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全章習(xí)題課件(共7份打包)2024-2025學(xué)年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全章習(xí)題課件(共7份打包)2024-2025學(xué)年滬科版(2025)物理八年級下冊(1)

資源簡介

(共14張PPT)
第三節(jié) 機械效率
第1課時 認(rèn)識機械效率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基礎(chǔ)進(jìn)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濟南開學(xué))如圖甲,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琴琴同學(xué)分別將A、B兩物體拉到斜面頂端,對物體做功情況如圖乙所示,請問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是  2 J,對物體B做的額外功是  0.5 J。
(第1題)
2 
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連云港)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30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拉力F大小為120N,有用功為  300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  83.3% (結(jié)果精確到0.1%)。
(第2題)
300 
83.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列關(guān)于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 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大
D. 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小敏在觀看雜技表演,有一項跳板節(jié)目引起了她的注意,如圖所示,兩名質(zhì)量為60kg的男演員同時從3m高處自由下落到跳板的一端,站立于跳板另一端的一名質(zhì)量為45kg的女演員被向上彈起4m高。小敏利用所學(xué)的知識粗略地計算出跳板的機械效率為( C )
A. 90% B. 75% C. 50% D. 45%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所示,用豎直向上的力勻速拉動質(zhì)地均勻的杠桿,一重為18N的物體掛在杠桿中點處,現(xiàn)將物體緩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10N,拉力移動的距離為0.2m,不計轉(zhuǎn)軸處的摩擦。拉力所做的功為  2 J,有用功為  1.8 J,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90% ,杠桿自重為  2 N。
(第5題)
2 
1.8 
90%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自貢)如圖所示,把重為4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推到斜面頂端,斜面長為2m,高為0.6m,沿斜面的推力F為20N。那么,此過程中有用功是  24 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60% 。
(第6題)
24 
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小亮不慎將質(zhì)量為1kg的水桶掉到了井里,在將水桶撈出的同時,帶上了2kg的水,若水桶升高的距離為2.5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不考慮繩重)( D )
A. 有用功是50J,機械效率約為66.7%
B. 有用功是50J,額外功是25J
C. 額外功是25J,總功是75J
D. 有用功是25J,機械效率約為33.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河南)如圖,甲、乙兩人用不同的裝置,在相同時間內(nèi)把質(zhì)量相等的貨物勻速提升到同一平臺,不計繩重及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甲做的有用功多
B. 乙做的總功多
C. 甲做總功的功率大
D. 乙所用裝置的機械效率小
(第8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新情境)在雜技表演中,有一項跳板節(jié)目,如圖所示,支點在跳板的中央,此時跳板右端距離地面1m,當(dāng)質(zhì)量為80kg的甲表演者從距離跳板右端2m高的位置由靜止落到跳板的右端時,這時會將質(zhì)量為40kg的乙表演者彈起5m,恰好落在丙表演者肩上扛的直桿頂端的座椅上。跳板的機械效率約為(g取10N/kg)( C )
A. 75% B. 78%
C. 83% D. 87%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在勞動實踐中,小孫在水平地面與車廂間用木板搭一斜面,并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將重力G=600N的貨物勻速地從斜面底端推到頂端的車廂,如圖所示。已知斜面長L=6m,斜面高h(yuǎn)=1.5m,斜面的機械效率
η=6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D )
A. 小孫推動貨物所用推力大小為150N
B. 若增大推行速度,則貨物受到的摩擦力將變大
C. 貨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250N
D. 若h不變、減小L,則斜面的機械效率將升高
(第1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蘇州)某起重機的滑輪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其最大載重為5t。起重機將3600kg的鋼板勻速提升到10m高的橋墩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鋼絲繩的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 克服鋼板重力做的功W有。
解: 鋼板重力G=mg=3600kg×10N/kg=3.6×104N,克服鋼板重力做的功W有=Gh=3.6×104N×10m=3.6×105J 
