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7.4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綿陽涪城期中)關(guān)于作用在某個物體上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這兩個力的合力有可能為零B. 這兩個力的合力不可能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力C. 這兩個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個力D. 求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就是把兩個力大小相加A12345678910112. (綿陽安州段考)某校物理興趣小組參觀蘭州拉面的制作時,同學們?yōu)閹煾稻繈故斓募妓囁鄯瑤煾的闷鹈鎴F經(jīng)過幾個來回,就把面團變成了面條。在制作時,師傅雙手拉著面條往兩邊拉,左手的拉力是20N,右手的拉力也是20N,則面團受到這兩個拉力的合力是( D )A. 40N,方向向左 B. 40N,方向向右C. 20N,方向向左 D. 0D12345678910113. ★F1、F2是同一水平直線上的兩個力,它們的合力大小為30N,方向向左,F(xiàn)1的大小是10N,則關(guān)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F2的大小可能是40NB. F2的大小一定是20NC. F2的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 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A12345678910114. (濟南歷城一模)體育中考前,同學們在加強排球訓練。如圖,小麗將排球豎直向上拋出,排球上升過程中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到達最高點D。已知物體所受空氣阻力會隨著其運動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則在由A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排球所受合力最大的是( A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第4題A12345678910115. ★如圖甲所示,物體A始終只受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F2的作用,F(xiàn)1、F2的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CA. 在t1時間內(nèi),物體所受的合力先變大后變小,合力的方向始終與F2相同B. 在t1時間內(nèi),物體所受的合力先變小后變大,合力的方向始終與F2相同C. 在t1時間內(nèi),物體所受的合力先變大后變小,合力的方向始終與F2相反D. 在t1時間內(nèi),物體所受的合力先變小后變大,合力的方向始終與F2相反第5題12345678910116. ★★(徐州三模)蹦極是一項極其富有刺激性的運動,小辰在家做了一個模擬“蹦極”的小實驗。如圖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個小石塊,另一端固定在A點,B點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塊自然下垂時下端所在的位置,C點是小石塊從A點自由釋放后所能達到的最低點。不計空氣阻力,關(guān)于小石塊從A點到C點運動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小石塊的速度一直在減小B. 從A點下落到B點的過程中,小石塊受到重力和彈力的作用C. 從B點下落到C點的過程中,小石塊所受合力先減小后增大D. 到達C點時,小石塊受到的拉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第6題C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40分)7. (漳州期末)甲、乙兩人水平向左同時拉一輛車,甲的拉力為500N,乙的拉力為300N。如果只讓一個人水平推車,保持對車的作用效果不變,那么這個推力是 800 N,方向是水平向 左 。8. (成都金牛校級期中)質(zhì)量為60kg的小華同學乘坐觀光電梯游覽上海東方明珠,若電梯加速上升時對他的支持力是700N,則小華同學所受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為 100 N,其方向是向 上 。(g取10N/kg)800 左 100 上 12345678910119. 將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豎直向上拋出,在上升的過程中它受到空氣的阻力為2N,其所受合力大小是 12 N,合力方向為豎直 向下 。(g取10N/kg)10. (阜陽太和期中)兩個力F1、F2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F(xiàn)1=30N,F(xiàn)2=50N,這兩個力的合力最大值為 80 N,最小值為 20 N。12 向下 80 20 1234567891011三、 實驗探究題(24分)11. 某同學在“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把一根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用尼龍細線固定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每次實驗時,他都將彈簧由A位置拉伸到B位置。研究過程及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第11題1234567891011(1) 在a、b和c三次實驗中,都將彈簧拉伸到B位置,目的是使每次實驗中力產(chǎn)生的 作用效果 相同。這里利用的科學方法是 等效替代 (選填“等效替代”或“控制變量”)法。作用效果 等效替代 (2) 通過比較a和b兩次實驗,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 和 ,方向跟這兩個力方向 相同 。(3) 通過比較 a、c 兩次實驗,可知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 較大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和 相同 a、c 較大 第11題1234567891011小測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35分)1. (樂山中考)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對接后,我們說“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 )A. 空間站 B. 月球 C. 地球 D. 發(fā)射塔A12345678910112. (廣元中考)同學們在一起討論“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下列四名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B )A. 甲同學:足球只有受力才能運動B. 乙同學:汽車轉(zhuǎn)彎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C. 丙同學:跳遠要助跑,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D. 丁同學:牛頓第一定律是由實驗直接得出來的B12345678910113. ★(自貢中考)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m的兩點,甲、乙兩車同時經(jīng)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 D )第3題DA. 甲車速度為2m/sB. 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C. 乙車先到達Q點D. 甲車到達Q點時,甲、乙兩車相距4m12345678910114. ★(益陽中考)如圖所示,人騎在馬背上,人和馬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和馬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B. 馬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馬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馬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 地面對馬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馬受到的重力之和D第4題12345678910115. ★★如圖,將一小球通過一根繩子懸掛在固定的釘子上,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擺動,就構(gòu)成了一個單擺(不考慮繩子的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D )A. 