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二) 壓 強考向一 壓強1. 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 )A. 鐵軌鋪在枕木上B. 破窗錘兩端制成錐形C. 篆刻刀刀刃很薄D. 切蛋器有很細(xì)的鋼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2. 一普通中學(xué)生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最接近 ( )A. 50 N,103 Pa B. 50 N,105 PaC. 500 N,104 Pa D. 500 N,106 Pa3. (2024·牡丹江)一輛質(zhì)量為40 t的坦克,履帶和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5 m2,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 Pa,寬大的履帶是通過 的方法減小對地面的壓強。(g取10 N/kg)C8×104增大受力面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4. 如圖所示,小明用三塊完全相同的長方體磚塊、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 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2) 根據(jù)甲、乙兩圖探究實驗的自變量是 。 (3) 對比乙、丙、丁三張圖,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 。凹陷程度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受力面積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考向二 液體的壓強5. (2024·成都)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實驗中,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U形管內(nèi)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頭所在位置的液體壓強越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B. 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在不同液體中,深度越深,壓強越大C. 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液體密度越小,壓強越大D. 比較甲、丙兩圖,可得出結(jié)論: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6. 如圖所示,兩活塞面積S1∶S2=1∶5,則下列關(guān)于兩活塞上受到的力F1、F2及活塞受到的液體的壓強p1、p2的關(guān)系中,正確的是 ( )A. F1∶F2=5∶1B. F1∶F2=1∶1C. p1∶p2=1∶1D. p1∶p2=1∶5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7. 人們根據(jù) 的原理修建了三峽船閘,干旱時期大壩開閘放水,水位降到100 m時,壩底所受水的壓強是 Pa。(g取10 N/kg) 8. 盛有水的容器中,A、B、C三點的位置如圖所示,A處水的壓強為 Pa,B處水的深度為 m。C點所在的水平表面的面積為10 cm2,則該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 N。(g取10 N/kg)1×106連通器8×1030.5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9. (2024·常州)如圖所示,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內(nèi)分別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試管傾斜、乙試管豎直,兩試管內(nèi)液面相平。甲試管內(nèi)的液體密度為ρ甲,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甲,乙試管內(nèi)的液體密度為ρ乙,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乙,則ρ甲 ρ乙,p甲 p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解析:甲試管傾斜、乙試管豎直時液面相平,則甲試管液體體積大于乙試管液體體積。根據(jù)ρ=可知,質(zhì)量相同時,液體密度與體積成反比,故甲試管液體密度小于乙試管液體密度。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深度相同時,試管底部所受壓強與液體密度成正比,故甲試管液體壓強小于乙試管液體壓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考向三 大氣壓強10. 關(guān)于氣體壓強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與實際不符的是 ( )A. 吸盤能吸在墻壁上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B. 大氣壓強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 馬德堡半球?qū)嶒炞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D. 托里拆利最早測出了大氣壓的值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1. 如圖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兩個實驗裝置來觀察并研究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大氣壓變大時,甲裝置中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會下降B. 大氣壓變小時,乙裝置中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會下降C. 把乙裝置從高山腳下拿到高山頂上,玻璃管內(nèi)外液面高度差變大D. 乙裝置更能準(zhǔn)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考向四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12. (2023·煙臺)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解釋的是 ( )A. 圖甲,刮大風(fēng)時,傘面會被向上“吸”起B. 圖乙,向兩張紙之間吹氣,兩張紙會相互“吸”起來C. 圖丙,等候列車的乘客應(yīng)站在安全線以外,否則可能會被“吸”向列車D. 圖丁,將吸盤壓在光潔的瓷磚表面,吸盤會被“吸”在瓷磚上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3. 如圖所示,一水管左粗右細(xì),a、b分別為粗管和細(xì)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點,水管中有一氣泡,隨水向右快速運動,關(guān)于氣泡經(jīng)過a、b兩點時體積大小的比較,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a點時大B. b點時大C. 一樣大D. 以上均有可能B第1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4. (2024·成都)物理與日常生活、工程實踐密切相關(guān),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為了減小壓強B. 人行盲道有凸起,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C. 有風(fēng)吹過,窗簾飄向窗外,是因為窗外大氣壓變大D. 飛機受到升力,是因為機翼上下表面空氣的流速不同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5. (2024·廈門翔安期中)如圖所示,將一張明信片沿著其邊長彎成弧形放在玻璃臺面上,形成一座“拱橋”,當(dāng)你對著“拱橋”使勁吹氣時,你會發(fā)現(xiàn) ( )A. “拱橋”被吹開較長的距離B. “拱橋”緊貼桌面不動C. “拱橋”被吹開較短的距離D. “拱橋”被吹得上下跳動幾下B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6. (2024·廈門翔安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和底面積相同的甲、乙兩容器,裝有質(zhì)量相同的不同液體,則它們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F乙和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 F甲>F乙,F甲'>F乙'B. F甲C. F甲=F乙,F甲'=F乙'D. F甲=F乙,F甲'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解析:由題意可知,兩液體的質(zhì)量、深度以及兩容器的質(zhì)量和底面積相等,由圖可知,甲液體的體積大于乙液體的體積,由ρ=可得,甲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液體的密度,由p=ρgh可知,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于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由F=pS可知,F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7. (2024·黃山期中)如圖所示,A、B為完全相同的兩個容器,分別盛有8 cm、6 cm深的水,A、B之間用導(dǎo)管連接,若將閥門K打開,最后A、B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之比為 ( )A. 3∶4B. 9∶7C. 1∶2D. 1∶1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8. 一只飲料瓶,其側(cè)壁有a、b兩個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內(nèi)盛有一定質(zhì)量的水,如圖所示。把飲料瓶放入裝有酒精的杯子中(ρ水>ρ酒精),當(dāng)瓶內(nèi)、外液面相平時,拔出a、b兩個小孔上的塞子,則 ( )A. a、b兩個小孔均有酒精流入B. a、b兩個小孔均有水流出C. 酒精從a小孔流入,水從b小孔流出D. 水從a小孔流出,酒精從b小孔流入B第1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9. 如圖(a),甲、乙兩個實心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甲是底面積為0.25 m2、高為3 m的均勻柱狀體,乙為棱長為1 m的正方體。當(dāng)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體,并平放在乙物體正上方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p隨截取的高度h的變化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乙密度相同B. h1=1.6 mC. p1=1.6p0D. p1∶p2=4∶5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0. (2024·蘭州)小雅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橡膠吸盤對接后用力擠壓,排出里邊的空氣,用力很難將它們拉開,說明吸盤外部大氣壓強 (選填“大于”或“小于”)吸盤內(nèi)部氣壓,小雅想要將兩吸盤分開,請你為小雅提供一條可行的建議: 。 21. (2024·哈爾濱)如圖所示的容器是 器。塞子拔出后各液面高低不同,以下現(xiàn)象中與其原理相同的是 (選填序號:① 熱氣球在空中飄浮、② C919大客機在空中飛行、③ 中國空間站繞地球飛行)。大于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答案合理即可)連通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相同的量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量筒內(nèi)盛有不同種類的液體,兩個量筒底部所受液體的壓強相等。