(第11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鋼絲繩的拉力F。
解: 拉力F做的總功W總===4.5×105J,拉力
F====1.125×104N 
(第11題)
(3) 滑輪組滿載時的機械效率(結(jié)果精確到0.1%)。
解: 由η=×100%=×100%=×100%得G動=G=×3.6×104N=9000N,滑輪組滿載時貨物的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此時機械效率η'=×100%=×100%≈84.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6張PPT)
第十一章復(fù)習(xí)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知識體系構(gòu)建
02
高頻考點突破
03
綜合素能提升


考點一 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yīng)用
典例1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杠桿支在支架上,O為支點。OA=20cm,G1為棱長是10cm的正方體,通過一根硬桿和杠桿的A點相連,G2重為20N。當(dāng)OC=10cm時,G1對地面的壓強為2×103Pa;此時A點受到的力為  10 N。現(xiàn)沿豎直方向?qū)1切掉2cm的寬度,整個杠桿仍然在原位置保持平衡,則切掉后,G1剩余部分對地面的
壓強為  1750 Pa。
10 
1750 
 (典例1圖)
1. 如圖所示,兩個等高的托盤秤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木條AB重48N,A、B是木條的兩個端點,O、C是木條上的兩個點,AO=BO,AC=OC。A端放在托盤秤甲上,B端放在托盤秤乙上,托盤秤甲的示數(shù)是12N,可以將木條AB看作杠桿,則此時杠桿的支點為  B (選填“A”“B”或“C”)點。現(xiàn)移動托盤秤甲,讓C點放在托盤秤甲上,此時托盤秤乙的示數(shù)是  32N ,
此時杠桿的支點為  C  (選填“A”“B”
或“C”)點。
B 
32N 
C 
跟蹤訓(xùn)練
(第1題)
考點二 滑輪、滑輪組中的相關(guān)計算
典例2 (2024·景德鎮(zhèn)樂平期末)工人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400N的物體向上勻速提起,所用拉力為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
(1) 當(dāng)物體向上勻速提起2m時,繩子自由端向下拉了多少米?
解: h=2m,動滑輪和物體的重由2股繩子承擔(dān)著,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 
(典例2圖)
(2) 求動滑輪的重力。
解: 當(dāng)提起400N的物體時,所用拉力F1=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力,由F=(G物+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2F1-G物=2×250N-400N=100N 
(3) 此滑輪組的繩子可承受的最大拉力為800N,則該滑輪組一
次提起最大物重為多少牛?
解: 繩子可承受的最大拉力為800N,則滑輪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G=nF'-G動=2×800N-100N=1500N
(典例2圖)
跟蹤訓(xùn)練
2. (2024·秦皇島海港期末)利用如圖所示動滑輪提升重物,已知物重G=80N,動滑輪重為20N,重物勻速升高0.5m。求:(不考慮繩重與摩擦)
(1) 拉力F的大小。
解: 拉力F=2G+G動=2×80N+20N=180N 
(第2題)
(2) 動滑輪向上移動的距離。
解: 動滑輪向上移動的距離s===0.25m
考點三 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及計算
典例3 小明在學(xué)習(xí)了滑輪這一節(jié)內(nèi)容后,聯(lián)想到生活中最常見的滑輪應(yīng)用——電梯,小明根據(jù)電梯運行原理安裝出如圖所示模擬電梯裝置,該裝置配重的最大質(zhì)量為5kg,轎廂的質(zhì)量為1kg。當(dāng)以最大配重使轎廂下降時,測得轎廂速度為0.1m/s,不計滑輪、繩重及摩擦。當(dāng)該裝置配重為最大質(zhì)量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g取10N/kg)( D )
(典例3圖)
D
A. 配重上端滑輪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
B. 配重的上升速度為0.2m/s
C. 轎廂中貨物的質(zhì)量為9kg
D. 此時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最大值
提示
本題考查了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拉力公式以及滑輪組機械效率公式的應(yīng)用,明確額外功和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是關(guān)鍵。
3. 如圖甲,質(zhì)量為40kg的貨物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800cm2,如圖乙,工人用250N的拉力F,將貨物用滑輪組勻速提升到3m高的二樓,此過程中貨物上升的速度是0.2m/s,求:(g取10N/kg)
(1) 貨物靜止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
解: 5000Pa
(2) 工人用滑輪組提升貨物時做功的功率。
解: 100W
(第3題)
跟蹤訓(xùn)練
(4) 為提高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建議。
解: 為提高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增大提升貨物的重力(合理即可)
(3)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 80%
(第3題)
1. (2024·平頂山寶豐期末)利用兩只滑輪和一根繩子,組成滑輪組將一重物水平拉動,滑輪組的裝配有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情況,則( B )
(第1題)
B
A. 甲種情況更省力
B. 乙種情況更省力