假設(shè)小球擺到最高點時所有外力消失,小球?qū)㈧o止在最高點B. 小球擺到最高點時,速度為零,此時受非平衡力的作用C. 在O點時繩子對小球的拉力與小球的重力大小不等D. 若小球擺到O點時繩子突然斷掉,則小球?qū)⒀厮椒较蜃鰟蛩僦本€運動第5題D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48分)6. (北京中考)如圖所示為一個水滴下落過程的示意圖,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B位置,A、B之間的距離為 20.0 cm,所用的時間為0.2s,依據(jù)公式v= 可計算出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為 100 cm/s。第6題20.0 100 12345678910117. (東營中考)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船到江心拋錨遲,懸崖勒馬早已晚”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詩句中,兩個“動作”顯得較晚,是因為船和馬都有 慣性 ,很難立即停下來,從力的作用效果看,“勒馬”是為了改變馬的 運動狀態(tài) 。慣性 運動狀態(tài) 12345678910118. ★★(蘇州中考)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緊的氣球,管中裝有適量水,處于豎直靜止狀態(tài)(圖甲)。手握玻璃管突然 向上 (選填“向上”或“向下”)運動時,氣球突然變大(圖乙),此時手對玻璃管豎直向上的力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玻璃管總重,該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由于 水 具有慣性。第8題向上 大于 水 12345678910119. 小明幫媽媽提一袋重為100N的大米回家。當他用80N的力豎直向上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米袋時,沒能提起,此時這袋米所受合力的大小為 0 N;他改用125N的力豎直向上提米袋時,米袋被提起,此時這袋米所受合力的大小為 25 N。0 25 123456789101110. (景德鎮(zhèn)二模)中國將量子通信技術(shù)與無人機相結(jié)合,造出了全球首款量子無人機。據(jù)悉中國的量子無人機質(zhì)量約為35kg,在空中懸停時,其升力與重力是一對 平衡力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若無人機在飛行中全部外力都消失,則無人機 做勻速直線運動 (選填“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平衡力 做勻速直線運動 1234567891011三、 實驗探究題(17分)11. (聊城中考)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第11題(1) 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 摩擦力 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2) 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jù)是小車保持 靜止 (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摩擦力 靜止 1234567891011(3) 左右兩盤放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在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 相等 。(4) 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后,保持F3與F4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zhuǎn)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 同一條直線 上。相等 同一條直線 第11題1234567891011(共25張PPT)7.5 運動和力第1課時 二力平衡及其條件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42分)1. 下列各圖是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頻閃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B )B12345678910112. (鹽城中考)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紙片還能保持平衡的是( A )A3. (大連中考)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駛,與汽車的重力相平衡的是( D )A. 汽車受到的牽引力 B. 汽車受到的阻力C. 汽車對路面的壓力 D. 路面對汽車的支持力D12345678910114. 為了強身健體,小軒同學每天都要用啞鈴鍛煉。如圖所示,小軒同學平舉手臂,靜止拿著啞鈴。以下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D )A. 當感覺肌肉酸軟時,是因為啞鈴給手的摩擦力大小增大了B. 啞鈴所受重力和手對啞鈴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啞鈴所受重力和手對啞鈴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 啞鈴所受重力和手對啞鈴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D第4題12345678910115. ★(常州中考)2021年4月19日,“機智”號電動直升機在火星地表首飛成功,如圖所示。在勻速上升、空中懸停、勻速下降階段,“機智”號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別為F1、F2、F3,不計機身受到的火星氣體阻力,則( D )A. F1>F2>F3 B. F1<F2<F3C. F1=F3>F2 D. F1=F2=F3第5題D12345678910116. ★(賀州中考)如圖所示,甲、乙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甲受到的重力與甲對乙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 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C. 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 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第6題D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48分)7. 在水平的地面上,一小車自重50N,受到水平向東大小為15N的牽引力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所受阻力的大小等于 15 N,阻力的方向向 西 (選填“西”或“東”);小車所受支持力大小等于 50 N。15 西 50 12345678910118. 如圖所示是確定不規(guī)則物體重心的方法,將不規(guī)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木板受到的 重 力和 拉 力是一對平衡力,它們 在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就可以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AB、CD的交點O就是木板的 重心 。 第8題重 拉 在 重心 12345678910119. (文山丘北段考)如圖所示,小明用手握住重為5N的瓶子保持靜止,手對瓶子的握力為10N,此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5N ;當手對瓶子的握力增大到20N時,此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不變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第9題5N 不變 123456789101110. ★★(西安雁塔校級期末)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t1=1s時,物體處于 平衡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摩擦力是 2 N;當t2=3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4 N。