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則ρ甲 ρ乙;兩液體內(nèi)同一高度處A、B兩點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A和pB,則pA pB。(選填“>”“<”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3. 如圖所示,有一個兩端開口的彎管形容器,從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細(xì)端用一個橫截面積為0.01 m2的活塞堵住。當(dāng)H=30 cm,h=10 cm時,活塞的重為5 N,在活塞上放置一個重力為15 N的砝碼,活塞靜止。水對活塞的壓強為 Pa,活塞與細(xì)管間的摩擦力為 N。(g取10 N/kg)2×103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解析:活塞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水=H-h=0.3 m-0.1 m=0.2 m,水對活塞下表面的壓強p水=ρ水gh水=1×103 kg/m3×10 N/kg×0.2 m=2×103 Pa;水對活塞下表面的壓力F=p水S=2×103 Pa×0.01 m2=20 N,又因為G碼+G塞=15 N+5 N=20 N,即F=G碼+G塞,活塞與細(xì)管間的摩擦力為0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4. (2024·揚州)如圖甲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兩容器中水的深度相等,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則pA pB;已知B容器底面積為50 cm2,總重為8 N,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Pa;將圖乙壓強計橡皮膜朝下分別放入兩容器的底部,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分別為ΔhA和ΔhB,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ΔhA均小于ΔhB,該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是 。=1 600將壓強計橡皮膜朝下分別放入兩容器的底部,橡皮管及橡皮膜在水中排開一定的水,由于A的底面積大,A中水上升的高度小,A中水的深度小于B中水的深度,A容器底部水的壓強小于B容器中水的壓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5. 圖中平底茶壺的質(zhì)量是0.4 kg,底面積是4×10-3 m2,內(nèi)盛0.6 kg的開水,水面高度在圖中已標(biāo)出,放置在面積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忽略壺壁厚度。求:(g取10 N/kg)(1) 水對茶壺底產(chǎn)生的壓力和壓強。(1) 水對茶壺底的壓強p=ρgh=1×103 kg/m3×10 N/kg×0.12 m=1.2×103 Pa;水對茶壺底的壓力F=pS=1.2×103 Pa×4×10-3 m2=4.8 N 第2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 茶壺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2) F'=G=(m壺+m水)g=(0.4 kg+0.6 kg)×10 N/kg=10 N,p'===2 500 Pa第2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共29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六) 小粒子與大宇宙考向一 走進微觀1. 原子結(jié)構(gòu)模型的建立,經(jīng)過了幾代科學(xué)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xiàn)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標(biāo)志著原子結(jié)構(gòu)的現(xiàn)代模型的問世。如圖所示為鋰原子結(jié)構(gòu)的行星模型,圖中原子核內(nèi)有3個質(zhì)子、4個中子。不能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 原子始終在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B. 原子核的體積只占整個原子體積的很小部分C. 構(gòu)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間存在一種互相吸引的力D. 原子呈電中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A28292. 一次性醫(yī)用口罩是預(yù)防病毒傳播的必備品,其中對病毒起過濾作用的是由直徑在2 μm左右的極細(xì)纖維構(gòu)成且?guī)ъo電的內(nèi)層過濾布——熔噴無紡布。把纖維、夸克、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 )A. 纖維、分子、原子核、夸克B. 纖維、分子、夸克、原子核C. 分子、原子核、纖維、夸克D. 分子、原子核、夸克、纖維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 科學(xué)家在探索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歷程中, 發(fā)現(xiàn)了電子;盧瑟福提出了原子 結(jié)構(gòu)模型。 4. 電子的發(fā)現(xiàn)說明 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繞核高速旋轉(zhuǎn)的 構(gòu)成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構(gòu)成。 湯姆孫核式原子電子質(zhì)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考向二 看不見的運動5. 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 )A. 秋天,樹葉紛紛落下 B. 沸騰時水中氣泡的運動C. 端午節(jié),聞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掃地時看見灰塵在空中飛舞6. (2024·鹽城)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擠壓,它們會粘在一起,不容易拉開。這一現(xiàn)象說明 ( )A. 分子間有空隙 B. 分子在運動C. 分子間有斥力 D. 分子間有引力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7. (2024·廣元)“女皇蒸涼面”是廣元地方特色美食,涼面的口感、香氣深受人們喜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油辣子附著在涼面上,說明分子間只存在引力B. 香氣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C. 涼面條之間有空隙,說明分子間有空隙D. 吃一口涼面,只有幾個分子進入口中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8. 物質(zhì)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分子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的分子間距最近,不易被壓縮,容易被拉伸B. 圖乙中的分子排列雜亂,分子間的作用力幾乎為零C. 圖丙中的分子無固定排列,組成的物質(zhì)具有流動性D. 圖甲中分子靜止,乙、丙兩圖中分子在做熱運動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9. 某種病毒的顆粒直徑約為100 (選填“nm”“μm”或“mm”),病毒的傳播主要依靠飛沫和飛沫核作為載體,在空氣中漫無目的地飄浮,飛沫的運動 (選填“是”或“不是”)分子運動。 nm不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0. 如圖甲實驗現(xiàn)象說明 。如圖乙實驗現(xiàn)象說明 。如圖丙實驗現(xiàn)象說明 。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引力分子間有空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考向三 探索宇宙11. 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區(qū)別在于 ( )A. 地心說認(rèn)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zhuǎn),日心說認(rèn)為太陽圍繞地球旋轉(zhuǎn)B. 地心說認(rèn)為太陽圍繞地球旋轉(zhuǎn),日心說認(rèn)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zhuǎn)C. 地心說因為不符合科學(xué)觀測的結(jié)果,所以與教會的觀點不合D. 日心說一提出來就被廣大人民接受,因為它是科學(xué)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2. 關(guān)于宇宙,下列認(rèn)識正確的是 ( )A. 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天體B. 宇宙是指太空中的銀河系C. 宇宙只包括太陽系和銀河系D.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3. 關(guān)于太陽系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行星帶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間B. 除了太陽外,其他個別天體也能自身發(fā)光C.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D.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中心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4. 小明在學(xué)習(xí)“從粒子到宇宙”的知識后,對地球的認(rèn)識正確的是 ( )A. 地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粒子B.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 恒星是絕對不動的D. 地球是一顆行星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5. 下列“宇宙層次結(jié)構(gòu)”概念圖,正確的是 ( )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6. 關(guān)于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原子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B. 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gòu)成C. 原子的質(zhì)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內(nèi)D.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電子繞原子核高速旋轉(zhuǎn)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7. 科學(xué)家在探索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歷程中,相繼發(fā)現(xiàn)原子核可以釋放出質(zhì)子和中子,這一發(fā)現(xiàn)說明 ( )A. 分子是可分的B. 原子是可分的C. 原子核是可分的D. 質(zhì)子和中子是可分的18. 太空中的帶電粒子會對航天器的機載計算機系統(tǒng)產(chǎn)生影響,從而導(dǎo)致程序出錯,造成航天器不能正常工作。下列粒子中,不帶電的是 ( )A. 電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質(zhì)子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9. 