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上4田家四季歌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共四篇識字兒歌,《田家四季歌》為第四篇。這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時序歌,以通俗的語言描繪了四幅田園風景畫,對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進行了描寫,表達了對種田人辛勤勞動的贊美。春天草長鶯飛,麥苗嫩,桑葉肥;夏天養蠶插秧,農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豐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霽,趕制新衣。這首時序歌不僅可使學生獲得有關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的知識,又能使他們受到農業勞動美的熏陶。所以教學本文旨在讓學生借助拼音朗讀識字,積累詞語,感受不同時序的勞動之美。教學目標:1.會認“季、蝴”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場”,會寫“季、吹、農、戴”4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田家每個季節的特征。3.能借助圖文閱讀,了解春季和夏季的相關農事,豐富對季節的認識,感受農人的辛勞和勞動的快樂。教學重難點:感知田家每個季節的特征;能借助圖文閱讀,了解春季和夏季的相關農事,豐富對季節的認識,感受農人的辛勞和勞動的快樂。教學過程:任務一:情景引入,交流識字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去哪呢?請仔細看。(出示田家風景圖),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地方特有的景色嗎?像這樣的田園農家,我們也叫它——田家。咱們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不同季節的田家有不同的景象。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兒歌,就叫——田家四季歌。(板書)1.生讀課題,出示詞卡:認讀“四季”(誰來讀讀這個詞語)2.教學“季”:下面是子,上面是禾,季指的是幼小的禾苗,四季表示每個季節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3.指導書寫“季”:師范寫,生書空:禾苗懂謙讓,一豎寫得短;“子”字有擔當,頭小一橫長。師示范板書:季任務二:初讀兒歌,整體感知田家的四季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田家四季歌。1.師范讀課文。提出要求:挺起身,捧起書,字字入目,句句入心,注意聽清楚每一個字的發音。2.考考大家的小耳朵:第一關:出示帶“場”的句子,指名讀,和平時的讀音不同:(出示詞語“廣場”“操場”),指導:表示很多人活動的空曠的場地讀第三聲;(出示場院圖)指導:像這樣專門用來打谷子,曬糧食的空曠的地方,就念第二聲。拓展:專門晾曬糧食的院子就叫——場院專門打谷子的空地就叫——打谷場3.同學們的小耳朵順利通過了老師的考驗,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開始吧!任務三:隨文識字、學習第一二小節1.指導學習第一小節春季里的田家景色是怎樣的呢?指名讀第一小節。(1)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押ei韻,朗讀時要注意“吹、飛、肥”三字的吐字正音。因為兒歌是一字一韻,“麥苗兒、桑葉兒”兩處不讀成兒化音。(2)吹:春天到了,春風吹起來了。(出示詞卡生認讀:春風吹)春風給人什么樣的感覺?和冬天的風相比怎么樣?(暖暖的、輕輕的、很舒服)所以用了個什么動詞?(出示詞卡:吹)生做“吹”的動作,從嘴巴里吐出氣來,就叫——吹,所以“吹”為“口字旁”。“欠”就表示張嘴吐氣,指名讀字再詞。(3)暖暖的春風一吹,好多景物發生了變化,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的變化呢?蝴蝶:認識字卡“蝴蝶”,引導觀察都是蟲子旁,去掉蟲子旁,讀音不變。喜歡蝴蝶的小朋友和小蝴蝶打個招呼,指名讀詞麥苗兒:麥苗長大了是什么樣的?出圖:果實可以磨成面粉,你們知道嗎?小麥可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的糧食之一,它的種植歷史已經有一萬年以上了呢,所以我們的祖先就認為,這是上天所賜,來到人間的糧食。這個字的下面原來就是一只腳,表示來到,是不是很有意思?指導認讀:麥春天的小麥長得怎么樣?(嫩嫩的,綠綠的,小小的,水靈靈的)指導:這片禾苗沐浴在陽光下健康生長,飽含水分,給人一種蓬勃的生命力,這就是很嫩。這么嫩的麥苗兒意味著健康的生長,農民期待在秋天里會有好的收成。桑葉兒:說說你的了解。春天的桑葉正是生長的好時候,它們長得真——肥,它可以組成哪些詞?(肥胖、肥大、肥美、肥壯、肥嫩、肥厚)這肥厚、肥大、肥嫩的桑葉可是蠶快快成長的好食糧。農民期待蠶寶寶在飽餐后會快快長大,結出形狀飽滿、色澤鮮亮的蠶繭,用它織出美麗的布匹。2.總結:這樣的田家的春季給你留下的怎樣的印象?請你讀出你眼中的春季田家景色。(完整出示第一小節)預設:生機勃勃的春季、美麗的春季、快樂的春季。3.拓展仿寫:春季里,春風吹,田家還有哪些景物發生了變化呢?(出示春天景物,填空仿寫)4.指導學習第二小節(1)那么,田家的夏季又是怎樣的呢?生自讀第二小節,填空( )的夏季(忙碌),從哪里看出來的呢?(2)出示詞卡“農事忙”,指名讀。理解“農事”:“農”本指開荒、種農;(出示與農相關的詞語)“農事忙”指田里的事情很多,非常忙碌,沒有空閑。(3)人們在忙什么呢?出示:采了蠶桑又插秧,看圖理解“采桑”和“插秧”。指導讀好“又”,感受忙碌,沒有空閑下來的時間。農民們這么忙,可他們一點也不想停下來歇一歇。他們要緊緊抓住這短暫的農時,把這么多農活的干完干好,讓農作物健康茁壯的生長,等待秋天收獲滿滿。除了“采桑”和“插秧”,農民們還要忙些什么呢?出圖拓展:耕田、割麥、除草……指導讀好詞語。