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2025廣東地理主題三 地球的表層課時4 居民與文化、發展與合作居民與文化、發展與合作聚落與文化遺產發展與合作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世界的人口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聚落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影響世界文化遺產地域發展差異“南北關系”交通運輸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南北對話”“南南合作”人口增長人口分布人口問題及政策特點差異影響因素特點人口稠密區分布及原因人口稀疏區分布及原因人口增長過快問題及政策人口增長過慢問題及政策三大人種六種主要語言三大宗教影響因素分布特點形態國際經濟合作◎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并簡要歸納世界人口數量變化和人口空間分布特點。知識梳理知識點1世界的人口一、人口增長(一)特點:全球人口基數龐大,每年新增人口數量較多。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二)差異:一般情況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三)影響因素: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遷徙等。二、人口分布(一)分布特點: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區(二)人口稠密區1.分布:亞洲②________部和南部、歐洲③________部、北美洲東部的沿海平原地區等。2.原因:平原面積廣闊;工、農業發展較早;氣候溫暖濕潤。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東西(三)人口稀疏區1.分布:撒哈拉沙漠、亞馬孫平原、亞洲的④_______高原地區、⑤_____洲和亞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區等。2.原因:高原山區——地勢高峻,交通不便;沙漠地區——極端⑥________;高緯度地區——終年⑦_______;雨林地區——過于⑧______。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青藏北美干旱嚴寒濕熱三、人口問題及政策◎運用反映人種、語言、宗教、習俗等內容的圖文資料,描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樹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識。知識點2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省卷2021.28)一、人種(一)白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非洲北部、歐洲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東部和南部、南美洲南部。世界人種分布圖(二)黃種人:主要分布在①_______洲東部和東南部、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南美洲北部及美國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三)黑種人:主要分布在②______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北美洲南部及南美洲東部。世界人種分布圖亞非二、主要語言(一)六種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2021.28)(二)③_________: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三)④_________: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漢語英語三、三大宗教(一)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流傳最廣,現在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其宗教代表性建筑為基督教堂。(二)佛教:發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其宗教代表性建筑為佛塔。(三)伊斯蘭教:發源于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其宗教代表性建筑為清真寺。知識點3聚落與文化遺產一、聚落類型(一)鄉村聚落1.類型:農村、漁村、牧村等。2.生產方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3.特征:建筑低矮且分散,道路少而窄,規模較小。◎通過閱讀圖像、觀看視頻或實地考察等,描述城鎮與鄉村的景觀特征及其變化。(二)城市聚落1.類型:小、中、大、特大城市等。2.生產方式: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非農業產業活動。3.特征:建筑高大且密集,道路多而寬,規模較大。二、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影響(一)形成與發展:聚落多形成于氣候適宜、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二)聚落的特征(三)聚落的形態1.平原地區——團塊狀。2.河流沿岸、山麓、谷地——條帶狀。(四)部分地區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地區 中東熱帶沙漠地區 東南亞熱帶雨林地區 黃土高原地區傳統民居 平頂碉樓 竹樓 窯洞傳統民居特征 墻厚、窗小、平頂(隔熱、防風沙) 雙層、窗大、屋頂,坡度大(防潮、通風、利于排水) 黃土挖掘(就地取材、冬暖夏涼)點擊跳轉對應真題/習題三、世界文化遺產(一)舉例:法國巴黎塞納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省的平遙古城、云南省的麗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等。(二)保護措施:減少工業污染;禁止在文化遺產周圍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定期對文化遺產進行科學的修繕和維護等。知識點4發展與合作(省卷6年5考)◎以某發達國家和某發展中國家為例,描述不同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一、地域發展差異(2022.13)(一)國家差異:根據發展水平的差異,大體把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二)大洲差異:如歐洲的平均發展水平較高,非洲的平均發展水平較低。二、“南北關系”(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①___________”。(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②_______________”。三、交通運輸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促進經濟及相關產業發展;促進資源的全球調配;促進國際經貿和人員往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022課標新增](2020.32)南北對話南南合作四、國際經濟合作(2024.16,2023.12,,2022.14,2019.3)(一)重要性:當前的人口、資源、環境、公共衛生、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需要人類攜手共同應對;加強國際合作,每個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都需要通過合作來實現共同發展。(二)重要的國際組織:聯合國(UN)、世界貿易組織(WTO)、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歐洲聯盟(EU)等。二階 練講重難·提能力(2021省卷20~21題)下圖為巴塔克式傳統民居景觀圖。房屋下層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欄,中層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區,上層是一個倒扣的船形屋頂。據此完成1~2題。【民居與環境主題】。重難點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省卷6年2考)1. 該傳統民居出現在 ( )A. 蒙古B. 沙特阿拉伯C. 加拿大D. 印度尼西亞2. 這種傳統民居反映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 )A. 全年高溫多雨 B. 冬暖夏涼,降水稀少C. 全年寒冷干燥 D. 冬冷夏熱,全年少雨DA思路分析解題技巧傳統民居反映的自然環境判讀①屋頂坡度→降水多少→坡度大/小→降水多/少;②窗戶大小→通風和散熱/保暖;③墻壁厚度→溫度高低→沒有墻壁/墻壁厚→溫度高/低;④上下結構→通風情況→上中下三層,通風散熱→溫度高,濕度大;⑤建筑材料→自然資源、就地取材→木制屋頂,森林資源豐富。(2024東莞模擬)羅弗敦群島位于挪威北部,以獨特的漁村景色聞名于世。這里氣候干冷,海風強烈,人們通過晾曬風干保存魚貨。因平地有限,漁村小木屋多依山臨海而建,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撐,屋頂用厚重石板鋪設。讀羅弗敦群島位置及漁村小木屋景觀圖,完成3~4題。【民居與環境主題】3. 木屋建筑特點及目的是 ( )①木柱支撐,擴展用地 ②木質結構,通風散熱③石板鋪頂,抵御強風 ④石板厚重,穩固地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解析】本題考查木屋建筑特點及目的。讀圖并結合材料可知,該地地勢起伏大,平地狹小,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撐,主要目的是擴展平整的用地空間;該區域為島嶼,四面環海,風力強勁,屋頂用厚重石板鋪設,目的是為了抵御強風,防止強風掀翻屋頂;與通風散熱和穩固地基無關。4. 木屋旁搭建了許多木架,其主要用途是 ( )A. 風干海魚 B. 晾曬衣物C. 堆放木柴 D. 圈養牲畜A解題模板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023.15,2021.20~21)解題技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