已知某病毒直徑大小在10-7 m左右,我們熟知的PM2.5指的是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下列按照空間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 )A. PM2.5→氧氣分子→某病毒→電子B. 氧氣分子→PM2.5→電子→某病毒C. 氧氣分子→某病毒→PM2.5→電子D. PM2.5→某病毒→氧氣分子→電子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0. 古詩文中常常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古詩文加點字中能夠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 )A.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C.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B. . . .. . .. . .. .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1. 做完廣播體操后,來到餐廳,媽媽為你端上香噴噴的早餐,如圖所示。關(guān)于人能聞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這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B. 這是由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產(chǎn)生的C. 溫度越高,香味越濃D. 溫度越高,香味越淡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2. 如圖所示,利用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nèi)層和細(xì)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xì)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xiàn)象說明 ( )A. 分子是由原子構(gòu)成的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引力D. 分子間存在斥力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3. 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無數(shù)科學(xué)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地心說”,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B. 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C. 在下列微觀粒子中,空間尺度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原子、原子核、夸克、質(zhì)子D. 目前,人類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距離我們約137億光年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4. (2023·棗莊一模)如圖所示為由微顆粒(直徑為1~50 nm)制備得到的新型防菌“納米紙”,在“納米紙”的表面,細(xì)菌無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與此現(xiàn)象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組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沒有空隙B. 組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有引力,也有斥力C. 細(xì)菌的無規(guī)則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D. 組成“納米紙”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5. 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太空授課”精彩紛呈,航天員王亞平用一個圓形金屬環(huán)制成了一個大水球(如圖),太空中,水能聚成球形是由于分子間有 ;接著她又往水球中注入適量藍顏料,很快,水球整個就變藍了,這是由于分子 ,屬于 現(xiàn)象。引力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擴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6. 在探索微觀世界的過程中,科學(xué)家對原子的結(jié)構(gòu)進行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多種模型。在如圖所示的A、B兩種模型中, (選填“A”或“B”)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jié)構(gòu)模型,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是由帶 (選填“正”或“負(fù)”)電荷的質(zhì)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原子核周圍有帶負(fù)電荷的 繞核運動。B正電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7. 太陽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兩個最重要的近鄰,人類對它們的探索永無止境。太陽是一個由熾熱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組成的球體,每天東升西落,溫暖著地球。如圖所示為太陽系示意圖,行星們在各自的固定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轉(zhuǎn),這與 (選填人名)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十分相似。氣體盧瑟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8. 在銀河系、宇宙、太陽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組成原子的質(zhì)子、中子、電子中質(zhì)量最小的是 。同種物質(zhì)在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中,分子間作用力最大的是 。宇宙電子固態(tài)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29. 請你觀察如圖所示的五幅小實驗,按要求填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1) 圖甲中,A集氣瓶中應(yīng)該裝空氣,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 對實驗造成影響。 (2) 圖乙中,紅墨水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擴散得快,說明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guān)。(3) 圖丙中,將兩個鉛柱壓在一起,下面能夠懸掛一個鉤碼,說明分子之間存在 力。 (4) 圖丁中,在注射器里裝入一些空氣,用手可以推動活塞將空氣壓縮,說明分子之間有 。 (5) 圖戊中,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表明分子間有 。 重力溫度引空隙空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共27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四) 功與機械能考向一 功1. 如圖所示的四個情境中,有關(guān)力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把水桶從地面上提起來,人對水桶的拉力沒有做功B. 圖乙中,推著購物車沿著水平路面勻速前進,推車的力做了功C. 圖丙中,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 圖丁中,掛鉤上的毛巾靜止時,毛巾受到的重力做了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B甲 乙 丙 丁第1題2. 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名同學(xué)對不同物體做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做功為500 J,乙做功為1 500 JB. 甲做功為500 J,乙做功為1000 JC. 甲做功為零,乙做功為零D. 甲做功為零,乙做功為500 J3. 一名同學(xué)從地上撿起物理書放到課桌上,此過程中他對書做的功約為 ( )A. 0.2 J B. 2 J C. 20 J D. 200 JD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向二 功率4. 國慶節(jié)期間,體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剛進行了一次登山比賽。兩人從山腳下沿同一路線登上山,小明是快跑上去的,而小剛是慢跑上去的,則 ( )A. 兩人登山做的功相同,但小剛功率大B. 小明登山所做功比小剛多,但功率小C. 兩人登山做的功相同,但小明功率大D. 小明登山所做功比小剛少,但功率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5. 放學(xué)后,體重為500 N的小明同學(xué)背著重為40 N的書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 m,又登上大約10 m高的四樓才回到家,上樓時用了80 s,則他在回家的過程中對書包所做的功約為 J,對書包所做功的功率約為 W。6. 如圖,兩名運動員在相同時間內(nèi)舉起相同質(zhì)量的杠鈴。由示意圖可知, 做的功多, 做功快。(選填“甲”或“乙”)4005甲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 (2024·云南)AI機器人逐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某款人形機器人身高為1.65 m,質(zhì)量為55 kg。某次測試中該機器人用100 N豎直向上的力將箱子在2 s內(nèi)勻速抬高1 m。求:(g取10 N/kg)(1) 機器人所受的重力。(2) 2 s內(nèi)機器人對箱子所做的功。(3) 2 s內(nèi)機器人對箱子做功的功率。(1) 機器人所受的重力G=mg=55 kg×10 N/kg=550 N (2) 2 s內(nèi)機器人對箱子所做的功W=Fs=100 N×1 m=100 J (3) 2 s內(nèi)機器人對箱子做功的功率P===50 W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向三 動能、勢能及其相互轉(zhuǎn)化8. 飛機在農(nóng)田上空噴灑農(nóng)藥,當(dāng)飛機在某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nóng)藥時,飛機的 ( )A. 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B. 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C. 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D. 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實驗的研究對象是三腳小桌B. 讓同一木塊從三個不同的高度由靜止下落C. 讓質(zhì)量不同的木塊從不同的高度由靜止下落D. 用三腳小桌下陷的深度來反映木塊重力勢能的大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0. 我國運動員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比賽中奪得金牌。如圖所示為運動員在空中運動的軌跡,圖中a、c兩處等高,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運動員從a處到b處,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B. 運動員在a處和c處的重力勢能相等C. 運動員在b處時的機械能最大D. 