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10.1 探索微觀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一、 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 關于物質的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分子、原子是構成常見物質的最小微粒B. 光學顯微鏡能分辨出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C. 原子由它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D. 原子核帶正電,原子也帶正電C1234567891011122. 若18g水內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則每個水分子的體積約是( C )A. 0.16×10-3cm3 B. 1.49×10-23cm3C. 2.99×10-23cm3 D. 3.3×10-6cm3C3. (廣東中考)在如圖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是( D )A. 原子核 B. 質子 C. 中子 D. 電子第3題D1234567891011124. ★(廣州一模)太空中的帶電粒子會對航天器的機載計算機系統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程序出錯,造成航天器不能正常工作。下列粒子中,不帶電的是( C )A. 電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質子C1234567891011125.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圍有電子繞核運動,如圖所示為四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由圖中信息可知( C )A. 質子、電子所帶的電荷不等B. 所有原子的中子數都與質子數相等C. 中性原子的電子數與質子數相等D. 所有原子都由電子、質子、中子組成第5題C1234567891011126. 如圖是用來說明原子內部結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最小的粒子是( A )A. 夸克 B. 原子核 C. 電子 D. 質子第6題A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56分)7. 物質是由 分子 構成的,這一理論最早在1811年由意大利物理學家 阿伏伽德羅 提出;分子的直徑很小,其尺度的數量級為 10-10 m,合 0.1 nm。分子 阿伏伽德羅 10- 100.1 8. ★經常關注天氣的同學應該對PM2.5不陌生。PM2.5是指直徑≤2.5μm的顆粒物,該顆粒物不易沉降,且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PM2.5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分子。不是 1234567891011129. 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原子核 ,周圍有 電子 繞其運動。科學家對原子的結構進行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多種模型,在如圖所示的兩種模型中, B (選填“A”或“B”)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第9題原子核 電子 B 12345678910111210. 如圖所示為鋰原子的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鋰原子內有 3 個質子, 4 個中子, 3 個電子。第10題3 4 3 12345678910111211.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可以得到物質表面原子排列的圖像,從而可以研究物質的構成規律。如圖所示為一些材料表面的STM圖像,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看到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間排列而構成的,具有一定的結構特征,則構成這些材料的原子的物質表面排列的共同特點是(1) 在確定方向上原子有規律地排列 ;(2) 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規律一般不同 ;(3) 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對稱性 。第11題在確定方向上原子有規律地排列 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規律一般不同 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對稱性 123456789101112三、 實驗探究題(20分)12. 人們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自1897年湯姆孫發現電子后,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在用一束帶正電、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時[實驗示意圖如圖(a)]發現:① 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 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 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第12題123456789101112(1) 盧瑟福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提出類似行星繞日的核式結構模型,如圖(b)所示。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 A 。A. 建立模型 B. 得出結論C. 提出問題 D. 驗證證據(2) 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認為:原子核位于原子的 中央 ,雖然占有的體積很 小 ,但它幾乎占據了原子的全部質量。A 中央 小 第12題123456789101112(3) 盧瑟福在實驗中發現,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他認為,這些被彈回來的α粒子是因為撞擊到了質量較大的某種粒子,而這種粒子最有可能是 B 。A. 核外電子 B. 原子核C. 夸克 D. 原子核或核外電子B 第12題12345678910111210.2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1. (連云港中考)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A )A. 花香滿園 B. 塵土飛揚C. 雪花飄飄 D. 落葉紛紛A1234567891011122. ★(赤峰中考)兩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有質量相同的冷水和熱水,分別向兩杯中放入同樣的糖塊,冷水中的糖塊比熱水中的溶解得慢,這是因為冷水溫度低導致( D )A. 物質分子不運動 B. 水分子間沒有空隙C. 糖分子間沒有斥力 D. 物質分子運動緩慢D1234567891011123. (常州中考)夏季來臨,瓶裝水迎來銷售旺季,大量廢棄的塑料瓶污染環境。三名英國大學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將水封裝在薄膜中做成“水球”,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圖所示。圖中薄膜沒有破裂是因為( A )A. 薄膜的分子間有引力 B. 薄膜的分子間有斥力C. 薄膜的分子靜止不動 D. 薄膜的分子間沒有空隙A第3題1234567891011124. (綿陽中考)有甲、乙兩個實驗事實。甲:把磨得很光滑的鉛片和金片緊壓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5年后再將它們切開,看到金與鉛相互滲入約1mm深。乙: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壓在一起,兩個鉛柱會結合在一起,甚至不易拉開。下列對這兩個實驗事實的分析,正確的是( A )A. 甲說明固體間也能發生擴散,乙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B. 