C. 甲和乙省力情況一樣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所示,杠桿都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物體A、B、C、M體積相等,則四個物體中密度最大的是( C )
(第2題)
A. 物體M B. 物體A
C. 物體B D. 物體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以下力學(xué)作圖,正確的是( A )
A. 靜止靠在墻角的球 B. 掛在墻上的球
C. 力F1和力臂l1 D. 力F的力臂l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如圖所示的斜面表面光滑,其中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別將同一重物用相同的時間從斜面的底部勻速拉到頂部,所需拉力分別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兩次拉力的功率分別為P1、P2,則( A )
A. F1<F2、W1=W2、P1=P2
B. F1>F2、W1=W2、P1=P2
C. F1<F2、W1=W2、P1>P2
D. F1>F2、W1>W(wǎng)2、P1>P2
(第4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圖所示,斜面高2m、長4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將重400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頂端,已知拉力F=250N,對此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有用功為4000J B. 機械效率為60%
C. 額外功為200J D. 摩擦力為250N
(第5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4·遂寧)修建房屋時,質(zhì)量為60kg的建筑工人使用滑輪組提升建材(如圖)。他用豎直向下的拉力在15s內(nèi)將重為480N的建材勻速提升了3m,每個滑輪重20N,不計滑輪摩擦和繩重,g取10N/kg。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C )
A. 工人拉動繩子的速度為0.2m/s
B. 工人對繩子拉力的功率為50W
C. 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96%
D. 工人的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400cm2,則他對地面的壓強為1.5×104Pa
(第6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定西)用如圖所示的扳手?jǐn)Q螺絲時,一只手穩(wěn)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用同樣大小和方向的力在  C (選填“A”“B”或“C”)點更容易擰動螺絲,原因是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省力 。
(第7題)
C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
臂越長越省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如圖甲,用撬棒撬起石頭,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誰更省力?  F上 (選填“F上”或“F下”)。如圖乙所示,用作用在杠桿左端且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F,將杠桿由水平位置OA緩慢拉至OB,則在這個過程中力F將  變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8題)
F上
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用總功率為10kW,最大抽水高度為10m的水泵給水塔抽水,水塔頂端水箱容積為200m3,水塔水箱距地面高度為24m,抽水機的機械效率為50%,則最少需要  3 臺這樣的抽水機,同時滿負(fù)荷工作  3.2×103 s可以將水塔抽滿。(g取10N/kg)
3 
3.2×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新情境)(2024·廣元)圖甲是壓制餃子皮的“神器”,壓皮時壓桿可視為一個杠桿,圖乙是簡化示意圖,圖中O為支點,F(xiàn)2為壓餃子皮時作用在B點的阻力。請在圖乙中畫出壓餃子皮時作用在A點的最小動力F1及阻力F2的力臂l2。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物體,已知滑輪質(zhì)量均為2kg,物體重100N,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請畫出繩子的正確繞法,并在繩的末端標(biāo)出力的方向。(不考慮繩重及摩擦,g取10N/kg)
(第11題)
(第1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2024·宜賓)質(zhì)量為500kg的物體M,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2m2,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沿水平方向?qū)⑽矬wM從A點勻速拉到B點,AB距離為10m,物體M在地面滑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在此過程中,克服動滑輪和繩的重力以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而做的額外功W額=200J,求:
(1) 物體M受到的重力。
解: 物體M受到的重力G=mg=500kg×9.8N/kg=4900N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物體M對地面的壓強。
解: 物體M對地面的壓力F壓=G=4900N,壓強
p===24500Pa 
(第12題)
(3) 滑輪組對物體M做的功。
解: 因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滑輪組對物體M的拉力
F=f=0.2G=0.2×4900N=980N;做的功W有=Fs=980N×10m=9800J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5張PPT)