(4)農民伯伯要忙的農事真多,出示:“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指名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教學“戴”:指名讀,看:老師的脖子上——“戴”著項鏈,老師手上——“戴”著手表,同學們脖子上——“戴著”紅領巾,農民伯伯的頭上——“戴”著帽子,在頭、頸、手等處加上東西就叫——“戴”,指導讀。農民伯伯“戴”著什么?(月光)說明什么?(農民伯伯回來很晚)真是“披星戴月”呀5.夏季里,農事忙,農民真辛苦,誰來讀一讀這忙碌的季節。(板書:忙碌)6.練習背誦春、夏部分。秋季和冬季,田家又是一副怎樣的景象呢?下節課學習。6.請你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了解,會啊有哪些農事活動。(作業)任務四:指導書寫,規范寫字1.復習認讀:季 吹 肥 農 忙 歸 戴2.分類教學。(1)左右結構:吹 肥 忙 歸復習左右結構的字的寫字技巧:左右結構比高低,看左寫右。重點指導:吹出示兩個“吹”,比較哪一個好看,不好看的字什么地方有問題總結:人字往前移,和撇點對齊,左腿有點彎,右腿要伸長。師范寫。(2)半包圍:戴指導:左邊緊湊間距緊,右邊疏松筆畫長。“土”字橫拉長,“田”“共”寫緊湊,斜勾高又長,一筆要舒展。學生練寫,反饋,師生點評。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農民在不同季節里的勞動內容,感受到農民的辛苦和快樂,我們也一定要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板書設計4田家四季歌春---萬物生長夏---忙秋---收獲冬---笑盈盈教學反思:《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這首兒歌對農民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進行了描寫,讀起來朗朗上口。兒歌以簡練的筆墨描畫了四幅田園四季的風景畫,重點是在介紹農事,贊美了農人的辛勤勞動。這首兒歌既可使小朋友們獲得有關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的知識,又能使他們受到勞動美的熏陶,理解人們勞動的辛勞和豐收的喜悅。本課教學,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1.隨文識字,引導交流自主識字由于本單元是識字單元,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嘗試運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結合課文插圖識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將識字教學置于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具體的語言環境支撐,學生的識字難度大大降低了,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課堂上,我積極引導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組詞、加一加、聯系生活經驗、看圖識字、字理識字、偏旁歸類等識字方法進行遷移,自主運用到本課的識字活動中來,把識記字形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充分體現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的特點,達到自主識字的目標。2.讀寫結合,發展語言。本首兒歌一共四小節,每小節結構相似,形成了長短交錯的明快節奏。在第一小節教學時,我先通過圖片出示“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嫩、桑葉肥”這幾種春天特有的景物,讓學生感受春天草長鶯飛的季節特點。學生結合圖片認識麥苗、桑葉,感受麥苗的鮮嫩,桑葉的肥美,體會春天的生機盎然。隨后,我又出示了幾幅春天的景物圖片,引導學生抓住其特點仿寫兒歌。鼓勵學生運用課文的句式補充兒歌,讓學生感到“我也能編兒歌”,從而體會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喚醒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當然,本課教學也存在不足:1.沒有全方面照顧到所有學生。這點主要表現在指導學生運用形聲字的方法識字時,指導得不夠細致。應該讓學生說說每個形聲字的形旁、聲旁是什么,是什么結構類型的形聲字。這樣,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深刻地牢記這些字,又能進一步深入了解形聲字的特點。2.指導第一小節“麥苗兒、桑葉兒”的朗讀時,雖然告訴學生兒歌一字一韻,在此處不做兒化音處理,但在范讀時“兒”讀得不清楚,沒有起到示范作用。借助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兩種植物,感受春天萬物生長充滿勃勃生機,但只重視了知識的傳遞,對兒歌中育人價值挖掘體現得不夠充分。3.在本課的教學工作中,寫字教學沒有落實到位,寫字教學的“教-學-寫-評”一體化沒在課堂上完成。4.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思維活躍,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有些同學的回答非常精彩。比如我提問“肥可以組什么詞”,有一位同學回答“肥美,肥厚”。這個答案非常的精彩,直接點出了桑葉春季里長得又厚又大的特點。我因為預設不夠充分,在學生說出來后沒有因勢利導,導致學生的回答沒有生成課堂的精彩,使這節課的教學多了一份遺憾。通過這節課,我獲益匪淺,但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文化素養不夠深厚,對課堂的把控不夠精準,教學經驗淺薄,對教材理解不夠透徹等。今后我將努力抽出時間多讀書,向優秀教師學習經驗,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