甲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乙說明固體間也能發生擴散C. 甲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乙說明分子間有空隙D. 甲說明分子間有空隙,乙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A1234567891011125. ★(隨州中考)學習了分子動理論之后,欣欣同學總結了很多生活中與分子動理論有關的現象,下列總結中不正確的是( C )A. 腌制鴨蛋就是通過擴散使鹽進入蛋中B. 人造木板黏結劑中的甲醛擴散到空氣中造成環境污染C. 用透明膠帶揭下紙上寫錯的字,是因為膠帶與紙之間有斥力D. “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的距離太大,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C1234567891011126. 如圖所示,形象地反映了物質氣、液、固三態分子排列的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甲是氣態 B. 乙是氣態C. 丙是氣態 D. 甲是固態第6題C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44分)7. “端午濃情,粽葉飄香”,粽葉飄香是 擴散 現象,粽葉很難剝離是因為粽葉和粽米的分子間存在 引 力。8. ★★(晉中左權三模)“五一”小長假,小智一家去太山看日出,太陽出來時山上的濃霧散去,小智說:“濃霧消散是擴散現象。”你認為小智的說法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濃霧不是分子 。擴散 引 錯誤 濃霧不是分子 1234567891011129. (菏澤鄆城三模)“花氣襲人知驟暖”,這是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詩句,其中隱含的物理知識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程度與 溫度 有關;雨后天晴,荷葉上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存在 引力 。溫度引力 12345678910111210. 如圖所示,其中一個瓶子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個裝有空氣,應該把裝有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放在 下 (選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無色的瓶子中也變成了紅棕色,這是 擴散 現象。若實驗溫度分別為① 0℃、② 10℃、③ 20℃,則在 ③ (選填序號)溫度下兩個瓶子內氣體顏色變均勻的速度最快。下 擴散 ③ 第10題12345678910111211. 向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封閉管口,并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與混合前相比,總體積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你認為混合后體積變化的原因是 分子之間有空隙 。變小 分子之間有空隙 123456789101112三、 實驗探究題(14分)12. 小明為了研究分子動理論的知識,進行了幾個實驗:(1) 如圖①所示,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地系著一根棉線,b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圈,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 分子間有引力 。第12題分子間有引力 123456789101112(2) 實驗時,先在量筒里裝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銅溶液。如圖②所示為小明觀察到的溶液在“實驗開始時”“靜放10日后”“靜放30日后”所呈現的現象,其中 甲 (選填“甲”“乙”或“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靜放30日后的實驗現象,這個現象主要說明了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甲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第12題123456789101112(共27張PPT)10.3 探索宇宙 10.4 浩瀚的宇宙第十章 從粒子到宇宙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下列關于宇宙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D )A. 地球是太陽系內的一顆行星B. 太陽和太陽系最終會走向“死亡”C. 宇宙處于普遍的膨脹之中D.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D1234567891011122. 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無數科學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 哥白尼的“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地心說”,有力推動人類文明進步B. 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核式結構模型C. 在天文學中,用“光年”作為時間單位D.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它是有起源的、膨脹的和演化的C1234567891011123. (上海中考)月球是地球的( C )A. 行星 B. 恒星 C. 衛星 D. 彗星C4. 人類對天體的認識是不斷深入、不斷完善的。下列天體系統關系圖正確的是( C )C1234567891011125. ★(嘉興中考)宇宙中的天體都歷經誕生、成長、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緩慢演化過程。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如圖所示,在演化的最后階段可能變成黑洞的天體是( A )A. 恒星 B. 行星 C. 衛星 D. 彗星第5題A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44分)6. ★古人通過觀察和猜想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以 太陽 為中心的宇宙模型,簡稱“日心說”,該觀點在今天看來是 錯誤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太陽 錯誤 7. 如圖所示為太陽系模型圖,行星們在各自的固定軌道上圍繞恒星太陽運轉,這與原子 核式結構 模型十分相似,其中 原子核 相當于太陽,繞核運動的 電子 就相當于行星。第7題核式結構 原子核 電子 1234567891011128. 通過現代觀測技術,我們發現星系正在離我們而去。為了模擬這一現象,我們可用粘有小塑料粒的氣球類比宇宙,如圖所示,小塑料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體,氣球膨脹時,任意兩顆小塑料粒之間的距離都在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模擬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它提供了宇宙 膨脹 (選填“膨脹”或“收縮”)的證據。第8題變大 膨脹 1234567891011129. 隨著科技的進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論和宇宙無邊界的設想,正逐步得到證實。如圖a、b、c、d四點分別表示處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長蛇座四大星系離銀河系的距離與它們的運動速度之間的關系。由圖可知:星系離我們越遠,運動的速度越 大 ;可推知宇宙處在 膨脹 之中。大 膨脹 第9題12345678910111210. 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很大的天體。如圖,兩恒星1、2發出的光在經過某黑洞附近時發生了彎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類觀測到恒星1的位置與原位置相比 偏高 (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第10題偏高 12345678910111211. (貴陽期末)2024年5月3日,“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探測器再次登陸 月球 開展科考任務,充分體現了我國蒸蒸日上的航天事業對人類探索宇宙做出了巨大貢獻。