第10題平衡 2 4 1234567891011三、 實驗探究題(10分)11. (綏化中考)如圖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 把小車放在比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車不動,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靜止;在兩托盤中放入質(zhì)量不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 大小相等 。用手按住小車不動,把兩個托盤放在小車的同一側(cè),放入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放手后小車運動,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 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1234567891011(2) 把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兩托盤砝碼質(zhì)量相等,使小車靜止,將小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后釋放,觀察到小車 扭轉(zhuǎn)回來 ,這說明相互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 同一直線上 。(3) 實驗中為了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應(yīng)選擇質(zhì)量較 大 (選填“大”或“小”)的砝碼進行實驗。扭轉(zhuǎn)回來 同一直線上 大 12345678910117.5 運動和力第2課時 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關(guān)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 速度大小不變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 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就會慢慢停下來D.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的運動狀態(tài)就一定改變A1234567891011122. ★中國科技館有一個由小車和螺旋槳組成的裝置,如圖所示。小車懸浮于水平平直軌道上,按下控制開關(guān),小車左端的螺旋槳開始轉(zhuǎn)動,小車由靜止開始沿軌道向右運動,速度逐漸增大;一段時間后,小車右端的螺旋槳也開始轉(zhuǎn)動,最終在兩個螺旋槳的調(diào)節(jié)下,小車停在軌道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A. 小車向右加速的過程中,小車受力不平衡B. 小車向右加速的過程中,小車受平衡力作用C. 小車靜止懸浮在軌道上時,小車只受重力作用D. 小車靜止懸浮在軌道上時,小車不受外力作用第2題1234567891011123. 一輛汽車在圓形跑道上做快慢不變的運動,下列關(guān)于該汽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運動狀態(tài)不變,受力平衡B. 運動狀態(tài)不變,受力不平衡C. 運動狀態(tài)改變,受力平衡D. 運動狀態(tài)改變,受力不平衡D1234567891011124. ★(徐州一模)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運動,當水平拉力逐漸減小時,物體的速度將( B )A. 減小 B. 增大 C. 不變 D. 無法確定第4題B1234567891011125. ★★(周口項城模擬)關(guān)于拋出的實心球(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實心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受非平衡力的作用B. 實心球下降時速度增大,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 拋出后的實心球由于受到推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D. 實心球拋出瞬間,人對球的推力和球?qū)θ说耐屏κ且粚ζ胶饬?br/>A1234567891011126. ★★某次軍事演練中,直升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A. 在0~t1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 在t1~t2內(nèi),傘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 在t2~t3內(nèi),傘兵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在t2~t3內(nèi),傘兵受到的阻力逐漸變大第6題C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4分,共48分)7. 如圖所示,小車在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加速滑下來,是由于它受到 重力 的作用,在水平板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摩擦力 的作用。歸納起來,說明力的作用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第7題重力 摩擦力 運動狀態(tài) 1234567891011128. (綿陽江油期末)《清明上河圖》生動記錄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如圖所示為畫里蕩秋千的情景。用力推秋千,秋千就能蕩起來,這是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 ,秋千在最高點時,秋千上的人處于 非平衡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第8題運動狀態(tài) 非平衡 1234567891011129. 在一輛行駛的汽車車廂里,其頂壁上掛著一個小球。當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情景時,汽車在做 加速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此時繩子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不是 (選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對平衡力,汽車受到的摩擦力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牽引力;若汽車行駛過程中突然熄火,失去牽引力,則小球?qū)? 相對于汽車向前運動 。第9題加速 不是 小于相對于汽車向前運動 12345678910111210. 如圖甲所示,用水平力F拉著水平桌面上的一木塊向右做直線運動,拉力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在第5min后木塊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第2.5min時木塊受到的拉力是 15 N,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10 N;前5min內(nèi),木塊做 加速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第10題15 10 加速 123456789101112三、 作圖題(共16分)11. ★★(8分)如圖甲所示,一只重為100N的丹頂鶴正沿直線朝斜向上方向勻速飛翔,用O點表示丹頂鶴的重心,G表示丹頂鶴的重力,F(xiàn)表示空氣對它的作用力,請在圖乙中畫出該過程中丹頂鶴的受力情況。第11題12345678910111212. (8分)如圖所示,貨物隨傳送帶一起加速斜向上運動,請畫出貨物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第12題第12題答案123456789101112(共16張PPT)7.1 運動的描述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48分)1. 關(guān)于參照物的選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A. 一般選擇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B.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既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也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C. 可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照物D. 可以選擇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D1234567891011121314152. (梧州中考)唐朝詩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若馬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A )A. 