專題特訓(xùn)(六) 杠桿和滑輪的綜合應(yīng)用分析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類型一 力臂的畫法
1. 如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在力F1、F2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1為F1的力臂。請在圖中畫出F1的示意圖及F2的力臂l2。
(第1題)
(第1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宜賓)如圖是一起重機正在吊起貨物的情景,請在圖中畫出此時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第2題)
(第2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二 求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及畫法
3. 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棒AB重為20N、長為1.2m,伸出桌面的部分BC長為0.4m,現(xiàn)在木棒B端施加一個最小的力F,使B端恰好被抬起,則力F的大小為  10 N。
(第3題)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小明想將桌子的左端抬起來,圖中標(biāo)出了三個不同方向的力,小明沿  F1 (選填“F1”“F2”或“F3”)的方向最為省力。此時,杠桿的支點在  C 點。
(第4題)
F1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請在圖中畫出杠桿平衡時施加在杠桿上的A點的最小動力F1,并畫出阻力F2的力臂l2。
(第5題)
(第5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三 杠桿問題的分析與計算
6. (2024·德州禹城二模)小明在體育課上做仰臥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變成脊柱彎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離開地面。仰臥起坐時,人體可看成杠桿模型,O為支點,肌肉的拉力F為動力。如圖所示,小明先將頭向前抬起,可以  減小 阻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過程中,肌肉所施加的動力變化情況是  減小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減小 
減小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3·濟南)如圖甲所示的案秤是生活中測量質(zhì)量的常用工具,與各1個標(biāo)有“0.5kg”“1kg”“5kg”和2個標(biāo)有“2kg”的增砣配套使用。如果把圖乙所示的標(biāo)有“2kg”的增砣放在秤盤中稱量它的質(zhì)量,那么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該( C )
(第7題)
C
A. 大于2kg B. 等于2kg
C. 小于2kg D. 無法判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手提重物(如圖甲所示)可以簡化為左端掛一重物可繞支點O自由轉(zhuǎn)動的輕質(zhì)杠桿(如圖乙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在A點施加的豎直向上的拉力為150N。若保持拉力的方向不變,將拉力從A點向左移動一段距離,杠桿平衡時,拉力為120N;將拉力從A點向右移動相等的距離,杠桿平衡時,拉力為( C )
C
(第8題)
A. 160N B. 180N
C. 200N D. 25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圖所示,作用在鐵棒的一端且始終與鐵棒垂直的力F,將鐵棒繞著O點,逆時針緩慢轉(zhuǎn)動30°角至水平位置。在此過程中,F(xiàn)的大小與鐵棒重力的力臂l的關(guān)系圖像可能是( D )
(第9題)
D
A. B.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四 滑輪組的繞線
10. (2024·涼山)某運動員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jìn)行腿部力量訓(xùn)練,請畫出滑輪組的繞線方式。
(第10題)
(第10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類型五 滑輪問題的分析與計算
11. 有一個滑輪組,它的動滑輪的重力和摩擦都忽略不計,人站在地上用40N的力可以勻速提起200N的重物,則在這個滑輪組中( D )
A. 定滑輪個數(shù)為5,動滑輪個數(shù)為5
B. 動滑輪個數(shù)為5,定滑輪個數(shù)為4
C. 動滑輪個數(shù)與定滑輪個數(shù)都為2
D. 動滑輪個數(shù)為2,定滑輪個數(shù)為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高速鐵路的輸電線,無論冬、夏都繃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車電極與輸電線的良好接觸。如圖為輸電線的牽引裝置。鋼繩通過滑輪組懸掛墜砣,其中左側(cè)滑輪是  定 (選填“定”或“動”)滑輪;若某段時間內(nèi)墜砣串下降了30cm,則輸電線A端向左移動了  15 cm(不考慮鋼繩的熱脹冷縮)。
(第12題)
定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如圖所示,通過滑輪組用200N的拉力F把重為480N的物體A以0.1m/s的速度勻速提升20s,不計繩重和摩擦。
(1) 求動滑輪重。
解: 由圖可知,n=3,根據(jù)F=(G+G動)可知,動滑輪的重力G動=nF-G=3×200N-480N=120N 
(第13題)
(2) 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解: 自由端的速度v繩=nv物=3×0.1m/s=0.3m/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v繩t=0.3m/s×20s=6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若用此滑輪組將重為63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則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應(yīng)為多大?