運動員從b處到d處,速度逐漸減小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1.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飛船入軌后,按照預(yù)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鸺铀偕者^程中,動能 ,機械能 。 增加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 如圖,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個小球,把它們套在光滑的水平桿上,a是壓縮彈簧后小球由靜止釋放的位置,b是彈簧原長時小球的位置,c是小球到達最右端的位置。小球從a運動到c的過程中,在 (選填“a”“b”或“c”)位置動能最大;從b到c的過程中,小球的動能轉(zhuǎn)化為彈簧的 ,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機械能總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b彈性勢能變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2024·福州倉山期末)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實心鐵球A從斜面上由靜止下滑,碰撞靜置在水平面上的物塊B。第13題(1) 在圖甲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比較小球A動能的大小。 (2) 如圖甲、乙實驗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 的關(guān)系。 物塊B移動的距離質(zhì)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選用質(zhì)量 的小球,從斜面 的位置由靜止釋放。(選填“相同”或“不同”) (4) 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物塊B移動的距離較短而不易進行觀察和比較,對此請寫出一條改進措施: 。相同不同換用質(zhì)量更大的鐵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在非洲的旱季,人們常用一種中間有轉(zhuǎn)軸的塑料桶運水。某人用背、抱、平拉、水平滾拉的方式運送同樣的一桶水,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勻速行走相同路程的過程中,對這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 )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20 s時的速度大于8 s時的速度B. 0~12 s內(nèi)物體所受的拉力大于12~24 s內(nèi)物體所受的拉力C. 0~12 s內(nèi)拉力做的功大于12~24 s內(nèi)拉力做的功D. 0~12 s內(nèi)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24 s內(nèi)拉力做功的功率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 某八年級學(xué)生家住5樓。一天,他提著裝有30個雞蛋的塑料袋從1樓走到家里。在此過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 他提雞蛋的力做的功約為200 JB. 他提雞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約為3 WC. 他爬樓做的功約為6×103 JD. 他爬樓做功的功率約為1×103 W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 蹦床運動是奧運會比賽項目。運動員比賽開始前直立在蹦床中央,比賽開始時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復(fù)直立被蹦床彈起,離開蹦床時成直立狀態(tài)并一直保持,到達最高點后下落到接觸蹦床時又快速下蹲并立即恢復(fù)直立。再次被蹦床彈起,到達更高點。忽略空氣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A. 在此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恒B. 在此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在增加C. 從離開蹦床到下落接觸蹦床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恒D. 從下落接觸蹦床到離開蹦床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恒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 (2024·濰坊)(多選題)彈簧置于光滑管內(nèi),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與管口平齊。如圖所示,將一直徑略小于管的小球放在彈簧上端,先后兩次向下按壓彈簧到不同位置后釋放小球,小球沿豎直方向運動,第一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a,第二次小球到達的最高點為b,c為小球運動路徑上的一點,小球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先后兩次 ( )A. 第一次釋放小球時,彈簧的彈性勢能大B. 小球由c到b過程中,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C. 小球上升過程中,經(jīng)過c點時的重力勢能相等D. 小球上升過程中,經(jīng)過c點時的機械能相等A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如圖甲所示,一個重為8 N的鐵塊被吸附在豎直放置且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方向上的拉力F=12 N的作用下向上運動,鐵塊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則鐵塊所受摩擦力為 N,8 s內(nèi)拉力做功 J,拉力F的功率為 W。419.2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如圖所示為“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1) 小車的動能大小是通過 來反映的。 (2) 小車從粗糙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它的 主要轉(zhuǎn)化為動能,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重力勢能減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物體的動能可能與運動的速度和質(zhì)量有關(guān)。請你利用以上裝置設(shè)計實驗,探究同一輛小車的動能大小與速度是否有關(guān)。① 實驗步驟: 。 ② 得出結(jié)論: 。讓同一輛小車先后在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對比前后兩次實驗中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物體的動能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guān),在質(zhì)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1. 如圖所示為某實驗小組“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實驗中,用力將鋼球推出,讓鋼球瞬間獲得速度并向右運動,鋼球跟彈簧碰撞后把彈簧壓縮。(1) 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鋼球動能的大小的。 (2) 保持鋼球的質(zhì)量不變,推出鋼球的速度越大,彈簧被壓縮的程度也越大。這表明物體的動能大小與 有關(guān)。 彈簧被壓縮的程度速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換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鋼球的質(zhì)量越大,彈簧被壓縮的程度也越大。這表明物體的動能大小與 有關(guān)。 (4) 本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寫一種即可)。質(zhì)量控制變量法(或轉(zhuǎn)換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2024·合肥二模)一輛質(zhì)量為2 t的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100 kW的額定功率從靜止開始運動,經(jīng)15 s運動200 m恰好達到最大速度,接著勻速運動20 s關(guān)閉發(fā)動機,滑行156.25 m停下。其v-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汽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恰為車重的0.2,求:(g取10 N/kg)(1) 整個過程中發(fā)動機所做的功的大小。(1) 整個過程中發(fā)動機所做的功W=P額t=100×103 W×35 s=3.5×106 J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汽車運動的最大速度vm。(2) 汽車勻速直線運動時,汽車的牽引力F牽=f=0.2G=0.2mg=0.2×2×103 kg×10 N/kg=4×103 N;根據(jù)P=Fv可知,汽車的最大速度vm===25 m/s 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整個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大小。(3) 汽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f=F牽=4×103 N;由v=可知,汽車在15~35 s行駛的路程s'=vmt'=25 m/s×(35 s-15 s)=500 m;整個過程汽車行駛的路程s=200 m+500 m+156.25 m=856.25 m;整個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fs=4×103 N×856.25 m=3.425×106 J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29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三) 浮 力考向一 浮力的成因及其影響因素1. (2024·合肥廬陽期中)如圖所示,一個棱長為10 cm的正方體木塊靜止在液體中,靜止時露出液體表面的高度為2 cm,此時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為640 Pa。則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42.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同學(xué)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B. 可能跟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C.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D. 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 本實驗中,鐵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 鐵塊從實驗b到c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小,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可以驗證猜想 (選填字母)是正確的;從實驗c到d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可以驗證猜想A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3) 分析比較實驗a、d、e,可以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跟 有關(guān)。