孟郊 B. 身后的房屋C. 路面 D. 路邊的花A1234567891011121314153. 如圖所示為運油-20空中加油機為戰(zhàn)斗機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以地面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B. 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靜止的C. 以戰(zhàn)斗機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D. 以飛行員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B第3題1234567891011121314154. ★(貴陽中考)《呂氏春秋·察今篇》記載了刻舟求劍的故事,當中有這樣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對舟和劍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可選擇的共同參照物是( D )A. 舟中人 B. 舟 C. 劍 D. 江岸D1234567891011121314155. (益陽中考)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火車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乘坐的火車緩慢向東運動。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D )A. 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 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 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 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D1234567891011121314156. ★小林騎自行車沿河堤向下游行進,感覺無風,但堤上柳樹的枝葉卻在隨風飄拂,則此時的風向是( A )A. 向下游 B. 向上游C. 向河對岸 D. 從對岸吹來A1234567891011121314157. ★★學校運動會上4×100m接力賽中,為保證傳接棒順利進行,取得好成績,在傳接棒時兩位運動員應(yīng)該( B )A. 都站在原地不動B. 都奔跑,保持相對靜止C. 都奔跑,接棒運動員速度要大于傳棒運動員D. 傳棒運動員奔跑,接棒運動員站在原地不動B1234567891011121314158. ★★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乙兩車相對房子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甲、乙兩車一定向右運動B. 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C. 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D. 甲車一定向右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第8題C123456789101112131415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42分)9. (張家口宣化期末)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句詞“花自飄零水自流”。意思是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圖中的“花自飄零” 屬于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機械運動,“水自流”是以 河岸 為參照物的。屬于 河岸 第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0. (慶陽中考)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詩人李白曾在蕪湖感嘆長江的壯美景觀:“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兩岸青山相對出”和“孤帆一片日邊來”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船(或船上的人) 和 青山 。船(或船上的人) 青山 12345678910111213141511. (湖北中考)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wù)。如圖,搭乘機械臂的航天員A已為空間站安裝好空間碎片防護裝置,航天員B正在出艙。以空間站為參照物,安裝好的防護裝置是 靜止 的,航天員B是 運動 的。第11題靜止 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小明乘坐校車上學,透過車窗看到路邊的樹木向后移動,他是以 校車(或自己) 為參照物的;若以坐在小明旁邊的同學為參照物,則小明是 靜止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在課間活動時,小明打籃球,相對于空中飛行的籃球,籃球筐是 運動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校車(或自己) 靜止 運動 12345678910111213141513. 2023年5月17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56顆“北斗”導(dǎo)航衛(wèi)星。在進入地球同步軌道后,以地面為參照物,該衛(wèi)星是 靜止 的;以太陽為參照物,該衛(wèi)星是 運動 的,這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 相對 (選填“相對”或“絕對”)的。靜止 運動 相對 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圖所示,電影中經(jīng)常要拍攝這樣危險的畫面,一位運動員身體懸在半空,然而實際上是運動員平趴在水平馬路上拍攝的,播放時只要把膠片旋轉(zhuǎn) 90 度即可,這也說明判斷物體運動狀態(tài)時選擇的 參照物 (填某物理名詞)不同,我們判斷的結(jié)果也不同。第14題90 參照物123456789101112131415三、 解答題(10分)15. 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機。他們從自己乘坐的直升機里往外看:甲看見丙乘坐的直升機勻速上升;乙看見甲乘坐的直升機勻速下降;丙看見樓房和乙乘坐的直升機都勻速上升。請你判斷甲、乙、丙三人乘坐的直升機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并說明理由。解:丙看見地面上的樓房和乙的直升機都勻速上升,可以判斷丙的直升機是勻速下降的;而甲看見丙的直升機勻速上升,則可以判斷甲的直升機也在勻速下降,且比丙下降的速度大;乙看見甲的直升機勻速下降,則乙可能停留在某一高度,可能勻速下降,但是比甲下降的速度小,也可能勻速上升123456789101112131415(共26張PPT)小專題(二) 速度的圖像與計算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恩施中考)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km,“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C )A. 2km/h B. 10km/hC. 20km/h D. 1000km/hC12345678910112. ★(大慶中考)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從0時刻開始計時,則關(guān)于它們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t=0時,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4s追上乙B. 甲、乙同時出發(fā),乙運動2s追上甲C. 甲、乙在出發(fā)后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D. 甲比乙先出發(fā)2s,甲運動4s和乙相遇D第2題12345678910113. 甲、乙兩物體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在水平面上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3s時甲在乙的前方B. 第4s末兩物體的運動速度恰好相等C. 前4s內(nèi),甲、乙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5s時,以物體甲為參照物,物體乙向東運動第3題C12345678910114. 小綿同學在校運動會100m比賽中成績優(yōu)異。他在比賽中經(jīng)歷了加速起跑、勻速途中跑和略有降速的沖刺三個階段。