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部編版初中道法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復習課目錄01思維導圖02必背金句03易混易錯04中考真題CONTENTS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改革開放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民主價值法治中國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美麗中國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富強)(富強)(民主)(和諧)(文明)(美麗)(法治)堅 持建 成追 求建 設弘 揚建 設維 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 現整冊教材思維導圖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建設五位一體九年級上冊教材四個單元八課內容是由“五位一體”(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貫穿起來的。富強對應的是經濟建設即物質文明、民主對應的是政治建設即政治文明、文明對應的是文化建設即精神文明、和諧對應的是社會建設即社會文明、美麗對應的是生態文明建設即生態文明.教材梳理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一)民主1.認識2.特征3.實現形式4.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5.參與民主生活的方式6.民主意識①價值上:大多數人當家作主(≠全部人)②實現: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①本質屬性:全過程人民民主②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③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三最)選舉+協商(特有形式、獨特優勢)①“一”根本政治制度②“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途徑)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大同心圓)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層民主)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協商③民主決策(決策前)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監督(決策后)為什么怎么做①決定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②有利于完善中特社民主,永葆制度生命力①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②自覺守法③積累民主知識,形成民主態度 ④依法參與,實踐中強意識思維導圖1.作用2.要求3.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本質要求、重要保障)4.法治中國(做法)5.政府6.法治社會(做法)(個人)提供秩序,保障權利(國家)政治文明的核心;強國富民的保障 ;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復興的必然選擇良法+善治①科學立法 ②嚴格執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⑤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作用:宗旨:原則:如何建設(做法)政府: ①依法行政②防范權利濫用,提高政府公信力③推行政務公開公民:④公民積極參與、建言獻策地位:基本準則要求: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行使權力核心:規范政府行政權①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國家:推進“四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現代公民:強意識(尊、學、守、用法)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做榜樣,提能力⑤社會:強宣傳,揚精神,造環境 ⑥法律規范、道德教化促法治(世界)追求法治成共識(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p44總目標建中特社法治體系建設法治國家(二)法治思維導圖政治建設常考設問:1、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和屬性分別是什么?(九上P30前言)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全過程人民民主。(九上P30)2、社會主義民主的真諦、形式是什么?人民民主的真諦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九上P34)3、全過程人民民主有什么意義?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充分彰顯人民主體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體現、人民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創造活力進一步激發(九上P33)4、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基礎是什么?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5、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厲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九上P53)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我國的民主現狀是怎樣的?(P36)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2023秋教材新增內容)7.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途徑)有哪些?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8.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地位: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9.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2.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3.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4.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5.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6.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協商、民主管理。7.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8.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9.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10.民主的價值要求是大多數人當家作主。1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2.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3.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14.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 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 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 民主協商保證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 民主管理讓人人都有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機會和渠道。必背金句15.國家重大事項公示征求意見,決策前公民積極參與,屬于民主決策; 國家重大事項決策通過后公示讓公民了解并接受公民監督,屬于民主監督。16.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和實行善治。17.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18.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9.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總方針):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建設法治中國的總原則: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20.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22.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23.政府的目標:建設法治政府; 政府的作用:管理社會生活;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政府的工作要求是: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24.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區別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權利的主要途徑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在后民主在前易混易錯注意區別2+5個形式民主協商民主管理指就即將要出臺的某項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出謀劃策(提示詞:意見、建議等)民主決策指就國家機關、國家工作人員在決策實施過程或工作過程中提出意見和建議(提示詞:批評、質問、舉報、信訪等)公民只是有權利參與決策過程,沒有決策權;國家決策機關擁有決策權民主監督事前事后易混易錯1. 網絡擴大了公民的民主權利。