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 曹沖稱象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14個會認字,書寫10個會寫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并能用自己的話復述。3.養成遇事多動腦筋的良好習慣,做事時注意采納別人合理的意見,借鑒合理的部分。教學重難點1.學習生字;復述稱象的過程。2.了解曹沖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稱象的。第1課時教學過程板塊一 導入揭題,激發興趣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都用什么稱呀?(出示秤稱實物畫面)那,大家見過稱大象嗎?(出示大象畫面)大象又高又大,怎樣才能稱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古代故事《曹沖稱象》(板書課題),看看文中是怎樣稱大象的。2.圍繞課題質疑。看到這個課題,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學生可能會提出“曹沖為什么要稱象”“曹沖用什么方法稱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問題。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在肯定之后,要告訴學生“曹沖用什么方法稱象”是我們要弄懂的重要問題)板塊二 初讀感知,集中識字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同桌合作讀課文,互相糾正錯誤讀音。3.檢查字詞認讀情況。(1)認讀帶拼音的詞語。官 樹 子 樹 畫 為指名讀,重點指導:“根”讀前鼻音,不要讀成“ɡēnɡ”;“重、量、秤”都讀后鼻音;“秤桿”中“桿”讀三聲。(2)讀去掉拼音后的詞語。官員 樹根 柱子 議論 重量 秤桿 砍樹 畫線 為止(3)開火車讀。4.識記字形。(1)偏旁歸類識記。①木字旁:根、柱、桿;②禾字旁:稱、秤;③里字旁:重、量;④言字旁:議、論。(2)看圖識記:砍、線。 砍價 毛線(3)字謎識字。寶貝小口頭上開。(員)5.讀課文中的長句子。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呢?(1)指名讀句子,隨文識記“秤”字。(2)生活中你見過秤嗎?(課件出示電子秤、磅秤、彈簧秤等圖片)(3)指導朗讀長句子:讀出停頓,語調上揚,讀出反問的語氣。6.指名分段開火車讀課文,相機指導。7.感知內容: 課文寫了幾種稱象的辦法?【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交流識字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練讀,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大意。板塊三 再讀課文,了解起因1.自由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沖稱的大象是什么樣子的?畫出寫大象樣子的句子。 2.想象感悟,體會“又高又大”。(1)引導交流: 大象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讀)(2)結合生活實際想象:看看教室的墻壁,想想你平時見過的柱子,你有什么感受?(3)指導朗讀:抓住“一堵墻”“四根柱子”等詞語,讀出大象的“又高又大”。3.品讀問句,用“到底”仿寫句子。(1)思考:官員們見到大象后有什么表現?(出示課件)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2)(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比較朗讀,體會句子的意思: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讀出了什么??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3)討論交流: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指導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語調上揚,重讀“到底”。(5)表演讀:一邊做動作一邊讀,模仿“一邊看一邊議論”的樣子。(6)仿說:試著用“到底”說一句話。小樹到底有多高呢? 小鳥到底(能不能飛回家)呢? ( 雨后 )到底( 有沒有彩虹 )呢?(7)小結:看著大象,大家紛紛驚嘆,都想知道大象的體重,這便有了“曹沖稱象”這個故事。【設計意圖】初讀課文重在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起因。比較朗讀,滲透朗讀疑問句的方法,在讀中體會加上詞語“到底”后句子語氣的不同,明白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難度很大,為曹沖稱象作鋪墊。板塊四 指導書寫,布置作業1.書寫“稱、秤”。(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稱、秤”。(2)比較觀察: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偏旁相同,左窄右寬。禾木旁的捺變成點。(3)教師范寫“稱”。提示要點:“稱”是左右結構,右邊“爾”的撇和左點要穿插到左邊的禾木旁中。(4)學生描紅,臨寫,展評。(5)學生自主練寫“秤”。同桌互評。2.書寫“柱、桿”。(1)出示范字,引導觀察: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偏旁相同,左窄右寬。木字作偏旁時捺變成點。(2)提醒關鍵筆畫:“柱”的右邊是“主”,不要少寫一點;“桿”字右邊是“干”,不要寫成“千”。(3)學生自主練寫“柱、桿”。(4)同桌互評。3.布置作業:抄寫詞語“稱象、一同、柱子、秤桿”。【設計意圖】集中識字、寫字,教師先范寫,再關注易錯部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滲透抓關鍵筆畫把字寫工整、美觀的方法,幫助學生把字寫規范,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2課時課時目標1.