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雪孩子》教學設計【教材內容】《雪孩子》是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 21 課,本單元是課文閱讀單元。本單元圍繞“想象”這一人文主題,編排了《古詩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霧在哪里》《雪孩子》三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七等內容。本課選文經典,語言生動,是一篇動人的童話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讓每個人都感觸到雪孩子善良的心靈。課后題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不出聲,這是教材第一次提默讀,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默讀要求。【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處于低年級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需要教師給予較多的引導,但從整體上看二年級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教學目標】1. 認讀“添、柴、冒”等生字,讀準多音字“呀”,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含義。能夠正確書寫“唱、旺”等生字。(語言運用)2. 引導學生學習默讀技巧,嘗試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逐步理清童話故事脈絡,把握故事梗概。(思維能力)3.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并結合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審美創造)【教學重難點】重點:1. 掌握生字詞的讀寫,扎實識字基礎;2. 熟練運用默讀方法,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理清故事脈絡,把握故事梗概。難點: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并結合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讀書指導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人物板貼、字詞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本課為第1課時)【教學過程】《雪孩子》第1課時聯系生活,開啟任務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感受那朗朗的讀書聲,在生活中,有許多人都像你們一樣熱愛讀書。瞧,他們讀書的樣子是多么專注啊——默默地、靜靜地。今天,我們將一同學習默讀這一重要的閱讀技巧,一同走進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任務一:學習默讀,梳理童話活動一:體驗默讀,品讀故事(1-4自然段)1. 引導學生目光緊緊跟隨紅字移動,緊緊閉上小嘴,保持安靜不出聲。2. 引導學生梳理故事內容: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活動二:練習默讀,感知童話(5-8自然段)1. 指導學生將書本立在桌面,保持適當的閱讀距離(眼離書一尺),要求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2. 組織學生進行排一排、說一說的活動。同桌兩人先按照童話故事發展的順序在學習單中合作標注順序,接著依據故事發展連貫地講述故事內容,之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分享。3. 引導學生梳理故事在萬分緊急時刻的情節中思考是誰救了小白兔。活動三:鞏固默讀,梳理變化(9-14自然段)1. 要求學生默讀9-14 自然段,邊讀邊用“____”劃出雪孩子變化的語句。強調要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2. 引導學生梳理雪孩子的變化過程,并通過黑板畫的形式直觀呈現出來。任務二:朗讀場景,走近人物活動一:“火”中感危險1. 指導學生自由朗讀 5 -8 自然段,確保讀得正確、流利。2. 引導學生默讀 7、8 自然段,感知危險情境,并引導學生說說火是怎樣著起來的。3. 進行隨文識字詞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句子含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情景中的危險氛圍,并讀出句子的韻味。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屋子里漸漸暖和了。哎呀,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冒出黑煙 躥出火星 嗆人的煙 燙人的火活動二:“救”中感艱辛1.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呼喊練習,讀好兩句話。不好了!小白兔家著火了!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2.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救”的動作的詞語,并用“ ”圈出,隨文識“終于”一詞。指導學生讀好相關段落,引導學生進行評價,要求讀出焦急的情緒,讀清救人的經過,讀出救人的艱辛。3. 鼓勵發揮想象并交流在危急時刻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雪孩子救人時又看到了什么。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并交流:我們認識了一個怎樣的雪孩子?任務三:回顧故事,書寫生字1. 引導學生結合本課所學的重點短語,將童話故事復述出來。2. 相機指導需要會寫的字,如“旺”“唱”等生字,提醒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身正、肩平、足安),做到書寫規范、結構端正、書面整潔。最后進行評價。交流收獲,回歸生活引導學生總結分享今天學習的收獲,鼓勵學生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作業超市:分層作業A:觀看動畫片《雪孩子》。B:繼續運用默讀的方法,靜靜享受讀書的美好。C:根據提供的圖片,給家人講一講《雪孩子》的故事;也可以為《雪孩子》的動畫片段進行配音。希望你們的聲音能讓《雪孩子》的故事流傳得更遠!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一、教學設計回顧本次《雪孩子》第一課時的教學旨在通過默讀技巧的學習,引導學生理清故事脈絡,把握故事梗概,并通過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講授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和讀書指導法,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課堂實際效果存在以下優勢:(一)注重默讀技巧的培養在教學設計中,特別強調了默讀技巧的學習和運用,通過引導學生目光跟隨紅字移動、閉上小嘴保持安靜等方式,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還能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二)結合生活實際,增強趣味性在教學中巧妙地結合了生活實際,如通過展示人們專注讀書的圖片來引入默讀技巧的學習,以及通過提問學生是否見過類似的場景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識,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采用了講授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和讀書指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標注順序等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注重情感體驗和審美創造在教學中,不僅注重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還特別強調了情感體驗和審美創造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感受情景中的危險氛圍、想象雪孩子救人的艱辛等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雪孩子的勇敢與善良,從而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同時,通過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并交流在危急時刻仿佛看到了什么等活動,還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二、存在的問題與反思(一)忽視學生理解問題表現:在描述“冒出黑煙,躥出火星”等場景時,未充分考慮學生是否理解這些詞匯和場景,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聲音思考。反思與改進:應增加直觀教學手段,如圖片、視頻或實物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抽象詞匯。同時,在描述場景時,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以檢驗其理解程度。(二)環節問答過多,忽視低層次水平學生問題表現:在問答環節,過于關注高層次學生的回答,而忽視了低層次水平學生的參與和理解,例如學生回答后統計全班學生是否一致環節做的不到位。反思與改進:應設計更多分層次的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參與討論和回答。同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幫助,共同提高。(三)教師自身語言復雜問題表現: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過于復雜的語言,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反思與改進:應簡化教學語言,使用二年級學生易于理解的詞匯和句子,語言親和些。在發布任務時,要確保任務表述清晰明了,避免使用過于專業的術語或復雜的句子結構。(四)發布任務沒有用學生理解的方式來說問題表現:在發布任務時,未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導致任務表述不清或難以理解。反思與改進:在發布任務時,應采用學生熟悉的語言和情境,將任務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的具體操作。同時,可以通過舉例、示范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要求。(五)教學機智欠缺問題表現:在學生上課聊天時,處理方式不夠靈活有效,可能影響了課堂秩序和教學效果。反思與改進:應提高教學機智,學會在課堂上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在學生聊天時,可以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課堂內容上。同時,也可以采用表揚、獎勵等方式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活動。三、未來改進方向加強直觀教學手段:利用圖片、視頻、實物等直觀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抽象詞匯和場景。設計分層次問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參與討論和回答,提高課堂參與度。簡化教學語言:使用學生易于理解的詞匯和句子進行教學,確保任務表述清晰明了。提高教學機智:學會在課堂上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保課堂秩序和教學效果。關注低層次水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個別輔導等方式幫助低層次水平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自信心。通過本次教學反思,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更加關注學生的需求和理解程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