(4) 要想探究猜想B,你還需要增加的器材是 (選填“質(zhì)量與鐵塊相同的鋁塊”“體積與鐵塊相同的銅塊”或“體積比鐵塊大的鉛塊”)。1增大C錯誤液體的密度體積與鐵塊相同的銅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向二 阿基米德原理3. 將一個體育測試用的實心球和一個乒乓球同時沒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實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圖所示。比較實心球和乒乓球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則 ( )A. 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 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C. 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 不能確定A第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 浸沒于水中的鋼球,在繼續(xù)下沉的過程中,它受到的 ( )A. 浮力不變,壓強變大B. 浮力不變,壓強不變C. 浮力變小,壓強變大D. 浮力變小,壓強變小5. 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 N;浸沒在酒精(ρ酒精=0.8 g/cm3)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6 N,則金屬塊的體積為(g取10 N/kg) ( )A. 160 cm3 B. 200 cm3 C. 280 cm3 D. 800 cm3A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 如圖是小明同學(xué)利用水、彈簧測力計和金屬塊測量某液體密度的情景。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金屬塊排開水的質(zhì)量 kg,待測液體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20.21.2×10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向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7. (2024·濟南章丘一模)如圖所示,某些魚的浮沉靠鰾的脹縮實現(xià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dāng)鰾膨脹時,魚會上浮B. 當(dāng)鰾收縮時,魚的浮力不變C. 魚的浮沉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xiàn)的D. 當(dāng)鰾膨脹時,魚排開水的重力變小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 三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質(zhì)量相等的水。將體積相同、材料不同的正方體物體a、b、c分別放入三個容器的水中,靜止后如圖所示(無水溢出)。對下列各物理量關(guān)系判斷正確的是 ( )A. 三個物體的密度:ρa>ρb>ρcB. 三個物體受到水的浮力:Fa=Fb=FcC. 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aD. 三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a'=pb'=pc'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 一個物體所受的重力為10 N,將其全部浸沒在水中時,它所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為20 N,此時它所受到的浮力為 N,放手后物體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物體靜止時所受到的浮力為 N。20上浮1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考向四 物體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10. (2024·福州倉山期末)取一根木棒,在它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就做成了一支簡易密度計,將其分別放入甲、乙兩個盛有不同液體的燒杯中,它豎直立在液體中的漂浮情況如圖所示。設(shè)密度計在甲、乙兩個燒杯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甲和F乙,兩個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和ρ乙,則 ( )A. F甲>F乙B. F甲C. ρ甲>ρ乙D. ρ甲<ρ乙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1. 如圖所示,當(dāng)潛水器在海面上漂浮時,若要使?jié)撍飨聺?則應(yīng)對水艙 (選填“注水”或“排水”);在海面以下的下潛過程中,海水對潛水器上下表面的壓力差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不考慮水的密度和潛水器體積的變化)注水不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 (2024·廣安鄰水期末)熱氣球能夠升空是因為熱氣球內(nèi)部氣體的密度 其外部氣體的密度。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農(nóng)民常常利用鹽水來選擇種子(如圖)。鹽水選種是浮力知識在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其具體做法是配制適當(dāng)密度的鹽水,將需要選擇的農(nóng)作物種子倒入鹽水中即可分離出不飽滿和飽滿的種子。飽滿的種子因受到的浮力 重力會沉入水底。(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于小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3. 如圖所示,Q為銅制零件,其上部為棱長l1=0.2 m的立方體,下部為棱長l2=0.1 m的立方體。Q的下表面與容器底部貼合,且水面恰好與Q上表面相平,則零件所受的浮力為(g取10 N/kg) ( )A. 0 NB. 20 NC. 60 ND. 80 N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由于Q的下表面與容器底部貼合,V排=(-)×l1=[(0.2 m)2-(0.1 m)2]×0.2 m=6×10-3 m3,所以F浮=ρ水gV排=103 kg/m3×10 N/kg×6×10-3 m3=60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 (2024·秦皇島海港期末)將一石塊和木塊拋入一杯水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木塊浮在水面上,而石塊卻沉入水中。就此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木塊受到浮力,石塊不受浮力B. 石塊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重力C. 木塊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D. 木塊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塊所受的浮力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 (2024·泉州南安期中)皮囊,又名渾脫,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渡河工具。它由整羊、牛皮充氣而成,如圖所示。使用時,先向皮囊吹氣,接著扎緊充氣孔,便可以單獨作為浮具。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 皮囊漂浮在水面上時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B. 給皮囊充氣是為了使其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增大C. 皮囊壓入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D. 充氣后整個皮囊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容器,水面漂浮著一個放有鐵球的燒杯(ρ鐵>ρ水);若將鐵球從燒杯中取出緩緩放入水中,燒杯仍豎直浮在水面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不變B.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會變小C. 容器中的水面會下降一些D. 燒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不變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 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同的A、B兩實心物塊放入水中,物塊A漂浮,有的體積浸入水中,則物塊A的密度是 kg/m3。物塊B恰好懸浮,則A、B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的大小關(guān)系是FA (選填“>”“<”或“=”)FB。(ρ水=1.0×103 kg/m3)0.2×10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 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有一定量的水,棱長為10 cm的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木塊的下表面距離水面5 cm,則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大小為 N;該木塊所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為 kg。(g取10 N/kg)50.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9. 如圖,水平桌面上放置兩個溢水杯,分別裝滿甲、乙兩種液體。將一個密度為ρ0的小球放入甲液體中,小球靜止時,溢出液體的質(zhì)量為m甲;再將小球放入乙液體中,小球靜止時,溢出液體的質(zhì)量為m乙,則m甲 (選填“>”“<”或“=”)m乙;乙液體的密度ρ乙= (用已知條件所給的字母表示)。>ρ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 (2024·濟南萊蕪期末)在江心嶼玩耍的小科突發(fā)奇想,如果地球?qū)λ形矬w的引力都突然減小一半,水上輪船所受的浮力和浮沉情況會怎樣變化呢 你的看法是這艘輪船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它的位置將 (選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變”)。變小不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1. (2024·三明二模)如圖,水平桌面上放置著裝有酒精和水的相同薄壁柱狀容器和一小球,容器底面積均為100 cm2。現(xiàn)將小球先后放入酒精和水中,小球靜止時,排開酒精和水的質(zhì)量分別為80 g和90 g,則小球在酒精中靜止時處于 (選填“漂浮”“沉底”或“懸浮”)狀態(tài)。放入小球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了 Pa。(g取10 N/kg,ρ酒精=0.8×103 kg/m3)沉底9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由ρ=可知,小球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90 cm3,排開酒精的體積V排酒精===100 cm3,即V排酒精>V排水,且V排酒精∶V排水=10∶9;若小球在兩種液體中均浸沒,則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均等于小球的體積,即V排酒精'∶V排水'=1∶1,不符合題意;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精=G排酒精=m排酒精g=80×10-3 kg×10 N/kg=0.8 N,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排水=m排水g=90×10-3 kg×10 N/kg=0.9 N,若小球在兩種液體中均漂浮,則小球受到的浮力均等于小球的重力,即小球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符合題意;所以小球浸沒在酒精中,漂浮在水中,G球=F浮水=0.9 N,F浮酒精=ρ水gΔh=1×103 kg/m3×10 N/kg×9×10-3 m=90 P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2. 