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某同學在開展“中國古代農學”的探究學習中,查閱了《氾勝之書》《農書》《農政全書》等著作。該同學還可查閱的農學典籍是機密★啟用前A.《傷寒雜病論》B.《齊民要術》2023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C.《本草綱目》D.《天工開物》5.與圖3直接相關的政治制度是歷史試題A.禪讓制B.察舉制(考試時間:70分鐘;滿分:100分)C.科舉制西安大雁塔唐代進士題名帖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D.行省制圖3注意事項:6.杜甫的《石壕吏》描繪了戰亂背景下黎民百姓的悲慘道遇,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1.答題前,考生將自已的考生號、姓名填寫在試題卷、答題卡上??忌J真核對答題卡上粘貼實。該作品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的條形碼的“考生號、姓名”與考生本人考生號、姓名是否一致,A大運河的開鑿B.武則天廢唐稱帝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第Ⅱ卷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答案無效。7.南宋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諺語稱“蘇湖熟,天下足”。這表3.考試結束,監考員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明我國A.江南地區初步開發B.海外貿易繁榮第I卷(選擇題60分)C.南北經濟發展平衡D.經濟重心南移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8.明代《凱歌》:“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迸c此直接相關的歷史人物是合題目要求的。A鄭和B.王守仁C.戚繼光D.黃宗羲【清朝末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一帶發現殷墟遺址,遺址中出土了大批刻有文字的龜甲、獸9.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割讓香港島的不平等條約是骨。這些文字可用于研究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A.商朝的社會生活B.春秋的爭霸戰爭C.秦朝的萬里長城D.西漢的絲綢之路10.《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2.歸納歷史發展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分,雜以九等?!边@表明農民階級固”這一特征的歷史時期是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務B.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A.秦漢時期B.南北朝時期C.隋唐時期D.宋元時期C.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統治D.提出了先進的社會文化政策3.圖1和圖2是不同時期的貨幣,其材質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1.圖4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據此推知,該同學學習的主題是1905年8月20日,全國性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1911年4月27'日,廣州黃花崗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圖1漢五銖錢圖2朱代紙幣圖4A.冶鐵技術的進步B.對外貿易的發展C.貨幣需求量劇增D.國家統一的推動A洋務運動B.百日維新C.辛亥革命D.護國戰爭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