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太陽系大家族自主學習學1.認識地日運動2.認識四季的形成3.認識太陽系的其他天體自主學習學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繞著地球跑。自主學習學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約為27.3天合作探究研合作探究研合作探究研當地球繞太陽轉到3月時,太陽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均受到太陽光斜射,此刻北半球為春季,南半球則為秋季;當地球繞太陽轉到6月時,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則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陽光更斜,則為冬季。當地球繞太陽轉到12月時,北半球陽光斜的角度最小,氣溫低則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陽光直射是夏季。地球上四季的變化是由于地球始終傾斜著身體對著北極星繞太陽公轉造成的。合作探究研地球只是繞太陽公轉的天體之一。我們把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和其他天體一起稱為太陽系,太陽位于太陽系的中心。太陽周圍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還有什么天體?展示交流展太陽周圍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還有什么天體?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恒星運轉,衛星圍繞行星運轉。目前,我們已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5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展示交流展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體按一定的軌道圍繞太陽公轉構成了太陽系。太陽系是指什么?這些天體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有規律運動的。八大行星都以由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展示交流展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什么?為什么?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其他天體都繞太陽公轉。水星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它同時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水星目視星等范圍從 0.4 到 5.5;水星太接近太陽,常常被猛烈的陽光淹沒它的軌道距太陽4590萬~6970萬千米之間。,所以望遠鏡很少能夠仔細觀察它。水星沒有自然衛星。金星金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是昏星,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地球唯一一個存在已知生命的星球。 地球上29%是陸地,71%是海洋.全球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全球的海洋可以分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五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成份絕大部分是氫和氦。木星離太陽比較遠,表面溫度低達攝氏零下150度,木星內部散放出來的熱,是它從太陽接受的熱的兩倍以上,所以如果木星只靠太陽的熱來加溫,表面溫度還會再低20度。土星土星古稱鎮星或填星,因為土星公轉周期大約為29.5年,我國古代有28宿,土星幾乎是每年在一個宿中,有鎮住或填滿該宿的意味,所以稱為鎮星或填星,直徑119300公里。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云層。土星上狂風肆虐,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里。土星周圍那圈是什么東西啊 土星環 土星環由蜂窩般的太空碎片、巖石和冰組成。主要的土星環寬度從48公里到30.2萬公里不等,以英文字母的頭7個命名,距離土星從近到遠的土星環分別以被發現的順序命名為D、C、B、A、F、G和E.土星及土星環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已形成,當時太陽被宇宙塵埃和氣體所包圍,最后形成了土星和土星環. 土星的光環其實可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最明亮 最寬闊的是 A 環和B 環,較暗的是 C 環。光環的各部分之間有明顯的裂縫,最大裂縫的是 A 環和 B 環 .(視頻:近看土星光環)天王星天王星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質量排名第四。他的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尤拉納斯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發現的行星,雖然他的光度與五顆傳統行星一樣,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但由于較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發現。海王星海王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八個,亦是最后一個,是一個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個通過天體力學計算后被發現的行星。因為天王星的軌道與計算的不同,1845年英國人約翰·可夫·亞當斯和法國人埃班·勒維葉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個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這就是海王星。目前海王星是太陽系內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彗星拓展延伸練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恒星運轉,衛星圍繞行星運轉。目前,我們已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5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太陽:太陽系的中心,質量占99.86%水、金、地、火類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遠日行星彗星 :彗核、彗發、彗尾流星體 和流星隕星隕石衛星繞各大行星運轉的天體小行星及星際物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