一個底面積S1=0.01 m2的不吸水的圓柱體用細(xì)線拴在容器底部,長方體容器內(nèi)部底面積S2=0.1 m2,水面與圓柱體上表面恰好相平,如圖甲所示。現(xiàn)將水緩慢放出,圓柱體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p隨著容器中水的深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1) 由圖乙分析,水的深度為h1、h2、h3中哪一個時,繩子的拉力恰好變?yōu)?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 由圖乙可知,在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3下降到h2的過程中,圓柱體的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不斷減小,由p=ρgh可知,圓柱體浸在水中的深度不斷減小,由V排=S1h排可知,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不斷減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該過程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不斷減小;在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2下降到h1的過程中,圓柱體底部受到的壓強不變,由p=ρgh可知,圓柱體浸在水中的深度不變,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浮=ρ液gV排可知,該過程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在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1下降到0的過程中,圓柱體的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不斷減小,由p=ρgh可知,圓柱體浸在水中的深度不斷減小,由V排=S1h排可知,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不斷減小,由F浮= ρ液gV排可知,該過程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不斷減小;由以上分析可知,當(dāng)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2下降到h1的過程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保持不變,說明該過程中圓柱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因此水的深度為h2時,繩子的拉力恰好變?yōu)?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 求圓柱體的重力G和密度ρ物。(2) 在容器中水的深度由h2下降到h1的過程中,圓柱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圓柱體只受到重力G和浮力F浮1,由p=可知,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F1=p1S1=900 Pa×0.01 m2=9 N,由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可知,此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1=F1=9 N,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圓柱體的重力G=F浮1=9 N;由G=mg可知,圓柱體的質(zhì)量m===0.9 kg,當(dāng)容器中水的深度為h3時,圓柱體剛好浸沒水中,由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p=可知,此時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2=F2=p2S1=1 500 Pa×0.01 m2=15 N,由F浮=ρ液gV排可知,圓柱體的體積V= V排2===1.5×10-3 m3,則圓柱體密度ρ物===0.6×103 kg/m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 若不將水放出,只剪斷細(xì)線,圓柱體靜止后,與剪斷細(xì)線前相比,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減少了多少 (3) 因為圓柱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剪斷細(xì)線穩(wěn)定后,圓柱體漂浮在水中,由物體的漂浮條件可知,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浮3=G=9 N,則此時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V排3===0.9×10-3 m3,則液面下降的高度Δh===6×10-3 m,則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減少量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6×10-3 m=60 P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共30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五) 簡單機械考向一 杠桿及其平衡條件1. 下列用品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B2. (2024·合肥廬江期末)如圖所示,木桿在水平力F作用下偏離豎直方向θ角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保持θ角不變而使力F的方向由水平向右逐漸變?yōu)樨Q直向上,而木桿始終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則在此過程中,力F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A. 一直變大B. 一直變小C. 先變小,后變大D. 先變大,后變小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先后用甲、乙兩種方式扛著同樣的包裹。對肩膀壓力更大的是方式 。在方式甲中他采用了 的方法使其用的力更小。乙減小阻力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 如圖所示,有一根均勻鐵棒,長度為L,OA=,重力G=600 N,為了不使這根鐵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應(yīng)為 N;若F的方向不變,微微抬起這根鐵棒的B端,則所需外力F應(yīng)為 N。2003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5. (2024·鄭州二模)如圖甲所示的多功能碗夾,使用時和鉗子類似,其中AOB可以看成一個杠桿,其簡化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請在圖乙中畫出使用該碗夾取餐時:(1) B點受到阻力F2的力臂l2。(2) 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第5題如圖所示第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二 滑輪6. (2024·合肥廬江期末)如圖所示,小明組裝了滑輪,用來提升同一物體,G物=200 N(不計繩重、滑輪重和摩擦),要使物體豎直勻速提升2 m,則F= N,繩子自由端向上移動 m。100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7. 如圖所示,用甲、乙、丙三種裝置分別拉同一個重為10 N的物體,每個滑輪重均為1 N,不計繩重和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使用甲裝置的好處是 ;使用乙裝置水平勻速拉物體移動1 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 m;使用丙裝置沿直線勻速拉動該物體,此時拉力F3= N。可以改變力的方向25.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 用滑輪組提升物體,根據(jù)圖中的省力要求,畫出滑輪組繩子的繞法(忽略動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如圖所示第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考向三 機械效率9. (2024·重慶奉節(jié)期末)如圖所示是古人用腳踏碓舂米(將稻米去皮)的情景。腳踏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木杠繞著O點能夠上、下轉(zhuǎn)動,木杠的前端裝有錐形石頭,不斷用腳踩踏木杠后端,就可以舂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腳踏碓相當(dāng)于省力杠桿B. 石頭重力做的功是額外功C. 使用這種杠桿可以省功D. 人對腳踏碓做的功是總功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0. (2024·合肥肥西期末)關(guān)于功、功率及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越高B. 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時間一定越短C. 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就一定會越快D. 機械效率越高的機械,功率一定越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 建筑工地上起重機把重為1×104 N的建筑材料勻速提升了9 m,起重機做的有用功為 J,如果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45%,那么做的總功為 J。 12. (2024·合肥廬江模擬)如圖,斜面的長為4 m,高為1 m,沿斜面向上用20 N的拉力將一重為60 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9×1042×1057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 質(zhì)量為60 kg的工人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運送貨物上樓,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貨物重力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機械中的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g取10 N/kg)第13題(1) 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因素之一是 。 物重(或動滑輪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若工人在1 min內(nèi)將貨物勻速向上升高了6 m,作用在鋼繩上的拉力為400 N,求拉力的功率。(2) 由圖可知,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3×6 m=18 m,拉力做的功W=Fs=400 N×18 m=7 200 J,則拉力的功率P===120 W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求動滑輪受到的重力。(3) 由圖乙可知,物重G=300 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60%,因機械中的摩擦力及繩重忽略不計,克服物重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動滑輪重力和物重做的功為總功,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100%=×100%=60%,解得動滑輪受到的重力G動=200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4. 