下列速度(v)-時間(t)圖像能正確反映比賽過程的是( A )A12345678910115. ★★(上海中考)甲車從P點出發(fā)、乙車從Q點出發(fā),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發(fā)1s,甲到Q點時,乙離P點1m,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則此時乙到Q點的距離( B )A. 可能為2m B. 可能為4mC. 一定為8m D. 一定為6m第5題B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45分)6. (揚州邗江模擬)如圖所示是某高速公路旁的交通指示牌,該指示牌指示,該路段最高限速為 120 km/h;按交規(guī)行駛,通過前方測速區(qū)間的最短時間為 10 min。第6題120 10 12345678910117. (濟寧中考)小明從家前往科技館,整個過程中有步行,也有騎行,其全程的s-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騎行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大,則他騎行的路程為 3150 m,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3.75 m/s。第7題3150 3.75 12345678910118. ★(德陽羅江二模)圖像法是數(shù)據(jù)處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是甲、乙兩物體的v-t圖像,聰明的小麗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圖像的一個規(guī)律:一段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剛好等于這段時間的圖線與坐標軸圍成圖形的面積。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請你計算甲物體在3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 9 m,乙物體在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5.4 km/h。第8題9 5.4 12345678910119. (安徽模擬)甲、乙兩車同時、同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v-t圖像如圖所示,則甲、乙第 4 s時會再次相遇。第9題4 123456789101110. ★甲、乙兩小車同時從P點開始向Q點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運動2s時,甲車距P點 6 m。若甲比乙早4s通過Q點,則PQ之間的距離為 12 m。第10題6 12 1234567891011三、 計算題(15分)11. (佛山順德期末)某司機駕車在直線道路上勻速前行,發(fā)現(xiàn)正前方30m處突發(fā)事故,司機經(jīng)0.4s反應(yīng)時間踩下剎車,剎車后車繼續(xù)向前滑行2s,在事故點前9m的位置停下。汽車全過程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像如圖所示,求: 第11題1234567891011(1) 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解:(1) 由圖可知,汽車勻速前行的速度v=15m/s,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s=vt=15m/s×0.4s=6m(2) 從踩下剎車到車停下,汽車的平均速度。解:(2) 從踩下剎車到車停下,汽車行駛的路程s'=30m-6m-9m=15m,汽車的平均速度v'===7.5m/s 第11題1234567891011小專題(三) 二力平衡知識的應(yīng)用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7分,共35分)1. (海南中考)如圖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平衡的力是( B )A. 木塊受到的重力 B. 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C. 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D. 木塊受到的支持力第1題B1234567891011122. ★(武漢中考)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返回艙在落地前的某段時間內(nèi)沿豎直方向勻速下落,若降落傘和返回艙受到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降落傘對返回艙的拉力為F,空氣對返回艙的阻力為f,則下列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 B )A. f+F=G1+G2 B. f+F=G2C. F=G1+G2+f D. F=G2+f第2題B1234567891011123. ★★(蘇州中考)如圖所示,大小適中的實心木球,球面有兩個小孔在某條直徑的兩端,兩孔在球內(nèi)相通。用一根比孔細的繩子穿過兩孔,在豎直方向上用手拉繩的兩端,球會靜止在繩上,減小拉力球會向下運動。對此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球靜止時,繩兩端的拉力是平衡力B. 通過拉力的調(diào)節(jié),球可以勻速下滑C. 繩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勻速下滑D. 通過手的運動和拉力的調(diào)節(jié),球不可能從繩的下端移到上端第3題B1234567891011124.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放在豎直放置的鋼板軌道AB之間,鋼板固定不動,物體剛好以速度v向下勻速運動,若要使物體以速度3v沿鋼板向上勻速運動,則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應(yīng)該等于( B )A. mg B. 2mg C. 3mg D. 6mg第4題B1234567891011125. ★(仙桃中考)水平桌面上有物體A、B。如圖甲,A在F1的作用下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乙,A、B用輕繩水平連接,在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拉力F1=6N、F2=20N。關(guān)于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第5題A. A與桌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A與桌面的摩擦力為14NC. B與桌面的摩擦力為8N D. 輕繩的拉力為6NC123456789101112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55分)6. 如圖所示是一件工藝品,由合金制成的“馬踏飛燕”立在水平木制底座上。馬僅用一蹄就能穩(wěn)穩(wěn)地踏在飛燕上,這只蹄子的中心與馬的 重心 應(yīng)該在一條豎直線上。“馬踏飛燕”受到的重力和 支持力 是相互平衡的力。第6題重心 支持力1234567891011127. (周口模擬)如圖所示,體育課上老師讓學生做深蹲訓練,當一名學生正蹲在操場的水平地面上靜止時,在不調(diào)整重心的情況下,若他此時抬起右腳,該學生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保持靜止不動,原因是 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受力不平衡 。第7題不能 重力和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線上,受力不平衡 1234567891011128. (廣安中考)如圖所示,連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塊兩端的輕質(zhì)細繩,分別繞過定滑輪與物體A、B相連,兩細繩恰好在同一水平線上。已知A物體重為6N,當B物體重為4N時,物塊恰好靜止,若細繩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此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2 N,方向 水平向右 。第8題2 水平向右 1234567891011129. 如圖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F拉動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B相對地面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2N,則物體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 2 N,方向為 水平向右 (選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地面對木板A的摩擦力大小為 4 N。