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上23范進中舉 教案教材分析《范進中舉》是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講讀課文,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吳敬梓撰寫的《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繪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下的儒林世相。《范進中舉》講述了范進中舉的悲喜變化及影響,主要刻畫了范進、胡屠戶、眾鄰居、張鄉紳等人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科舉制度對讀書人命運的主宰,以及在這種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勢利關系和世態的炎涼。學情分析《課標》要求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速度每分鐘不少于500字。熟練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閱讀名著,構建整書閱讀方法閱讀速度。6、7班學生,共90人,僅約30%的學生閱讀速度能夠達到課標要求。《儒林外史》為課內名著閱讀書籍,但無一人完整讀過《儒林外史》。因此要以《范進中舉》這一教材中名著節選課文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對《儒林外史》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古典文學名著的整本書閱讀,提升閱讀能力與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教學目標1. 了解吳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關文學常識。2. 能夠快速默讀小說并梳理故事情節。3. 對比與感悟范進、胡屠戶等人物的前后變化,把握人物形象。4. 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教學重難點對比與感悟范進、胡屠戶等人物的前后變化,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說語言,領會諷刺藝術的魅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前預習】1. 閱讀相關鏈接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相關鏈接1】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出生于一個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中,共出了六名進士。受家族的影響,他少時熱衷科舉,早年入學為秀才,二十九歲時參加鄉試,卻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不過,讀書生活使他顯露出孤標脫俗的叛逆個性。特別是在他的父親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覬覦遺產,使他得以認清科甲世家的虛偽和卑劣。吳敬梓性情豁達,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將遺產消耗一空。經歷了由富到貧之變后,他飽嘗了世態炎涼,體察到士大夫階層的種種墮落與無恥,看清了清王朝統治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的污濁。正因為其個人經歷,使他對當時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寫下了著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全書故事情節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卑劣的社會習氣,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狀態為中心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風俗畫。2.讀準下列加橫線字的讀音。作揖yī 帶挈qiè 行事háng 見教jiào 醉醺醺 xūn 腆tiǎn癩蝦蟆lài 啐cuì 踹倒chuài 閻王yán 兀wù 綰wǎn桑梓zǐ 齋公zhāi 緊攥zuàn 瘟wēn 中舉zhòng 相公xiàng3.找出小說主要人物,理清課文故事情節。主要人物: 故事情節: 一、基礎通關【第一關】《儒林外史》的文學常識《范進中舉》節選自《 》,作者是 (朝代)的小說家 ,該書是一部以 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批判當時吏治的腐敗、 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是一部典型的 小說。【第二關】字音字形檢測二、整體感知快速瀏覽課文,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的主要人物,梳理出故事的情節結構,并簡要概括內容。