如圖,輕質(zhì)杠桿OA的中點通過細(xì)線懸掛一個重力為60 N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 使杠桿逆時針轉(zhuǎn)動的力是物體的重力B. 此杠桿為費力杠桿C. 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F的大小為30 ND. 保持F的方向豎直向上不變,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增大C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5. 如圖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計的撬棒撬石塊P,若撬棒C點受到石塊P的壓力是1 500 N,且AB=1 m,AD=0.5 m,CD=0.3 m,則要撬動石塊P所用的最小的力是 ( )A. 900 NB. 750 NC. 300 ND. 150 NC第1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 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為150 N的物體勻速提升1 m,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有用功一定是150 JB. 總功一定是250 JC. 拉力大小一定是125 ND. 動滑輪重一定是100 N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 用完全相同的滑輪,組裝成如圖所示的兩套裝置,工人用甲、乙裝置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分別將重物G1和G2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1和η2,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 兩滑輪組所做的額外功相同B. 若G1=G2,則兩滑輪組的拉力的功率相同C. 若G1>G2,則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D. 若F1>F2,則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定大于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8. 如圖所示,OA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金屬桿,O端通過鉸鏈固定在墻上,金屬桿可以繞O點無摩擦轉(zhuǎn)動,C點為金屬桿OA的中點,D點為CA段的中點,將一個重物G懸掛于C點,在A端施加豎直向上的力,使金屬桿繞O點緩慢向上轉(zhuǎn)動一小段距離,該過程中,機械效率為80%;若將重物懸掛于D點,仍然在A端施加豎直向上的力,使金屬桿繞O點緩慢向上轉(zhuǎn)動同樣的距離,則金屬桿的機械效率約為 ( )A. 75% B. 80%C. 85.7% D. 88.2%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9. 如圖是一座吊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定滑輪的作用是 。吊橋可以看作杠桿,鋼索對它的拉力F是動力,吊橋的重力是阻力,不計繩重及摩擦,將吊橋從A位置勻速拉起至B位置的過程中,阻力臂大小將變 ,拉力F將變 。改變力的方向小小第1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 (2024·安徽亳州蒙城段考)如圖所示,利用輕質(zhì)滑輪勻速拉動水平地面上重300 N的A物體,使A物體在10 s內(nèi)向右移動了2 m,若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 N,拉力F大小為50 N,則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80%第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 如圖,小軍用沿斜面向上80 N的推力,將總重為200 N的箱子勻速推到斜面頂端,用時10 s。已知斜面高1.5 m,長5 m。此過程中,小軍做的功為 J,該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若僅增大推的箱子的重力,該斜面的機械效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0075不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 如圖甲所示為一個拔草神器。拔草時,可以將它看成一個杠桿。圖乙為其簡化的示意圖。請在圖乙中畫出:(1) A點受到的阻力F2的力臂l2。(2) 作用在B點的最小動力F1及其力臂l1。如圖所示第22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 (2024·開封龍亭期末)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 如圖甲所示,安裝杠桿時,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調(diào)節(jié)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動。 第23題(2) 如圖乙所示,杠桿上每一格的長度為5 cm,在杠桿左邊掛鉤碼,彈簧測力計對杠桿豎直向下的拉力是動力,則動力臂為 cm。 右2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如果要用彈簧測力計向上拉,需要對圖乙所示的實驗設(shè)計進行的調(diào)整是 。 (4) 如圖丙所示,在杠桿上A處用三個方向不同的力F1、F2、F3均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所用力最小的為 ,請簡述原因: 。將彈簧測力計移到左端距離O點第5格處F2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所以F2最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 如圖甲所示,用電動機和滑輪組把密度為3×103 kg/m3、體積為1 m3的礦石,從水底勻速豎直打撈起來,g取10 N/kg,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1) 求礦石的重力。(1) 由ρ=可得礦石的質(zhì)量m=ρV=3×103 kg/m3×1 m3=3000 kg;礦石的重力G=mg=3000 kg×10 N/kg=3×104 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 求礦石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 因為礦石浸沒在水中,所以礦石排開水的體積V排=V=1 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礦石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 kg/m3×1 m3×10 N/kg=1×104 N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礦石露出水面前,電動機對繩子拉力的功率為2.5 kW,礦石上升過程中的s-t圖像如圖乙所示,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 由圖乙可知,礦石在20 s內(nèi)上升了2 m,則礦石勻速上升的速度v礦石===0.1 m/s,由圖甲可知,使用的滑輪組中n=2,則拉力端移動的速度v=2v礦石=2×0.1 m/s=0.2 m/s,由P===Fv可得電動機對繩子拉力F===1.25×104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8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共29張PPT)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一) 力與運動考向一 牛頓第一定律1. 關(guān)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 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C.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就一定會改變D. 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受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A2. (2024·亳州蒙城期中)向空中斜拋出去的籃球運動軌跡如圖所示,當(dāng)籃球達到最高點時,如果外力突然消失,籃球?qū)ⅰ ? (選填“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考向二 慣性3. 小明和爸爸周末乘車到黃河口濕地風(fēng)景區(qū)去游玩,下列有關(guān)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明和爸爸都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B. 駕駛員踩剎車后,汽車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是由于汽車受到慣性的作用C. 汽車緊急剎車時,小明向前傾,是由于小明具有慣性D. 高速公路嚴(yán)禁超速,是因為汽車速度越大,慣性越大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4. (2024·牡丹江)下列運動場景中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 舉重運動員用力將杠鈴舉起B. 田徑運動員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C. 標(biāo)槍運動員投擲前向前助跑D. 百米運動員到達終點后不能立刻停下來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5. (2024·阜陽臨泉期中)如圖所示的漫畫中,坐在行駛的汽車?yán)锏某丝拖蚯皟A倒,原因可能是汽車正在 ,駕駛員坐墊后方的頭枕作用是防止汽車在 時造成的傷害。(選填“加速”或“剎車”)剎車加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考向三 二力合成6. (2024·臨沂郯城期中)(多選題)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F為50 N,其中一個力F1為30 N,那么另一個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 10 N B. 20 NC. 50 N D. 80 N7. 一個體重為650 N的高空跳傘運動員,從飛機上跳下。打開降落傘前,此時所受的空氣阻力為300 N,運動員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是 N;打開降落傘后,某時刻跳傘運動員以2 m/s的速度勻速下落,此時運動員受到的合力大小是 N。BD35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考向四 二力平衡8. 如圖所示,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人對吊椅的壓力和吊環(huán)對吊椅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 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 人所受重力和人對吊椅的壓力是同一個力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9. 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方向的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豎直墻壁上。當(dāng)水平力減小為F時,物體A恰好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此時下列對于物體A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原來一樣B. 其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C. 