第9題2 水平向右 4 12345678910111210. (龍東地區(qū)中考)如圖所示,當右端掛一個重為10N的物體A時,物體B在水平桌面上恰好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現(xiàn)在要使物體B水平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應(yīng)在物體B上施加一個水平向 左 ,大小是 20 N的拉力。第10題左 20 123456789101112三、 作圖題(共10分)11. ★(5分)(金昌中考)如圖甲所示,小陽乘坐機場水平電梯時,放在電梯上的手提箱與水平電梯以相同速度勻速直線前進,圖乙是手提箱在水平電梯上的簡化圖,請在圖乙中畫出手提箱此時受力的示意圖。第11題第11題答案12345678910111212. (5分)如圖,一根彈性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上,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重為5N的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出彈性桿對小球作用力的示意圖。第12題第12題答案123456789101112(共26張PPT)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第1課時 牛頓第一定律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銅仁中考)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牛頓第一定律是憑空想象出來的B. 物體只要運動,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體,只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D. 如果物體不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D1234567892. (營口鲅魚圈期末)如圖所示,教室里懸掛著的吊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假如吊燈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吊燈將( C )A. 勻速豎直下落 B. 加速豎直下落C. 保持靜止 D. 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第2題C1234567893. ★(泰州中考)如圖所示,虛線是小華拋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彈起的運動軌跡,當皮球運動到最高點A時,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皮球?qū)ⅲā )A. 保持靜止B. 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C. 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D. 豎直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第3題B1234567894. ★★(溫州中考)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后,每隔0.1s的位置如圖所示。假設(shè)小球運動至甲處時,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則推測小球從甲處開始,其運動情況及每隔0.1s的位置正確的是( B )A. A B. B C. C D. D第4題B1234567895. ★在一個足夠長的光滑平板車上,有物體甲和乙(甲的質(zhì)量大于乙的質(zhì)量),如圖所示。它們隨著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若車受到阻力而停止運動,則下列可能發(fā)生的情形是( D )A. 甲和乙間距離縮小 B. 甲和乙間距離增大C. 甲和乙逐漸停下來 D. 甲和乙間距離不變第5題D123456789二、 填空題(每空6分,共42分)6. 被譽為“經(jīng)典力學奠基人”的物理學家 牛頓 總結(jié)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靜止 狀態(tài)或 勻速直線運動 狀態(tài)。牛頓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1234567897. (山西中考)在小偉創(chuàng)作的一部科幻小說中,描述了這樣的場景:為了探索未知世界,小偉駕駛宇宙飛船翱翔在沒有星系、沒有星云,空蕩蕩的一望無際的宇宙空間。請你展開想象,假如燃料燃盡,飛船將會 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你的理由是 假如燃料燃盡,則飛船在空蕩蕩的宇宙空間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飛船將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合理即可) 。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假如燃料燃盡,則飛船在空蕩蕩的宇宙空間中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飛船將以燃料燃盡時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合理即可) 1234567898. “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jīng)歷了伽利略、笛卡爾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1) 伽利略經(jīng)過如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jié)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jié)合伽利略的結(jié)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的先后順序: CAB (用字母表示)。CAB 第8題123456789(2) 笛卡爾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答: 沒有涉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沒有涉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123456789三、 實驗探究題(18分)9. (百色中考)某次探究實驗中,小明依次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分別從斜面上滑下,再觀察和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實驗情景如圖所示。第9題(1) 實驗中每次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的速度大小 相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相等 123456789(2) 分析小車運動情況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慢 (選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它將在水平面上 做勻速直線運動 ;說明物體的運動 不需要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3) 牛頓第一定律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慢 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需要 不能 第9題123456789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第2課時 慣 性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B. 汽車駕駛員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消除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 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 足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沒有慣性A12345678910111213142. (安徽中考)如圖,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xiàn)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D )A. 頭枕、頭枕 B. 安全帶、安全帶C. 安全帶、頭枕 D. 頭枕、安全帶第2題D12345678910111213143. (武威模擬)王老師坐火車外出學習,火車在行駛過程中,王老師發(fā)現(xiàn)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列車行駛的方向滾動,說明火車正在( A )A. 