解: 若用此滑輪組將重為630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則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動)=×(630N+120N)=250N
(第13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3張PPT)
第三節(jié) 機械效率
第2課時 機械效率的計算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基礎(chǔ)進(jìn)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如圖所示,分別使用甲、乙、丙三種方式把同一物體M勻速提升至相同高度(繩長不變),測得各拉力大小如圖所示。
(第1題)
(1) 利用丙方式提升物體M時  費力 (選填“省力”“費力”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費力 
1
2
3
4
5
6
7
8
(2) F乙和F丙兩個力所做的功分別為W乙、W丙,則W乙  < (選填“>”“<”或“=”)W丙。
(3) 乙方式與丙方式的效率分別為η乙、η丙,則η乙  > (選填“>”“<”或“=”)η丙。
< 
> 
(第1題)
1
2
3
4
5
6
7
8
2. 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忽略繩重和摩擦)。
(第2題)
(1) 通過改變動滑輪的重力,提升同一物體,多次實驗,將獲得的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被提升的物體重力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  低 (選填“高”或“低”)。
(2) 根據(jù)圖乙中的A點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此時被提升
的物體重力為  3 N。
低 
3 
1
2
3
4
5
6
7
8
3. (2024·南充)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繩子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將重450N的貨物勻速吊起2m高。每只滑輪重為50N,繩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1和F2,不計繩重和摩擦,F(xiàn)1  > (選填“>”“<”或“=”)F2,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0% 。
> 
90% 
(第3題)
1
2
3
4
5
6
7
8
4. (2024·濟寧巨野一模)如圖所示,將一個重9N的物體從斜面底端勻速直線拉到斜面頂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10N,在斜面上移動的距離s=1m,物體升高的高度h=0.5m,則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為  5.5N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45% 。
(第4題)
5.5N 
45% 
1
2
3
4
5
6
7
8
5. (2024·廣元)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來提升材料,當(dāng)提升的材料重力為300N時,滑輪組機械效率為75%,動滑輪的重力為  100 N;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0N,則該滑輪組能提起材料的最大質(zhì)量為  90 kg。(機械間摩擦力及繩重不計,g取10N/kg)
(第5題)
100 
90 
1
2
3
4
5
6
7
8
6. 如圖所示,物體重150N,掛在杠桿中點,人用100N的力豎直向上將物體提高0.5m,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為100J
B. 用杠桿提升物體所做的有用功為50J
C. 額外功為25J
D. 杠桿的機械效率為75%
(第6題)
B
1
2
3
4
5
6
7
8
7. (2024·揚州)如圖,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豎直拉力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為10m,用時50s。求:
(1) 所做的有用功W有。
解: 由題意可知,克服窗玻璃的重力做的功即為有用功,
W有=G物h=400N×10m=4000J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2) 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解: 由圖可知,該動滑輪有2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所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10m×2=20m,所以工人所用拉力做的功W總=Fs=250N×20m=5000J,拉力的功率P===100W 
(第7題)
(3) 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
解: 由機械效率公式可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η=×100%=×100%=80%。
1
2
3
4
5
6
7
8
8. ★如圖所示是某工作隊用滑輪組從水中打撈正方體物體M的情景。物體M的棱長為1m,密度為2.5×103kg/m3,用8000N的拉力F將物體M以0.5m/s的速度勻速提升2m,物體未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求:(g取10N/kg)
(1) 物體M的重力。
解: 正方體物體M的體積V=L3=(1m)3=1m3,由ρ=可得物體M的質(zhì)量m=ρV=2.5×103kg/m3×1m3=2.5×103kg,物體M的重力G=mg=2.5×103kg×10N/kg=2.5×104N 
(第8題)
1
2
3
4
5
6
7
8
(2) 物體M受到的浮力。
解:(2) 物體M浸沒水中排開水的體積V排=V=1m3,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V排g=1.0×103kg/m3×1m3×10N/kg=1×104N 
(第8題)
(3) 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物體M受到的拉力F拉=G-F浮=2.5×104N-1×104N=1.5×104N,由圖知,n=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62.5%
1
2
3
4
5
6
7
8(共14張PPT)
第一節(jié)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1課時 杠桿及其平衡條件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基礎(chǔ)進(jìn)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3·天津)如圖甲所示為我國古代汲水裝置——桔槔,圖乙是它水平靜止時的簡化模型,該裝置是  杠桿 (選填簡單機械名稱);此時配重物重力為G1,水桶重力為G2,l1∶l2=2∶1,若不計桿重,則G1∶G2=  1∶2 。