(×)改:網絡拓寬了民主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增加了行使權利的途徑。2. 社會主義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改: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4. 公民不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改:公民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權利.5. 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改: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間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6.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改: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7. 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召開聽證會)體現民主監督。(×)改: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體現民主決策。8. 中學生都可以參與人大選舉;(×)改:我國年滿18周歲才可以參與民主選舉.易混易錯8. 法治是現代精神文明的核心。(×)改: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9. 我國政府必須堅持依法執政。(×)改:我國政府必須堅持依法行政。【注意:政府依法行政;黨依法執政;法院檢察院公正司法】10. 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改:法制要求實行良法之治,還要求實行善治。11. 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公民。(×)改: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12. 推動政府機構改革,擴大了政府權力。(×)改: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3. 青少年應依法執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改:青少年/公民應學法遵法守法用法。14. 建設法治中國,要求國家和社會治理全部依靠法律。;(×)改:法律:規范作用、道德:教化作用中考真題1.(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在法律知識競賽上,主持人出示了標有“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兩個信息的題卡。綜合這些信息,你認為這項政治制度是( )A.社會主義制度 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結合教材知識可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故C符合題意;A: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故A不符合題意;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但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故B不符合題意;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2024·天津·中考真題)某市召開公交價格調整聽證會,廣泛聽取消費者、經營者等相關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這體現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是( )A.民主選舉 B.民主監督C.民主決策 D.民主管理【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民主決策。ABCD:分析題文,某市召開公交價格調整聽證會,廣泛聽取消費者、經營者等相關代表的意見和建議,聽證會的召開體現了社會聽證制度;這體現的是公民通過民主決策的形式行使民主權利;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人民網連續多年推出“我給兩會捎句話”活動,2024年度這一活動共征集網友留言32萬件。這表明( )①我國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 ②網絡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③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政治素養不斷提高④網絡問政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渠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④:2024年度“我給兩會捎句話”活動共征集網友留言32萬件,說明我國公民的民主意識、政治素養不斷提高;人民網連續多年推出這一活動,也說明網絡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渠道,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故③④說法正確;①:依據教材知識,我國公民間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故①說法錯誤;②:網絡拓寬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4.(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 )A.全過程人民民主 B.有事好商量C.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 D.求同存異【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民主。A:結合教材知識可知,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故A符合題意;BC: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真諦;故BC不符合題意;D:“求同存異”指的是在對待彼此之間的差異和分歧時,尋求共同的方面、利益或目標,同時保留和包容不同的觀點、意見和特點;與題干主旨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5.(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的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推進民族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這表明( )A.道德對法治具有支撐作用 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道德具有教化和規范作用 D.法律對道德建設有促進作用【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德治與法治的關系。D:分析題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的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法律,能夠將愛國主義這一道德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下來,為道德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促進人們更好地踐行愛國主義道德。表明法律對道德建設有促進作用;故D符合題意;A:題干強調的是法律對道德的促進作用,而非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這一表述本身正確,但在本題中并非重點強調的內容;故B不符合題意;C:道德具有教化,法律具有規范作用;故C錯誤;故本題選D。6.(2024·北京·中考真題)2024年,我國一批法律正式施行。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糧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修訂后的海洋環境保護法讓人民群眾更好享受碧海藍天……這體現( )A.科學立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B.每個公民都享有同樣的權利、履行同樣的義務C.厲行法治首先需要加強法治宣傳 D.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全面依法治國。D:2024年,我國一批法律正式施行,體現我國推進科學立法,有利于完善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故D說法正確;A:公正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故A說法錯誤;B:每個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權利、履行同等的義務,故B說法錯誤;C:厲行法治首先需要科學立法,故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7.(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踏上新征程。我國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說明( )①公民還可以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外行使權利②國家通過憲法和法律來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③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對所有法律進行修改④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全面依法治國、憲法。②④:分析可知,題干中提到我國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目的就是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充分體現了國家以法律為工具來維護人民的合法權利;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都要依據憲法的原則和精神,是對憲法規定的細化和具體化;故②④符合題意;①;公民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利,而不是在范圍外行使權利,故①說法錯誤;③: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并不意味著要對所有法律進行修改,而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制定、修改和完善,該說法過于絕對;故③錯誤;故本題選C。