會寫“底、做”等6個字,會寫“到底、做事、歲月”等詞語。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第4自然段,借助課后題的排序,說說曹沖稱象的過程。通過對比,體會詞語“才”表達的意思。3.討論交流“為什么曹沖稱象的辦法好”,感受曹沖的聰明才智,學習曹沖善于觀察,樂于動腦,能大膽表達想法的品質。教學過程板塊一 復習鞏固,導入新課1.聽寫詞語:稱象、一同、柱子、秤桿。同桌相互檢查、訂正。2.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和曹沖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他們想出了哪些稱象的辦法呢?這節課,我們來看看曹沖稱象的具體過程吧!板塊二 對比體會,了解過程1.學習官員們稱象的辦法。(1)自由讀第3自然段,思考:官員們是怎樣議論紛紛的?(2)課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讀。有的說:“得造一桿大秤,砍一棵大樹做秤桿。”有的說:“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呢?”(3)指導朗讀:先讀好停頓,再讀好反問的語氣,語調要上揚。(教師范讀,再指名讀)理解詞語:“議論”是什么意思?(議論: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表示意見,文中指官員們對怎樣稱象發表自己的看法。)(4)交流討論:你同意官員們的說法嗎?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議論后有何表現?(學生交流)曹操聽了直搖頭。(5)理解詞語:“直搖頭”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用哪個詞語替換“直”?(不停地)(6)指名讀。指導學生邊說邊做動作,讀出曹操的不滿。(7)分角色讀曹操和官員們的對話。【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聯系上下文理解“議論”, 通過換詞的方法理解“直”,通過動作演示領會“直搖頭”。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把學習語言、理解內容緊密聯系起來了。2.學習曹沖稱象的辦法。(1)過渡:官員們的辦法都不行,曹沖是用什么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的?(2)學生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畫出寫曹沖稱象辦法的句子。(3)指名讀。(出示)我有個辦法。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后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4)借助插圖,讀懂句子。①看插圖,說一說曹沖稱象的辦法需要幾個步驟。②討論交流:曹沖的辦法能稱出大象的體重嗎?對于這個辦法,你有什么疑問?預設:為什么要在船舷上畫線呢?石頭為什么要裝到船下沉的地方為止?可以把石頭換成別的東西嗎?③教讀長句子,學生自由練讀,男女生比賽讀。(5)模擬操作,說過程。①小組實驗: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裝好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等工具,小組分工合作,動手實踐,模擬曹沖稱象的步驟。②練說過程:理清順序,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用自己的話說說曹沖稱象的經過。小組內互評。(6)課件出示課后習題第二題。①自主完成習題,標上序號。展評答案。讀第4自然段,給下面的內容排序,再說說曹沖稱象的過程。 ②借助“先、再、然后”等詞語,把曹沖稱象的步驟說清楚。3.討論交流:為什么曹沖稱象的辦法好?(1)小組討論:同官員們的辦法相比,曹沖稱象的辦法好在哪里?(指名交流)(2)小結歸納:曹沖的辦法好在兩個地方:一是把大船作為大秤,用來稱象,解決了沒有大秤的問題;二是曹沖想到用石塊和大象進行等量代換,讓大象絲毫無損。(相機出示課件) 官員們 曹沖用大樹做秤桿來稱重 用船來稱(無法稱重) (借水的浮力來稱大象)(3)評價:你覺得曹沖是個怎樣的孩子?(出示課件)?曹沖七歲。?曹沖才七歲。①對比朗讀:讀一讀,體會“才”字的意思。(僅僅)②指導重讀“才”字,讀出驚訝、夸贊的語氣。③仿說句子:用“才”說句子。學生練說,全班交流,評價。④評價曹沖,相機板書“善于觀察、樂于動腦、大膽表達”。【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品讀、模擬操作、抓住表示順序的詞語進行說話訓練,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而且習得了方法——有序表達,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討論交流稱象方法的優劣,讓學生感受到曹沖的聰明才智,學習曹沖善于觀察,樂于動腦,能大膽表達想法的品質。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他們的語文素養。板塊三 指導書寫,布置作業1.指導觀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怎樣寫才美觀。(課件出示 “底、做、歲”等6個字) 2.教師范寫,強調半包圍結構的字和四點底的書寫規律。底:半包圍結構,里面的部分不能寫得太小,斜鉤要拉長一些,寫得舒展。然:上下結構,要注意觀察四點底中每一點的位置、大小和方向,拉開適當的間距,首尾兩點稍大一些。3.學生書寫“底、然”,展示評價,再次練寫,同桌互評。4.自由練寫左右結構的字“做、站、船”和上下結構的字“歲”。5.拓展作業:課后把《曹沖稱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此環節的書寫指導,重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先指導觀察,再示范,讓學生在看和寫的實踐中把字寫美觀,提高書寫能力。板書設計曹沖稱象官員們 曹沖大樹做秤 用船來稱善于觀察 樂于動腦 能大膽表達想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