(第1題)
杠桿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蘇州)健身步道上的坐式劃船訓(xùn)練器如圖所示。人坐在座板上,用始終與把手垂直的力緩慢向后將把手拉至身體兩側(cè),此過程中,拉力大小變化情況是  變小 。若要增加訓(xùn)練強度,應(yīng)將配重盤向   a (選填“a”或“b”)端移。
(第2題)
變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下列關(guān)于杠桿五個要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力臂一定在杠桿上
B. 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阻力方向一定相反
C. 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D. 力的作用線通過支點,其力臂為0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圖所示,小陽用蘋果和橘子來玩蹺蹺板。他將蘋果、橘子分別放在離O點等距的水平板上,放手后,蘋果一端下沉。使板轉(zhuǎn)動的力是( D )
A. 蘋果的重力
B. 橘子的重力
C. 板對橘子的支持力
D. 蘋果對板的壓力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AB為可繞中點O轉(zhuǎn)動的杠桿,在A點用細(xì)線懸掛一重物,在B點施加一大小為2N的動力F,F(xiàn)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60°,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重物的質(zhì)量為  0.1 kg。(g取10N/kg)
(第5題)
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圖所示,輕質(zhì)木桿AB的O點用細(xì)線懸掛在天花板上并保持水平,已知AB是OB長度的4倍,AO是AC長度的3倍。在桿的B點用細(xì)線豎直懸掛一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甲,該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O點左側(cè)懸掛一可自由移動的質(zhì)量為2kg的物塊乙。當(dāng)乙懸掛在A點時,甲恰好對地面無壓力,則甲的重力為  60 N;當(dāng)乙懸掛在C點時,甲對杠桿拉力為  40 N。(g取10N/kg)
60 
40 
(第6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跨學(xué)科融合·體育)如圖所示,皮劃艇運動員一手支撐住槳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劃槳,此時的船槳可看作是一個杠桿。下列船槳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B )
(第7題)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大人和小孩在玩蹺蹺板,此時蹺蹺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大人欲使自己一端低于小孩端,他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A )
A. 向左移動 B. 向右移動
C. 左右移動都行 D. 向右端加適量重物
(第8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廣安)桔槔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一種原始的汲水工具,在拗石輔助下,人幾乎可以不用力就將一桶水從井中提起。如圖所示,已知A點所掛拗石重力為100N,OA∶OB=2∶1,兩側(cè)懸掛的繩子始終保持在豎直方向,忽略橫桿和繩的重力,ρ水=1×103kg/m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g取10N/kg)( A )
A. 桔槔平衡時,桶內(nèi)水的體積為2×10-2m3
B. 桔槔是杠桿裝置
C. 桔槔平衡時,A、B兩點所受的拉力之比為1∶2
D. 要想一次提取更多的水,可以將懸掛點A向遠(yuǎn)離O點方向移動
(第9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涼山)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 實驗前,杠桿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  右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
     
(第10題)
右 
(2) 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左邊B處掛2個相同的鉤碼(如圖乙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A處掛  3 個相同的鉤碼。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圖丙所示,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住杠桿,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6 N,將拉力的方向逐漸向右傾斜,如圖丁,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6 
變大 
(第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如圖,在學(xué)校科技節(jié)活動中,質(zhì)量為M的小華騎著一輛質(zhì)量為m的獨輪車,以速度v從A點勻速通過一重為G的水平均質(zhì)獨木橋,獨木橋的兩端由兩根豎直支柱支撐著。下列選項中能表示B端支柱所受壓力F與時間t關(guān)系的是( C )
(第11題)
C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14張PPT)
第一節(jié)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第2課時 杠桿的應(yīng)用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基礎(chǔ)進(jìn)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扁擔(dān)是一種勞動工具,如圖所示,一名挑擔(dān)人用一根長1.6m的扁擔(dān)挑起貨物,挑擔(dān)時可以把扁擔(dān)看作  杠桿 模型。若在扁擔(dān)的前端掛300N的貨物,后端掛200N的貨物,挑起貨物時使扁擔(dān)水平平衡,則扁擔(dān)頂在肩膀的位置需距前端  0.64 m。(不計扁擔(dān)重力)
(第1題)
杠桿 
