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看漫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2.仔細觀察漫畫上的內容,看清圖意,讀懂漫畫,學寫故事。【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看漫畫,編寫漫畫。【教學過程】板塊一 談話導入,趣學新課1.同學們喜歡看漫畫嗎?你都看過哪些漫畫?今天我們也來看一組漫畫。(板書課題:父與子)埃·奧·卜勞恩,德國著名漫畫家。他的藝術生涯十分短暫,作品不多,但成就卓著。他在《父與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父與子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被人們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征。2.教師板書課題:看圖講故事。3.講好這一家三口的故事的人,將獲得“故事大王”的稱號;用心傾聽的人,有機會當選為“最佳聽眾”。(課件出示評選標準)課件出示:“故事大王”評選標準:講清圖意,語言連貫,生動精彩。“最佳聽眾”評選標準:用心傾聽,尊重他人,專心思考。板塊二 看圖說話,方法指導1.有序觀察。(1)出示課文圖片,仔細觀察,這是一件和什么有關的事?(預設:看書)(2)這么多幅圖,我們應該先看哪一幅呢?指導學生有序看圖,觀察多幅圖的時候,我們就要按照序號有順序地觀察。(板書:有序觀察)2.概括圖意。(1)課件出示漫畫,學生交流每幅圖講了什么內容。(板書:概括圖意)(2)全班交流,用句式“誰在哪里干什么”說話。3.關注細節。(1)觀察人物形象。漫畫中的人物形象通常畫得夸張,讓人看了覺得很有趣。請同學們說說父與子兩人形象有什么特點。預設:父親光頭,很胖,大肚子。兒子瘦小,頭發亂糟糟的。(2)學生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細節。(預設:第一幅圖凳子上的問號等)(3)從細節上我們可以捕捉更多的信息,讀出更多有意思的東西。(板書:關注細節)4.合理想象。(1)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合理想象。①請學生說說從第一幅圖中獲取到哪些信息。②從飯桌上碗里飄出的像煙的東西,你們知道了什么?③還有一個凳子是留給誰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④爸爸和媽媽之間會說些什么呢?學生扮演人物表演說。⑤同桌之間練說,請學生交流展示。(2)板書:合理想象。通過想象,給人物加上合適的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圖上沒有的內容,可以使故事更豐富、有趣。【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第一幅圖為范例,引導、教授學生觀察漫畫、說漫畫故事的方法。板塊三 總結方法,練講故事1.剛剛我們知道了說每幅圖內容的時候要仔細觀察、關注細節并合理想象,才能使故事講得生動有趣。下面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方法,同桌互相講講剩下的4幅圖。2.猜圖游戲,解析圖意。了解了每一幅圖的內容后,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有趣的游戲,叫“我說你猜”。請5名同學上臺抽簽,抽取圖畫序號,并清楚地說出所抽選圖畫的圖意,其余同學猜所講內容對應的是哪幅圖,評選“最佳聽眾”。3.小組合作講故事,把5幅圖連起來講一講,每小組選一名同學上臺交流。4.師生評議。【設計意圖】學練結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促使每位學生參與,積極表達、傾聽、應對,使得多種交際能力協同提高。板塊四 對比想象,優化結局1.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結局是怎樣的情景?(1)補充空白圖。請同學們當一回畫家,在書上的空白處畫一畫,看誰畫的結尾最有趣。(注意:最后一幅圖的內容要根據前面5幅圖來,不能憑空想。)(2)讓學生拿著自己的畫,上臺講一講,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是這樣的結局以及是怎么想的。2.師生共同評選出最合理的結局,并頒發“故事大王獎”和“最佳聽眾獎”。【設計意圖】補充空白圖,讓學生動手又動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板書設計】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看清圖意 講清故事用心傾聽 想象結局【教學反思】埃·奧·卜勞恩的經典漫畫《父與子》深受學生喜愛,這本書沒有文字,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好素材。通過第一幅圖的范例引導,讓學生掌握看圖講故事的方法。將學生的思路打開,進而舉一反三,練說其他4幅圖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講故事、猜圖片、編故事、評故事,把知識信息遷移到新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故事大王獎”“最佳聽眾獎”的評選,形式新穎,操作性強,最終達到人人都有話可講的效果,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意愿。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