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下5守株待兔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作為單元的第一篇寓言故事,承載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功能。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表達欲望強力,能極好的參與課堂,但注意力時間較短,專注度不高。同時按照當前教學進度,學生應已經完成了對《守株待兔》的學習,教學更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輕松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目標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好節奏,重點了解“耒”、“耕”、“走”的含義。2.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內容。3.理解故事蘊含的道理,并能聯系生活。教學重難點重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明白故事內容,清楚故事中蘊含的道理。難點:讀出古文的節奏韻味,能生動得講一講故事,將道理聯系生活來理解,學會寓言故事的閱讀方法。教學過程一、導入1.復習寓言故事師:同學們喜歡讀故事么,為什么?生:分享理由。(教師相機總結:有一類故事不僅內容精彩,而且還能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這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2.了解單元學習目標師:看這個單元的學習目標,有這樣一句話,請讀。(生讀)這個目標告訴我們今天至少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生:讀寓言故事。師:還有一件更重要?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師:明白了學習目標,我們來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守株待兔》,(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強調:待字右上的土,兔子最后的點。)二、新授1.讀(1)讀準師:既然第一件事情讓我們“讀寓言故事”,我們學習這篇課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要求:借助注音讀得準準的。生:練習朗讀、展示。(教師相機點評)(2)讀順師:讀準了,我們還要把它讀得通順一些。這個最難讀的句子同學們剛才已經讀的很順了。但是你聽,教師是怎么讀的?跟同學們有什么區別?師:范讀“因/釋其耒/而守株。”生:有感情,有停頓。師:聽得真仔細,沒就這樣,誰來讀一讀?生:練讀。全班齊讀(師指導:讀的緩和一些,不急躁。)(3)讀古師:這篇文言文在我們課本上是從左往右橫著排的,見過古書或者竹簡嗎?如果放在古時候會是什么樣的?生:分享(豎著排,沖右往左)師:我們還可以把它讀的古古的。展示PPT。一起讀。生:齊讀師:這比真正的古書還多了些什么?(生:標點)去掉標點,你還能讀嗎?你來跟著音樂讀。生:展示朗讀,教師播放音樂。(4)讀懂師:讀懂讀通了,我們還得把它讀得明明白白的,結合注釋,讀懂這個故事。自己先試一試。不理解的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一下。生:結合注釋,理解意思。并同桌交流。師:讀懂了嗎?我來考考大家!師:①圖中的這個東西(“耒”)是什么?生:生辨識(耒)師:看一下對不對。(出示“耒”楷體字)它在古代是寫成這樣的,像什么 生:農具,犁地的。之后才演變成我們今天的漢字。師:生活中還有什么農具?生:自說。師:再猜一猜這是什么字(耕的象形字),這里面就包含一個“耒”字。生:猜,說依據。師:“耕”字也是我們這節課要書寫的一個生字,跟老師一起來寫,教師范寫,強調“耒作部首時變捺為點。”生:書空師:耒作為部首的字還知道什么?生:分享(預設:耘)教師范寫。師:如果我們把種田的人成為“耕者”,那么,跳舞的人,叫作……,生聯想。(教師點評:活學活用。)師:文中既是“耕”又是“耒”的,看來他真是一個農夫。我們來想象,作為一個農夫,他每天都干什么……(生運用支架表達)。早上……中午……晚上……師:忽然有一天,他在田里發現了一只兔子,這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文中有一句話寫的很清楚,找出來。(生: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師:“頸”在哪?摸一摸你的頸在哪?(生摸脖子)老師還有一個疑問,兔子怎么就走著走著把自己撞死了呢?(生:走是跑的意思。)師:請你出來,看幾個生字,你能不能給大家演一演。出示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指導腳底生風 越來越快。)總結:看來“走”在過去的意思就是“跑”,在今天的意思就是“走”,過去和現在的意思一點不一樣。這個在文言文中就叫做“古今異義”。四年級我們還會遇到這字,讀“兒童急走追黃蝶”。生:明白“急走”就是很快的跑。七年級還會遇到這個字,師讀,講解“傍地走”的意思。2.講師:故事讀懂了,我們還得把它講出來,誰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生:分享。師:意思講對了,但不像是講故事,像是在翻譯啊。講故事得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師:咱們班上誰最會講故事?(生推薦2位同學)師:來,跟老師一起講。(補白:農夫一日工作……;撿到兔子后想……;一天過去了,沒有見到兔子;兩天過去了,一周過去了,春天過去了……再看一看他家的田……,他自己也……,他的家里也……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他就成了……怎么笑話他的……)師:這才是講故事,講得生動有趣。3.說師:課前我們說,這節課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記得第二件事是什么嗎?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師:你說一說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分享(多人分享)師:總結,看來只有“一份耕耘”,才會有“一份收獲”。“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板書。4.勸師:看來這個農夫是真的遇到麻煩了,但是遇到麻煩我們不能只是批評他啊,我們還得幫一幫他,勸一勸他。師:如果你是領居家的小朋友,你會怎么勸?你是村頭的老奶奶你會怎么勸?再比如你是官差你會怎么勸?師:誰愿意來勸一勸。我們還需要一個農夫,他的作用就是“不停”,還原一下當時農夫的心理。就是要懟人,誰來當農夫?生:扮演角色勸;生:扮演農夫懟人。師:好了好了,看來農夫真的是固執。幸好,幸好他只是一個農夫……可是,同學們看這篇文章選自——生:《韓非子·五蠹》師:這是韓非子的畫像,這是一部怎樣的書能,他是專門寫給君王讀的。原文是這樣的,請讀。生:齊讀。師:他想讓君王明白的道理是……;生齊讀。師:假如,那位農夫是一個君王的話……;生:補充想象。師:可見,同一類的錯誤會因為人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影響。師:讀……生齊讀“勿以惡小而為之。”師:現在,我還想采訪一下剛才那位農夫,農夫你現在怎么想的?生:不應該抱有僥幸心理。(思維轉化)三、聯系生活師:守株待兔的故事已經距離我們2千多年了,但這樣的事情仍在發生著,就在我們身邊,看一看……(出示兩個情景)你應該怎么對他們說?生:自選一個說。四、回顧總結時間很快,能跟大家一起學習真的很開心,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是怎么讀“寓言故事”的。師生其說:先把故先讀明白;再把道理說清楚;聯系聯系古今想一想;才是真正讀懂了。作業設計師:用這樣的方法,完成一個課后作業:1.閱讀鏈接中坐車的人錯在哪了?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書設計5守株待兔意外得兔 不復得兔偶然 不等于 必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