【明確】主要人物:范進、胡屠戶、眾鄰里、張鄉紳本文可分為范進中舉前與中舉后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2):中舉前貧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第二部分(3—11):中舉后喜極而瘋及社會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三、范進變化范進中舉后,不只是范進的生活改變了,胡屠戶、眾鄉鄰、張鄉紳等人對他的態度也變了。跳讀課文,勾畫范進中舉前后的變化,按格式批注你的感受,并完成下表。格式:中舉前……對待范進態度是……,中舉后他/他們……,他/他們是……的人。預設:中舉前眾鄰里對待范進態度冷漠,中舉后他們對范進一家極度熱情,可見他們是虛情假意/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人。預設:中舉前張鄉紳與范進沒有交往,中舉后與范進稱兄道弟,可見他是虛情假意/趨炎附勢/勢利虛偽的人。變化 中舉前 中舉后生活 吃 每日小飯菜、餓了兩三天、沒有早飯米、母親餓得兩眼看不見 眾鄰居草雞蛋、草白酒、送米、送雞、胡屠戶送肉住 茅草榧 張鄉紳送三進三間房用 無盤纏去應考 眾鄰居搬來桌凳、胡居戶送四五干錢、張鄉紳送銀紋五十兩社會地位 被胡居戶罵得狗血噴頭、無人理會、無人幫助(社會地位低) 胡居戶牽承、眾鄰居幫忙辦各種事情、張鄉紳拜訪拉找(社會地位高)明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中舉天下親”(板書)。通過范進中舉前后各色人物的對比,他們嫌貧愛富、趨炎附勢、阿諛奉承的丑態躍然紙上。讀書人中舉后便可享富貴,受尊敬,不中舉則被人看不起,文章通過描繪這些人物從而反映了當時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四、尋根問因范進中舉后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為什么范進得知自己中舉了反而瘋了呢?請你根據課文以及相關鏈接2、3的內容,從個人與社會兩個方面探究范進發瘋的原因。[相關鏈接2]:科考程序介紹資格 考點 主持人 考期 錄取稱 第一名童生 縣城 縣官 一年 秀才秀才 省城 督學 三年 舉人 解元舉人 禮部 侍郎 春 貢士 會元貢士 保和殿 皇帝 秋 進士 狀元[相關鏈接3]:廣東學道周進上任后主考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考試,其中就有范進。范進當時已是54歲了,從20歲到54歲,他整整考了35年。當花白著胡子的范進坐在考場里,引起了周進的憐憫,因為范進與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于是,他才對范進格外關照,結果范進在童試(獲得秀才資格的考試)中考上秀才第一名。接著,他又在鄉試中取得了第七名,考中了舉人,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個人原因 社會原因范進未中舉前窮愁潦倒,受盡屈辱,中舉后,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得以改變,處處受恭維,時時得奉承,幾十年來的貧困、屈辱洗刷一清,夢寐以求的功名富貴得以實現,不禁使他驚喜得發了瘋。 明、潔兩代科舉制度嚴密,考試題目僅限于"四書""五經",必須寫八股文,使廣大知識分子思想僵化。封建統治階級用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來禁錮人們思想,借以鞏固封建統治。科舉得中,或把持官府,或橫行鄉里,落榜則潦倒屈辱。在這樣科舉的制度下,世態炎涼的社會是逼瘋范進的助推器。(封建制度的毒害)探究范進發瘋原因:通過分析,我們看到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與摧殘,也看到了它對社會上普通民眾的荼毒教化,更看到了由此而產生的社會涼薄的現象。人人異形,社會異態。科舉制度下生活的人們實為可憐、可悲、可鄙嘆!文章主題:本文生動地刻畫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同時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五、布置作業完成導學案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入戲。假如你魂穿成為了范進……你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因晚上熬夜刷視頻不睡覺,被床頭的《儒林外史》吸進了它的世界,魂穿成為了范進,欲要逃離世界需完成以下任務:1. 以范進的身份經歷中舉的全過程。2. 完成胡屠戶的人物檔案采集任務,感悟諷刺語言。3.探析范進中舉是喜劇還是悲劇,領悟個人經歷與社會制度的關系。二、 編劇演戲,感受諷刺。仔細閱讀課文第2段并發揮想象,完成第一幕劇本,并進行排演。第一幕中舉前范進向胡居戶借錢參加鄉試主要人物 范進、胡居戶范進(表情:惆悵,動作:向岳父作揖):"岳父,馬上要鄉試了,懇請岳父惜我些盤費,宗師說我火候已到,自古無場外的舉人,他日高中,必定報答岳文。"