月球123456789101112三、 解答題(16分)12. 如圖甲所示,銀河系是由群星和彌漫物質集合成的一個龐大天體系統。銀河系發光部分的直徑約為7×104l.y.,最大厚度約為1×104l.y.,像一個中央凸起四周扁平的旋轉鐵餅。銀河系中有大約2×1011顆恒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恒星彼此之間相距很遠,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也有4.3l.y.之遙。如圖乙所示,太陽也是一個發光星體,它實質上是一個熱氣體(嚴格說是等離子體)球,由里向外分別為太陽核反應區、太陽對流層、太陽大氣層。第12題123456789101112(1) l.y.是表示 長度 (選填“時間”“溫度”“質量”“密度”或“長度”)的單位。(2) 地面上的物質通常是以 固態 、 液態 、 氣態 三種狀態存在,而太陽上的物質通常是以 等離子 態存在的。(3) 如果銀河系發光部分的體積約為4×1012(l.y.)3,那么銀河系中恒星的密度為 0.05 顆/(l.y.)3。長度 固態 液態 氣態 等離子 0.05 第12題123456789101112小測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 (陜西模擬)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B. “破鏡不能重圓”是因為分子間只存在斥力C. 光年是用來表示天體間距離的單位D.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C1234567891011122. ★在“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用水將兩個塑料板連接起來,搭建了一座液體橋,如圖所示。水在兩板之間連接成橋,這說明( A )A. 分子之間有引力 B. 分子之間有斥力C. 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 D. 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第2題A1234567891011123.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孫發現了原子內有帶負電的電子,而原子是呈電中性的,由此推測,原子內還有帶正電的物質。在此基礎上,經過盧瑟福、玻爾等科學家的不斷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現代原子結構模型。如圖是小柯整理的物質微觀構成網絡圖,則湯姆孫當年推測的“帶正電的物質”相當于圖中的( B )A. 甲 B. 乙C. 丙 D. 丁第3題B1234567891011124. ★(廣元中考)“女皇蒸涼面”是廣元地方特色美食,涼面因其口感、香氣深受人們喜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油辣子附著在涼面上,說明分子間只存在引力B. 香氣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C. 涼面條之間有空隙,說明分子間有空隙D. 吃一口涼面,只有幾個分子進入口中B1234567891011125. 人類從未停止對宇宙的探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宇宙是一個沒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B. 宇宙中的天體在不停運動,地球是宇宙真正的中心C. 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恒星,它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D. 宇宙中的恒星都會經歷誕生、成長和衰亡的過程D1234567891011126. (鹽城濱海期中)若有一天小明乘坐宇宙飛船從地球出發去探索太空,將先后飛離( B )A. 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 B.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C. 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銀河系、太陽系B1234567891011127. 2021年5月15日,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下列關于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正確的是( C )A. 火星是太陽系中的恒星B. 火星是太陽系的中心C. 太陽是銀河系中普通的一員D. 太陽是宇宙中唯一發光的天體C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36分)8. ★(蘭州中考)打開中藥包會聞到淡淡的藥香味,這是 擴散 現象。慢火熬制,等藥湯沸騰后,藥香味更加濃郁,這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越 劇烈 (選填“劇烈”或“緩慢”)。捆扎藥包的細繩很難被拉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引力 (選填“引力”或“斥力”)。擴散 劇烈 引力 1234567891011129. 小京將調料水倒入玻璃罐的過程中,他發現罐壁外側的幾滴調料水能結合成一滴較大的水珠,這一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用手按壓玻璃罐,玻璃罐不易被壓縮變形,這一現象說明玻璃分子之間存在 斥力 。引力 斥力 12345678910111210. (貴港港南期中)著名的天文學家、自然科學的先驅 哥白尼 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地心說”;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 伽利略 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哥白尼 伽利略 11. (周口沈丘期末)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1897年湯姆孫發現陰極射線是由高速的帶負電的粒子構成的,這種粒子是 電子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我們看到的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 恒星 (選填“恒星”“行星”或“衛星”)。電子 恒星 123456789101112三、 實驗探究題(22分)12. (北京朝陽校級段考)小明設計了一組實驗,如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相關知識回答問題:第12題123456789101112(1) 如圖甲所示,先在試管內裝半管有色水,再從管上部慢慢注滿酒精,用塞子塞緊管口,上下顛倒幾次看到管中液面降低了少許,此現象直接說明分子間有 空隙 。空隙 第12題123456789101112(2) 如圖乙所示為研究氣體擴散的實驗裝置,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在A、B兩種放置玻璃瓶方式中, A 方式更合理,理由是 可以避免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較大帶來的影響(合理即可) ;抽掉玻璃板后,靜置一段時間,兩瓶中氣體顏色相同。A 可以避免因為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較大帶來的影響(合理即可) 第12題123456789101112(3) 如圖丙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把一塊玻璃板拉出水面,在玻璃板離開水面前,小明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 大于 玻璃板所受的重力,這說明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大于 引力 第12題123456789101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 探索微觀+10.2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10.3 探索宇宙 10.4 浩瀚的宇宙(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