0.6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圖所示為單塔雙索面斜拉橋,索塔兩側(cè)對稱的拉索承受了橋梁的重力。以索塔與橋面的交點為支點,一輛載重汽車從橋面索塔處按設(shè)計時速勻速駛向橋的右端,在這個過程中,右側(cè)拉索的拉力大小將( A )
A. 一直增大 B. 一直減小
C. 保持不變 D. 先增大后減小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圖所示,用一個始終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桿OA從圖示位置緩慢拉至接近水平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將( C )
A. 變小 B. 不變
C. 變大 D. 先變大后變小
(第3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某舞蹈演員的質(zhì)量與普通中學(xué)生相當(dāng),如圖所示,A、B兩點為地面對該舞蹈演員兩腳支持力的作用點,O為舞蹈演員的重心,若把演員身體看成杠桿,據(jù)圖中信息估算,演員B點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最接近( C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600N
(第4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4·安徽)如圖甲所示,用核桃鉗夾核桃時,用力握緊手柄即可夾碎核桃。將上部的手柄ABC簡化為如圖乙所示的杠桿,此杠桿是一個  省力 杠桿;若F1=20N,l1=10cm,l2=4cm,忽略杠桿自身的重力,則F2的大小為  50 N。
(第5題)
省力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2024·哈爾濱)桿秤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如今中藥房仍在使用。如圖所示,已測得刺五加的質(zhì)量是120g,其中OB=3OA,若不計桿秤自重,則秤砣的質(zhì)量約為  40 g,接下來要測30g的人參片,需要將秤砣向B點的  右 (選填“左”或“右”)側(cè)移動。
(第6題)
40 
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重慶A卷)同學(xué)們模仿中藥房的戥秤制作桿秤,用筷子做秤桿,用鉤碼做秤砣,用細(xì)線將秤盤系在A點。當(dāng)不掛秤砣且秤盤不放物體時,在O點提起提紐,秤桿水平平衡;當(dāng)秤盤放100g物體、秤砣移到B點時,秤桿再次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在O到B兩條刻度線之間均勻地畫上49條刻度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自制桿秤的每一格約表示2.08g
B. 稱中藥時B端翹起,應(yīng)減少中藥使秤桿恢復(fù)水
平平衡
C. 如果秤砣磨損,那么測量結(jié)果會比真實質(zhì)量偏小
D. 若將提紐移到O點右側(cè)可以增大桿秤的量程
(第7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墨經(jīng)》最早記述了桿秤的杠桿原理,如圖所示。把物品掛在掛鉤上,將秤砣撥到合適位置,待秤桿平衡后,根據(jù)秤砣繩所對應(yīng)的刻度就可得出物品的質(zhì)量。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增大物重時,應(yīng)把“權(quán)”向左端移
B. 增大物重時,應(yīng)把“權(quán)”向右端移
C. “權(quán)”重小于物重時,右端一定上揚
D. 若“權(quán)”發(fā)生磨損,則測得的物重偏小
(第8題)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如圖所示,地面上有一根木棒,某人用力將木棒的一端勻速抬起,在抬起木棒的過程中,若所用力的方向始終與木棒垂直,則所用力的
大小( C )
A. 始終不變 B. 逐漸增大
C. 逐漸減小 D. 先增大后減小
(第9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圖所示是某中學(xué)的一名同學(xué)大課間跑操結(jié)束后手拿班旗時的情景。其中旗桿由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鋁合金管制成,此時旗桿水平放置保持靜止?fàn)顟B(tài)。若這名同學(xué)的左手向旗子方向移動一小段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左手對旗桿的力變小,右手對旗桿的力變大
B. 左手對旗桿的力變大,右手對旗桿的力變小
C. 左手和右手對旗桿的力都變大
D. 左手和右手對旗桿的力都變小
(第10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某同學(xué)把一根蠟燭截成長度不同的兩段,豎立在輕質(zhì)杠桿的兩邊(支點在中點)。調(diào)整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所示。若同時點燃蠟燭(設(shè)燃燒速度相同),則杠桿( A )
A. 左端下降 B. 右端下降
C. 仍保持平衡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第11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如圖甲所示,AB為輕質(zhì)杠桿,AC為輕質(zhì)硬棒且與力傳感器相連,圖乙是物體M從A點開始向右勻速運動過程中力傳感器讀數(shù)大小與時間的關(guān)系圖像,則物體M的質(zhì)量大小為  1000 g;已知OA的長度為30cm,OB足夠長,AC能承受的最大彈力大小為15N,若要桿不斷,物體從A點開始運動時間最長為  12.5 s。(g取10N/kg)
1000 
12.5 
(第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13張PPT)
第二節(jié) 滑輪及其應(yīng)用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
01
基礎(chǔ)進(jìn)階
02
素能攀升
03
思維拓展


1. (2024·云南)如圖所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個  定 (選填“定”或“動”)滑輪勻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人的拉力為  300 N。
(第1題)
定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3·自貢)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zhí)另一端,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F1=F2=F3 B. F1最大
C. F2最大 D. F3最大
(第2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新情境)(2024·鹽城)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A )