減速行駛 B. 加速行駛C. 勻速行駛 D. 向右轉(zhuǎn)彎A12345678910111213144. ★極具技術(shù)性和觀賞性的賽車比賽深受車迷喜愛。比賽中賽車飛馳,在通過如圖的“S”形彎道時,從保護觀賽者安全角度考慮,在如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個可近距離觀賞的位置中,不建議設(shè)置的位置是( B )A. 甲、丙 B. 甲、丁C. 乙、丙 D. 乙、丁第4題B12345678910111213145. ★★(涼山中考)“五一”期間,小華同父母從成都乘坐動車去古城西安。動車在某平直路段勻速行駛,小華將一蘋果豎直向上拋到一定高度(未到達車廂天花板,且拋出前后手的位置相對座椅不變),則蘋果落下的位置應(yīng)是( A )A. 手中 B. 手的后方C. 手的前方 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A12345678910111213146. (百色中考)下列做法中,屬于防止慣性帶來危害的是( C )A. 拍打衣服除去灰塵 B. 跳遠時要快速助跑C. 行車時要保持車距 D. 將盆中的水潑出去C1234567891011121314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7. 在較光滑的桌面上鋪有化纖桌布,桌布上放一盛水的玻璃杯(如圖)。當猛地將桌布從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時,桌布上的玻璃杯不會隨之運動,這是因為杯子具有 慣性 ,仍然要保持原來的 靜止 狀態(tài)。第7題慣性 靜止 12345678910111213148. (龍東地區(qū)中考)炎熱的夏天,一輛正在噴灑消毒液的汽車勻速行駛在水平公路上,汽車的慣性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9. (六安舒城校級期中)戰(zhàn)斗機在戰(zhàn)斗前都要丟掉副油箱,這是為了減小自身的質(zhì)量從而減小 慣性 ,使運動狀態(tài)更容易改變,提高它的靈活性。變小 慣性 123456789101112131410. ★★(楚雄期末)如圖所示為公共場所提醒人們“小心臺階,避免絆倒”或提醒人們“小心地滑,防止摔倒”的安全提示圖片,小敏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這兩種情況下人之所以會摔倒,都是因為人體具有 慣性 ;提醒人們“小心地滑,防止摔倒”的是圖 乙 (選填“甲”或“乙”)。第10題慣性 乙 123456789101112131411. 如圖所示,將盛有水的燒杯放在小車上,小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燒杯中的水面應(yīng)是圖 甲 (選填“甲”“乙”或“丙”)的形狀;若此時小車突然剎車減速,燒杯中的水面應(yīng)是圖 乙 (選填“甲”“乙”或“丙”)的形狀,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jù)是剎車時 燒杯 已減速,而 水 仍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xù)運動。第11題甲 乙 燒杯水 123456789101112131412. ★★如圖所示,一密閉的玻璃管放在平板車上,玻璃管中裝有水,管中留有一個小氣泡。如圖甲所示,當車向右啟動時,氣泡向 右 運動;如圖乙所示,當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車碰到障礙物時,氣泡向 左 運動。就水和氣泡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水的質(zhì)量比氣泡的質(zhì)量大,水的慣性比氣泡的慣性大 。第12題右 左 水的質(zhì)量比氣泡的質(zhì)量大,水的慣性比氣泡的慣性大 1234567891011121314三、 解答題(共25分)13. (12分)(福建中考)如圖所示,錘子的錘頭變松了,人們常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錘頭緊緊套在錘柄上。請用相關(guān)物理知識解釋這種做法。第13題解:錘頭與錘柄原來都向下運動,當錘柄撞在硬物上受到阻力作用時,阻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錘柄就停止了運動,而錘頭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下運動,所以錘頭就緊套在錘柄上了123456789101112131414. (13分)在“太空教師”王亞平的授課直播中可以看到,當王亞平老師輕輕推了陀螺一下,陀螺會向前運動,陀螺離開手后,還會徑直向前方飄去(如圖)。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這兩個現(xiàn)象。第14題解:當王亞平給陀螺施加一個推力時,陀螺會向前飛去,陀螺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陀螺離開手后,由于慣性還會徑直向前方飄去1234567891011121314(共25張PPT)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第1課時 速 度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36分)1. ★(長沙中考)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詩句能估算出物體運動速度的是( B )A. 天臺四萬八千丈 B. 坐地日行八萬里C. 春風十里揚州路 D. 桃花潭水深千尺B12345678910111213142. (恩施中考)在校園樓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我們在走道上行走速度合適的是( C )A. 1cm/s B. 1dm/s C. 1m/s D. 10m/sC12345678910111213143. 如圖所示為在陸地、水中、空中運動最快的三種動物,則它們中速度最快的是( B )A. 旗魚 B. 褐海燕C. 獵豹 D. 無法比較第3題B12345678910111213144. 甲、乙兩物體通過的路程之比為5∶3,所用時間之比為2∶9,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C )A. 10∶3 B. 18∶15 C. 15∶2 D. 5∶6C12345678910111213145. ★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左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0~2s內(nèi)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2~4s內(nèi)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C. 4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D. 4~5s內(nèi)以甲為參照物,乙向右運動第5題D12345678910111213146. 汽車后剎車燈(如圖)的光源,若采用發(fā)光二極管(LED),則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s,有助于后車駕駛員提前做出反應(yīng),即遇到情況時可提前0.5s剎車。在限速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車安全距離約可以減少( C )A. 3m B. 7m C. 15m D. 25m第6題C1234567891011121314二、 填空題(每空3分,共48分)7. 速度是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某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速度為5m/s,它所表示的意義是 1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5m 。8. (益陽中考)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另一種是 比較物體經(jīng)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若甲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60m,乙物體在7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80m,則運動較快的是 甲 物體。運動快慢 1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5m 比較物體經(jīng)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甲 12345678910111213149. 完成下列速度單位換算:(1) 18km/h= 5 m/s。 (2) 10m/s= 36 km/h。(3) 50cm/s= 1.8 km/h。 (4) 30dm/s= 10.8 km/h。10. 在下面數(shù)字后填上合適的單位: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 m/s ,摩托車行駛速度可達60 km/h ,大型遠程客機的速度約為250 m/s 。