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課時3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第九單元溶液課題2 溶解度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13.320.931.624645.863.985.51101381692021、2、溶解度曲線的應用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2、溶解度曲線的意義A練一練2、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1.t1時,A、B、C的溶解度大小:2.圖中M點的含義:3.降低溫度,能將物質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物質是4.t2時,將50gA物質加入100g水,得到的是 溶液,溶液的質量為 g。B>A>Ct。時,A、B溶解度相同C飽和145練一練3、溶解度曲線的應用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物質應用 1:結晶的方法(分離提純)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物質應用 1:結晶的方法(分離提純)1、若a中混有少量b物質,提純a的方法2、若b中混有少量a物質,提純b的方法練一練降溫結晶蒸發溶劑結晶ABCA點:t1 飽和溶液(有固體)表示飽.和溶液,且溶液中有固體剩余B點:t1 飽和溶液(沒有固體):表示溶液恰好飽和C點:t1 不飽和溶液 表示不飽和溶液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換:BAC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1.降低溫度,C B,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B A,有固體析出,2.升高溫度,A B,直至多余固體全部溶解,B C,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換1、根據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t2℃時,a溶解度為_____。(2)t2℃時,a、b、c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______。(3)P點的含義為:_______________。(4)t2℃時向40g a物質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屬于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5)現有接近飽和的c溶液,把它變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6)若a中混有少量b物質,提純a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50ga>b>ct1溫度時,Sa = Sc75g升高溫度;增加溶質降溫結晶,過濾。飽和練一練2、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t1℃時,將12g的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為62 gB. 將t2℃時的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C. 要使接近飽和的乙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可以用升高溫度的方法D. 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分離提純甲B練一練3、右圖是a、b、c、d四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下表是這些固體物質在部分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圖表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a曲線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線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C.要從a與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發溶劑使其結晶的方法D.KCl的不飽和溶液由60℃降溫至10℃時變成飽和溶液A練一練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