其所受摩擦力為原來的D. 其所受摩擦力為原來的第9題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0. 如圖,滑塊重為4G,小桶和沙子的總重為G,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滑塊恰好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與滑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的比為 ;若要使滑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可在滑塊上再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則其大小為 。1∶42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1. 如圖所示,一個玩偶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畫出玩偶受力的示意圖。第11題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xué)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xué)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1) 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xué),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 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2) 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jù)是小車保持 (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摩擦力靜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 左右兩盤放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向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 。 (4) 小車靜止后,保持F3與F4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zhuǎn)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 上。相等同一條直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考向五 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13. 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 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C. 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會慢慢停下來D. 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4.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受水平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zhì)彈簧,如圖所示,在物塊與彈簧接觸并將彈簧壓至最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塊接觸彈簧后即做減速運動B. 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C. 當(dāng)物塊的速度最大時,它受非平衡力D. 當(dāng)物塊速度為零時,將保持靜止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5. 關(guān)于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 牛頓第一定律是公認(rèn)的物理學(xué)基本定律之一C. 撞擊錘柄下端使錘頭套緊在錘柄上,是利用錘頭的慣性D. 環(huán)繞火星運行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中的物體沒有慣性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6. 小明同學(xué)坐在直線行駛的動車上,某時刻他正上方行李架的書包里有一包餐巾紙掉落,這包餐巾紙掉落在小明后排的乘客上,在此過程中動車行駛的速度 ( )A. 增大 B. 減小C. 不變 D. 無法判斷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7. 《龜兔賽跑》新篇:兔子和烏龜自從上次賽跑后,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在水中烏龜馱著兔子游,兔子和烏龜因此都走得更快更遠了,實現(xiàn)了共贏。當(dāng)烏龜馱著兔子在水平地面上準(zhǔn)備過河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烏龜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烏龜?shù)闹С至κ且粚ζ胶饬?br/>B. 兔子受到的重力和兔子對烏龜?shù)膲毫κ且粚ο嗷プ饔昧?br/>C. 兔子受到的重力和烏龜對兔子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 烏龜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烏龜?shù)闹С至κ且粚ζ胶饬?br/>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8. 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 甲、乙兩圖中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為FB. 甲、乙兩圖中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均為FC. 圖甲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0,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D. 圖乙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F,物體B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19. 立定跳高可分解為下蹲、蹬伸和騰空三個過程。如圖為某運動員下蹲后在蹬伸過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guān)系。據(jù)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他受到的重力為850 NB. 他在t2時刻達到最高點C. 他在t3時刻速度達到最大值D. 他在t4時刻所受合力為0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0. 加速豎直上升的氣球下端用繩子拴著一個小石塊,當(dāng)繩子突然斷了以后,如果小石塊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A. 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B. 先減速上升,后加速下降C. 立刻停在空中靜止不動D. 立刻向下加速運動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1. (2024·眉山)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棋子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上面的棋子沒有飛出去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 。 運動狀態(tài)慣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2. 如圖所示,用一根細(xì)線拴一塊橡皮,甩起來,使橡皮在水平面繞手做勻速圓周運動。橡皮此時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若某時刻橡皮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則橡皮將 (選填“繼續(xù)做勻速圓周運動”“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或“斜向下落下”)。非平衡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3. 小蕊同學(xué)用150 N的力,欲豎直向上搬起質(zhì)量為20 kg的石塊,則這兩個力的合力為 N,石塊所受力的合力為 N。(g取10 N/kg) 24. (2024·合肥三模)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物體A、B、C,用細(xì)繩a、b相連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現(xiàn)用大小為30 N的力F作用于A上,使A、B、C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此時細(xì)繩a對物體B的拉力為 N。500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5. 如圖所示,物塊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滑動,并壓縮彈簧,畫出物塊受力的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第25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6. (2024·三門峽陜州期中)如圖,A、B兩個物體重疊放在水平桌面上,若A在水平向右的推力的作用下使得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作出B物體受到的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第2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7. (2024·亳州蒙城期中)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觀察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種情況下,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研究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1) 實驗中每次均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 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 來實現(xiàn)的。 (3) 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選填“快”或“慢”)。 (4) 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直到變?yōu)榱?它將做 。 (5) 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慢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一) 力與運動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三) 浮力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二) 壓強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五) 簡單機械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六) 小粒子與大宇宙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期末復(fù)習(xí)專題專題(四) 功與機械能 課件 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