5 36 1.8 10.8 m/s km/h m/s 123456789101112131411. ★甲、乙兩車都向東行駛,甲車速度大小為20m/s,乙車速度大小為15m/s,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速度大小是 5m/s ,運動方向是 向西 。5m/s 向西 12. (宿遷中考)甲、乙兩同學在同一直道上,從同一出發(fā)點沿相同方向跑步鍛煉,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他們跑步時,速度較快的是 乙 同學,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 200 m。第12題乙 200 123456789101112131413. ★(廣安中考改編)某校去華鎣山進行紅色研學旅行,在乘車途中,當車輛行駛至某一路口時,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則車輛到達華鎣山游客中心至少還需要 45 min。第13題45 1234567891011121314三、 實驗探究題(16分)14. 在一次綜合實踐活動中,小明要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時間拍照一次的照相機(照相機說明書上的相關(guān)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圖所示的照片,請回答: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1) 紙錐運動的時間tAB = (選填“>”“<”或“=”)tBC。(2) 從A到D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判斷的依據(jù)是 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 。(3) 圖中右側(cè)為紙錐從E到F過程的放大圖,EF段紙錐運動的路程是 20.0 cm,EF段紙錐下落的速度是 0.4 m/s。= 變大 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 20.0 0.4 第14題1234567891011121314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第2課時 直線運動第七章 運動和力一、 選擇題(每小題8分,共40分)1. ★關(guān)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物體運動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物體運動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小C. 由公式v=可知,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任何時刻的速度都相同且等于平均速度D12345678910112. (樂山中考)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根據(jù)圖片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 甲、乙兩車都做變速直線運動C. 10~20s內(nèi),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D. 20~30s內(nèi),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第2題D12345678910113. 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圖,根據(jù)信息可推斷此過程中小芳( C )A. 步長約為2m B. 每分鐘步行15kmC. 平均速度為4km/h D. 步行3km用時15min第3題C12345678910114. 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3,甲、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4∶5,則v甲∶v乙為( C )A. 1∶2 B. 1∶3 C. 5∶6 D. 3∶1C12345678910115. 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 在0~20s內(nèi)物體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B. 在5~1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0C. 在0~10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4m/sD. 在0~5s內(nèi)與10~20s內(nèi)物體的速度之比為2∶1第5題B1234567891011二、 填空題(每空5分,共40分)6. 如圖所示為物塊從A處沿直線水平運動到E處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塊做 變速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物塊從C處到E處共運動了 6.00 cm的路程,此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0.15 m/s。第6題變速 6.00 0.15 12345678910117. 如果一輛汽車以54km/h的速度沿水平公路勻速直線行駛,駕駛員開車時看一眼手機需要3s,那么在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相當于在無人駕駛的狀態(tài)下行駛 45 m,這樣很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8. ★淮揚鎮(zhèn)高鐵過江通道“五峰山公鐵大橋”主跨長為1120m,一列200m長的高鐵勻速通過大橋主跨的時間為60s,則高鐵的速度為 79.2 km/h。45 79.2 12345678910119. ★★(遵義期末)如圖甲,某空軍基地進行跳傘訓練,一名士兵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前10s下落240m,再下落50s到達地面。士兵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9 m/s。第9題9 123456789101110. ★★做直線運動的小汽車,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則小汽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24 m/s;如果該車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20m/s,后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30m/s,那么小汽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25 m/s。24 25 1234567891011三、 實驗探究題(20分)11. 如圖所示為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第11題(1) 本實驗測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 v= 。(2) 除圖中的刻度尺外,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 秒表 。v= 秒表 (3) 小車所放的斜面應(yīng)保持較 小 (選填“大”或“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會 長 (選填“長”或“短”)些,便于測量。小 長 1234567891011第11題(4) 圖中AB段的距離sAB= 40.0 cm,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 0.25 m/s。實驗中可以發(fā)現(xiàn)vBC > (選填“>”“<”或“=”)vAC。(5) 實驗中若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計算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 小 (選填“大”或“小”)。40.0 0.25 > 小 1234567891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運動的描述(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3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4 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5 運動和力(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小專題-速度的圖像與計算+二力平衡知識的應(yīng)用(課件)2024-2025學年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