8.(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某區政府不斷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努力實現“政府主導,群眾主角”。根據小區實際情況,鼓勵居民參與問卷調查,開展現場意見征集,共商共議改造事宜,讓改造工作滿足群眾所想所盼。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小區居民參與民主決策 ②政府積極履行政治協商職能③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④政府要以提升公信力為宗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參與民主生活、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①③:分析題文,材料中鼓勵居民參與問卷調查,開展現場意見征集,共商共議改造事宜,這體現了小區居民參與民主決策;某區政府不斷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努力滿足群眾所想所盼,這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故①③符合題意;②:政治協商是人民政協的職能,政府不履行政治協商職能;故②錯誤;④: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不是以提升公信力為宗旨;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9.(2024·北京·中考真題)我國有許多地方以“人民”命名。 人民大會堂,見證了無數重大的歷史時刻和無比輝煌的歷史進程。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凝聚全國人民意志和智慧的新中國第四部憲法。2021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2024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 “人民路”,不僅是道路的名稱,更體現一種價值追求。九江市人民路上的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多部法規草案的立法征詢,參與人數逾千人。人大代表們實地調研,傾聽群眾意見,推動問題解決。長沙市人民路記錄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城市發展,道路出現擁堵。當地政府把道路改造及服務升級納入重點工作清單,破解堵車難題,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2)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人民”二字是如何醒目地鐫刻在發展道路上的。9【答案】(1)社會主義制度(2)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著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④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⑤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10.(2024·江西·中考真題)某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代表參與“民生議事堂”議事活動,商討落實“禁止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事項。◎居委會主任:我國《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要求,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然而,僅過去的一年,各地因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就引發多起火災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們社區仍存在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的現象,治理刻不容緩!甲代表:我非常贊同,這樣可以消除消防安全隱患。乙代表:我們小區充電樁不足,希望居委會協調解決。……經過商討,大家在嚴格執行“禁止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加裝充電樁等方面達成共識。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此次議事活動的意義。10.【答案】①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或有利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促進民主協商、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②有利于居委會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③有利于增強居民的生命意識和安全意識,做到敬畏生命。④有利于增強居民的規則意識,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⑤有利于整頓社區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的現象,消除消防安全隱患,為社區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11.(2023·湖北隨州·中考真題)觀察與思考【致力共治共享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星期天,小麗跟爸爸一起參加居委會舉行的“小區議事會”,針對小區寵物狗隨地大小便及傷人、私家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暑假期間,小明隨媽媽一起參加村委會舉行的“村民說事會”,大家就本村亂丟亂扔垃圾、鄰里糾紛等問題商量解決辦法、“每有大事,必相咨訪”“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是居民(村民)直接參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決策與管理的生動實踐。(1)材料中“小區議事會”、“村民說事會”體現了我國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為解決材料中的問題,請你向居委會或村委會提出兩點合理化的建議。(3)如果你是小麗或小明,請你說說參加本次活動的收獲。【答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①加強對寵物狗的管理,規范養狗人的行為;②劃定停車位,并加強對私家車主的宣傳教育,提高其規則意識;③設置垃圾桶,宣傳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④對鄰里糾紛要及時調解。(3)①有利于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②提高了自己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認識。③提高了自己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12.(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某班以“保障糧食安全”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請你一起參與其中。■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以下信息:農關國本,糧系民生,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安全保障法立足我國國情、糧情,聚焦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等環節以及糧食應急、節約等涉及糧食安全的各個環節作出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為守好大國糧倉夯實了法治根基。糧食安全保障法是如何體現良法之治的?答案①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糧食生產和供應有其自身的規律,該法立足我國糧食產業發展的規律,保障了糧食生產和供應的穩定性,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②通過聚焦耕地保護,確保土地資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體現了公平正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③糧食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該法對糧食各個環節的規定,保障了公民能夠獲得充足、安全、價格合理的糧食,維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④保障糧食安全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法律對糧食生產、儲備等環節的規范,推動了糧食產業的健康發展,進而促進人與社會共同發展。13.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同學們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你贊同誰的觀點?運用相關知識,闡述你的理由。13.我更贊同同學乙的觀點。理由:①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對于一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來說,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如果過度依賴進口來彌補糧食欠產,會使我國在糧食供應上處于被動地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一旦國際糧食市場出現波動、貿易摩擦加劇或者遇到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導致糧食出口國減少或限制出口,我國的糧食供應就會面臨巨大風險。②立足自給自足有利于保障糧食的質量和安全。我們能夠更好地控制糧食生產的全過程,包括種植、加工、儲存等環節,從而確保糧食符合國內的質量標準和安全要求。 ③自給自足能夠促進國內農業的發展。保障糧食自給可以帶動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的繁榮,促進鄉村振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