 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內的 帶正電。由此圖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核內的質子和中子 (選填“有”或“沒有”)更精細的結構。盧瑟福根據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經過想象、類比后提出原子內部結構的猜想,這種方法在物理學研究中叫 法。負質子有模型12345678910第二節 看不見的運動1. (2024·連云港)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 花香滿園 B. 塵土飛揚C. 雪花飄飄 D. 落葉紛紛2. 將杯中的水倒出,發現怎樣倒也倒不干凈,杯壁上沾有水珠,這是由于 ( )A. 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B. 分子之間有空隙C. 分子之間存在引力 D. 水分子很多12345678910AC3. 如圖所示,向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注入酒精直至注滿。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觀察到水和酒精的總體積變小,這說明分子間有 ;在注入酒精的過程中能明顯聞到酒精的氣味,這一現象說明 。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第3題123456789104.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做“氣體擴散”的實驗裝置,甲、乙兩個瓶子中,一個裝有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一個裝有空氣。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則 瓶中裝有二氧化氮氣體。抽掉玻璃板后,過一段時間,兩個瓶子中的氣體顏色基本一致,說明氣體的分子是不停地做 的。 5. 春天,走在鄉間小道總能聞到沁人的花香,這是 現象。水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 (選填“引”或“斥”)力。乙第4題無規則運動擴散斥123456789106. 小明回到老家發現堆過煤的墻角內側也變為黑色,這個現象說明 ( )A. 分子間存在空隙 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引力 D. 分子是可再分的7. 下列生活經驗中,能說明分子間有空隙的實例是 ( )A. 固體的熱脹冷縮現象B. 海綿能吸水C. 防水不好的車庫會滲水D. 穿著棉織品的衣服透氣BA123456789108. 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王亞平老師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 )A. 水分子間有空隙B. 水分子間存在引力C. 水分子間存在斥力D. 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B第8題123456789109. 如圖甲是用粗銅絲做成的框,如圖乙是一段細鐵絲,兩端彎成環狀,把鐵環套在銅框上,并沾上肥皂膜,如圖丙。輕輕晃動銅框,鐵絲會向上升,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著 。引力1234567891010. 固態、液態和 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圖所示為某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微觀模型,其中圖乙表示物質的 態。氣態液12345678910第三節 探索宇宙1. 通過長期對宇宙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以太陽為中心的“日心說”的天文學家是 ( )A. 牛頓 B. 托勒密 C. 伽利略 D. 哥白尼2. 下列關于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宇宙是由銀河系和太陽系組成的B. 宇宙是由銀河系組成的,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員C.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層次的星系構成的D. 太陽系就是由太陽和八大行星組成的系統12345678910DC113. 按照物體的空間尺度從大到小的順序,下列排列中正確的是 ( )A. 地球、太陽系、宇宙、銀河系B. 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宇宙C. 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D. 銀河系、宇宙、太陽系、地球4. 除太陽外,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北斗星 B. 天狼星C. 比鄰星 D. 月亮CC123456789101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543年,布魯諾通過30年的觀察與分析,提出了“日心說”B. 1632年,哥白尼利用望遠鏡探索宇宙,人類的視線深入更為寬廣的星空C. 17世紀,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為探索宇宙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D. 人類第一位航天員是中國的楊利偉C12345678910116. 下列關于宇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宇宙是由銀河系和太陽系組成的B. 宇宙是由地球和銀河系組成的C. 太陽系中只有八大行星繞太陽運行D. 宇宙中目前人們觀測到的星系已超過1000億個,銀河系是其中的一員D12345678910117. 下列一些學說,在宇宙探索過程中既具有科學價值又具有人文價值的是 ( )A. 古人命名了許多星座 B. 托勒密提出“地心說”C.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D. 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說”8. 根據物質尺度的大小,將① 太陽系、② 地球、③ 月球、④ 銀河系從小到大排列,其中正確的順序是 ( )A. ④①②③ B. ③②①④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CB12345678910119. 2021年5月15日,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下列關于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火星是太陽系中的恒星B. 火星是太陽系的中心C. 太陽是銀河系中普通的一員D. 太陽是宇宙中唯一發光的天體C12345678910111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對宇宙的探索在不斷深入。下列所述的航天器或星體中距離地球最遠的是 ( )A. 執行導航任務的北斗系列衛星B. 月球上行走的“玉兔”月球車C. 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站D. “中國天眼”探測到的太陽系外的脈沖星D123456789101111. 現代宇宙觀認為 (選填“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銀河系是宇宙的中心”或“宇宙沒有中心”),現代天文觀察發現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由此可以推測宇宙在 (選填“坍塌”或“膨脹”)。宇宙沒有中心膨脹1234567891011第四節 跨學科:弘揚科學家精神1. 科技是強國的支撐,以下所列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東漢時期《論衡》一書中所記載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靜止時長柄指向北方B. 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授課中用實驗表明,太空艙中水里的乒乓球不會受到浮力作用C. “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畢生致力于核能開發,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的核技術原理也應用于當代的核能發電D. 醫學專家對流行病學進行科學調查,發現飛沫、氣溶膠流動會傳播病毒;強調“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噴布具有靜電吸附作用12345678A2. 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離不開每一位航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其中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和“中國導彈之父”的科學家是 ( )A. 鄧稼先 B. 錢學森 C. 黃旭華 D. 袁隆平3. 在以下科學家中,獲得諾貝爾獎的是 ( )A. 錢學森 B. 吳健雄 C. 錢偉長 D. 丁肇中4. 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被三人獲得,其中,因為光纖通信技術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而被稱為“光纖之父”的美籍華人是 ( )A. 丁肇中 B. 李政道 C. 錢學森 D. 高錕BDD123456785. 請閱讀課本或上網查閱資料,填寫出下列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1) 楊振寧: 。(2) 鄧稼先: 。(3) 吳健雄: 。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用β衰變實驗證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恒定律(合理即可)123456786. (2024·濟南歷城二模)趙忠堯(1902—1998),我國杰出物理學家,在1930年第一次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已知“正電子”帶正電荷,質量、體積和電子相當,是電子的反粒子。則下列粒子中最大的是 ( )A. α粒子 B. 原子C. 質子 D. 正電子B123456787. “FAST”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爸袊煅邸钡闹睆郊s500 m,方圓5公里內不允許設置任何無線電設備,它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信號,接近于宇宙的邊緣,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信信號,由此可推知光年是 單位。長度123456788.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請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歷年獲獎科學家及主要成就。利用網絡等媒介搜索(答案合理即可)123456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 復習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