A. B.
C. D.
A
4. 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xué)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D )
A. 20N B. 25N
C. 30N D. 35N
(第4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物體A、B下面分別掛上一個完全相同的鉤碼,此時整個裝置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若將兩個相同的鉤碼同時取下,則該裝置會出現(xiàn)(不計繩重和摩擦)( A )
A. A會下降 B. B會下降
C. 仍保持靜止 D. 無法判斷
(第5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武威)將物體A、B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B恰好勻速下降,已知A重60N,B重10N,則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為  20 N;若對A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F,剛好使A在原來的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F大小為  40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
(第6題)
20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如圖所示為一種手搖升降晾衣架示意圖,它由4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組成,繩子的尾端繞在一個固定在墻壁的旋輪上,旋轉(zhuǎn)搖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設(shè)在升降過程中衣架橫梁保持水平,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要使衣架橫梁上升1m,則繞進(jìn)旋輪上的繩子長度是  4 m。
(3) 如果要使此裝置更省力,請你提出一種可行的辦法:  增加動滑輪的個數(shù)(合理即可) 。
4 
增加動滑
輪的個數(shù)(合理即可) 
(第7題)
(1) 假設(shè)衣服和晾衣架(含動滑輪)等的總重是50N,則靜止時繩子拉力是  12.5 N。(各種摩擦力忽略不計)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圖(a)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m-V圖像,把體積相等的由甲、乙兩種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掛在圖(b)中的滑輪組上,如果要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滑輪重和摩擦)( B )
(第8題)
B
A. 左邊掛1個乙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右邊掛2個甲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
B. 左邊掛12個乙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右邊掛1個甲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
C. 左邊掛2個乙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右邊掛1個
甲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
D. 左邊掛1個乙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右邊掛4個
甲物質(zhì)制成的物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小衡同學(xué)的最大拉力是400N,他想站在地上將重900N的物體提起2m,為解決問題,下列滑輪組合中(動滑輪重不計)( B )
(第9題)
B
A. 只能選丁
B. 只能選丙和丁
C. 可能選乙、丙、丁
D. 甲、乙、丙、丁都能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如圖所示,用60N的水平力F拉重為120N的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jìn),則物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阻力為(滑輪重、繩與滑輪的摩擦不計)( A )
A. 30N B. 60N
C. 120N D. 240N
(第10題)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裝工具如圖所示,M為重5000N的配重,杠桿AB的支點為O,已知OA∶OB=1∶2。滑輪下面掛有建筑材料P,每個滑輪重為100N,工人重為700N。杠桿與繩的自重、滑輪組摩擦均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建筑材料P的上升速度為繩自由端移動速度的3倍
B. 當(dāng)工人拉繩的力為300N時,建筑材料P重為600N
C. 工人能提升的建筑材料最大重力為2000N
D. 當(dāng)工人拉繩的力為300N時,M對地面的壓力為4500N
(第11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汶川县| 桐城市| 台中县| 比如县| 济宁市| 龙川县| 汉中市| 华阴市| 镇远县| 邹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民勤县| 澄迈县| 佳木斯市| 景泰县| 崇仁县| 元阳县| 棋牌| 湘阴县| 贵南县| 石狮市| 鹤壁市| 大埔县| 营山县| 贵港市| 三亚市| 昭平县| 松滋市| 南陵县| 鄂托克旗| 永年县| 越西县| 兴国县| 巩留县| 万载县| 绿春县| 台湾省| 巨鹿县| 林甸县|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