胡屠戶(表情:生氣;動作:啐在范進臉上):“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順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如今癡心就想重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的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越早收了這心,明年在我們這行事里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仔細間讀課文第8-9段并發揮想象,完成第二幕劇本,并進行排演。第二幕中舉后胡居戶一個巴掌治范進瘋病主要人物 范進、胡居戶、眾鄰居、郎中范進(表情:傻笑;動作:拍掌):“中了!中了!”胡屠戶(表情:兇神似的;動作:走到范進跟前、一個嘴巴打將去、手顫起來):"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 ”【旁白】范進暈倒在地。眾鄰居一起上前,抹朐口,捶背心。范進睜開了眼睛,不瘋了。胡屠戶(表情:懊惱;動作:巴掌仰著):"郎中啊,我的手隱隱作痛,給我個藥音貼著吧。"范進(表情:疑惑;動作:張望):“我怎么坐在這里 我這半日,昏昏沉沉,如在夢里一般。”眾鄰居:"老爺,恭喜高中!"胡居戶:“賢婿老爺,方才不是我敢大膽,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來勸你的。”鄰居:"胡老爹方才這個嘴巴打的親切,少頃范老爺洗臉,還要洗下半盆豬油來!"另一個鄰居:"老爹,你這手明日殺不得豬了!"胡居戶:“我那里還殺豬,有我著賢婿,還怕后半世靠不著也怎的 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婚,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頭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P130"序號 評分細則 等級1 劇本創作合理。2 小組合作積極,討論參與高。3 表演完整,吐字清晰,語言流暢。4 表情自然大方、動作協調得體、整體效果好。5 室有藝術感染力,觀眾反響良好。綜合等級評價指標賦值方法:ABCDE等級制:優:A;良:B;一般:C;合格:D;有待改進:E三、冷靜觀戲,感悟諷刺。你雖然魂穿成為了范進,但是你仍然有自己的思想意識,以范進的身份經歷了中舉前后的變化后,看到了以胡屠戶為代表的眾人的真實嘴臉。請你根據表格提示,再讀課文,梳理胡屠戶中舉前后對待范進的變化。胡居戶人物檔案身份(與范進的關系) 范進岳父 職業 居戶對待范進的態度 中舉前(罵) 中舉后(贊)稱呼 現世寶、癩蝦模、爛忠厚沒用的人 賢婚老爺、文曲星相貌 尖嘴猴腮 體面的相貌、品貌又好才學 不是你的文章好,宗師舍與你的。 才學又高禮品 一副大腸, 一瓶酒 七八斤肉、四五千錢對綜女的解釋 "倒運","累了我多少",“可憐可憐” 女兒像有些福氣說話態度 訓斥 狗血噴頭 恭維 奉承討好 千恩萬謝評價:欺貧愛富,粗俗勢利,蠻橫倨做(前);阿諛幸承,趨炎附勢(后)的市儈形象。通過對比中舉前后胡屠戶對待范進的變化,我們看見了一個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胡屠戶,這一形象極具諷刺意味。《儒林外史》是一部社會諷刺小說,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科舉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惡嘴臉和封建末世衰頹的世風。請你歸納概括課文的諷刺效果是通過哪些手法達到的?手法+例子1. 對比比如胡屠戶之前看不起范進,后來百般討好,諷刺了胡屠戶的市儈。比如其他人之前對待范進冷漠無情,后來對范進關心備至,諷刺了當時世態的炎涼。2. 夸張比如范進中舉后居然喜極而瘋,諷刺了范進對功名的狂熱追求。比如胡屠戶打了范進巴掌后,手伸不直了,諷刺胡屠戶的趨炎附勢。比如范進挨了巴掌居然就正常了,挨巴掌是受辱,光榮后受辱,是作者有意指出他的靈魂丑惡。3. 描寫典型細節比如胡屠戶受贈細節:胡屠戶言語和動作的矛盾,暴露了他市儈、嫌貧愛富的本性。四、自由辯論,明辨悲喜。 辯論:范進中舉是喜劇還是悲劇?我認為范進中舉是……因為從……角度來看……思考角度:個人命運、社會、文學創作、讀者感受課堂總結:范進中舉既具有喜劇的元素,也具有悲劇的色彩。作者吳敬梓運用對比、夸張的手法,通過范進的瘋癲、胡屠戶的矛盾達到諷刺和批判的目的,從而揭示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在閱讀《范進中舉》時,可能會被范進、胡屠戶的行為或語言逗笑,但是笑聲過后,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對范進命運的同情和對科舉制度的深思。喜劇角色與悲劇主題的相融交織,閱讀時悲喜交加,引人深思。 五、課后作業請你選擇以下的一項作業完成:作業一:閱讀《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為范進寫一篇人物小傳,字數400-600字。要求:1.梳理人物生平,展示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2.呈現范進的典型事件,適當評論或抒情。3.不出現錯別字,不涂改,語言表達流暢生動。作業二:假如勤學苦讀的范進在現代社會,會有什么樣的經歷和遭遇?發揮你的想象,寫一篇想象作文,字數400-600字。作業三:假如范進不再堅持埋頭苦讀,選擇聽從胡屠戶的建議,他的人生軌跡又會是什么樣的呢?發揮你的想象,寫一篇想象作文,字數400-600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